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相约在微博——弗洛伊德的欲望之说
28444400000006

第6章 游走在快乐和痛苦之间(1)

体验幸福

人生有两大悲剧:一个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个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人生有两大快乐:一个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可以寻求和创造;另一个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

有了好心情,才会有好的生活。好的生活一定要与好心情相伴,没有好的心情,即使拥有富足的物质条件,也难以体验到幸福。

好的生活是人们可以自主改变,或者说是自主创造的生活。通过改变人们的认知和态度,我们也才能够改变人们对生活的体验。

人生的得与失、成与败、繁华与落寞不过是过眼云烟。而永远陪伴我们一生的,如影随形、不离不弃的只有自己的心情,就像呼吸一样。伴你一生的心情是你唯一不能被剥夺的财富。

曾经有一位作家说得好:“人,活一辈子不容易,忧伤是活,开心也是活,既然都是活,为什么不开开心心地生活呢?”他说得没错,人生如梦,生命再长,也不过就是百余年,为什么一定要让自己幽怨、颓废、痛苦一生而辜负了自己的大好年华呢?

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和爱,他们迟早都会衰老;孩子也给我们带来了满足和喜悦,可他们终究会长大;爱情给我们幸福和甜蜜,但是我们必须付出一生的代价去呵护;美丽的容貌就好像是芬芳的花朵,会适时绽放,也会无奈地凋谢;而健康就好像是魔术大师,能够变晴,也能变阴。我们到这个时候才会发现:原来陪伴我们一生的永远都只是自己的心情!所以,拥有好心情便是人生当中最大的乐事、也是最幸福的事。

当你拥有了一份好心情,看天是蓝的,云是白的,山是青的,人是善良的,世界是绚丽多彩的。可以说,拥有一份好心情,你的心中将会充满激情。

拥有一份好的心情,就会有自信实现伟大的事业;拥有一份好心情,就能够化干戈为玉帛,化疾病为健康;拥有一份好心情,任何年龄的容颜,都会被好心情照亮,美丽动人而且魅力无穷;拥有一份好心情,也能够帮助你获得知识,结交良师益友,把握机遇,成就事业。

可见,要想让我们天天拥有一份好心情,那么就必须心胸开阔,宽以待人。

一个人如果有了如此宽广、豁达的心境,那么就能够“拿得起,放得下”,也就能够驱散忧虑、恐惧、烦恼、苦闷等萦绕心头的乌云,没有什么“想不开”的事情,精神自然会轻松而愉快,心境自然也就会变得美好而宽广,这样一来就能够大度处世,平和待人,营造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

我们千万不要小看了心情,它能够让天地为之动容,自然为之变色。

同样是走进大观园,刘姥姥开心,林妹妹伤心。同样的江水,李后主低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苏东坡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湛蓝夜空,一轮明月,有人举杯邀月,对影浅酌;有的人则是黯然泪下,思乡情浓,总是故乡月最明。景无异,异的是心情。

我国着名作家毕淑敏曾经说过:“人可能没有爱情,可能没有自由,没有健康,没有金钱,但是我们必须有心情。”

如果你渴望拥有健康和美丽为这个世界增加欢乐与晴朗,那么就请锻造好心情。

上苍赐予了我们一样的生命,但是我们却选择了不一样的生活方式。

我们可能活得不高贵,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活得高尚;我们可能无法逃避厄运,或者是人生中棘手的问题,但是我们可以从容豁达;不在活得长久,而在于活得开心,而开心即是福!

