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魏晋风骨有沉香
28443800000016

第16章 文韬武略尽风流(5)

左思为了做到言必有据,真实可信,查阅了大量有关资料,拜访了许多长期生活在这三个地方的人。他听说张载在四川做过官,又熟悉益州情况,就几次登门求教。张载很喜欢左思的这种勤奋好学精神,总是有问必答,从不厌烦。就这样,左思掌握了大量的益州及附近的风土人物、山川草木的第一手材料,可他仍感材料不足、依据不充分,又借助秘书郎的官职之便,找来了有关蜀都、吴都、魏都的大量史籍、方志、地图,对照研究,力求做到对三个都城的山川城邑的描写都合乎地理所载,鸟兽草木都能在方志上找到依据。

经过一段时间的潜心琢磨与构思,左思开始动手写《三都赋》。为了集中精力写作,他闭门谢客,每天天刚亮就起床翻阅资料,整理笔记,进行写作。他还在书房内、院子里、大门边,甚至厕所外面,摆上小桌,安放好笔墨纸砚,想到一个好词语、好句子,马上就提笔抄在纸上。到了晚上,他又对着烛火,凝神苦思,反复修改。纸上画得密密麻麻的,几乎辨认不出哪些是删去的句子,哪些是要保留的句子。

当时的文学家陆机刚到洛阳时,也曾打算写《三都赋》,听说左思早已动笔,不由抚掌大笑起来。他在给弟弟陆云的信中说:“这里有个鄙贱的北方佬想作《三都赋》,等他写完后,我把它拿来盖酒坛子。”左思不仅不气馁,反而更加废寝忘食,发愤写作,字斟句酌,精益求精。整整写了十年,从青年人变成了中年人,才把《三都赋》完成。

十年心血不白流,功夫不负有心人。左思感到如释重负,无比轻松。他认为自己这部着作不亚于班固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二京赋》,定会得到当时文人墨客的赞赏。谁知那些峨冠博带的文人们竟说三道四,吹毛求疵,把这部费了十年心血的杰作说得一无是处。左思愤愤不平,就去找文学家张华品评。张华看了《三都赋》,连声赞好,并安慰他说:“你的文章写得非常好,但是你在洛阳没有名声,所以大家都看不起你的文章。皇甫谧先生德高望重,人人敬仰,你能找他写篇文章推荐一下,保证会受到欢迎。”左思立即登门拜访皇甫谧,说明来意。皇甫谧看了《三都赋》,果然大加赞赏,亲自作序。他在序文里说:“自中古以来,作赋的很多。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出名于前,班固的《两都赋》内容胜过辞章,张衡的《二京赋》文采超过义理。而左思的《三都赋》则参考了名家,写得非常精致。世上的人往往重视远处而轻视近处,不肯用心于明辨事物。

左思的《三都赋》,我觉得是很优异的。”后来,又找着作郎张载为《魏都赋》作了注释,找中书郎刘逵为《吴都赋》和《蜀都赋》作了注释,卫璀还为《三都赋》作了略解。这样一来,《三都赋》的身价也就越来越高。几乎被打入冷宫的《三都赋》立即成了当时洛阳的畅销书。“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晋书·左思传》)俊朗雄豪刘琨西晋时代,清谈之风盛行,玄言诗在永嘉诗坛上蔚兴,大有垄断之势。从西晋怀帝至东晋元帝时期,诗坛上独辟新径、标新立异的诗人,当属刘琨。他以悲凉慷慨之诗在两晋交替之际奏响了时代的乐章。

刘琨年轻时受魏晋玄风影响很深,生活浮华,纵情声色,好老庄,尚清谈。

这一时期,其所写多为宴饮应制之作。两晋易代之际,民族矛盾异常尖锐,国家危亡系于一旦。刘琨转而投向保家卫国的战争,在忧患和斗争中逐渐培养了自己的爱国情操。他与祖逖“闻鸡起舞”的故事成为鼓舞后人奋发向上的典例。此期,他的创作风格一改浮华,变为“雅壮而多风”(《文心雕龙·才略》),诗作中蕴含着强烈的爱国热情,情调慷慨悲壮。刘琨的着作原有集,已佚。明人张溥辑有《刘中山集》。

