人生如棋局,棋如人生。棋盘为方棋子为圆,方为游戏规则。圆则是人情世故的变通。只有充分组合方与圆,人生才会是下一局好棋。
为自己多开一扇门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早已经成为了我国古代战争史上的著名成功战例。
秦朝末年,秦二世残暴专横,民怨沸腾,群雄并起,纷纷反秦。在长年征战的过程中,亭长出身的刘邦首先率领部队攻进咸阳,灭掉了秦国。势力强大的项羽进入关中后,逼迫刘邦退出关中,并摆下鸿门宴邀请刘邦,准备伺机杀死刘邦。
刘邦此次脱险后,率领部队退驻汉中。不仅如此,为了麻痹项羽,刘邦还在撤退的时候,将汉中通往关中的栈道全部烧毁,以表明自己永远不再返回关中的决心,让项羽放松警惕。而事实上,刘邦一天也没有忘记要彻底打败项羽,一统天下。公元前206年,已逐步强大起来的刘邦,派大将军韩信出兵东征。出征之前,韩信派了许多士兵去修复已被烧毁的栈道,摆出要从原路杀回的架势。关中守军听说了这一消息之后,马上派人密切注视修复栈道的进展情况,并把主力部队集结到栈道沿线各个要塞,日夜防范,准备阻止汉军进攻。
就这样,韩信通过明修栈道的方式,成功地吸引了项羽军队的注意力,把敌人的主力引诱到了栈道一线。就在敌人继续关注栈道的修复情况的时候,韩信悄悄率领大军绕道到陈仓,突然发动袭击,一举打败驻守在那里的大将章邯,并迅即进入中原,为刘邦统一天下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不仅仅是在战场上,在职场上,暗渡陈仓也是比较常用的策略。有些时候,你所从事的工作可能不是很忙,你可以在业余时间里学一些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东西,做一些自己很愿意做的事情,为自己的发展铺好路。
小王还在企业工作的时候,办公室就一个主任和两个兵,主要工作就是办好企业简报。主任不但干工作轻车熟路,他朋友也较多,平时爱喝酒,打麻将,在主任的带领下,小王跟主任学了不少书本上没有学到的社会知识,工作也完成得很好。他作为一个初入社会的年轻人,不甘愿当一个“跟屁虫”,总想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所以就很注意主任的为人处世方式,同时,业余时间就练习写作,节假日也研究报纸版面。时不时地向报社投一篇稿子。当企业准备精简管理人员时来了一个竞争上岗,演讲时他不但慷慨陈词,也亮出了自己在报纸上发表的一些文章,由此引起厂党委书记的注意,说他平时不显山不露水,关键时候还真有两下子,自然,小王就得到了重用。之后,他因在树立企业形象方面做出不少贡献,厂里两年给他长了三级工资,引起许多人羡慕。
后来,他考入政府机关,工作再忙也不忘学习党的理论,再怎么休闲也不丢技能的训练以等待时机,寻求发展。所以,提醒初入社会的年轻人,由于时机不成熟,你现在不得不跟在别人的后面,待遇也可能很不理想,目前你只有暗暗学点一技之长,一旦时机成熟,你就能比别人更好地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和独特的做法。
挑水的和尚也要学会挖井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个小和尚分别住在相邻的两座山上的两个庙里。两座山之间有一条小溪,这两个小和尚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到这条溪边去挑水。时间长了,他们便成为好朋友了。就这样,时间在每天的挑水中流逝,不知不觉中过了五年了,双方都已经习惯了互相见面了。突然有一天,左边这座山上的小和尚没有下山来挑水,右边那座山上的小和尚觉得很奇怪,心想:“他大概睡过头了吧。”也没有在意,哪知到第二天,左边这座山上的小和尚还是没有下山来挑水,第三天也没有来,这样过了一个星期,那个小和尚还是没有来挑水。直到过了一个月以后,右边那座山上的小和尚,终于忍不住了。他心想:“我的那位朋友可能生病了吧,我要去拜访拜访他,看看我能不能帮上什么忙。”于是他便爬上了左边这座山去探望他的老朋友。
右边山上的小和尚到达左边这座山的庙之后,看到他的老友,不禁大吃一惊。因为他的这位老友正在庙前打太极拳,一点也不像一个月没喝水的人。他好奇地问道:“你已经有一个月没有下山挑水了,难道你就不用喝水吗?”左边这座山上的小和尚说:“来来来,我带你去看看,你就明白了。”于是,他带着右边那座山上的小和尚走到庙的后院里,指着一口井说:“实际上,这五年来,我每天做完功课后都会抽空挖这口井。即使有时很忙我也坚持不断,能挖多少就算多少吧。如今,终于让我挖出水来了,我就不必再下山去挑水了,这样我便有更多时间来练习我喜欢的太极拳了。”
我们在工作当中其实比较相似的,我们工作挣薪水就像是在挑水;而我们常常会忘记去把握下班后的时间,如果把握下班的业余时间挖一口属于自己的水井,慢慢培养自己另一方面的实力,这样你就可能会拥有更加广阔的选择余地,就能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大智慧:清晨,当太阳从地平线升起的时候,多开一扇窗,让新鲜的空气和温暖的阳光充溢在你的周围。
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
善于处理与周围人的关系,说来很容易,但真正做起来却很难。所谓百人有百性,与不同的人交往必须要用不同的方法才可以,这就自然会给人际关系的处理带来许多有时想也想不到的意外之事。
