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像他们那样工作——认真·到位·高标
28562100000009

第9章 认真是一种专注的态度(3)

1994年的一天,在一次打的途中,黄伟与的士司机的闲聊让他深受启发。这位司机说他虽然来深圳已经很长时间了,但因为房价太贵一直没有买房。黄伟问:“如果房子总价只要十来万,面积30多平方米,每平方米单价在3000一4000元之间,首期只要两三万元,你能接受吗?”司机说这样很多人就能买房了。黄伟经过详细调查,认为这确实是个很好的信息。于是黄伟就开发了一批小居住面积商品房,销售火热,黄伟赚了不少钱,为他后来进行更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奠定了经济基础。经过了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火热开发后的深圳,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黄伟那双锐利的眼睛也开始捕捉到一些不易为人发觉的新变化——罗湖区的堵车现象越来越严重,原来居住在那里的一些富人和白领开始向福田区移居,世界大公司和财团也纷纷落户深圳……这些现象汇总来,预示着福田区正在成为深圳市的新重心,那么,相应地,福田区应该有与之相配套的高档住宅与写字楼。2000年,深圳市政府关于福田中心区的新规划浮出水面,但是尚未正式公布。当时许多人还有点拿不准,都不敢动。但是黄伟发现,位于新规划中的福田中心区有一座高档商住楼——江苏大厦已经拔地而起,新的市政府大楼也开始破土动工。不能再等了,黄伟当机立断,买下了离江苏大厦不远处的一块地。机会常常是稍纵即逝,没有敏锐的眼光,没有当机立断的决心,是不会成功的。

当初,黄伟能够买下那块地,也与当时的融资政策有关。因为当时只要拿到地,就可以用地向银行抵押贷款,从而避免自有资金的不足。后来政府取消了这一政策,规定了自有资金的比例。而这时候,黄伟已经破蛹为蝶,他已经不缺资金了。

放眼全国投资服装城

伴随着福田中心区一座60层高楼大厦冲天而起的同时,黄伟的眼光更远大了,他又投向了正在蓬勃兴起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凭着敏锐的商业眼光,他觉得那里有无限的商机在等着他去挖掘……前几年,公司就已经做了几个投资长三角的项目计划,但是,黄伟却一直没有立即投资。有一天,一个朋友委托他在广州帮助买一个服装市场的铺位,说每平方米价格在3.8万元左右,等他来到广州的那个市场,却发现铺位的价格已经涨到7万元左右,还买不到。但他的朋友却说,即使比这价位高一点还要买,黄伟有点傻了,他开发过许多楼盘,却不知道专业交易市场的铺位这么值钱、还这么抢手。随后,他立即委托了几家公司对全国专业交易市场进行调研,结果几乎一致认为:专业市场几乎没有一家亏本的,而且还供不应求。黄伟经过深思熟虑,最后选择在无锡做专业市场。之所以选无锡,是因为无锡在历史上就有“布码头”之称,地处长三角中心交通发达,到南京和上海分别只有1.5小时,到杭州也就2小时。中国是全世界的纺织大国,长三角完全有实力建一个全球最大的纺织服装城。2004年,黄伟以巨资拍得了无锡市一块地,投资40亿元,开始建设全球最大规模、最高档次的纺织服装城。

黄伟做人很低调,黄伟认为这样负面的影响少,并且可减少很多麻烦事。但在事业上,黄伟是一个很富有激情,勇于创新,不断挑战自己的人。

黄伟说:“我的性格如同炉子中的煤,一旦燃烧起来,就会把炉子烧穿。”

黄伟认为一个人吃亏了也就是占便宜了,占便宜了也就是吃亏了;同样,精了也是笨了,笨了也是精了。黄伟的处人辩证法运用得很好。

总结成功的经验

黄伟认为:如果决策错误,企业发展得越快,失败也就会越快。决策对了,执行力就很重要。执行力主要是思想,是人的问题。用对了人,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反过来,如果用错了人,等于失败了90%。其交友原则是儒家的三多:多质、多量、多闻。多质,是要交思想素质好的人,因为古人就告诉我们“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多量,是讲肚量,即交友要交心胸开阔、有度量、能干大事的人,这样你跟着他也能成就一番事业。如果跟着小人,自己也会变成小人。多闻,就是知识面要广,看问题有深度,交这样的朋友可以学到很多道理。来自广东阳春的黄伟,仅用了13年,就把自己那个当初只有3个人、3万元的小公司,“折腾”成现拥有员工400人、12家子公司的大型企业集团了。

开辟属于自己的路——张艺谋

他是当今中国最为着名的导演之一,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总导演,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获得过美国波士顿大学、耶鲁大学荣誉博士学位,其拍摄的电影多次获得国际电影节大奖,是中国在国际影坛最具影响力的导演。他的电影风格勇于创新,涉及题材广泛,每次上映都能引起国内舆论的关注。

