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公元181-252年),字仲谋,吴郡富春人(今浙江省富阳市),孙坚之次子,孙策之弟。三国吴开国之君,他不仅形貌奇伟,而且颇有雄才大略,既善用人,又善用兵,更有精深的治国方略。
执政期间,他广纳贤士,招聘各方俊杰,名臣名将如阚泽、吕蒙、陆逊等,都在他的手下效命,并且忠贞不二。建安十三年春,他又征讨黄祖并取得胜利。最为紧要的是这一年的冬天,曹操大军数十万南下,直接威胁到东吴政权。当时东吴朝野议论纷纷,战和之争甚为激烈。孙权在周瑜、鲁肃支持下,力排众议,作出了联刘抗曹的决定。
关键时刻他善用人才,充分发挥周瑜、鲁肃等人的才干,同刘备一起,在赤壁大败曹操,创造了以少胜多的辉煌战例。然而,孙刘两家既有联合,又有斗争,其焦点在于荆州。赤壁大战烽烟未息,刘备乘机夺取了荆州,这使孙权非常气愤,几次派鲁肃去交涉,都没有结果。后来周瑜献计,假意请刘备到东吴与孙权之妹成婚,打算借机扣押刘备作人质换取荆州。可不巧的是这件事被吴国太得知,把孙权责骂了一顿。
孙权本人事母至孝,不敢多言,只得听凭吴国太把女儿许配给刘备,并让刘备逃了回去。结果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死后,孙权任命鲁肃为都督,总领兵马。刘备入西川之后,孙权想借机收回荆襄,但因夫人之故,又没成功。于是他又定计派人入刘备军中打算把夫人及幼子阿斗骗回东吴,作人质,以便用他们换取荆州。结果在半路又被赵云、张飞截住,夺回阿斗,孙权之妹单身回吴。直到后来形势有变,曹军攻蜀,刘备才把长沙等三郡送还孙权,并请其合攻曹军。
孙权带领吕蒙、甘宁等,亲自出征,先攻皖城,获胜,后与张辽军战,大败,孙权侥幸逃脱。接着曹操又引兵四十万,往合肥杀来,吴军在濡须与操相持月余,最后纳贡求和,各自罢兵。后来孙权借关羽攻樊城,采纳吕蒙的建议,以奇兵一举夺回了荆州,擒杀了关羽。刘、孙联盟破裂后,刘备统兵七十万,从蜀国杀来,势如破竹,吴军抵挡不住,几次求和不允,孙权十分惊慌。紧要关头,他任命陆逊为都督,火烧蜀营七百里,取得彝陵之战的胜利。
公元二五二年,孙权病死,结束了英雄一生。
崛起江东的东吴政权
曹操与刘备在评论天下英雄时,曹操认为“天下英雄惟操与使君耳!”他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一家英雄,即在江东崛起的孙氏父子。
孙氏父子称“雄”不仅比刘备早,也比刘备势力大,从以后的作为来看,他也比刘备有成就。孙氏父子三人建立和发展了三国鼎立的东吴政权。
曹操之所以没有注意到孙氏父子崛起江东,是因为他的目光集中在中原地区。他自陈留起兵,兖州扩军,但真正的发展是在他进入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当时河南地区牢固地成为他的势力范围,他又西攻张绣,东伐吕布。张绣虽然与他有杀子之仇,但张绣兵败投降后,他仍能加以信用。吕布虽与他有共讨董卓之谊,但吕布投降求饶,他仍在白门楼吊死吕布,这可能就是许劭所评论他“奸雄”本色吧!曹操剩下的强敌就是南边的袁术和北边的袁绍了。
实际上,在曹操征服吕布时,袁术已是外强中干、行将灭亡了。袁术当初也是反董卓联盟中的一员,他自己没有对董卓采取什么行动,可是他的属下豫州刺史孙坚却打败董卓,他以此为资本想僭位称帝。他要称帝必须要推翻他哥哥袁绍的盟主地位。打倒“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打袁绍,他借用北方公孙瓒和南方刘表的兵力,结果公孙瓒被袁绍打败,刘表趁袁术与曹操对敌之时,占据了袁术的老窝南阳。
