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像他们那样工作——能力·业绩·品牌
28562500000011

第11章 有所作为是生活中的最高境界(1)

有所作为,是每个人梦寐以求的,然而,多少人在不断地努力甚至付出高昂代价后却仍然与成功失之交臂,于是他们常陷入极度的迷惘和困惑,慨叹命运的残酷、上天的不公,开始愤世嫉俗、怨天尤人。但所有的人都不甘于平庸,站在通往成功的大道上,你能自豪地告诉世界:我追求过,努力过,奋斗过吗?保尔·柯察金曾经这样说过:“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我们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应该学会勇往直前,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圣人先贤——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东周时期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这些地区又被称为儒家文化圈。

孔子的父亲在他七岁就去世了。他从小由母亲养大,孔子的母亲颜氏很贤德,经常教他识字、读书。孔子自幼聪明,母亲教他说话、识字,学一两遍就记住了。

孔子从很小的时候就对礼仪的知识特别感兴趣,总是问个不休。三岁那年,一天狂风大作,雷声阵阵,孔子的母亲颜氏正忙着收衣服,却看见孔子一个人拿着俎豆走到家门前。过了一会,还不见孔子回来,她一看,孔子在门口用土堆和草摆了像模像样的祭祀的仪式,口中还念念有词。她招呼孔子说:“要下雨了,快别玩了,赶紧回家来。”孔子一本正经地回答妈妈说:

“我不是在玩,我是在学习如何祭天。”

孔子的妈妈愣住了,可她仔细看着一招一式都很认真的孔子,觉得他确实不是在玩。心里暗暗思量:这孩子的兴趣很好,不如趁机引导他。于是就把孔子送到了外祖父家里,孔子的外祖父是个很懂礼法的人,在他的教导下,孔子进步更大了。

因为家境贫困,孔子稍大一些就很懂事,知道体贴母亲,他经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来减轻妈妈的负担。刚刚七岁的孔子就上山去砍柴了,开始母亲不放心他,总是叫哥哥和他一起去,但因为哥哥腿有毛病,孔子就一个人每天去山上。

有一天,孔子砍好了柴正在歇息,忽然被远处传来的一阵美妙琴声给吸引住了。以前,孔子也经常听别人弹琴,比如他的外祖父就会弹琴。但他觉得今天的琴声比起自己以前听到的那些琴声更浑厚有力,更动听,指法高超,犹如天籁。他听着听着就像入了迷一样不知不觉中就顺着琴声找了过。

翻山越岭之后,他看到了一位穿着古雅的老人正坐在树下弹琴。他怕打搅了人家,就坐在一边悄悄听。老人其实已经看到了孔子,但没理他。等孔子从恍若仙境般的感觉中醒过来的时候,老人已经不见了,孔子甚至觉得刚刚做了一个梦。看到天色不早,他顾不得多想,赶紧回家了。

第二天他正在砍柴的时候又听到了琴声,他尽管告诉自己不要打搅老人,但实在忍不住又找到了那里,像昨天一样,睁开眼睛又看不到了,孔子心里很惭愧,觉得自己打搅了人家。第三天的时候,孔子没敢出来,悄悄藏在树后屏住呼吸听,但老人这次弹琴后没走,把孔子从树后叫了出来。

孔子很不安地对老人说:“我每天在您身边真的是打搅您,但您弹得实在太好了。请您原谅我的莽撞,如果您不希望我出现,我以后就不来了。”老人见孩子很诚厚,笑着问他的来历,孔子说:“我姓孔名丘,字仲尼,排行第二,三岁丧父,哥哥的腿有毛病,我们靠砍柴度日。”

老人想考考孔子,就问了史书上的一些事,结果孔子对答如流。老人很满意,就问他:“你很喜欢琴吗?”孔子回答:“母亲对我说,‘六艺’是立身的根本,琴为乐,是六艺之一……”老人问孔子:“你愿意学琴吗?”

聪明的孔子马上拜倒在地,声音洪亮地说:“孔丘愿意拜你为师。”就这样,孔子跟随老人学琴,为了能学好,他刻苦地练习,无论冬夏都坚持不懈。因为白天要砍柴,他晚上很晚才能休息。

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年之后,他的琴技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形容他的琴声“似行云流水,百鸟齐鸣,风听了不吹,乌听了不飞,绕梁三日不退”。成为春秋时期着名的鼓琴大师。

16岁时,孔子的母亲也过早地离开了人世。孔子不得不学各种手艺来维持生活。贫穷的生活不仅没有使孔子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他发愤学习的志向。孔子孜孜不倦地在求学道路上探索和进取,他向名人学习,也向平民百姓学习,他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据说孔子同别人一起唱歌,觉得人家唱得好时,一定要请人家再唱一遍,然后自己又和着人家唱。孔子称自己“三十而立”,就是说30岁时他已经确立了一套立身处世、认识和处理当时各种问题的原则思想。孔子30岁时,学业已经远远超过了古代的“六艺”