当我们拥有了好心情,我们也就拥有了自信,继而也就拥有了年轻和健康,就拥有对未来生活充满向往、充满期待,所以,让我们拥有一份好心情吧,因为生活着就是幸运和快乐。给自己一份好心情,让整个世界都对着你微笑。当然,我们也应该给别人一份好心情,让生活对我们微笑。

心情,其实就是一种感情状态,也是一个人对外界各种因素作用于内心的感知、感觉和感叹。人只要活着,那么这种状态就永远都不会消失。

心情的历练,这是一种自我的超越;心情的锻造,这是一种完美的追求。但是我们也要明白,好的心情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更不会从天而降,一蹴而就。它是一个人的品质、人格、道德修养、才能综合素质共同酿造的。

好的心情,来源于一个人能否守得住一颗沉稳宁静、广博透明的心。

世间百态,物欲横流,不为诱惑所动,不为攀比所烦,那么我们的心情自然就会好。好心情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一位父亲教他5岁的儿子使用剪草机,父子俩正剪得高兴,电话响了,父亲进屋去接电话。5岁的孩子把剪草机推上了他爸爸最心爱的郁金香花圃,孩子的父亲出来一看,脸都气青了,眼看他的拳头高高举起。这时太太出来,看见满目狼藉的花园,顿时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她温柔地对丈夫说:“我们现在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养孩子,不是在养郁金香。”3秒钟后,做父亲的不再生气,一切归于平静。

故事中的父母是懂得生活智慧的人,因为他们知道种花、养花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的手段,而不是生活本身,更不是生活的目的。而人们不快乐、常生气、有烦恼,往往是因为做事太计较得失,而忽略了自己的本来目的。

生活的智慧就在于,无论发生了什么,你都能明白自己最想要的、最该珍惜的是什么。是一盆花、一个花园?还是一种快乐、一份情感?如此,你就能抓住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而不会为了生活的细枝末节无谓痛苦。

下面故事中的禅师,就是一个好的榜样了。

有一位金代禅师非常喜爱兰花,在平日弘法讲经之余,花费了许多的时间栽种兰花。

有一天,他要外出云游一段时间,临行前交代弟子要好好照顾寺里的兰花。

在这期间,弟子们总是细心照顾兰花,但有一天在浇水时却不小心将兰花架碰倒,所有的兰花盆都跌碎了,兰花散了满地。

弟子们都非常恐慌,打算等师父回来后,向师父赔罪领罚。

金代禅师回来了,闻知此事,便召集弟子们,不但没有责怪他们,反而说道:“我种兰花,一是用来供佛,二来也是为了点缀寺庙,愉悦性情,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

金代禅师说得好,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禅师之所以能看得开,是因为他虽然喜欢兰花,但心中并不计较兰花的得失,也就是说,兰花的得失,并不影响他心中的喜怒。

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让人窝火的事情,如果能用一颗感恩的心来面对周围的一切,每个人的气都会变得少而又少。

有个男人带了位朋友回家,进门就挨了女人一顿恶骂。男人一点儿也不生气,照样平静地为朋友倒水泡茶。

“你涵养真好。”朋友笑道。

“不是涵养好不好的问题,”男人说,“我上午去了一趟太平间,面对死亡,我忽然觉得连痛苦都算得上是一种享受。至于能被妻子骂,简直就是一种幸福了。”

被妻子骂居然可以算是一种幸福?这是怎样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哲理啊!我们常常感叹生活的艰辛、生存的烦恼和生命的缺憾,却不曾想到只要还系着一个“生”字,我们就已经承蒙着命运万分的恩宠了。

生而为人已是幸运,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生存也已不易,我们又何必自己再给自己制造麻烦呢?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为了寻找快乐,而不是烦恼,我们不是为生气才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日常生活中正因为我们牵挂得太多,太在意得失,所以才情绪起伏,总感觉不快乐。如果在生气之际,我们能多想想:“我不是为了生气而工作的”、“我不是为了生气而教书的”、“我不是为了生气而交朋友的”、“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结婚的”、“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生儿育女的”……烦恼的心情就会呈现出另一番安详。

趋乐避苦

一个人之所以不患神经病,就要看他那尚未发泄的而能自由保存的能量究竟有多少,同时究竟有多少从性的方面得到升华而移用于非性的目标上。心理活动的最后的目的,就质的层面来说,可视为一种趋乐避苦的努力。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