刘琨今存诗三首,都是他后期作品。《扶风歌》作于晋怀帝永嘉元年(307年)出任并州刺史途中。他于是年九月末出发,一路征战,历尽艰辛,到达并州治所晋阳(今太原附近)。然朝廷并无抗敌决心,断其后援,前景极为暗淡,加之晋阳残破不堪,府寺焚毁,僵尸遍地,到处一片凄风冷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刘琨写作了《扶风歌》:

朝发广莫门,暮宿丹水山。左手弯繁弱,右手挥龙渊。顾瞻望宫阙,俯仰御飞轩。据鞍长叹息,泪下如流泉。系马长松下,发鞍高岳头。烈烈悲风起,泠泠涧水流。挥手长相谢,哽咽不能言。浮云为我结,归鸟为我旋。去家日已远,安知存与亡?慷慨穷林中,抱膝独摧藏。麋鹿游我前,猿猴戏我侧。资粮既乏尽,薇蕨安可食?揽辔命徒侣,吟啸绝岩中。君子道微矣,夫子固有穷。唯昔李骞期,寄在匈奴庭。忠信反获罪,汉武不见明。我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长。弃置勿重陈,重陈令心伤。

他在诗中以抒情的笔调记叙了赴并州途中的见闻,抒写了自己伤时感乱的爱国情思,表达了对朝廷腐败的忧虑。开头至“归鸟为我旋”为全诗的第一段,着力描写诗人离开洛阳北上并州时的沉重心情。“朝发广莫门,暮宿丹水山。”

既交代时间,又写出路线。“顾瞻”四句是写诗人出“广莫门”时回头瞻望宫阙,只见廊宇高耸,殿堂林立,顿感京都难离,抑制不住内心剧烈的痛苦,泪如泉涌;“据鞍长叹息”充分表现了诗人对国都的眷念,对朝廷的忠心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烈烈”六句选取最能体现悲情的“悲风”、“涧水”、“浮云”、“归鸟”等景物,来托物言情,寄寓诗人内心深处无法倾诉的诸种情感,转化为外在表现只能是“挥手长相谢,哽咽不能言”。由“去家日已远”至“吟啸绝岩中”为诗的第二段,重点在于写行军生活的困苦、处境的艰辛,从侧面衬托了诗人的报国之志、爱国之心。由“君子道微矣”至最后是诗歌的第三段,写作者于艰难困苦之中,仍高歌前进,不畏艰险,体现出诗人至诚的爱国之心,同时诗中“唯昔李骞期,寄在匈奴庭。忠信反获罪,汉武不见明”四句借用李陵兵败投降,家人被汉朝诛杀的历史故事,委婉地透露出诗人在慷慨激昂中隐含着无法掩饰的忧危之感。朝廷任命刘琨为并州刺史的目的,是用他去讨伐刘渊。刘琨深怕作战失利,不能见谅于朝廷,因而产生此种心情。最后四句以旷达的言辞宽慰自己无奈的哀愁,音调沉郁,凄婉动人。

刘琨少时即有抱负,早年即以清天下为己任;中年以后,毅然投笔从戎,力图挽救即将崩溃的西晋王朝。《扶风歌》中那种英雄豪情即是他定乱扶衰志向的一种艺术表现。然而“忠信反获罪”的畏谗心理,“安知存与亡”的现实危难,使得诗中不能不渗透出一种英雄末路的悲哀之情。正是这种豪迈的壮志与英雄末路的悲哀的统一,凝聚成刘琨清拔刚健、悲凉凄戾的诗风。因而刘熙载《艺概·诗概》中评曰:“刘公干(桢),左太冲(思)诗壮而不悲,王仲宣(粲),潘安仁(岳)悲而不壮,兼悲壮者,其唯刘越石乎?”清叶矫然《龙性堂诗话初集》中亦评曰:“刘越石豪杰之士,《扶风歌》慷慨不拘,诵之,纸上英气拂拂,当与魏武《对酒》并读。”

