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行·汉乐府
长chánɡ歌ɡē行xínɡ①
汉hàn乐yuè府fǔ
青qīnɡ青qīnɡ园yuán中zhōnɡ葵kuí②,
朝zhāo露lù待dài日rì晞xī③。
阳yánɡ春chūn④布bù⑤德dé泽zé⑥,
万wàn物wù生shēnɡ光ɡuānɡ辉huī。
常chánɡ恐kǒnɡ秋qiū节jié⑦至zhì,
焜kūn黄huánɡ⑧华huá⑨叶yè衰shuāi。
百bǎi川chuān东dōnɡ到dào海hǎi,
何hé时shí复fù西xī归ɡuī?
少shào壮zhuànɡ不bù努nǔ力lì,
老lǎo大dà徒tú⑩伤shānɡ悲bēi。
诗文翻译
园中的蔬菜绿油油的,早晨的露珠等待着阳光的照晒。
美好的春天把希望洒满人间,世上的万物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常常害怕秋季到来,那时花儿会凋谢,叶儿会枯黄。
时光流逝像江河水流向东海,什么时候它才会再向西流回?
年少时不珍惜时间,不奋发向上,到老时就只能白白地悔恨、悲伤。
诵读指导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
选自汉代《乐府诗集》。汉乐府,原是汉代掌管音乐的官署,主要负责民间诗歌和乐曲。后来人们把由它收集来的配乐民歌或一些文人模拟这类民歌写的作品统称为“乐府”,乐府也就成了一种诗歌体裁。乐府诗中有许多流传千古的佳作,民歌是其中的精华,这些作品大都收录在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中。
字词注释
①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也叫“歌”、“行”,有长歌行、短歌行等。②葵:一种菜,又名冬葵、冬寒菜。③晞:晒。④阳春:温暖的春天。⑤布:散布。⑥德泽:恩泽,恩惠。⑦秋节:秋季。⑧焜黄:枯黄。⑨华:同“花”。⑩徒:白白地。伤悲:悲伤。
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劝学诗。作者借百川归海,一去不回来比喻韶光易逝,感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此诗借物言理,首先以园中的葵菜作比喻。在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因为它们都恐怕秋天到来,百草凋零。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之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七qī步bù诗shī
三sān国ɡuó·曹cáo植zhí
煮zhǔ豆dòu持chí①作zuò羹ɡēnɡ②,
漉lù③豉chǐ以yǐ为wèi汁zhī。
萁qí④在zài釜fǔ⑤下xià然rán⑥,
豆dòu在zài釜fǔ中zhōnɡ泣qì。
本běn是shì同tónɡ根ɡēn生shēnɡ,
相xiānɡ煎jiān⑦何hé太tài急jí。
诗文翻译
煮了豆子做豆羹,滤去豆渣做豆汁。
豆秸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
我们本是同一个根上生,为什么这么急着迫害我?
七步诗·曹植
作者简介
本书讲述了理解是记忆最好的老师。为了帮助小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80首古诗词,学生们可以通过“作者简介”。了解不同时代作者的基本情况;可以通过“注释”,扫除阅读过程中字词、典故、地名等障碍;可以通过“译文”,领悟古典诗词优美如画的意境;可以通过“点评”,加深对古诗词内在含意的理解;可以通过“配读”,接触体裁或内容相近的古诗词,扩大阅读面,使自己的语文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的儿子,曹丕的弟弟,三国时魏国杰出诗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bó]州市)人。诗歌多为五言,也善辞赋,《洛神赋》尤为著名。
字词注释
①持:拿。②羹:用蒸、煮等方法做成的糊状食物。③漉:过滤。④萁:豆秸。⑤釜:锅。⑥然:同“燃”,燃烧。⑦煎:煎熬。
为什么要兄弟相残。诗中运用浅显生动的比喻讽刺了曹丕的残忍和不宽容,表现了曹植内心的悲伤和忧郁,揭露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相互残害。