一天,鲁宾斯下班后拦了一辆计程车搭乘,一坐进车里,他便感受到这位司机一定是个非常乐观的人。因为司机先生一会儿吹口哨,一会儿播放《窈窕淑女》的插曲,看起来心情十分愉快。

鲁宾斯见他如此快乐,羡慕地说:“你今天心情真好!”司机先生笑着说:“当然啦!为什么要心情不好呢?”鲁宾斯微笑着回应:“说得也是!”然而,司机先生接着又说:“其实,我是因为悟出了一个道理,情绪暴躁或低落对自己一点好处也没有,更何况,凡事都会出现转机嘛!”

鲁宾斯听见司机这么说,好奇地问:“怎么讲?”司机缓缓地回答说:“有一天早上,我照常开车出门,本来想趁着上班高峰时间多赚点钱,但情况却未如预期,再加上那天的天气非常寒冷,车子才上路没多久居然爆胎了,当时我整个人情绪顿时掉到谷底。接着,我拿出了工具要换轮胎,但是,因为天气实在太冷了,我更换轮胎的过程非常不顺利。”司机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就在这个时候,有个路过的卡车司机从车上跳下来,一言不发地上前来帮我,而且完全不必我动手,这个陌生的卡车司机很快就把轮胎换好了。当我向他表示谢意,想给予酬劳时,只见他轻轻地挥了挥手,旋即跳上卡车便离开了!”

司机先生笑着说:“这个陌生人的帮忙让我一整天的心情大好,也让我相信,人不会永远都倒霉。在轮胎问题解决后,我的心似乎也打开了,而好运似乎也跟着进门,那天早上乘客一个接着一个,生意也比其他人多一倍呢!所以,遇到麻烦,不必心烦,生活不会永远都在不如意之中,事情总会有转机!”

“生活不会永远都在不如意之中,相信事情一定会有转机”。其实也是一种乐观的心理暗示力量,当司机明白这个道理之后,他的心中自然充满自信,他相信,人生一如日出日落,黑暗过后必然是黎明。因此,生活态度乐观的人,就会像司机一样,相信机会随时都会出现,即使遇到困难也不会埋怨,为他知道,风雨过后就是艳阳高照的好天气,既然好运必将来到,就没有必要给自己太多烦扰。你认为呢?

还在因为眼前的不如意生气吗?不要让一时的不如意困扰你的心情,笑一笑,你会发现,天大的问题终究有解决的方法。地球一直都在转动着,从未停止过,我们面对的问题也如此,凡事都会有转变,只要能乐观以对,你终究会等到好运。

不知道是哪位哲人说过“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其实,即使没有别人的错误,你也会因为自己生气而受到惩罚。

上世纪80年代,年逾古稀的曹禺已是海内外声名鼎盛的戏剧作家。有一次美国同行阿瑟·米勒应邀来京执导新剧本,作为老朋友的曹禺特地邀请他到家做客。吃午饭时,曹禺突然从书架上拿来一本装帧讲究的册子,上面裱着画家黄永玉写给他的一封信,曹禺逐字逐句地把它念给阿瑟·米勒和在场的朋友们听。这是一封措辞严厉且不讲情面的信,信中这样写道:“我不喜欢你解放后的戏,一个也不喜欢。你的心不在戏剧里,你失去伟大的灵通宝玉,你为势位所误!命题不巩固、不缜密,演绎分析也不够透彻,过去数不尽的精妙休止符、节拍、冷热快慢的安排,那一箩一筐的隽语都消失了……”

阿瑟·米勒后来详细描述了自己当时的迷茫:“这封信对曹禺的批评,用字不多却相当激烈,还夹杂着明显羞辱的味道,然而曹禺念着信的时候神情激动。我真不明白曹禺恭恭敬敬地把这封信裱在专册里,现在又把它用感激的语气念给我听时,他是怎么想的。”