袁术与曹操大战于陈留,双方打得难解难分,得知南阳被刘表所占,他不敢与曹操恋战,退到了淮南,以寿春为根据地,他往西往北无从发展,只得把希望寄托在孙策经略的长江以南的地区了。
孙策发展江东,原是想离开袁术控制的金蝉脱壳之计,但孙策名义上还是袁术的部下,孙策的成功,也就是袁术的“成功”。
曹操平定北方之后,他觉得在南方还有两个主要对手:一个是荆州的刘表,一个是东吴孙氏集团。刘表是个平庸之辈,但刘备已投奔了他。曹操始终认为刘备是个人才,刘表早晚要被刘备取而代之,这个敌手不能小看。而东吴,已传至三代,羽翼已成。如果说,过去曹操并没予以足够重视,则现在决不敢掉以轻心了。
东吴怎么已传至三代了,这里要从孙策之死谈起。
孙策虽然占有江南六郡(会稽、丹阳、吴郡、豫章、庐陵、庐江),但他有更大的雄心,就在袁绍与曹操进行官渡大战时,他准备渡江北上,攻打许都,迎接献帝。
吴郡太守许贡看出孙策的用心,就向曹操通风报信,不料送信人在渡江时被孙策的士兵捉住,孙策便设计杀了许贡。
一次,孙策到丹徒(今江苏镇江市)郊外打猎,许贡的亲属埋伏在竹林中行刺,一箭射中了孙策的脸颊,凶手虽被卫士当场杀死,但因箭头有毒,孙策生命垂危。
临死前,孙策对二弟孙权说:“相信你一定能继承父兄的基业,今后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说完就死了,当时他才二十六岁。
张昭是彭城人,在士大夫中很有声望,从孙坚到孙策时他一直担任要职,孙策死后,孙权悲痛万分,整天穿着孝衣为哥哥守灵。张昭指责说:“现在是伤心的时候吗?你难道忘了兄长的遗言了吗?”
孙权字仲谋,当时还不满二十岁,他听了张昭的警告,立即脱下孝服,换上盔甲,精神振奋地去训练士兵。士兵们看到新主勤于政事,都很拥护。
周瑜得知孙策的死讯,连忙从巴丘(今湖南岳阳)赶回。他重兵在握,又是孙权的兄辈,但他对孙权非常尊重,这对稳定人心起到很大的作用。周瑜还将自己的好友鲁肃推荐给孙权。
鲁肃,字子敬,他家产富有,慷慨大方,经常赈济穷人。周瑜当居巢(今安徽巢县)长时,带领几百人到鲁肃家拜访,求他救济军粮,鲁肃家有两囷(圆形谷仓)米,各三十斛(石),便随便指了一囷给了周瑜,从此两人结为密友,这便是“指囷相赠”的故事。他经周瑜介绍给孙权后,很受孙权的器重。
孙权善于用人,当时部下除了张昭、周瑜、鲁肃外,还有韩当、程普、黄盖等老将和吕蒙、陆逊等年轻将领,还有一批文臣,可谓是人才济济,极一时之盛。
曹操打败袁绍后,势力强盛,写信给孙权要他送子弟到许都去作人质。
孙权召集部属商议,很多人害怕曹操的权势,建议答应他的要求。周瑜则极力反对,他认为输送人质,无疑是归附曹操,最多给孙权封个侯。但总是仰人鼻息,不如占地称“孤”为好。再说江南富庶,民心安定,虽不能打败曹操,也可以自保。孙权听了周瑜的话,坚定了决心,不去理会曹操的要挟。当时曹操正忙于扫荡袁绍余部,也就将此事搁下了。
尽管如此,孙权掌管的六郡官员对孙权的能力还不信服,有的要观察一阵,伺机再动;有的则公开反叛。庐江太守李术就是属于后一种人,他不听孙权命令,还把各地的叛乱分子都收集在部下,孙权下令要李术把这些人交出来,李术竟加以拒绝。孙权便当机立断,发兵攻打皖城(今安徽省潜江县),杀了李术,迅速平定了这次反叛。从此,江东各郡太守无不服从孙权,局势日益稳定。