范畴,博学多识的名声也越来越大。有一次,孔子在曲阜城西进行习射活动,人们听说是孔子在习射,都纷纷赶来观看,围观的人简直像一堵墙。

孔子要把自己的思想向天下传播,于是他办起了私学,招收了很多学生,据说前后大概有3000多人。孔子招收学生不分贵贱,他提倡“有教无类”,注重“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在他的学生中,精通六艺的得意门生就有72人。这些学生都成了远近闻名的贤德君子。

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的学术以礼仪为规范,以仁爱为根本,他想培养出品学兼优的道德君子,主张“学而优则让”,希望国家的政权掌握在高素质的文化人手中。他将教育普及于平民,培养出了许多出身下层平民的人才,被天下人尊为“圣人”。公元前498年,为能寻到一块实现自己抱负的乐土,孔子开始周游列国。孔子游历了整整14年,历经磨难,仍无结果,只得返回鲁国,这时他已68岁了。孔子的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却误走了“克己复礼”的道路,四处碰壁,一生不得志。直到晚年,才明白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只能顺应潮流而动,不能违背。遗憾的是当他明白的时候,他已风烛残年,没有力量去更换他那套实用儒学的内容了。

以后,他整理《诗》、《书》,并编撰了一部名叫《春秋》的编年体史书。

公元前479年的初春,孔子病逝。

孔子死后,他的弟子将他的言论编成了一部名叫《论语》的着作。在接下来的几千年里,他的思想得到了广泛流传并且牢牢地主宰了中国人的生活。

饱尝辛酸——曹雪芹

曹雪芹,清代小说家,着名文学家。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素性放达,爱好研究广泛: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后因家庭的衰败而饱尝了人生的辛酸。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十年创作了《红楼梦》并专心致志地做着修订工作,死后遗留《红楼梦》前八十回稿子。另有《废艺斋集稿》。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

1715年,曹雪芹出生。他的祖上原为汉人,但很早就入了满洲正白旗内务府籍。曹家在康熙年间开始兴盛,从曹雪芹的曾祖父到父亲三代都世袭江宁织造(当时的财赋要职),祖父曹寅的两个女儿均被选为王妃。康熙六次南巡,四次住在曹家,足见曹家的权势显赫以及与皇室关系的密切。曹家还是个诗礼之家,曹寅是当时的名士,能写诗、词、戏曲,又是有名的藏书家。这样一种家庭影响对于曹雪芹的文学修养和文学才能的积累起了直接的作用。

曹家世代是官宦大族,名门望族。曹雪芹这一辈又子嗣稀少,父辈自然将他看作家族未来的希望。所以从小锦衣玉食不必说了,对他的文化教育很严格,从四五岁开始就教他识字,等到他稍稍大些了就教给他各种礼仪制度,诗书经文。但曹雪芹从小就不喜欢读四书五经,更不喜欢作八股文,常常反抗老师,为了这个,他没少挨父亲的责骂和板子。但这些强制性的手段都不能让他屈服,为此家里很为他发愁。

其实曹雪芹并不是游手好闲、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他只是从小就很喜欢读一些花卉、药材、食品类的杂学着述,尤其是《西厢记》、《牡丹亭》一类表达人性自由的文学作品。每当得到这类的书,他总是看得废寝忘食。

除了常常溜出书房,带到花园中看,有时还会带到课堂上趁着老师不注意的时候读两页。

一天,曹雪芹正在花园看书,他的书童忽然跑进来告诉他:“少爷,不好了,军队来抄家了。”曹雪芹跟着跑出去看,果然一些士兵正粗暴地把东西从屋里向外拿,叔叔和父亲都跪在地上,十来岁的曹雪芹吓傻了。原来,曹家被牵扯到王位斗争中了,这次罢官抄家让曹家开始败落了。从此以后,一家人把希望都寄托在曹雪芹身上,指望他能通过科举得到官职,振兴曹家。特别是叔叔,日日催他苦读经书,准备科考。曹雪芹也确实苦学了一阵,但他苦恼地发现自己真的不喜欢那些古板教条、封建礼教的东西,一心向往自由的东西,所以一有空就不由自主地读小说。《水浒传》啊,《西游记》啊,他把祖父曹寅留下来的三千多本小说都读完了,越读越讨厌八股文。叔父看到曹雪芹这个样子,就警告他:“你要再不争气,曹家就没有指望了。”曹雪芹口中应着,心里想的还是那些新鲜有趣的书。

1738年,曹家再次卷入到了皇室争斗的漩涡之中,彻底败落。从贵族子弟变为破落户,他受到各种歧视,感受到人间的冷暖无情,心灵受到了很大的触动。连日的阴雨使他破旧的屋子倒塌了,因为被抄家这种身份,而无人援助。

