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闲品三国:三国风云人物的博弈规则
28511200000026

第26章 忠智双兼——周瑜

周瑜(公元175-210年),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舒城)人,三国时代吴国的名将。他出身士族,年少之时与孙策是好朋友,后来投靠孙策,做了建威中郎将,帮助孙策在江东创立孙氏政权。孙策去世之后,周瑜同张昭共同辅佐孙权,任前部大都督。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军南下,周瑜同鲁肃坚决主战,并且亲率大军在赤壁大破曹军。后来病死。周瑜精通音乐,当时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在小说《三国演义》之中,周瑜是一个既足智多谋,干练机敏,又恃才傲物,有时情绪波动,甚至狭隘躁动的人物。攻太史慈之时,采用围三阙一之策,留出东门,引他逃跑,乘机将他生擒;利用说客蒋干,伪造曹操水军将领蔡瑁、张允投降书,提供机会让蒋干盗走,借曹操自己之手除掉这两员水军名将,使曹操吃亏上当;利用黄盖演出一场苦肉计,使他骗取了曹操的信任,前去诈降纵火;利用蒋干前来探听虚实的机会,设计让蒋干把庞统带到曹营,由庞统向曹操进献连锁战船的建议,从而为自己的火攻创造了条件,最终上演了一场火烧曹操水军的好戏。所有这些,都表现了周瑜的干练机敏与足智多谋。

可是赤壁之战以后,周瑜劳师动众,抢先出兵,急于取南郡。经过苦战,好不容易快到手了,可谁知煮熟的鸭子却飞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刘备趁机把南郡夺走了。刘备占着荆州不走,周瑜在刘备的甘夫人去世以后,设计美人计,诈称东吴要把孙权的妹妹孙尚香许配刘备,以此为借口假意请刘备入吴成婚,想趁机扣押刘备作人质,企图以他换回荆州。没有想到弄假成真,吴国太对孙权和周瑜大为不满,并且真的相中了刘皇叔,心甘情愿地把孙尚香许配给了他。而刘备在婚后逃回西蜀,虽然周瑜曾拼命追赶,但是中途被关羽救出,结果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诡计落了空。此后周瑜又想出假途灭虢的把戏,即诈称借道荆州,攻打西川,阴谋顺手牵羊,借机占领荆州。结果还是瞒不过诸葛亮的眼睛,借道不成,损兵折将。这样,诸葛亮三气周瑜,使他多次失算,最后病死巴丘,死的时候还大呼:“既生瑜,何生亮!”这些虽然多出自小说家的虚构,但是却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很大。其实,历史上的周瑜年少才俊,雄姿英发,是足智多谋的儒将,东吴不可多得的政治与军事人才。

家学渊源气度恢弘

提起周瑜,谈论的话题多是军事才能、风度外貌,周瑜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这种魅力又依托予他的思想。

说周瑜的思想得先论周瑜的家世,《三国志·瑜传》记载,“从祖父景,景子忠,皆为汉太尉。父异,洛阳令。”往上推两代《后汉书·周荣传》载,“周荣字平孙,庐江舒人也。肃宗时,举明经,辟司徒袁安府。”后“自郾令擢为尚书令”为颍川太守、山阳太守等。荣子兴“蕴椟古今,博物多闻,《三坟》之篇、《五典》之策,无所不览。属文著辞,有可观采。”兴也拜为尚书郎。

周荣本江淮孤后,便到了击景的孙子周晖一代时“兄弟好宾客,雄江淮间,出入从车常百余乘。”已经显赫一时了,周瑜正是和周晖一辈的,汉代很重视家庭势力,像周家这样的单门孤生发展起来了,更是非常重视家庭之间相互照应,所以,周瑜虽不是周景嫡系,祖上累世为高官,父亲也做过洛阳令,所以称周瑜出生世家是却不是妄言。