鲁肃建议孙权:“当前之形势,汉室已不能复兴,曹操也不能除掉,只有先巩固江东,以观天下之变,乘曹操在北方忙于军务之机,应进兵剿除黄祖,西伐刘表,将长江一线据为已有,然后再兼并天下,立统一之不朽功业。”就是说,孙权应先巩固长江下游的东吴地区,再进一步兼并长江中游,这样就可抗衡曹操了。鲁肃见解很精辟,孙权在安定东吴三郡后,就准备讨伐黄祖了。
黄祖占据江夏(治所在今湖北省云梦)。当初孙坚就是同黄祖作战时中埋伏被杀,于公于私,孙权都得先讨伐黄祖。他亲率大军围攻江夏,黄祖退至夏口(今湖北武汉)闭城不出,孙权只得暂时退兵。
公元二0七年,孙权第二次进攻黄祖,因母亲生病,又退兵回来看护母亲,后母亲病故,他又守丧一年。次年第三次进攻黄祖,他火烧敌军战船,大获全胜。黄祖被刚投奔到孙权帐下的勇将甘宁斩杀,黄祖属下的大将苏飞也被擒获。
孙权将黄祖之头祭奠了父亲,却放了苏飞,奖励了有功之臣,平息了甘宁和另一将领凌统的矛盾(甘宁在投奔孙权之前,曾在战争中杀死了凌统之父凌超)。他奖罚分明,领导有方,把一切都处理得非常妥贴,充分显示了他的德望和才干,所以后来盛传“生子当如孙仲谋”之话,并作为成语流传下来。
长少并举兴东吴
三国时吴国创建者孙权,十八岁继承兄业,可谓年少气盛。继业之初,如何用人,事关大业,而孙权表现出的气度,不愧为一代英雄豪杰。
孙权继承兄业以后,摆在他面前一个最棘手的问题,是如何处理与跟随父兄征战多年的那些文官武将的关系。他做出了一条尊重老臣、善纳其言的选择,原班接受了诸位老臣。
在东吴,资格最老的大臣当属张昭。孙策临死时,把弟弟孙权托咐给张昭,张昭率众幕僚辅佐孙权。张昭年长孙权二十六岁,孙权非常敬重他,既能纳其言,又能听其劝。孙策刚死时,孙权上任,由于过度悲伤,多日不理政务,张昭便耐心开导,晓之利害。孙权喜爱打猎,有时非常危险,张昭就厉声斥责,丝毫不留情面,直到孙权当面认错。但是,张昭也每每摆老资格,有时与孙权争论起来,以老臣自居,令孙权很难堪。但事情过后,孙权一旦发现自己错了,便主动去给张昭道歉。有一次张昭因孙权不听自己正确的意见而导致出现错误,便故意佯病不出而难为孙权,以使他吸取教训。孙权坐不住了,先是“慰谢昭”,而又登门“呼昭”,直到他站在门外不走,张昭才出来。
顾雍,是东吴的又一元老,他办事考虑周密,素以稳妥著称,在孙权面前谦虚谨慎。孙权同样也很看重他,经常向他请教。有一次议论时政,张昭提出,现在法令太多,刑罚也偏重,应适当改一下。孙权不太同意,他便问顾雍怎么样才好。顾雍回答:“就我所知道的,确实如张昭说的一样。”于是,孙权采纳了两位老臣的建议。
对于年轻的后起之秀,孙权同样放手使用。在孙权的周围,团结着一批年轻的文武之士。正是靠他们,孙权打了一个又一个漂亮仗。吕蒙和陆逊,出奇兵夺回荆州,时年都不足四十岁。公元二二一年,刘备大举伐吴,形势十分严峻。孙权不顾一些人的担心和反对,授全权于三十九岁的陆逊抵抗蜀军,大获全胜。孙权对陆逊深信不疑,彝陵战役之后,专门刻了一枚印章给陆逊,并诚恳地说,我每次给诸葛亮、刘禅写的信都请你过目,不对的地方尽可改正,然后盖上我的印章送走。当然,孙权大胆起用周瑜、鲁肃获赤壁大捷,更是善于使用年轻人的典型范例。
孙权以庄御下
孙权少年英雄,自领兵之日起,就以宽阔的胸怀,对诸大臣和将军以诚相见,从而充分赢得了部属的信赖。
周瑜把鲁肃推荐给孙权时,孙权听鲁肃献策,两人英雄所见,一拍即合,言无不尽,情同故交。赤壁大捷,除周瑜外,功高者当推鲁肃,为表慰问,孙权亲自带人去欢迎鲁肃,孙权问鲁肃:“我亲自下马欢迎您,您感觉荣光吗?”鲁肃却说:“没有。”在场的人听了这话以后,都感惊讶。鲁肃接着说,只有您征服了整个天下,当上了皇帝,再像今天这样来迎接我,才显得隆重。孙权听后,拍手大笑,丝毫没有怪罪的意思。
