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魏晋风骨有沉香
28443800000012

第12章 文韬武略尽风流(1)

“三不朽”杜预

古人以“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认为只要真正实现其中之一,即可垂名后世。而三者皆备,则更会流芳千载,但此非常人所能企及。

纵观历史长河,杜预可谓达到“三不朽”的为数不多的人物之一,而在其中,他尤以“立言”为着。

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生于魏文帝曹丕黄初三年(222年)。祖父杜畿曾任魏尚书仆射,父亲杜恕官至幽州刺史。世代居官的家庭,对杜预深有影响。他博学多才,志向高远,尤精于社稷兴废之道。他常说:“德不可以企及,立功立言可庶几也。”然而,他的父亲杜恕与宣帝司马懿素不相能,后遭幽禁而死。此事影响到杜预,虽然他英才盖世,却也无由施展,故久不见用。

魏高贵乡公曹髦正元二年(255年),司马师死,司马昭辅政。他一直十分欣赏杜预的才能,因而将自己的妹妹高陆公主许与杜预为妻,并拜其为尚书郎,杜预的仕宦生涯从此开始。先袭封丰乐亭侯,又转为司马昭将军府参军。魏元帝曹奂景元四年(263年),镇西将军钟会率兵伐蜀,任命杜预为长史。次年,钟会与当地守将密谋叛魏,但又与之心存嫌隙,机泄被司马炎杀。他的幕僚及辅佐人员也大都被杀,唯有杜预凭着自己的智谋得以逃脱。回到京都后,他奉诏与车骑将军贾充等人制定律令。后来任官河南尹时,又作《律序》、《奏上律令注解》,进一步完善了已经诏颁实行的律令体系。

杜预谋事深远,料事如神,朝野上下对他都很敬佩。当时匈奴统帅刘猛率兵谋反,很快占领了荆州以西及河东、平阳等地。晋国在政治、军事等领域内的弊端因此得以暴露。晋武帝以此事为鉴,诏令杜预进献治国方略。“预乃奏立籍田,建安边,论处军国之要。又作人排新器,兴常平仓,定谷价,较盐运,制课调,内以利国,外以救边者五十余条。”这些建议对治国安邦大有益处,因此皆为武帝所纳,颁令施行。

杜预不仅在法律、政治上表现出了卓越的才能,在天文、历法上亦颇有建树。当时使用的历法与天时有差别,杜预便推演出《二元乾度历》,使与日月运行的规律相吻合,因而被推行。杜预居官多为民着想。他看到黄河上的孟津渡口过于险要,而又随时都有覆没之患,就设想在富平津处建座河桥。很多人都认为富平津所在地为殷、周的都城,历代圣贤都不曾在此建桥,这其中定有原因。杜预引《诗经·大雅·大明》说:“‘造舟为梁’,则河桥之谓也。”大桥建成了,武帝率文武百官在桥边举行庆祝宴会,武帝端起酒杯对杜预说:“非君,此桥不立也。”武帝咸宁四年(278年)秋,国内多处地方连绵大雨,雨后蝗虫并起,致使农桑严重受损。杜预又多次上疏,力陈农要,赈灾救民。从武帝泰始七年(271年)至咸宁四年(278年)的七年中,杜预在朝内任职,“损益万机,不可胜数”,朝野上下,为之折服。故人们送他“杜武库”的雅号,意为胸有万机,无所不能。

时羊祜为征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他曾向武帝提出过伐吴的具体作战计划,武帝大为赞同。是年羊祜病重,临终前举杜预以自代。羊祜死后,为纪念这位勤政爱民的循吏、文武全济的英才,襄阳百姓在羊祜生前游憩之地岘山为他建庙立碑,每到祭祀之日,人们无不望碑流涕,杜预因此将此碑取名为“堕泪碑”。