汉代选士标准是经明修行,周家虽无家传经学,但周荣、周兴、周景都明确记载明经、明学,可见周家爱儒学影响是很深的,周家的兴起是靠经明起家的,必然重视对子弟儒学的灌输,周瑜是在儒学中耳濡目染长大的世家子,在这样一个大环境的熏陶下,无论如何他的思想中必然具备了浓厚的儒学成分,因此作为军事统帅的周瑜,身上有一种别于行伍出身的将领的亲雅恢弘的气度。

但是,周瑜出生的时候,汉家的气数正如最后一抹夕阳熄灭在天边,社会的动荡结束了汉代政治思想的大统一,各层人士从僵化的社会秩序中解放出来,开始以进去务实的姿态追求建功立业,拯济天下,赢得不朽的人生。

生于乱世的周瑜虽然受儒学的影响,但不是老于经学的腐儒,相反,他的思想中有更多的离经叛道。他和那个时代的众多人士一样,积极进取,追求功名,在他的内心深处反抗儒家的守成,藐视所谓的正统。

瑜谓肃曰:“昔马援答光武云‘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今主人亲贤贵士,纳奇录异且吾闻先哲秘论,承运代刘氏者,必兴于东南,推步事势,当其历数,终构帝基,以协天符,是烈士攀龙附凤驰骛之秋。吾方达此,足下须以子扬言介意也。”(《三国志·周鲁吕合传》)在这段话中,周瑜根本就认为汉家气数已尽,现今应该选择明君,做出一番业绩。怎样的大逆不道啊!但聪明如周瑜者只会私下对鲁肃说,公开场合周瑜没有说过背汉的话,因为他深知,儒家的论理纲常和道德规范是不可能轻易逾越的鸿沟。

同样是要助孙氏问鼎天下,周瑜就说的很艺术很含蓄:“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而出生庶族的鲁肃在榻上策时就非常露骨的说:“……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虽然听的野心勃勃的孙权心花怒放,但嘴上却不得不制止:“今尽力一方,冀以辅汉耳,此言非所及也。”难怪张昭要“非肃谦下不足,颇訾毁之,云肃年少粗疏,未可用。”

鲁肃的粗疏是他放任了自己不臣的想法,而周瑜却举起为汉家廓清在下的旗帜,剪除对手的力量,在道义上抢占先机。言议英发的优劣高下可见。

儒学的核心是仁和礼,后来更进一步具体化为忠孝仁勇。忠,周瑜对孙氏的忠是有目共睹的,先助孙策,发船粮济大事,再后跟随转战江东;后辅孙权,独先尽敬,便执臣礼,谏阴纳质,火攻破曹,对朋友忠,对主上忠。勇,独排众议,谏阴纳质,强敌当前,坚持抗曹,跨成掠阵,带伤行营。仁友与孙策,恢弘大度,折节容下,终下与校,使他人不觉自醉。

周瑜遵守着儒家的道德规范,却又抗拒着儒家的礼制约束。周瑜选择的孙氏集团既不占正统的优势,也不占政治的先机,他的择主只为少年的那一段情谊,率性而为有着后来的名士风范,难怪后世小说戏剧中总要演绎他孩子气般的任气使然,原来是空穴来风,却也并非全然捕风捉影,只不过后人移花接木,弄得周郎面目全非。

儒者守礼,亦步亦真趋,周瑜却偏生喜欢别开生面,独树一帜:力排众议,坚力抗曹,劝孙权羁绊刘备,迫庞统为功曹操,携刘备共取四川,使计行事出人意表,不拘一格。原来周郎儒雅的外表包裹着骨子里的任诞放肆、大胆妄为。察举制度式微,品题人物兴起,以“枭雄”目刘备,以“熊虎”目关张,周瑜也是目光如炬,名士的风度彰显于前。