孙权的大将吕蒙,年龄不大就当了兵,没有读过书。他当了大将以后,发布命令、起草文件都得派别人干,对此,一些人有议论。孙权就让他要下功夫读书,可吕蒙却反驳说:“在军营中整日很忙,没有时间再读书。”孙权听后并不生气,而是耐心地开导说:“你的军务再多还能比我忙吗?我不是还读了那么多书吗?”吕蒙没别的话说,开始注意学习。吕蒙生病以后,孙权心里非常难过,他把吕蒙接到内殿,赏重金遍请名医为其精心治疗,他每次看到医生给吕蒙扎针,就像刺痛自己一样难受。他关心吕蒙,又怕见面多了让吕蒙累着。常常透过墙缝悄悄去看望,看到吕蒙能吃下点饭,心里就格外高兴,有说有笑,否则就叹息,晚上觉都睡不着,吕蒙死后,孙权悲恸欲绝,一片真情思恋。
对于功臣,孙权舍得重奖。吕蒙夺回荆州时,孙权提拔他当了南郡太守,赐封陵侯,并赏重金。蒋钦家境较贫,孙权到他们家,见他的母亲和妻妾铺盖、穿着都很寒酸,从内心敬佩蒋钦为官清廉,于是从自己的府上专门拨出锦缎给蒋钦的家人使用。
孙权对犯错误的下属,也从来是宽容相待,耐心帮助教育,让他们主动赎罪。他的部下凌统和陈勤两个人喝酒,酒后陈勤无端侮辱凌统,一怒之下,凌统竟将陈勤杀了。问题反映到孙权那里,孙权考虑到凌统平素对贤士都很亲近,是个很重义气的人,杀人也是酒后一时糊涂,便没有治凌统死罪,凌统感恩戴德,对天发誓:虽死都没有办法谢罪!这之后正赶上打仗,他率领士兵,身先士卒,攻无不克,立了大功。凌统病死后,孙权哭得死去活来,许多天都吃不下饭。对凌统两个年幼的儿子,他都接到宫中,像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对待,等长到能读书时,就专门请老师教这两个孩子。
生时以诚相待,死后对其家属关怀备至,孙权对众臣的将这种做法,赢得了人心,激励着一批又一批文武官员为他舍命效劳,从而建立并发展了自己的霸业。
力排众议 联刘抗曹
曹操平定北方之后,于公元二0八年,废除了“三公”自任丞相,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然后率军南下,想统一全国。
这时荆州的形势非常不妙,刘表病重,本应由他长子刘琦主持军政事务,可刘琦的继母蔡氏却想要自己的儿子刘琮即位。她重用兄弟蔡瑁,排挤刘琦,让他去守江夏。
江夏也属荆州,守将被孙权三次征伐杀掉,孙权因见江夏离东吴根据地太远,又撤兵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扼守长江,这样刘琦就来到了江夏。
曹操大兵南下,刘表病死。次子刘琮继位为荆州牧,他不敢与曹操对敌,便投降了。曹操便挥戈指向在新野、樊城一带的刘备。
刘备兵力薄弱,哪堪一击!只得退守江陵(今湖北荆沙市)。这时事吴的鲁肃奉命吊丧刘表,正遇大战,在当阳遇到刘备一行。本来孙权见曹操大军南下,虽然曹军全力以赴对付荆州,但转眼就将迫近东吴。鲁肃是在这种情况下来到荆州的,他见了刘备,建议刘孙联盟共击曹军。这正符合刘备心意,但他不知道孙权究竟作何设想,就派诸葛亮出使,随鲁肃一起到柴桑,观察动静,相机行事,一定要坚定孙权抗曹的决心。
曹操这时收编了刘琮的部队,在准备消灭刘备的同时,又向孙权下战表,扬言自己有水陆军八十万(实为三十万),要与孙权在东吴决一胜负。这战表,更助长了投降派的气焰。
张昭等人见诸葛亮来到,先同他展开了一番大辩论。在辩论时,张昭等人极尽讥讽挖苦之能事,指责诸葛亮辅助刘备,不但无功,反而有过,落得个新野大败,还要自比管仲、乐毅,岂知管仲、乐毅在地下正在耻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