诗文赏析
这首诗以含蓄委婉的方式表达了对兄弟相残的不满。全诗用比喻的方法,把同根生长的豆和豆秸比喻成同胞兄弟。以锅里的豆比喻受迫害的人(诗人自己);用锅下燃烧的豆秸,比喻诗人的哥哥曹丕;用豆萁燃烧煎煮豆子,比喻曹丕对曹植的威逼。后两句是写诗人十分悲愤地责问兄长
诵读指导
煮豆/持作羹,
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然,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敕chì勒lè①歌ɡē
北běi朝cháo民mín歌ɡē
敕chì勒lè川chuān②,阴yīn山shān③下xià。
天tiān似sì穹qiónɡ庐lú④,笼lǒnɡ盖ɡài四sì野yǎ⑤。
天tiān苍cānɡ苍cānɡ⑥,野yě茫mánɡ茫mánɡ⑦,
风fēnɡ吹chuī草cǎo低dī见xiàn⑧牛niú羊yánɡ。
敕勒歌·北朝民歌
诗文翻译
敕勒族居住的辽阔平原,在阴山脚下。
天空好像一顶巨大的圆顶帐篷,笼罩着四面的原野。
天空深蓝色,原野无边无际。
风儿吹过,牧草低伏,显现出成群的牛羊。
字词注释
①敕勒:我国南北朝时期的北方少数民族,以游牧为生。②敕勒川:敕勒族居住的平原地区,在今山西北部及甘肃、内蒙古南部一带。川:平原、平地。③阴山:山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全长约1200公里。④穹庐:古代游牧民族居住的圆顶毡布帐篷,现在俗称“蒙古包”。⑤四野:四面的原野。野,这儿读古音yǎ,以押韵。⑥苍苍:深蓝色。⑦茫茫:无边无际的样子。⑧见:同“现”,读xiàn,显现,露出。
北朝民歌
北朝民歌是北朝时期各族人民所作的歌谣。北朝人民过着游牧生活,在游牧的过程中有许多民歌流传下来,其中包括战歌、牧歌以及反映人民痛苦生活的歌谣等。这些民歌风格豪放粗犷,音调铿锵有力,充满草原特色,表现出北方少数民族英勇豪迈的气概。
诗文赏析
这首民歌生动地描绘了北方大草原的美好风光,反映了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游牧生活。诗歌语言淳朴自然,描写简洁开阔,浑然天成。辽阔的敕勒川,绵延的阴山,深蓝的天空,无边的草原,成群的牛羊,多么辽阔壮美的画面啊!
诗歌紧紧抓住草原的特点来写,意境开阔,动静结合,风格朴实雄厚。诗歌的语句自然流畅,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诗歌的最后三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生动地描绘出了大草原的勃勃生机,也表达了敕勒族人民对家乡、对自己游牧生活的热爱。
诵读指导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咏yǒnɡ鹅é①
唐tánɡ·骆luò宾bīn王wánɡ
鹅é,鹅é,鹅é,
曲qū项xiànɡ②向xiànɡ天tiān歌ɡē。
白bái毛máo浮fú③绿lǜ水shuǐ,
红hónɡ掌zhǎnɡ拨bō④清qīnɡ波bō⑤。
诗文翻译
鹅,鹅,鹅,弯曲着脖子向着天空唱歌。
一身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一对红掌划动着清澈的水波。
字词注释
①咏鹅:描写和赞美鹅。咏:用诗词来描写或叙述某种事物。②曲项:项,脖子。弯曲着脖子。③浮:漂浮。④拨:拨弄,划动。⑤清波:清澈的波纹。
作者简介
骆宾王(约638-684),字观光,婺州义乌(今浙江省义乌市)人,唐朝初期的著名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并称“初唐四杰”。骆宾王从小写得一手好诗,被称为“神童”,曾任临海丞,后随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失败后不知去向,作品有《骆宾王文集》。
咏鹅·骆宾王
诗文赏析
相传这首诗是骆宾王七岁时所作,全诗仅用了十八个字,却生动活泼地勾画出了一个儿童眼中白鹅的形象。这首诗通过对鹅的叫声、外形和神态的描写,生动地刻画了白鹅在水中欢唱嬉戏的情景。其中“浮”“拨”两个字极为传神,把白鹅戏水的情景描写得生动形象,而“白”“绿”、“红”等颜色则给诗歌增添了鲜明的画面感。
全诗清新明快,富有童趣,表现了诗人对白鹅的喜爱以及儿童的天真烂漫。
诵读指导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风fēnɡ