羊祜去世后,武帝任杜预为镇南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伐吴的时机日益成熟,但朝中的贾充、荀勖等人极力阻挠。杜预于是上《陈伐吴疏》,力陈自己的意见。他首先分析了东吴的形势:“贼之穷计,力不两完,必先护上流,勤保夏口以东,以延视息,无缘多兵西上,空其国都。”然后他又指出,武帝偏听错误意见,必然会“委弃大计,纵敌患生”。接着以诚恳的语言指出:“若或有成,则开太平之基,不成,不过费损日月之间,何惜而不一试之?”不久,杜预再次上表,以利害相较,武帝终于批准了进军计划。

伐吴战役开始后,杜预自襄阳向江陵进军,一日之内,连克数座城池,威慑敌胆。杜预作战善用计谋,当时军中流传歌谣称赞杜预:“以计代战一当万。”

他指挥军队直接深入到东吴腹地,所到之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过州郡望风归命。对于投降者,他善而待之,因而深得吴地民心。对于受自己节制的将士,他鼓励他们随机应变,大胆行事,以建立旷世奇功。龙骧将军王溶就是在杜预的鼓励下,没有拘泥于原来的作战部署,乘胜直取建业而建立不世之功的。

平吴之战又一次充分展示了杜预过人的军事才能。以其功高,平吴后晋武帝进封他为当阳县侯。杜预为官,深谋远虑,居安思危。三国虽然一统于晋,但杜预认为:“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所以经常练兵,并亲自讲武。他很重视教育,每到一地任职,首先要兴建学校,使民众怀德受化。他还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提倡兴修水利,发展农桑。这一系列做法,使公私同利,受到朝野上下一致称颂。尤其是平民百姓,对他爱戴有加,推崇备至。故人们亲切地尊他为“杜父”。

杜预一生都在追求一种完美的人格。他虽然说“德不可企及”,但他在“立功”的同时,已经“立德”,“杜父”之称即为明证。“立功”之后,从容无事,乃耽思经籍,开始“立言”。他对《左传》有特殊的爱好,于是进行深入研究。他常说:“王济有马癖,和峤有钱癖。”此话被武帝听说后,就问他有何癖。杜预说:“臣有《左传》癖。”杜预所言并非虚辞,他为研究《左传》呕心沥血,废寝忘食,着成《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春秋释例》、《盟会图》等书,备成一家之学。其中最重要的当属《春秋左氏经传集解》。

在汉代,为《左传》作注者就已很多,如前汉张苞、贾谊、刘歆,后汉郑众、贾逵、马融等。他们的注文至晋世已是残存不齐,而且“大体转相祖述,进不成为错综经文以尽其变,退不守丘明之传。于丘明之传有所不通,皆默然不说,而更肤引《公羊》《谷梁》,适足自乱”(杜预《春秋左氏传序》)。鉴于此,杜预“专修丘明之传以释经”(同上)。

杜预撰写《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不受家法约束,广采众说,自立体例,另出新意。原来“经”、“传”分别并行,杜预将其按年代相配合,视“经”

为史,互相印证,纠正了《春秋》中的不少错误。《春秋》为孔子“正名分”之作,杜预将其释为周公遗制,而孔子加以发挥,用以匡正时弊,这样就将周公置于孔子之上,周孔之说断定。杜预作注,并没有一味袒护君权,也常为属臣辩解。如“祝聃射王中肩”,杜预注云:“郑志在苟免,王讨之非也。”(《左传·桓公五年》)又如“凡弑君称君,君无道也”,杜预注云:“称君唯书君名,而称国以弑,言众所共绝也。”(《左传·宣公四年》)杜预的注涉及春秋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又融以自己的见解,可谓精密完备,体大思精。唐贞观中,国子博士孔颖达等受诏撰《五经正义》,其中《左传》独取杜注为之疏,而成《春秋左传正义》。杜注与孔疏相辅相成,珠联璧合,是解读《左传》所不可或缺的。

武帝太康五年(284年),杜预被征为司隶校尉,加位特进,行次邓县而卒,时年六十三岁。子孙按其生前《遗令》,将其薄葬。杜预去世,武帝痛悼不已,追赠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成。钟嵘《诗品》将其与王济等并列下品,然而他的诗现在都佚失了。