生于明经的士族世家,儒学的濡染浸润让周瑜志存高远,具有仁智中勇、信友恭谦的道德品质,气度格局让人概叹:“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然因为不愿穷经究典,少了几分守成的羁绊,多了一些任情放达的通脱积极开拓的朝气,再加之生于乱世,礼乐崩坏,异端突起,让他锐意进取的个性得以张扬,天纵的才情得以释放,看来周郎的气质才情似有上天所赐,个性气质中矛盾的统一浑然天成。

周瑜的风流在于他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他的人格魅力来自他矛盾的思想。

忠心辅佐 举贤荐能

周瑜出身不凡,自幼博学,资质风流,仪容俊朗,雅量高志,仗义疏财,且有王佐之才。这样的人实在是人中龙凤,岂能是寻常凡夫俗子?这也就不奇怪他为什么能与孙策交情甚密,甚至结为昆仲。当年落泊的孙策让出传国玉玺向袁术换得三千兵马返回江东,在历阳与周瑜重逢。孙策大喜说:吾得公瑾,大事谐矣!这样的感怀足以说明孙策对周瑜非同一般的器重。两人从此共图大事。周瑜还向他举荐了两个人:彭城张昭,广陵张涨。周瑜认为此二人皆有经天纬地之才。孙策死时,将江东基业交给十九岁的弟弟孙权。临死之时,孙策交待弟弟:倘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恨周瑜不在此,不能面嘱之也!当时二十六岁的周瑜正担任守护军、江夏太守,兵权在握,是江东真正的实力派人物。从历阳重逢到孙策早亡,经过这一时期的接触共事,孙策对周瑜的器重有增无减,临终还把全部江山基业内事外事全盘托给周瑜和周瑜举荐的张昭。这样的信赖实在是非同小可。倘若不是对一个人的人品才干和忠心都有绝对把握,谁敢这么做?周瑜得知孙策死讯从巴丘赶回吴地,孙权说:愿公勿忘先兄遗命。瑜顿足说:愿以甘脑涂地,报知己之恩。并且当即授计孙权须求高明远见之人为辅。又说:之布(即张昭)贤达之士,足当大任。瑜不才,恐负倚托之重,愿荐一人以辅将军。周瑜这回推荐的是鲁肃。周瑜对鲁肃的评价是:此人胸怀韬略,腹隐机谋。平生好击剑骑射,慷慨济贫,忠诚憨实。周瑜死后,接任周瑜大都督之职的正是鲁肃。翻开东吴的历史大家都知道,张昭和鲁肃都是东吴的中流砥柱,是既贤又能的忠臣。但是大家或许没有注意到这两个重臣都是凭借着周瑜的举荐才得以任用的。如果说他们是千里马的话,周瑜就是他们的伯乐。我们看到的应该只是尽心竭力辅孙氏兄弟的周瑜,一个才干非凡谦逊有礼举荐能的周瑜。