曹雪芹诗作得好,画也画得好,早就很有名气。朝廷中的王公贵族,很多人向他求购。他虽很贫困,但是如果求购者不是真正欣赏诗画的人,就是出再多的钱也不卖。在命运的无尽颠簸中,曹雪芹的遭遇十分悲苦。在40岁前后,他流落到北京西郊傍西山的荒村,住在破旧的茅屋里。由于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生活得不到保障,曹雪芹时常受到断炊的威胁。有时候,生活实在支持不下去了,便只有卖画维持生计。贫困的生活,虽然损害了曹雪芹的身体,但并没有消磨他的意志。他始终保持着潇洒、爽朗的性格,孤标傲世的风度。曹雪芹从豪门贵族成员下降为穷苦的平民,这一变化巨大的经历,使他对封建阶级走向没落的感受更为深切。贫困生活的体验,使他有机会接触更为广阔的社会现实。这一切都使他的体验和积累更为丰富,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坚实博厚的生活基础。

曹雪芹在凄凉困苦中开始写作《红楼梦》,创作过程极为艰苦。冬天到了,北京的天气特别寒冷,长夜漫漫,曹雪芹既没有充足的食物,又没有取暖的火炉。每逢风雪交加的夜晚,屋内寒气逼人,全家老小不得不围着破毡子一起坐到天亮。虽然饥寒交迫,但他经常独自写作到深夜,实在疲倦了,才裹衣就寝。被冻醒了,他又继续写作。空荡荡的屋子里,除了墙壁上的琴剑,陪伴曹雪芹的只有几只饥饿的老鼠。要写《红楼梦》这样的长篇巨着,光稿纸就需要好多。曹雪芹没钱买那么多纸,就翻箱倒柜,托亲告友,甚至到陌生人家里去讨要。找来一些旧年的皇历和一些别的旧书废纸,将它们仔细折开,反折过来装订成册,把字写在反面。他就这样痴痴迷迷,默默无闻地在香山脚下苦苦写了十年,增删修补了五次。可以说是“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红楼梦》是一部120回的长篇小说,前80回由曹雪芹撰写。它写的是一个贵族家庭由兴旺到衰败的过程,其中以贾、林、薛三人的感情为主线,揭示了封建家庭的腐败和必然灭亡的结局。曹雪芹前所未有地描绘了一群美丽聪颖、活泼动人的青年女性形象。她们对爱情的渴望,对命运的无奈,万艳同哭的命运令人落泪。书中热情赞颂了人性中的真、善、美。

曹雪芹的长篇小说《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它把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水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这部小说通过对一个贵族大家庭的兴衰变化,暴露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种种黑暗及其不可克服的矛盾,从而展示出封建社会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同时,作品以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核心,为大观园内青春、爱情和生命遭到戕害的一大批女性谱写了一曲悲歌。作品结构严谨、规模宏大、语言传神、内容丰富,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红楼梦》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关于它的研究,形成了“红学”。

曹雪芹为着《红楼梦》费尽了心血,但可惜的是他没有全部完成这部书,只写了前80回。1763年,北京流行天花,他的小儿子不幸病死。曹雪芹悲痛过度,竟一病不起。因家中贫困无钱请医生,拖到1764年的除夕夜,曹雪芹悲惨地去世了,终年还不到50岁。他的诗友张宜泉,在他死后来到其故居,见到的是长满荒草的破屋,万分凄凉。他看到曹雪芹的遗物,除了束束的文稿和绘画作品外,只剩裹在怀囊里的素琴和躺在破匣里的长剑。

这位伟大的文学巨匠,死后连埋葬的费用都没有,幸亏他生前的几位好友资助,才办理了后事。

曹雪芹死后,《红楼梦》后40回由高鹗续写完成。

孜孜不倦——华罗庚

华罗庚(1910-1985),世界着名数学家,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就有“华氏定理”、“怀依一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普劳威尔一加当华定理”、“华氏算子”、“华一王方法”等。

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一个小商人家庭。他幼时因思考问题不敏捷,村镇上有人叫他“呆罗罗”。他6岁时上了本镇的小学,12岁人县立初中。初二前数学成绩并不出色,还得过“不合格”。他成名后,有人问起这事,他坦诚地作了自我批评:“我小时候是很贪玩的,常常逃学去看社戏。”我们知道,“贪玩”倒不是华罗庚的本意,“逃学”的主要原因是他小时候的爱好不在数学而在国文。

这一天,老师出了一道作文题——“周公诛管蔡论”。题目中说的是周朝初期曾经发生的故事:周武王因病去世,儿子姬诵继承王位(史称成王),这位小国王年仅13岁,这样就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摄理政事。武王的另外两个弟弟管叔鲜、蔡叔度,眼瞧着周公旦代行天子职务,心里很不服气,就伙同武庚等一起造反,结果失败了,被周公旦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