张艺谋是个苦孩子。因为父亲和两个伯父都是黄埔军校毕业生,所以他的家庭出身不好,中学读完后下乡插队,有招工的名额永远没有他的份。对于当时的他来说,最直接、现实的目标就是改变自己的“政治形象”,加入到“工人大军”的行列。而要想做到这一点,要做的努力就是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别被人看不起。

在张艺谋21岁的那年,咸阳国棉八厂看上了他的好体格,参加过游泳队,还打得一手好篮球,才放宽政审条件招收他进了厂体工队。张艺谋如愿以偿地进入了“工人大军”的行列,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可是令张艺谋没有想到的是虽然自己当了工人,但在政治上还是被歧视的,很多事情同样没有自己的份,甚至很多人都不拿正眼去看他。

这让张艺谋觉得很难受,他决心改变这一切,而要想改变这一切,要做的事情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逼迫别人拿正眼来看自己。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开始为厂里画墙报发挥自己的绘画和书法才能,3年后他终于被人发现,调到厂工艺室搞设计。因为搞设计,他又喜欢上了摄影,节衣缩食买了台海鸥相机,拍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1978年全国恢复高考,张艺谋把自己的摄影作品带到北京电影学院,负责摄影系招生的老师们看过了他在华山拍摄的几十幅作品,赞不绝口,说从来没见过摄影基础这么好的学生。但是张艺谋那一年已经28岁,超过了规定报考年龄6岁,学校没有办法录取他。

可是这是张艺谋的目标,他想方设法都要得到。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在亲戚的指点下,他给当时的文化部部长黄镇写了封言辞恳切的信,并且附上了他精选的优秀作品,在爱才的黄镇的指示下,北京电影学院才勉强把他招进了摄影系。

虽然在校期间,张艺谋学习很刻苦,成绩也好,但最终还是因为“出身问题”,毕业时被分配到条件最差的广西电影制片厂,这可不是张艺谋想要的结果。可是既然已经成了事实,他必须接受这一切,同时,他又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一定要奋发努力,干出样子来,让学校请他回来,证明他们错了,所以他刚去广西不久后,厂里有个《凝视》摄制组(后来改了名),张艺谋就积极争取进了组,担任摄影助理。

这个剧组的导演是广西从北影借来的,都已经快50岁了,但因为北影僧多粥少,怎么都轮不到他一口,被窝在北影一辈子了还没独立拍过片子。因为长时间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他的心理受到了扭曲,行事方法也怪异,总是急于做好一件事,但越急却越做不好。有一次,该导演说要在白桦树上找一个像眼睛一样的树疤,指挥全剧组人员折腾了一个下午,结果还是没有找到一个合他心意的。类似这种浪费时间又浪费人力财力的冤枉事他干了不少,因此,广西厂的领导痛心疾首地说:“我们再也不能花钱让别人练手了,一定要培养自己的导演。”

目睹了这一切,张艺谋忽然就心中恐慌起来,他害怕自己也会这样被耽误了,本来他上大学的时候年龄就比同学们都大许多,要是也这样被窝个十年八年,这一辈子也就没啥奔头了。

经过几番思考,几天后,张艺谋就毫不留恋地退出了那个剧组。回到厂里,他找到同学张军钊、肖风、何群等人,想方设法争取到了支持,成立了一个青年摄制组自己拍片子,当时他们第一个拍的就是那部着名的影片《一个和八个》。

紧接着,张艺谋又参与拍摄了《黄土地》,渐渐地他显现了导演才能,执导了《红高梁》《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秋菊打官司》等让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影片,也和同学陈凯歌、田壮壮等成就了“中国电影第五代”。再后来,他拍摄的《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商业巨片,让他在国际影坛上产生了更巨大的影响。曾被美国《娱乐周刊》评选为当代世界二十位大导演之一的他,多年来毫无疑义地成为中国电影界的一面旗帜。

虚心请教敏而好学——唐国强

对于职场中的人来说,应该时刻让自己保持一种“空杯心态”,这是让自己不断获得进步的最佳方式。面对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如果不能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提高自己的能力,那就很难让自己得到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也永远不可能把工作做好。

1970年,唐国强中学毕业后进入了青岛市话剧团,五年话剧舞台生活锻炼,让他成长为剧团的业务骨干、主要演员。在1977年的时候,他担纲主演了八一电影制片厂的故事片《走在战争的前面》,唐国强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该片公映后反响平平。

