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彼品中下第四明惡是所為於中二初正明為惡後況出圓融前中亦二先引二經明其為惡後引二經明等有性前中初云彼品亦即第十見聞利益中經云佛子我今告汝設有眾生見聞於佛業障纏覆不生信樂亦種善根無空過者乃至究竟入於涅槃謂謗雖墮惡下釋成上義謗既有益應可謗耶釋云為遠益故非無罪也故地獄天子或由謗故墮於地獄法華謗常不輕菩薩千劫於阿鼻地獄受大苦惱畢是罪已方受不輕教化故勿見謗有益便生誹謗又大般若中廣說謗法之罪謂此方墮阿鼻地獄此土劫壞罪猶未畢移置他方阿鼻地獄中他方復經劫壞罪亦未盡復移他方如是巡歷十方十方各經劫盡還生此土阿鼻地獄中千佛出世救之猶難若欲說其所受之身聞者當吐血而死故善現請說所受之身佛竟不說是知謗方等經非可輕也又入大乘論第一偈云誹謗大乘法決定趣惡道此人受業報實智之所說生墮地獄中大火熾然身焚燒甚苦痛業報罪信爾熾然大鐵犂具滿五百數而耕其舌上遍碎身苦惱故疏云謗雖墮惡言由聞歷耳者謂惡道罪畢由音謗時經目歷耳熏其成種故得益耳言終醒悟者即五十八經云但以曾發菩提心故終自醒悟言又云如日亦與等者出現身業中長行文廣今當引偈偈云譬如生盲不見日日光亦為作饒益令知時節受飲食永離眾患身安穩無信眾生不見佛而佛亦為興義利聞名及以觸光明因此乃至得菩提是也。
又如大海潛流喻中明無不具有如來智慧故又破塵出經卷喻中若除妄想皆見佛智故。
又如大海潛流下引二經明性等有初明具有後明皆見二經皆是出現意業之中前亦已引。
此皆明有自性住性即是所為況法性圓融感應交徹無有一法非所被。
此皆明有等者二正立理顯被圓融即舉況以釋然有二意一舉前況後明法普被謂但依生等有佛性尚皆普為況事事無礙何有非所被耶二者舉後況前謂約圓融一即一切則無情之境亦是所被況前等有佛性而揀之耶言被非情者以所被情即非情故一即一切無情豈非情耶況色性智性本無二體無有情外之非情故思之。
第五教體淺深者無盡教海體性難思從淺至深略明十體。
第五教體淺深中疏文分三初總次別後結總中亦三初標舉言淺深者十體之中前前淺後後深故下釋云從淺至深雖有淺深融通並為無盡教體。
一音聲言語體二名句文身體三通取四法體上三皆能詮體四通攝所詮體五諸法顯義體六攝境唯心體七會緣入實體八理事無礙體九事事無礙體十海印炳現體。
一一音聲下列名至文自顯。
十中前五唯體後五亦體亦性。
十中前五下三料揀總有四重一體性料揀相舉於外性主於內體者性相之通稱故若言體者通事通理若云性者唯約於理由後五中攝境唯心若約真心即通性故七所入實體即是性故八中理是性故九中必有理融事故十中無不具故是則約性亦體亦性約事但可稱體。
又前四通小後六唯大。
二又前四下大小乘料揀可知。
前七通三乘後三唯一乘。
三前七下三乘一乘料揀以會緣入實歸一實理即一乘故下三皆是一乘於義可知。
前八約同教後二唯別教。
四前八約同教下同教別教料揀謂七八雖一乘七多頓教中義八是終教中義故屬同教前八皆同於義可知同教皆有故事事無礙海印炳現若非別教一乘無此義也於後三重料揀則前前無後後後後兼前前可知。
就前三中大小乘中通用四法一聲二名三句四文取捨不同各有三說。
就前三中下第二別釋於中二先合釋前三後別釋後七今初以大小共同故合釋之於中三初雙標次雙釋後然大小諸宗下雙會。
小乘三者婆沙一百二十六云如是佛教以何為體。
小乘三者下第二雙釋先釋小乘中二先總徵。
一云應作是說語業為體謂佛語言詞唱評論語音語路語業語表是謂佛教。
一云下後別釋三釋即為三別今初語業為體者是標語即聲也謂佛語言下別顯其相謂言詞唱號評量論說言語音者謂如宮商角徵羽等亦如西方十四音即阿(上)阿(長)等言語路者言所行處瑜伽九十三云有情增語即是語路然瑜伽釋增語有二義一云增語是名名能詮表增勝於語二云有說意識名為增語今小乘不取於名正用意識是語行處亦是唇舌等言語業者即有業用如惡言既為惡業用佛之善言即善業用故梵行品云若語是梵行者梵行則是音聲風息唇舌喉吻吐納抑縱高低清濁此即語音語路又云若語業是梵行者梵行則是起居問訊略說廣說喻說直說讚說毀說安立說隨俗說顯了說斯即語業言語表者表亦是業然業有表無表別今但云表者婆沙一百二十六云但是語表而非無表者令他生正解故耳識所取故又二識所取無表唯一取故又三無數劫求此表故是謂佛教者結也正出今之教體而云佛教者一依根本故二依相似故三依隨順故佛依如是名句文身而說今亦隨之故。
其名句文但顯佛教作用不欲開示佛教自體發智論中亦同此說。
其名句下揀法亦通妨難故彼論自有難云若爾次後所說當云何通謂如說佛教名為何法答謂名句文身次第行列次第安布次第連合等為答此難故論有此通此難但牒後段之文故疏略耳。
二云名等為體謂名身句身文身次第行列次第安布次第連合故。
二名等為體等者此句標謂名身下列名次第下釋相次第釋上三名謂行列於名安布成句文為二依故云連合名等別相次下當釋。
聲但依於展轉因故謂語起名名能顯義。