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商品经济大潮汹涌澎湃,一方面卷起了浪花,同时也带起了很多沙砾,所谓物欲横流,人心不古。你很难说别人是怎样一个想法,实际上现代人更加封闭、更加隐秘。
如此说来,似乎是人心险恶,步步艰难了。当然事实也并非如此,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也就是说只要是锁就有钥匙能打开它,有锋利的矛也就必然有坚硬的盾。同样的道理,人际关系处理虽不是易事,却也可以处理得好。只是法无定法,而这“法无定法”本身便是一种绝妙的“法”,在职者正应遵循着法无定法的有“法”之路,以不变应万变,巧妙施法。才能立足于社会。
职场中人要顺应社会、适应环境,就必须注意调整自身,真正做到谨言慎行。相对于普通人来说,职场中人就更需谨言慎行,注意自我形象。为职者的一言一行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还代表着某个组织或者某个集体的形象,同时亦有榜样示范的性质。你的举手投足、言谈话语,无不向周围的人群展示着某种不确定的信息,而其他的人也往往会注意这些细节,以便察颜观色,所以,职场中人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上司一般都很赏识聪明、机灵、有头脑、有创造性的下属,这样的人往往能出色地完成任务。有能力做好本职工作是使上司满意的前提,你若被人认为是无能之辈,就很危险了。但无论如何一定要学会把功劳归于上司。
常有人会说这种客套话:我能获得好成绩,完全是领导和同事们协助的成果。这种客套话虽然很乏味,却有很大的妙用,显得你谦虚谨慎从而减少他人的忌恨。好的东西,每一个人都喜欢,越是好吃的东西,越是舍不得给别人,这是人之常情。如果你有远大的抱负,就不要斤斤计较自己的得失,而应大大方方地把功劳让给你身边的人,特别是让给你的上司。上司脸上有光彩,以后自然少不了给你更多的建立功绩的机会。反之,如果你凡事精打细算,急功近利,则很容易得罪身边的人,日后一定会吃亏的。
其身正。不令而行
《论语》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也就是说,自身行为端正,即使不下任何言令,别人也会遵从;而如果自身行为不端正,那么无论怎样制定法规政策,别人也不会服从,就像老百姓说的,“上梁不正下梁歪”。
这一条,对于为职者来说更须细细琢磨品味。为职者如果让下属认为其身不正,也就根本无从谈起为职不为职了。因为如果下属眼中的你是一个行为不端正的人,那么,他们就不会把你放在眼里,而且敢用你自己不端正的行为来要挟你,与你对立抗衡。那样的话,为职者便成了名存实亡的傀儡,任人摆布的木偶,却又无可奈何。
故而,为职者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选择适宜的行为举止,尽可能地严格要求自己,以免给下属留下不正当的印象,降低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实际地位。
唐太宗曾经说过,身为国君,当以天下百姓为念,使万民安居乐业,生活安定,天下太平,国泰民安。一味压榨人民而满足自己奢侈的贪欲,无疑是自割股肉,虽说一时吃得痛快,却是自残肢体,终落得害人害己。倘若希望国泰民安,则须先正自身,鲜有人言,直立的身子会映出弯曲的影子。汉代文景之治,休养生息,与民为善,国富民安,值得借鉴。
“自古凡自取灭亡之为政者,莫不是为满足一己之私欲而铸成大错,贪歌舞,恋美色,兴土木之功,动无用之费,不理政事沉溺其中,陷万民于困苦。则国君稍有不公之言,民心不平,谋反逆叛之人便趁势叛乱,于国不利,变载舟之水而成汪洋之势。有鉴于此我极力压制自己的私欲。”
魏徵听后,非常赞颂,说:“自古圣君,皆努力做到这一点,才开创出理想大治,一旦背离,则会丧家亡国。从前楚庄王向詹何问询为政要义,詹何便言,君主应首先正其身。楚庄王细问,詹何便说,尚未闻听过国君行得正而国家糟乱不堪的事情。陛下方才所言,正是与古代贤者的思想暗合,有异曲同工之妙。”
法国著名的作家雨果曾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
为职者必须做到胸怀宽广,不要为小名小利斤斤计较。所谓“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求大同,存小异,互谅互让”。待人要宽厚和善。否则,为职者一味计较个人小利,因为芝麻而丢了西瓜,岂不愚笨?绝不可因为某人与自己看法不一致,便对其侧目相向,排斥打击,盲目地排挤别人并不能给自己争得空间,正如物理学上所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挤压皮球的同时有可能会被皮球反弹回来,更有可能皮球被压破而崩了自己的那双眼睛。
为职者对人更要热情,当然不是失掉原则的热情,热情体现在一些日常生活小事上,应当关心别人,帮助他人,不计个人小小的恩怨,给人一种和善可亲可近的感觉,甚至对反对过自己的人更应注意自己的热情,因为往往再炒一次的肉更容易嚼烂。
历史名将吴起,不仅作战骁勇,威猛善战,而且在笼络手下士卒上也颇有高明之处。吴起与士兵同甘苦,共患难,睡在一起,吃在一处,衣服也穿一样的布料,深受士兵爱戴和拥护。因此士兵们对他崇敬异常,甘愿随他苦战。
有一次,一个士兵因伤不愈,伤口溃烂,里面脓汁不断,痛苦不堪。吴起见此,丝毫没有犹豫,俯身用口将伤口的脓血吸出、吸净,当场士兵感动得痛哭流涕,其他人也无不唏嘘。
那位士兵的母亲闻知此事,竟大哭起来,别人不解,问她:“你的儿子本是一个卒,今蒙吴将军如此关爱,亲口吸出脓血,你不高兴反而大哭,却为何故?”