唐tánɡ·李lǐ峤jiào
解jiě①落luò三sān秋qiū②叶yè,
能nénɡ开kāi二èr月yuè③花huā。
过ɡuò江jiānɡ④千qiān尺chǐ浪lànɡ⑤,
入rù竹zhú⑥万wàn竿ɡān⑦斜xiá⑧。
风·李峤
诗文翻译
能吹落秋天的树叶,能使早春的花朵绽开。
吹过江面会掀起巨大的波浪,吹入竹林能使万竿竹子倾斜。
作者简介
李峤(645-714),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代诗人,龙朔年进士,转监察御史,封赵国公。曾与同乡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为“文章四友”。唐朝武后、中宗时为宫廷诗人,著有《李峤集》。
字词注释
①解:能够、会。②三秋:这里指秋天。③二月:这里指早春。④过江:吹过江面。⑤千尺浪:形容波浪巨大。⑥入竹:吹入竹林。⑦万竿:形容很多很多竹子。⑧斜:倾斜。斜字这儿应读古音xiá,以押韵。
以风喻人,托物言志,通过对风的赞美,表现了有志之士勤奋坚韧的精神和奉献的品格,也表现了诗人不畏困难、积极向上的精神。
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极具特色的咏物诗。风,看不见摸不着,很难直接描绘,于是诗人匠心独运,通过秋天的落叶,春天的花朵,江上的巨浪,倾斜的竹林来写风。全诗没有出现一个“风”字,却处处都在写风。诗的前两句通过季节来写,表明风的无时不在,后两句则通过“江”“竹”来表现风的无处不在。诗人借助这些事物,把无形的风写得具体可感,可触可摸,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作者
诵读指导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回huí乡xiānɡ偶ǒu书shū①
唐tánɡ·贺hè知zhī章zhānɡ
少shào小xiǎo②离lí家jiā老lǎo大dà③回huí,
乡xiānɡ音yīn无wú改ɡǎi鬓bìn毛máo④衰cuī⑤。
儿ér童tónɡ相xiānɡ见jiàn不bù相xiānɡ识shí,
笑xiào问wèn客kè⑥从cónɡ何hé处chù来lái。
诗文翻译
小的时候离开家乡,老了才回来。一口乡音虽没变,但两鬓头发却已疏落发白。
孩子们见了我都不认识了,他们笑着问我:“客人,你是从哪里来的呀?”
作者简介
贺知章(659-约744),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浙江省萧山县)人。唐代著名诗人,证圣年进士,历任四门博士、
字词注释
①偶书:随意写的诗。②少小:指年轻的时候。③老大:年龄大了、人老了。④鬓毛:面颊两边靠近耳朵的地方的毛发。⑤衰:读cuī,此措发白、疏落。⑥客:这里指作者自己。
太子宾客、秘书监等职,后还乡为道士。他生性旷达,好饮酒,被杜甫称为“饮中八仙”之一。他工于书法,尤擅章草、隶书,诗文挥洒自如,写景清新通俗。《全唐诗》收录其诗一卷,代表作有《咏柳》《回乡偶书》等。
回乡偶书·贺知章
诗文赏析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离家几十年后重返故乡,既感到亲切又感到陌生的复杂感情。首句概括写诗人多年客居他乡的经历。第二句写出了自己的衰老之感,漫长的岁月催老了自己的容颜,然而家乡话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仍旧不变。后两句抓住“儿童相见不相识”这个情景,通过儿童问话这一饶有趣味的生动场面,进一步抒写岁月流逝、人世沧桑的深沉感触。
诵读指导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咏yǒnɡ柳liǔ
唐tánɡ·贺hè知zhī章zhānɡ
碧bì玉yù①妆zhuānɡ②成chénɡ一yí树shù高ɡāo,
万wàn条tiáo垂chuí下xià绿lǜ丝sī绦tāo③。
不bù知zhī细xì叶yè④谁shuí裁cái出chū,
二èr月yuè春chūn风fēnɡ似sì剪jiǎn刀dāo。
诗文翻译
高高的柳树,像是用碧玉装饰起来的,数不清的柳条依依垂下来像绿色的丝带。
不知道柳树精致的新叶是谁裁剪而成,原来二月的春风就是那神奇的剪刀。
咏柳·贺知章
字词注释
①碧玉:青绿色的玉石,这里用来比喻柳树的嫩叶。②妆:打扮,妆饰。③丝绦:用丝线编成的带子,比喻柔嫩的柳条。④细叶:指柳树上长出的新叶。⑤裁:剪裁。