阿瑟·米勒的茫然是理所当然的,毕竟把别人羞辱自己的信件裱在装帧讲究的册子里,且满怀感激地念给他人听,这样的行为太过罕见,无法使人理解与接受。但阿瑟·米勒不知道的是:这正是曹禺的清醒和真诚,是曹禺对于自己怒气的控制。

没有人对于别人的批评和指责是可以一点都不生气的,关键在于你如何看待这样的事情,如何对待别人的指责。生气了别人只会有得逞的满足感,而自己却成为怒气下的牺牲品了。

曹禺这种“傻气”的举动正是他自制能力的体现,他已经把这种羞辱演绎成了对艺术缺陷的真切悔悟。此时的羞辱信对他而言已经是一笔鞭策自己的珍贵馈赠,所以他要当众感谢这一次羞辱,而不是用生气来惩罚自己。

一只骆驼在沙漠里跋涉着,正午的太阳像一个大火球,晒得它又饿又渴,焦躁万分,一肚子火不知道该往哪儿发才好。

正在这时,一小块玻璃瓶的碎片把它的脚掌硌了一下,疲累的骆驼顿时火冒三丈,抬起脚狠狠地将碎片踢了出去,却不小心将脚掌划开了一道深深的口子,鲜红的血液顿时染红了沙砾,升腾起一股烟尘。

生气的骆驼一瘸一拐地走着,一路的血迹引来了空中的秃鹫。它们叫着在骆驼上方的天空中盘旋。骆驼心里一惊,不顾伤势狂奔起来,在沙漠上留下一条长长的血痕。跑到沙漠边缘时,浓重的血腥味引来了附近沙漠里的狼,疲惫加之流血过多,无力的骆驼只得像只无头苍蝇般东奔西跑,仓皇中跑到了一处食人蚁的巢穴附近,鲜血的腥味儿惹得食人蚁倾巢而出,黑压压地向骆驼扑过去。一眨眼,就像一块黑色的毯子一样把骆驼裹了个严严实实。不一会儿,可怜的骆驼就鲜血淋漓地倒在地上了。

临死前,这个庞然大物追悔莫及地叹道:“我为什么要跟一块小小的碎玻璃过不去呢?”

大家看完这个故事,肯定有所顿悟。何必生气呢?这只骆驼控制不住自己,在受了一系列的伤害后走向了毁灭。可悲可叹!

生活中总会有大大小小的沟沟坎坎、磕磕绊绊,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如意,面对这或大或小的不如意,如果一味的生气,你的生活中将没有晴天,你的日子会一直过得很压抑。

古时有一位妇人,特别喜欢为一些琐碎的小事生气。她也知道自己这样不好,但是却改不了,无奈之下,便去求一位高僧为自己谈禅说道,开阔心胸。

高僧听了她的讲述,一言不发地把她领到一座禅房中,落锁而去。

妇人气得跳脚大骂。骂了许久,高僧也不理会。妇人又开始哀求,高僧仍然置若罔闻。

妇人终于沉默了。高僧来到门外,问她:“你还生气吗?”

妇人说:“我只为我自己生气,我怎么会到这地方来受这份罪。”

“连自己都不原谅的人怎么能心如止水?”高僧拂袖而去。

过了一会儿,高僧又问她:“还生气吗?”

“不生气了。”妇人说。

“为什么?”

“气也没有办法呀。”

“你的气并未消逝,还压在心里,爆发后将会更加剧烈。”高僧又离开了。

高僧第三次来到门前时,妇人告诉他:“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气。”

“还知道值不值得,可见心中还有衡量,还是有气根。”高僧笑道。

当高僧的身影迎着夕阳立在门外时,妇人问高僧:“大师,什么是气?”

高僧将手中的茶水倾洒于地,立遁……妇人视之良久,顿悟。叩谢而去。

是的,其实气什么也不是,但是如果你认为它是,那么你必然会受苦,反之,如果你认为它什么也不是,那它就会像高僧手中的茶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

阿伯拉罕·林肯说:“只要心里想快乐,绝大部分人都能如愿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