杜预一生,追求不朽。立德立功,后世景仰。其于立言,泽被千秋。

“《左传》之有杜元凯,六经之孔孟也。”(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此言信矣。

人之行,莫大于孝

李密,字令伯,一名虔,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县东)人,生于蜀汉后主刘禅建兴二年(224年)。祖父李光,东汉曾为朱提(郡治在今云南昭通)太守,父早亡。四岁时,母亲何氏为舅父所逼,被迫改嫁。李密虽幼,恋母情深,以致成疾。祖母刘氏,念其孤弱,遂躬亲抚养,祖孙相依为命,感情日深。祖母抚养李密,尽心竭力;李密孝事祖母,知寒知暖。年幼的李密渐渐以孝闻名乡里。祖母有疾,李密侍立于侧,常常在哭泣中睡去,从未解衣安然入睡过。祖母饮膳汤药,李密必先尝冷热,然后侍进。李密敏而好学,一俟闲暇则诵读诗书,勤学不辍,废寝忘食。

后主刘禅延熙八年(245年)前后,二十岁左右的李密拜于谯周门下,从师治经。谯周为益州名士,精通六经,尤善书礼,开馆授徒,门庭若市,门人将其比为子游、子夏。时任劝学从事,总理一州之学。谯周耽古,治《尚书》,修古史,对李密影响很大。他“治《春秋左传》,博览五经,多所通涉;机警辩捷,辞义响起”(《华阳国志后贤志》)。后主刘禅延熙末年(257年),李密初入仕途,仕蜀为尚书郎。两年后,转任蜀汉大将军姜维主簿。后主景耀四年(261年),李密迁太子洗马,曾数次奉使骋吴,皆不辱使命。在吴期间,吴景帝孙休曾问他:“蜀马有多少?”李密回答:“官用有余,民间自足。”吴主与东吴群臣泛论道义,谓宁为人弟。李密说:“愿为人兄。”吴主问:“何以为兄?”李密说:“为兄供养之日长。”吴主与东吴群臣对他大加赞赏。

后主炎兴元年(263年),魏征西大将军邓艾率军伐蜀,刘禅采纳光禄大夫谯周的意见,向邓艾军投降,蜀亡。邓艾早就耳闻李密才名,由是辟其为主簿。

书招数番,欲与相见,李密皆以祖母年高为由辞之,此后居家专心侍奉祖母。

魏晋易祚之后,官吏的选拔有九品中正制与察举制两种方式。九品中正制门阀士族化严重,而察举制仍不失为一般士人入仕的途径。被察举的孝廉或秀才首先要有高尚的德行,然后才能试经或对策授予官职。而评价德行的最佳标准就是是否尽孝。李密早就以孝闻名,又有才辩,可谓德才兼备,时人颇多嘉许。从晋武帝司马炎泰始二年(266年)起,他连续三次被举或征召:太守逵(姓不详)举其为孝廉,刺史童策举其为秀才,朝廷直接诏拜郎中,但三次皆以祖母年事已高,无人奉养,不应。

晋武帝泰始五年(269年),李密又被诏征为太子洗马。他仍因祖母需奉养,遂不应命,并上表晋武帝陈述自己的苦衷,这就是名重千载的《陈情表》。

他在表中详细陈述了自己与祖母刘氏相依为命的生活处境,说明了暂时不能应诏出仕的原因。感情真挚,催人泪下。

《陈情表》从结构上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叙述自己幼年不幸的遭遇、祖母刘氏的现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幼年失怙,母又改嫁,是祖母刘氏“悯臣孤弱,躬亲抚养”,将自己养大成人。“若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的养育之恩可谓大矣。然而现在祖母已近垂暮,且“夙婴疾病,常在床蓐”,需人照料。而自己“既无叔伯,终鲜兄弟”,“茕茕独立,形影相吊”。除自己,再无人照料祖母。此部分将祖孙二人深厚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悲切感人,读之欲涕。极写身世之孤苦,祖母之恩重,为下文蓄势张本,虽无一语道及辞诏,但其意已显,正所谓言在此而意在彼也。