两句又运用了拟人手法,把柳树当作女子来写。后两句则把二月的春风比作剪刀,裁出了柳树的新叶,歌颂了春风的神奇与灵巧。
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比喻巧妙、构思新颖的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写柳树,该从哪儿着笔呢?毫无疑问,它的形象美在于那曼长轻拂的枝条。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通过对柳树生动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之情,赞美春天给大地带来的勃勃生机。
拟人和比喻手法的运用是本诗的一大特色。前两句诗中,用“碧玉”来比喻碧绿晶莹的柳树,用“绿丝绦”比喻垂下的轻柔妩媚的柳条。同时这
诵读指导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凉liánɡ州zhōu词cí①
唐tánɡ·王wánɡ之zhī涣huàn
黄huánɡ河hé远yuǎn上shànɡ白bái云yún间jiān,
一yí片piàn孤ɡū城chénɡ②万wàn仞rèn③山shān。
羌qiānɡ笛dí④何hé须xū⑤怨yuàn⑥杨yánɡ柳liǔ⑦,
春chūn风fēnɡ⑧不bú度dù⑨玉yù门mén关ɡuān。
诗文翻译
滔滔黄河奔腾而去,直上白云之间,
孤零零的玉门关坐落在高山之中。
羌笛何必吹出那哀怨的《折杨柳》曲呢?
春风是从来都吹不到玉门关的。
凉州词·王之涣
字词注释
①凉州词:唐代乐府曲名,本诗题目又叫《出塞》。②孤城:指玉门关。③万仞:形容极高。仞:古代长度单位,七尺或八尺为一仞。④羌笛: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羌族的一种乐器。⑤何须:何必。⑥怨:曲调哀怨。⑦杨柳:古乐府曲《横吹曲》中的《折杨柳》,同时兼指玉门关的杨柳,一语双关。⑧春风:双关语。表面上指春天和煦的风,暗喻朝廷的恩泽。⑨度:越过,吹到。
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盛唐著名诗人。他性格豪放,常击剑悲歌,有侠士风度。他的诗以边塞诗为主,描写西北边地风光的悲凉壮阔,气势磅礴,音韵优美,常被谱曲传唱。《全唐诗》仅存录其诗六首,但首首皆是精品。
这首诗虽表现了守边将士的哀怨和愁苦,也暗含了对朝廷冷漠的不满,但格调高昂、慷慨悲壮,没有消沉颓唐的情调,表现出诗人广阔的心胸。
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边塞诗,描写了北方玉门关外苍凉孤寂而又壮阔的景色,抒发了守边将士们凄怨又悲壮的情感,寄托了诗人对边疆人民和守边将士的深切同情。
整首诗写景取象宏大,境界苍凉,前两句,用“黄河”远去、“孤城”和“万仞山”表现了边塞的孤寂与苍凉。后两句抒情,引入羌笛之声,感叹羌笛何必吹奏《折杨柳》这样哀怨的曲调呢?折柳送别本是唐人习俗,可如今这玉门关春风不度,想要折柳寄情也不可能了,怎能不让人悲伤。
诵读指导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登dēnɡ鹳ɡuàn雀què楼lóu①
唐tánɡ·王wánɡ之zhī涣huàn
白bái日rì依yī②山shān尽jìn③,
黄huánɡ河hé入rù海hǎi流liú。
欲yù④穷qiónɡ⑤千qiān里lǐ目mù⑥,
更ɡènɡ⑦上shànɡ一yì层cénɡ楼lóu。
诗文翻译
夕阳挨着远山渐渐落下,黄河水滚滚而来,流向大海。
想要望到更远处的风景,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字词解释
①鹳雀楼:楼的名称,唐代名胜,旧址在今山西永济县西南。当时因常有鹳、雀栖息而得名。②依:沿着,挨着。③尽:消失,这里指落下。④欲:想要。⑤穷:穷尽。⑥千里目:指眺望极远的地方。⑦更:再。
“欲穷千里目”写出诗人无止境探求的愿望;“更上一层楼”点出要想看得更远,只有站得更高些,这句揭示了一个道理:要想取得更大的成就,只有付出更多的努力,含意深远,耐人寻味。
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广为传诵的名篇,诗人以极朴素的文笔描绘了一幅壮阔雄浑的景象,也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使人的胸襟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