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即位的第九年,在吕尚的协助下,策划了一次大规模的军事盟会,实际是一次灭商的军事演习。这次军事演习的目的,主要在于观察一下天下人心的向背和各诸侯国的态度。这次会盟,准备东渡黄河,约各国诸侯会集于孟津,而由吕尚担任军事总指挥。大军出发前,吕尚左手持着象征军事统帅权的黄钺(一种长柄的黄色大斧),右手拿着白旄(饰有白色牦牛尾的军事指挥旗),召集全军举行誓师大会,并发布命令说:“勇猛的官兵们,集合好你们的队伍,准备乘船渡河,后至者斩!”于是大军出发,并顺利抵达孟津。天下诸侯纷纷响应,据说当时不期而会的诸侯就有八百之多。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孟津之会”。这次盟会,标志着天下诸侯大都叛商而听命于周,周的“王业”已基本形成。当时诸侯们都鼓励武王说:“可以伐纣了。”但武王考虑到时机还没有完全成熟,决定回师。回师后,吕尚帮助武王又积极地准备发布伐商的战争檄文,向各诸侯国宣告伐商的誓言:“只有天地是生长万物的父亲和母亲,只有人是万物中最灵的动物。忠诚聪明的人为天子,天子就是人民的父母。如今的商纣,不敬奉上天,使得灾害降于人民。纣整天迷于酒色,肆无忌惮地施行暴政。一人有罪而诛及其父母兄弟,任官不用贤才却只因父母的官爵而宠任其子弟。他的宫室、楼台、亭阁、陂池极尽奢侈之能事,以残害于你们广大的人民。又用炮烙之刑杀害忠良,剜孕妇的腹腔以察看究竟,上天大为震怒,命令我文王,敬奉天命,以除邪恶。文王大功未成而去世了。所以我姬发,与你们众多诸侯观察殷商政治的得失。而纣王毫无悔改之心,傲慢无礼地坐着,废弃对上帝百神的祭祀,对祖宗宗庙的祭祀也置之不顾,所有用于祭祀的牛、羊、豕以及鲜美的谷物等,全被盗贼所窃。于是纣王自我解释说:‘我有亿万人民,我有天命保护,任何人不能轻侮于我。’他对于自己的胡作非为毫无悔改,上天保佑下民,为之立君,使人民有所依靠。为之立师,使人民接受教育。只有这样的君师,才能配合上帝,安定天下四方。有罪当罪,无罪当赦,我怎么敢离开这个宗旨而一意孤行。力量均等,有德者胜。德行均等,秉义者胜。纣王有臣民亿万人,则有亿万条心。我只有臣民三千人,但共同一心。商纣的罪恶已经盈满,上天命我来诛杀他,我若不顺天诛纣,我的罪过和纣的相同。我姬发日夜恐惧,接受命令于文王之庙,告于上帝,祭祀大社,与人民大众一道,奉天命以讨伐商纣。上天哀怜人民,民有所欲,上天必然顺从。你们大家辅佐我而永远使四海清平,现在正是时候,不可失去天时。”这就是著名的《尚书·太誓》一文的上篇。
商王朝的有识之士也早已觉察到了殷商的败落与周国兴盛的迹象。早在文王把黎国灭掉后,纣王的大臣祖伊看到了周人的势力东渐,而商王朝在西北的势力已大大缩小,就急忙跑去向纣王劝谏说:“上天已经断绝我们殷国的寿运了。不管是能知天命吉凶的人的预测,还是用大龟占卜,都没有一点好征兆。我想并非是先王不帮助我们这些后人,而是大王您荒淫暴虐,以至于自绝于天命,所以上天才抛弃我们,使我们不得安食。而您既不揣度天意,又不遵循常法。如今即使是我们国家的民众,也没有不希望殷国早早灭亡的,他们都说:‘上天为什么还不显示你的威灵?灭纣的命令为什么还不来?’大王您如今想怎么办呢?”纣王却回答道:“我生下来做国君,不就是奉受天命的吗?”祖伊回去后只好无奈地说:“纣已经无法规劝了。”