即便如此,唐国强也收获了不少的东西,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他学会了清醒地面对自己的事业:虽然自己在话剧舞台上创造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在表演这个行列之中,需要自己学习的东西仍旧有很多,必须让自己时刻保持一种空杯心态,自己才能够获得更大的成功。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唐国强不管是在自己的生活中,还是在面对自己的表演工作的时候,都时刻提醒自己要将自己的“杯子”倒空,不断向那些老艺术家学习表演技巧。他的努力没有白费。在1979年的时候,由他担任男主角的影片《小花》,红遍了大江南北。这部影片被誉为中国军事题材影片创作在观点和手法上一次成功的尝试,唐国强则获得了文化部青年优秀创作奖,并随中国电影代表团首次参加了戛纳电影节。

不久之后,他又成功塑造了电影《孔雀公主》里的召树屯一角。这两次角色塑造的成功,让唐国强在观众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因为唐国强外形俊朗,气质不俗,因此很多观众都把他称为“奶油小生”,而且把他誉为“文革”后中国电影界的第一个偶像派演员。

但是唐国强却并没有因为观众对他的厚爱而停止了前进,他的内心时刻都充满了危机感。他说:“‘奶油小生’ 这不是一个什么好名称啊,这里面还有一层隐含的含义,意思就是说:‘ 你不行了,你现在老了,还能继续装嫩吗?该下台了!’”所以自己必须寻求新的突破。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他的形象给他塑造角色带来了很大的局限,如果不能够有所突破的话,那就意味着他永远只能演“奶油小生”类的角色。但是,很显然,他不可能一辈子都演这样的角色,随着岁月的流逝和自己年龄的增长,这样的角色终将会离他而去。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唐国强下定决心改变,经过一番思考之后,他决定将角色向自己喜欢的历史类人物靠拢。为了能更好地实现转型,他每天都要花大量的时间翻阅历史书籍,对历史进行研究和学习,除此之外,他每天还给自己规定了一段时间来练习书法,尽量让自己由内而外地贴近自己每一个要塑造的历史人物。

当他再次亮相荧屏,出现在广大观众的视线中的时候,他已经完全脱离了以前的“奶油小生”的影子,而是扮演了一位气韵深厚、深藏不露的一代名相——诸葛亮。

他全新的亮相让观众大吃了一惊:这就是昔日的那个“奶油小生”吗?

而在惊讶之余,他带给观众更多的是欣喜。此后,他又连续出演了多部历史大剧,如《雍正王朝》《大唐情史》《永乐皇帝》《南越王》《长征》《贞观长歌》等,他在里边或演皇帝,或演领袖,不管是哪一个角色,都被他演绎得栩栩如生。

看过唐国强所扮演的皇帝角色之后,很多喜欢他的观众都认为他所扮演的皇帝已经是“最好的”皇帝了,但是他却对自己不满意,他在有一次接受访问时说:“演皇帝已经快把自己掏空了,再演就会黔驴技穷。”

于是他抛开自己已经驾轻就熟的“皇帝”角色,决定接演另一个全新的角色,在电视剧《长征》中塑造伟人毛泽东的形象。但是在电影开拍之前,很多人都不看好他,认为他的外形条件与毛泽东相差太远。但是他对自己却充满了信心,他说,在没有看到自己塑造的角色之前,是没有资格进行评论的。

除了拥有对角色塑造的自信之外,唐国强还经常研究毛主席的着作,翻阅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通过这些对毛主席的表情、神态等进行琢磨,力求在神韵上也更加地接近。后来当电视剧播出之后,他出色的表演征服了观众,大家一致认为他非常成功地塑造了毛主席的形象。

从“奶油小生”的成功转型,到后来塑造的皇帝与伟人形象,唐国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他却并没有在原地止步不前,现在的他又要去掉他在大家眼中的“最好”,重新向新的角色进行冲刺。他说他希望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能够塑造一些历史文化人的形象,比如唐玄奘、颜真卿等。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面临角色的转换和环境的改变,我们必须学会适应新环境。一个装满水的杯子是很难接纳新东西的。要将心里的“杯子”倒空,将自己所重视、在乎的很多东西以及自认为曾经辉煌的过去从心态上彻底了结清空。只有将心倒空了,才会有外在的松手。在对过去荣耀、失败的舍弃过程中,也是对自己一种变相的否定,只有真正地舍弃之后,才有更多的空间去获得更多的东西。

回顾唐国强的演艺路程,我们发现,他每一次新的成功的取得,都是通过不断地倒空自己,在不断地重生中得以实现的。如果他一直停留在“奶油小生”的角色中停步不前,也许他早就淡出了观众的视线,很难再有新的发展;如果他在成功转型之后,满足于自己的“皇帝”角色,那么他就无法获得后来更加广阔的舞台和天地。

倒空自己的水杯,是一个需要勇敢和决心才能实现的过程。虽然其间过程会充满困苦和艰辛,但却是值得努力去做的,因为只有一次次地倒空自己,才能让自己获得更大的进步。

勤奋是成功的基石——梁朝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