愍帝司马业建兴三年(315年),刘琨受命都督并、冀、幽三州军事,为石勒所败。兵败后投幽州刺史段匹殚,相约共同振兴晋室。元帝司马睿建武元年(317年),其子刘群被段匹殚的暗通石勒的部下出卖被俘,石勒逼迫其子写信给刘琨为内应。事泄,刘琨被段匹殚囚禁。卢谌,字子谅,西晋诗人,与刘琨关系甚好,时任段匹殚别驾,作书并诗与刘琨。刘琨于是写下了四言诗《答卢谌》并书,目的在于激励好友“竭心公朝”,同时也借此抒发自己家园覆亡的惨痛心情,但卢谌素无奇谋,在回信中主要表示了自己对刘琨的感激与安慰,未涉国事。刘琨深为遗憾,又写了五言诗《重赠卢谌》。

《重赠卢谌》中首先以玉比德赞美卢谌才质,然后例举太公望、邓禹、陈平、张良、晋文公重耳的五位贤佐和齐桓公名臣管仲等先贤事迹,希望有能人重振家园,兴复晋室,暗寓自己曾匡扶晋室,一心报国,亦有表明心迹,自我洗刷之意。继而抒写功业未建,时不我与,却身陷囹圄,壮志难酬的悲叹。“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时哉不我与,去乎若云浮。朱实陨劲风,繁英落素秋。”字里行间渗透着英雄失路的悲愤情绪。最后以自嘲方式再次激励卢谌为国建功。

诗中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贯注全篇,如杜鹃啼血,感人泪下。任何人读此泣血之作,不能不为作者奋身救国的热情壮志所感动,同时也不能不为他的英雄末路的悲歌所震撼。沈德潜《说诗啐语》中评:“刘琨答卢谌篇,拙重之中,感激豪荡,准之变雅,似离而合。张华、二陆、潘岳辈,恹恹欲息矣。”

刘琨诗中蕴含着强烈的爱国激情,因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使其诗的情调又显得慷慨悲壮。后世对此评价颇高。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中评曰:“越石英雄失路,满腔悲愤,即是佳诗。随笔倾吐,如金笳成器,木檀商声,顺风而吹,嘹飘凄戾,足使枥马仰喷,城乌俯咽。”元好问《论诗绝句》中说:“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可惜并州刘越石,不教横槊建安中。”将他与曹植、刘桢对比,足见刘琨诗作成就之高,同时亦感叹他未能实现的雄心壮志。

刘琨英雄失路的三首悲歌,写尽忧患国家的赤诚忠心、伤时感乱的衷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其诗叙事、写景、用事、抒情亦能巧妙别致,相互生发映照,情虽苦烈但表现却不含蓄,达到了较高的艺术境界。格调苍凉沉郁,慷慨悲壮,继承了“建安风骨”的优秀传统,在“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的玄言诗兴起之际,其诗独以清刚之气拔于世俗,气盖一世。钟嵘《诗品》将其诗列为中品,并评曰:“善为凄戾之词,自有清拔之气。琨既体良才,又罹厄运,故善叙丧乱,多感恨之词。”对其诗的风格和自身遭际及诗歌内容的关系都作了简约恰切的评价。刘琨爱国志士的形象更是深深铭刻在人们的心中。宋爱国诗人陆游在《夜归偶怀故人独孤景略》诗中叹道:“刘琨死后无奇士,独听荒鸡泪满衣。”

挺雄豪之逸气,韫文武之奇才

晋永嘉六年(312年),宣城内史桓彝喜得贵子。好友太原祁县人温峤见之,曰:“此儿有奇骨,可试使啼。”闻其啼声洪壮,曰:“真英物也!”桓彝因婴儿为温峤所赏,所以起名为桓温,他就是后来专擅朝廷、威震南北的大将军桓温。