孟津会盟之后过了两年,商纣王更加淫乱昏虐,商王朝的各种矛盾更加尖锐激烈,商的上层统治集团开始分裂。微子多次劝谏纣王,纣王不听,微子为避祸而逃离了商。箕子也劝谏纣王要励精图治,不要沉湎于酒色,纣却置若罔闻,箕子为避祸而装疯为奴,结果纣还是把他给囚禁起来。纣的叔父王子比干看到这种情况,说:“为人臣者,不能不以死相谏。”于是竭力劝谏,而且连谏三日不离去,纣王一怒之下竟把他给杀了,还剖开他的心来看是否有七窍。商朝当时有个叫商容的贵族,是个贤人,百姓都很爱戴他,纣却把他废为庶人,据说商容后来到太行山隐居去了。在这种情势下,商王朝人人自危,惶惶不安,成天提心吊胆,许多大臣都离纣而去。太师疵和少师强抱着祭祀时演奏用的乐器投奔到周,内史挚也带着图籍典册逃亡到周,殷商王朝出现了土崩瓦解的局势。而这个时候,殷纣王又集结了商朝的主力军队远征东夷,商人对东夷人曾发动过多年的战争,这次征伐却遭到了东夷人的强烈反抗,商朝由此陷入了对东夷战争的泥淖之中,并为此付出了极大的牺牲:族人战死或被掳去当奴隶,牲口和财物大量被抢走或毁坏掉。殷纣王因此而众叛亲离,孤立无援,而他却仍然一意孤行,以天子自居,自高自大,迷信鬼神和天命就在自己身上。
与此同时,周已羽翼丰满,国势日隆。整个形势对于灭商来说,都极为有利。于是周武王问吕尚:“商的仁人、贤人都逃亡了,您看现在可以讨伐商了吧?”吕尚审时度势,认为伐纣的时机已到,于是对武王说:“我听说,了解天道的人不怨天,了解自己的人不怨人。先谋划而后行事就会昌盛,先行事而后谋划就会败亡。天授予我而我不取,反而会遭受罪责;时机到了还不行动,反而会遭受祸殃。只有夏天的枝条才可打结,只有到冬天水结成冰才可折断。现在时机已到,难得而易失!”于是武王决定伐商。武王又问吕尚:“我想不战而知胜,不占卜而知吉利,有办法做到吗?”吕尚说:“有办法。如果大王得民心,而图谋讨伐无道的人,那就不战而知胜;任用贤能的人,讨伐邪恶的人,那就不占卜而知吉利。现在纣以为人民和贤能者都对他是有害的,而大王则以为是对我们有利的,这样,即使不属于我们的人民,也可以为我所用呢。”武王说:“说得对。”于是武王整顿军旅,厉兵秣马,准备正式出兵伐商。
四、成大业灭商建西周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亲自统帅战车三百辆,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并且联合庸、蜀、羌、髳(音mao)、微、卢、彭、濮等许多西方和西南方的方同部落,组成伐商大军,周人长期酝酿的灭商大业终于终于正式开始了。大军出发前,武王让散宜生占卜这次战争的吉凶(先秦时期,军队出征之前要占卜吉凶,选择吉日),可是占卜用的龟版经烧灼而不呈兆象。又改用蓍(音shi)草占筮,蓍草又折断了,且占筮的结果不吉利。紧接着又狂风暴雨大作。于是武王和群臣都十分恐惧,认为这都是不祥的征兆,伐商的决心开始动摇。这时只见吕尚突然站起,用衣袖把那些占卜用的龟壳、菁草尽拂于地,说道:“那些干枯的龟骨、腐朽的蓍草,不能超越人的意志,根本不懂什么吉凶!顺天之道未必吉,逆天之道未必凶。如果失掉了人事,则三军必会败亡。况且天道鬼神,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所以智者将不会以天道鬼神为准则,只有愚蠢的人才会拘泥于此。快出兵,不能耽误了大事!”于是吕尚毅然焚毁了龟骨,抛弃了蓍草,亲自挽起袖子击鼓进军,率众军先渡河。武王最终听从了姜尚的意见,也统率大军随后而进。