第二部分,作者笔锋陡转,言适逢明世,浸受清明教化之熏陶。举孝廉、荐秀才、除郎中、拜洗马,荣蒙国恩,虽殒首无以回报,自己也想“奉诏奔驰”,为国效力。可是眼下祖母刘氏病情日笃,如之奈何?自己进入了两难境地。此部分陈情巧妙:先感浩荡皇恩,以免武帝形成不识时务、有忤王命的印象。后叙其苦衷,曲折委婉地道出自己不能应诏的原因。

第三部分,李密一开始就将晋武帝一贯标榜的“以孝治天下”的施政纲领提出来,并再次申明自己非不愿为官,也非自命不凡,而是祖母刘氏已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自己应尽孝侍养,“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孝经·广扬名》)之理武帝自然知晓。这样,李密将自己一人之尽孝与武帝以孝而治天下自然地联系在一起,无形中给武帝出了一道难题。如此一来,武帝恐怕再也难以拒绝他的辞诏要求了。

第四部分,李密将陈情再推进一步,表明自己孝奉祖母安度余年之后,当以结草相报,尽孝尽忠可得两全。

此表胜在一个“情”字。祖孙情深,贯注字里行间,反复陈说,语气恳切。

《古文观止》评曰:“历叙情事,俱从天真写出,无一字虚言驾饰。……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在结构上,逻辑严密,层层推进,祖孙之情,沛然从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斧凿痕。正因如此,胡应麟将其与《酒德颂》、《桃花源记》等并称为“第一文章”,殊不为过。晋武帝览后,叹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准其所求,并且赏赐奴婢二人,令所属郡县予以资给,以示嘉奖。

祖母刘氏终后,李密尽哀守丧。武帝泰始末年(274年),守孝期满。武帝复征其为太子洗马,赴洛阳上任。某日,与中书令张华对谈,张华问之:“安乐公(刘禅)何如?”李密说:“可次齐桓。”张华问其故,李密解释说:“齐桓得管仲而成霸业,用竖刁而致亡国。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由此可知,他们的成败是相同的。”张华又问:“孔明言教为何烦碎?”李密说:

“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约。《大诰》与凡人言,宜烦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故言教烦碎。”张华大加赞赏。

武帝咸宁四年(278年),李密由太子洗马迁温县(故治在今河南温县)令。在任期间,敷德陈教,政化清明。是时河内(郡治在今河南沁阳)诸县盗贼猖獗,独不敢接近温县。而县内的贵族豪绅,皆惮其公直,亦不敢胡作非为。有一从事,李密甚憎之,尝在与他人信中写道:“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将此事告知司隶。司隶以李密在县清慎,未予弹劾。

“王溶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西塞山怀古》)此为唐诗人刘禹锡对西晋大将军王溶的赞颂。王溶在平吴中功勋卓着,但却受王浑等人辖制,朝廷奖赏亦十分微薄。时人多为之不平。武帝太康二年(281年),李密与博士秦秀、太子洗马孟康等并上表武帝,为王溶讼屈。武帝果纳其建议,重封王溶为镇江大将军,加散骑常侍。

李密才能兼具,故常希望转至内宫为官。时荀勖、张华皆位高权重,不知缘何,李密为二人所排挤,故朝廷并未加以擢引。武帝太康八年(287年)左迁其为汉中(郡治在今陕西汉中)太守,诸王多以为屈,李密自己更是心怀怨愤。武帝特赐饯东堂,又诏令李密即席赋诗。诗末章为:“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大怒,于是都官从事上表,罢免李密官职。李密仕宦生涯从此结束,不久卒于家中,时年六十四岁。

李密一生,为官不显,政无大成,但《陈情表》孤篇横绝,已足以使其卓立古今文苑,名列大家之林。

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体情之制日疏,逐文之篇愈盛”。这是刘勰对太康文学的中肯评价。文学发展到西晋以后,便开始了明显的转变,注重形式的华美而缺乏现实的内容。标志着这种文风转变的诗人,当属傅玄和张华。

张华,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县)人。生于魏明帝太和六年(232年),曾以牧羊为生。自小学业优博,才多识广,图纬方伎之书,莫不详览。乡人刘放奇其才,以女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