忠心为国气量非小

待诸葛亮到江东后,周瑜生平第一次感到自己遇到了强劲的对手。几番观察试探下来,他不得不承认诸葛亮比自己高明。周瑜曾三次感叹:“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先生神算,使人敬服!”“此人如此多谋,使我晓夜不安矣!”从这些感叹里我体会到的并非嫉妒量小,而是由衷地敬服,转而为日后担忧。周瑜三次想杀诸葛亮:“此人助刘备,其计谋又高我一筹。久必为江东之患,不如杀之。”“此人见识胜吾十倍,今不除之,后必为我国之祸。”“此人有夺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测之术!若留此人,乃东吴祸根也。及早杀却,免生他日之忧。”他担心的都是同一点:他非常清楚自己已经是江东最厉害的,而诸葛亮又远胜于他,将来势必为刘备对江东构成莫大的威胁。对于周瑜的不容诸葛亮,当时已有不少人认为是周瑜气量小最终自取灭亡。但是罗贯中每次不忘记在周瑜的杀念之后注明他对东吴之忧,用意应该是非常清楚的。从头到尾,作者对周瑜没有半点忌贤妒能的评说。至于世人的看法和议论,那是自古难塞悠悠之口。值得一提,也必须一提的是,周瑜在第一次设计杀诸葛亮之前先找来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让他劝说诸葛亮弃刘备事东吴。假如周瑜是嫉妒诸葛亮之能,他怎能容一个摆明着比自己高明许多的人与他同朝共事?甚至还派人去游说?这充分证明周瑜确实只是怕诸葛之能成为东吴之祸不得已而起的杀心。周瑜的几番举措,不仅不是狭隘嫉妒而是非常的胸怀开阔,非常的忠心为国。这也与他当初举荐张昭、张涨、鲁肃的行径完全吻合。其实整部《三国》中真正理解周瑜听得懂《长河吟》的只有诸葛亮。这也不奇怪,因为周瑜每次所想所虑所算从没有逃过诸葛亮的眼睛。东吴众臣本就差他许多,又有哪一个看得懂他的心思呢?周瑜因为万事具备突然想到隆冬时何来东风,大叫一声,往后便倒,口吐鲜血。东吴众人皆愕然相顾,连鲁肃也心中纳闷,不知何故。诸葛亮却早已成竹在胸知道前因后果了。而这一次的吐血,作者如此安排也是别有用意的,这一个伏笔是告诉读者周瑜在被诸葛亮三气之前就已忧患成疾留下了吐血的病根,后来就成了绝顶聪明的诸葛亮手里的一把软刀子。

再从诸葛亮的角度看,诸葛亮又何尝不是把周瑜当作自己的对手和敌人?为了三分天下为了共同抗曹,他们之间确实也曾互相合作,但最终诸葛亮也是毫不犹豫对周瑜下了狠手。说实在,光气是气不死人的,周瑜不是气死的。前面已经交待,周瑜有吐血之疾。在南郡城下又中了曹操安排的毒箭,并且正射中左肋。这一箭的位置比不得关云长手臂上的那一支,它致命在于若怒气冲激,其疮复发。当时周瑜箭伤未愈不便出战,但他于床上奋然跃起说:大丈夫既食君禄,当死于战场,以马革裹尸还,幸也!岂可为我一人,而废国家大事乎?言讫,即披甲上马。诸军众将,无不骇然。然而曹兵的叫骂场中,未及交锋,周瑜忽大叫一声,口中喷血,坠于马下。想想周瑜当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那种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令将士们无不惊骇佩服,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诋毁他?当然这一次的死是周瑜的假死。性命交关的时候他想的不是自身安危,还是如何使用计谋战曹军。他胜了曹军,但是接着又输给了诸葛亮。他辛辛苦苦白忙一场,所有好处全让诸葛亮轻松夺去。这一次的怨气和痛心确实是沉重的,这样的事摆在谁身上谁都会痛心疾首。周瑜确实几次想杀诸葛亮,反过来诸葛亮又何尝不是几次刻意气耍周瑜?换了别人诸葛亮未必会去气耍,但因为周瑜早有吐血之疾,就很值得一做了。等到时机瞅准,诸葛亮便安慰刘备:主公宽心,只管准备窝弓以擒猛虎,安排香饵以钓鳌鱼。等周瑜到来,他便不死,也九分无气。诸葛亮确实高明,他非常清楚周瑜的病根,看准了周瑜的伤,算准了能要他的命。他又总是棋高一招。周瑜就这样死了,死时才三十六岁。周瑜没能为东吴除掉诸葛亮,但是诸葛亮为刘备除掉了周瑜。诸葛亮杀周瑜的心丝毫不亚于周瑜杀他之心啊。关键时刻他又何曾手软呢?同是为主为国,凭什么谁对谁就不对呢?周瑜死后,诸葛亮前去吊孝,他亲自祭酒,朗读祭文。他的祭文完整地概括了周瑜的一生,读来催人泪下感人至深:呜呼公瑾!生死永别!魂若自灵,以鉴我心。从此天下,更无知音!诸葛亮伏地大哭,泪如泉涌,哀恸不已。这是发自内心的惺惺相惜悲切感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