这支伐商大军顺利地渡过了黄河,一路没有遇到什么抵抗,于二月五日黎明,到达商都朝歌郊外的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这时又有各路诸侯率领四千多辆战车前来参加会战。大战在即,伐商联军在牧野举行了誓师大会。武王左手拿着黄色的大斧,右手拿着作指挥用的白色的旗子,说:“各部落的首领及从征的将士们,举起你们的戈,排好你们的盾,立好你们的矛,誓师大会就要开始了。”在誓师大会上,武王列举了商纣王的种种罪行,向前来参战的众部落的军队首领宣布道:“古人说过‘母鸡是不应当打鸣的,如果母鸡在早晨打鸣,这个家庭就要败落了。’现在商王纣只是听信妇人的话,轻蔑地抛弃了对祖宗的祭祀,对于祭祀的事情不闻不问。纣王昏庸无道,遗弃同祖的弟兄而不加任用,反而只对许多逃亡的罪人加以崇敬、尊重、信任、使用,任用这些人作卿士大夫一类的官,使他们残暴地对待商的贵族百官,在商的国都任意违法作乱。现在我姬发是恭敬地按照上天的旨意来讨伐商纣王的。”然后武王又安排了作战的方法,说:“在行军途中不超过六步、七步就停下来,把队伍整齐一下;交战时不超过四五个回合、六七回合,就停下来,整齐一下阵容。”于是伐商大军在牧野摆开阵势。
而此时的商纣王仍然恣意淫乐,当周军抵达牧野、兵逼朝歌城下时,他才慌了手脚,急忙召来他的心腹大臣恶来、费仲、尤浑商议迎战之策。然而,商朝的主力军队正征讨东南方的夷人,难以征调应急,朝歌城中兵士无几,众大臣思来想去,最后只得将奴隶、囚徒和战俘们临时武装起来,仓促之间拼凑了号称七十万的大军前来迎战。两军相遇,太公吕尚手持大斧和牦牛尾做成的旗帜,威武雄壮,亲自率领百夫长前往殷商军队阵前挑战。战斗一开始,吕尚便一马当先,率领百名勇士乘兵车向商军发起正面攻击,武王指挥大军相继而上,展开猛烈冲杀。商军虽然人数众多,但是都无战心,而且都盼着周武王早一天攻入商都,所以战争一打起来,商军中的奴隶便纷纷在阵前倒戈,为周军开路,迅速进攻商都。商纣王看大势已去,返身逃回商都,自焚而死,商都灭亡了。
商朝的平民百姓全部在城郊等候,他们都说:“上天降福啊。”武王率领军队进入商都,百姓纷纷向武王行再拜稽首礼(两次使头触地的叩拜礼),武王也向百姓们回礼答拜。武王走在队伍的最前面进入朝歌城,到了纣王自焚的地方,举起弓箭连发三箭,象征射杀商纣王,然后才下车。接着又抽出“轻吕”宝剑击纣王尸首,用黄钺(黄色大斧)斩下纣王的首级悬挂在大白旗上。然后又到纣王两个宠妃居住的地方,这时二妃已经自缢。于是武王又向她们的尸体连射三箭,又用右手持“轻吕”剑击她们的尸首,用玄钺(黑色大斧)斩下她们的头颅,悬挂在小白旗上。然后武王返回广场,回到他的军队当中。
第二天,周人修整道路和商社(社是祭祀土地神的地方,也是国家政权的象征),以及商纣王的宫殿。完工之后,由百名武士举着大旗作先导,由武王之弟叔振铎指挥陈列车队,武王之弟周公姬旦手持大钺,武王之弟毕公拿着小钺,二人站立在武王的两旁。散宜生、太颠、闳天等贤臣都持剑护卫着武王。武王进入商社,站立在商社的南边,准备祭祀。由武王之弟毛叔郑捧着明水(一种当酒用的明洁的水,实际是露水),武王之弟康叔封布席,武王之弟召公爽协助布陈币帛(用于祭祀的丝帛),而由师尚父(即吕尚)牵着准备用于祭祀的牲。太史尹佚宣读祭祀的祝词,说:“殷之末代子孙纣,废弃他们先祖圣明的德行,轻蔑地抛弃对神的祭祀,昏暴地对待商都的百官贵族,他的罪恶太明显了,皇天上帝都知道了,因此革除商所受之命,而降天命于周。”于是武王行再拜稽首之礼,说:“接受上天的伟大命令,革除商的旧命,而承受新的天命。”这就是武王表示正式地接受天命而即位为天子了。武王又行了一次再拜稽首礼,然后走出商社。