聲但下揀法亦通妨難謂論有問言若爾此文所說當云何通如說佛教云何答謂佛語言詞唱評論語音語路語業語表是謂佛教為答此難故論有此通亦以此難但牒前文故疏略耳聲但依於展轉因故下論有喻云如世子孫展轉生法意云從父生子子言是其父之子雖語父名意在子體又子生孫孫是某孫雖舉其翁意在於孫孫如於義子如於名聲如於父則有三重中是教體故下合云謂語起名名能詮義即名展轉因也。
評家意取語業為體。
評家意取等者論評家釋云如是說者語業為體佛音所說他所聞故言評家者婆沙是諸羅漢同集而有四大羅漢為評家正義一世友二妙音三法救四覺天。
雜心論同俱舍論云牟尼說法蘊數有八十千彼體語或名此色行蘊攝謂若語為教體即色蘊攝名為教體即行蘊攝此乃雙存前二情無去取故致或言。
雜心論同俱舍者以彼論第一亦有此偈而文小異耳論偈云廣說諸法蘊其數有八萬戒等及餘法悉是五蘊攝長行釋云八萬法陰皆色陰攝以佛語語業性故有說名性者行陰攝又戒陰色陰攝定慧等行陰攝故與俱舍同也論云下引俱舍文阿以當於名等教中而引以其情無去取二義隨用故於此引雙證前二既許俱通故下第三為取四法之體在文易了。
正理論中意符名等故彼第三釋前頌竟又云詮義如實故名佛教名能詮義故教是名由是佛教定名為體舉名為首以攝句文顯宗即第三亦同此說。
正理論中意符名等者正成第二義也故彼論第三釋前頌意者以正理論總釋俱舍六百行頌俱義順婆沙正理故立順正理名然正釋上頌無異俱舍俱舍則情無去取正理則斷屬於名此中疏略彼有問曰語教異名教容是語名教別體教何是名此問意云教是言教語為教體則異汝名別有其體若以名為體名是不相應行非言教體何得以名等為教體耶論自答云彼作是釋要由有名乃說為教是故佛教體即是名所以者何詮義如實故名佛教下與疏全同此答意云雖名聲教若無名等詮其自性差別獨用於聲豈成於教故定用名等疏家存略但申正意足顯論旨。
三者然俱舍意情無去取若取其雙存即合四法以為教體若經部意亦唯取聲故正理十四破彼師云汝不應立名句文身即聲為體。
故正理十四破彼師云等者引此為成上來經部立聲為體論文繁廣今當略引令知其源論云此中經主作如是言豈不此三語為性故用聲為體色自性攝如何乃說為心不相應行此責非理所以者何由教及理知別有故教謂經言語身文身若文即語別說何為又說應持正法文句又言依義不依於文釋曰下廣引教證大意則同故論結云由此等教證知別有能詮諸義名句文身猶如語聲實而非假理謂現見有時得聲而不得字有時得字而不得聲故知體別有時得聲不得字者謂雖聞聲而不了義現見有人粗聞他語而復審問汝何所言此聞語聲不了義者都由未達所發文故如何乃執文不異聲有時得字不得聲者謂不聞聲而得了義現見有人不聞他語覩唇等動知其所說此不聞聲得了義者都由己達所發文故由斯理證文必異聲(不更廣說大意同也)論下又云隨思發語因語發字字復發名名方顯義由依如是展轉理門說語發名多能顯義如斯安立其理必然又次下云或如樹等大造合成非不緣斯別生於影影由假發而體非假如是諸文亦應總集別生名句而彼名句雖由假發而體非假此為善說理極成故又下結云故知離聲別有名等又下云故不應立名句文身即聲為體是故於我所說離聲有名等三能現義理今疏但引後結已顯正義耳。
大乘有三大意同前。
大乘有三下疏文分三初標次釋後以余下料揀。
一云攝假從實以聲為體離聲無別名句等故深密第五云如來言音略有三種一契經等既云言音有三明以聲為教體雜集論云成所引聲謂諸聖說。
一云攝假下第二釋也大乘通意以聲為實名句文三聲上假立經部師義參大乘故亦謂名等依聲假立言一契經等者此引稍略具云佛告曼殊室利菩薩曰善男子如來言音略有三種一者契經二者調伏三者本母下廣釋其相今疏所引但意在言音兩字耳雜集論云成所引聲謂諸聖所說者亦證唯聲為教體也既言聖說是聲明非名等為教體也即彼論第一釋外六界聲塵界云聲者四大種所造耳根所取義若可意若不可意若俱相違若因受大種若因不受大種若因俱大種若世所共成若成所引若遍計所執若聖言所攝若非聖言所攝如是十一種聲由五種因之所建立謂相故損益故因差別故說差別故言差別故相者謂耳根所取義說差別者謂世所共成等餘三如其所應因受大種者謂語等聲因不受大種者謂樹等聲因俱者謂手皷等聲世所共成者謂世俗語所攝成所引者謂諸聖所說遍計所執者謂外道所說聖言非聖言所攝者謂依見等八種言說今疏但引成所引聲以證聲為教體耳然上五因攝十一者初一是總餘四是別損益立初三可意是益不可意是損俱相違通二因差別攝次三說差別攝次三言差別攝後二思之可知言八種言說者即八種聖語一見言見二不見言不見三聞言聞四不聞言不聞五覺言覺六不覺言不覺七知言知八不知言不知斯即為聖言所攝若見言不見等則非聖言。
二云以體從用名等為體能詮諸法自性差別二所依故故無性論破經部云諸契經句語為自性不應理故成唯識第二亦破彼云若名句文不異聲者法詞無礙境應無別唯識云此三離聲雖無別體而假實異亦不即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