士兵的母亲哭道:“你们有所不知,先夫也是吴将军手下的一个士卒,前番也因感激吴将军吸脓血之恩,发誓随将军左右,结果惨死于战场之上。今我儿又蒙将军此等大恩,想必亦是以死相报,怎不令我伤心呢?”
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为职者如果能与下属同甘共苦,有时往往一件小事便能收得众人之心。
大智慧:心灵一旦上锁,任何方式都会显得苍白无力,对心灵的抚慰才是润物无声的唯一钥匙。
五根手指各有长短
千人就有千面孔,而且各有不同。有平原的平坦开阔就有高山的巍峨挺拔,有陆地就有大海,我们不应该求全责备,谁也找不到一个完美无缺的人。如果一个人没有短处的话,也就必然没有了长处,这不是无稽之谈,是符合辩证法规律的,正如没有乌云遮住太阳,也就不会产生降水现象一样,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个明智的人,应当正视人的长处,而宽容人的短处,应当重视别人,多多听取别人的建议。
所谓长处和短处其实都是相对而言的,可能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二者又会进行相互转化。比如在举重、拔河等比赛中,比较胖的人显然具有一定的优势,可是在跳高、赛跑、乒乓球、跳远等比赛中,身体较胖的人却又明显处于劣势。因此,你千万不能顽固或机械地认定某人有什么长处或有什么短处,对待人不能绝对化也不能够概念化。应该针对不同的情况,发现并利用不同人的各不相同的优点和长处。
三国时期,刘备就是一个谦恭爱人、为人仁义的君主,他对待自己手下的将士总是备加关爱,善于发现他们每个人的长处并加以利用而不过多计较他们的短处,这才有关云长千里走单骑护送嫂夫人,才有赵子龙在千军万马中救出阿斗。刘备比较自谦,他很少去指斥别人的缺点,常常是量才所用,因材施职。这样就能够使手下的将领们紧紧地团结起来,英勇作战。
《老子》中有一句名言:“知不知,尚矣。”意思就是说,明明你知道,却又装作不知,这是很高明的做法。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也曾说过“难得糊涂”的警句,尽管这句话的本意与我们现代人所理解的有一些出入,但是“难得湖涂”确实应该是我们做事铭记于心并且付于实践的座右铭。
必须记住,再愚钝的人也可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来,再聪慧机智的人,也难免有失误之处,也总会有马失前蹄的时候。我们并不是去讥笑智者百思之后仍然不能避免的“一失”,最重要的是要提醒大家,千万不要忽视了愚者那珍贵的“一得”,不能随随便便地认为某某人蠢笨就一定不会想出什么妙招来,并因此而瞧不起别人。因为智者的观点和建议常常是我们关注的焦点,而愚者的观点和建议却常常会被忽略。
你必须记住,无论你自己本身多么伟大,是多么的不寻常。也应该注意听取别人的意见。有的人认为自己很了不起,所以常常忽略别人的观点。其实,越是伟大的人越应注意听取别人的意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地联系群众,实行民主集中。毛泽东的“群众路线”不正是很好的体现吗。
如果你总是闭目塞听,常常自以为是,就无异于闭门造车,兼听本身便是聪明的捷径。古人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说,由此可见,善于听的人常常可以通过听别人的议论,拓宽视野,增加知识,获取经验,增长见识,丰富阅历,是自我完善的有效途径。古代时,名相子产不毁乡校便是广泛听取乡校中的议论,采纳雅言,见证得失,以乡野的议论作为镜子,及时发现失误和长处,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