武王登基的第三天,召吕尚来请教说:“我心里老想着要实行黄帝和颛顼(音zhuanxu)的治国之道,关于黄帝和颛项之道的记载,现在是不是已经见不到了?”吕尚说:“在《丹书》中记载得有。王如果想知道,必须先斋戒三日。”于是武王斋戒了三天,然后吕尚庄重地向武王宣读《丹书》的内容,说:“治国治民,能始终保持敬慎而战胜惰怠,就吉利;如果惰怠战胜了敬慎,就会灭亡。事事坚守道义而战胜个人的私欲,就会顺利;如果放纵私欲而不守道义,就会遭到失败。凡事不努力进取、自强不息,就会遭受挫折。如果存心不敬慎,就会自身不正;自身不正,就会使事业荒废。永远存心敬慎,就会使王业万世永存。”接着吕尚又解释说,“简约而又可付诸施行,并且可以永远留传给子孙的至理名言,就是《丹书》中这几句话了。我听说,用仁的方法取得王位,而用仁的方法来保守王位,那么王位还可以留传十世。如果用不仁的方法取得王位,而又用不仁的方法来保守王位,那就顶多只能保其一世而已。”周武王听了吕尚的这番话,十分警惧,便把吕尚的话铭记在座席的四角,以及儿、鉴、盥盘、堂柱、农带、门窗、宝剑、弓、矛等许多日用和常见的器物上,以便随时随处可见,用以警惕自已。
武王刚刚灭纣建周,成为天下之王,原殷统治地区的百姓还尚未安定下来,为此武王召吕尚问道:“现在殷地的百姓以及官吏和贤能的人都还没有安定下米,怎样才能使他们安定下来呢?”吕尚答道:“如同天地间的变更,没有旧的就没有新的。得到了殷王朝的财物,就把它们分给殷地的百姓。和百姓共利,商人就会安稳地做买卖,农民就会安稳的耕种田地。如果用一只眼睛去看,就会看不明白;如果用一只耳朵去听,就会听不清楚;而如果只有一条腿,就会寸步难行。随着朝代的更替而选用贤能的人,这样上下就都会得到适当的安置。”吕尚又说:“并不是依靠兵器来守国的。农民种地的工具也如同兵器:耒耜(古代耕地翻土的农具)就是他们的弓弩,锄头和耙子就是他们的矛和戟,戴在头上的斗笠就是他们的头盔,镰刀和斧头就是他们进攻敌人的武器。”
于是武王即位后,又在吕尚的谋划下,采取了几项重要措施来安抚民心,巩固灭商的成果。其一,封商纣之子武庚于殷商故地。为加强对殷民的控制,巩固西周在中原地区的统治,又将商的王畿分封为邶、鄘、卫三个诸侯国,分别由武王之弟管叔、蔡叔、霍叔去统治。以监视武庚,史称“三监”。其二,命南宫适把鹿台的钱和钜桥的粮食,用来施散给平民和奴隶。商纣王把剥夺来的粮食都贮存在这里,现在周武王把这些钱粮分给穷苦人民,可以争取民心。其三,命令召公把因劝谏商纣王三而被囚禁的箕子释放出来;又命令毕公把因对商纣王的暴虐统治不满而被囚禁的“百姓”(贵族)释放出来,并且表彰贤人商容的居闾;又命令闳夭封修比干墓,以示对这位贤臣的表彰和纪念。通过这几项措施,来安抚商王朝的旧贵族,以减少他们对周王朝的仇视和反抗。其四,命令南宫括和史佚迁移象征王权的九鼎,以示天命的转移和王朝的更迭。其五,废除商的弊政,修明周的新政,以向天下显示周王朝的新气象。以上措施,对于安定人心,巩固新生的周王朝,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五、定社稷太公首封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