桓温身体魁梧堂堂,相貌奇伟,博通多闻,富有文才武略,据说面有七星,为世人所奇。沛国人刘惔曾赞曰:“温眼如紫石棱,须作猬毛磔(磔,分开意),孙仲谋(孙权)、晋宣王(司马懿)之流亚也。”为人豪爽不羁,任意而行,好结交侠义之士,纵谈天下大事,不拘礼法,随心所欲。年轻时,家中贫困,但生性好赌,一次输得极惨,债主登门催债甚急,出于无奈,求救于好友陈郡人袁耽,方为终了。做官后,亦俭省朴素,每次宴请客人时,只备下几盘茶果而已。后被明帝召选,婚配南康长公主,拜驸马都尉,袭爵万宁男,初任琅邪太守,累迁至徐州刺史。庾翼死后,朝廷意欲重用桓温,继任荆州刺史。丹阳尹刘惔了解桓温的才华,但也深知他的野心,不无忧虑地说:“使伊去,必能克完西楚,然恐不可复制。”最终仍被任为荆州刺史、安西将军,都督荆梁四州诸军事。

此时,蜀主李势无道,臣民不附,凭借蜀地之险,疏于防备。桓温意欲趁其微弱之时伐之,以解除东晋侧翼之威胁。晋永和二年(346年)末,率众西伐。

即日上表入都,未待批复,便即西进。晋朝廷接到桓温伐蜀表书,都认为李势在蜀经营已久,上承几代基业,根基牢固,而且蜀道艰险遥远,长江三峡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桓温兵少无继,孤军深入,恐难成功。刘惔却对桓温征蜀深信不疑,谏曰:“伊必能克蜀,观其蒲博(一种赌博游戏),不必得,则不为。”

桓温亦深知孤军深入,不宜久战,故命士卒轻装疾进,直趋蜀境,待到蜀军知觉,桓温已突入三峡。行军其中,见绝壁天悬,腾波迅急,叹曰:“既为忠臣,不得为孝子,如何!”李势闻知晋军来犯,急令其叔父右卫将军李福、从弟镇南将军李权率卒直趋合水,堵截晋军。桓温采纳袁乔“集中优势兵力,重点突击”的建议,率主力,携带三日粮,弃去餐具,避敌主力,直捣成都。途中与李权相遇,三战三捷,蜀兵大败,逃还成都。晋军四面纵火,焚毁城门。李势见大势已去,派使请降,桓温将其送往晋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市)。至于前蜀将相,一律录用,蜀人闻之,举国皆喜。西蜀已定,桓温置办酒席,宴请巴蜀名流、豪俊。宴饮之时,桓温广征博引,纵论成败存亡自古由人而定。其状磊落豪爽,其情慷慨激昂,满座皆赏。自此,威名大盛,震动朝野,进位为征西大将军。

及北赵石虎死,桓温欲率众北伐。后知朝廷起用殷浩来抵制自己,甚怒。不久,声言北伐,拜表便行。简文帝司马昱此时任抚军,与桓温甚善,行前,桓温作《与抚军笺》。信中写道:

北胡肆逆,四十余载。倾覆社稷,毁辱陵庙。遏其可亡之会,实是君子竭诚,小人尽力之日也。江东虽为未丰,方之古人,复为未俭、少康以一族之众,兴复祖宗,光武奋发,中兴汉室。况以大晋之祚,树德长久,兼百越沃野之资,据江汉山海之利,盐铁宝帛之饶,角竿羽毛之用,收英贤之略,尽兵民之力。赋之强也,犹复遵养时晦;及其弊也,不齐力扫灭,则犬贼何由而自平,大耻焉得而自雪?临纸惆怅,慨叹盈怀。

文首桓温力陈胡人之罪,社稷之辱,再写目前北伐的优势,最后慷慨陈词,以表雪耻之志。作品结构完整,言辞恳切,音节和谐,多用铺陈手法,极富文采,如文中描写“大晋”盛况一段。后司马昱复书一封,以社稷大计晓之以理。

桓温随即回军,上疏明志:“寇仇不灭,国耻未雪,幸因开泰之期,遇可乘之会。匹夫有志,犹怀愤慨,臣亦何心,坐观其弊!”言辞恳切慷慨,尽透忧国忧时之情。文中借用“乐毅竭诚,垂涕流奔;霍光尽忠,上官告发”的历史典故,希望东晋朝廷体察自己的忠心赤胆。后,殷浩北伐失利,朝野怨愤。桓温趁机上疏要求废除殷浩,自此,内外大权集于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