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地说,就这样的历史故事命题作文,一般人的写法都是顺着历史既定的说法,骂管叔鲜、蔡叔度作乱,赞扬周公旦平乱有功。但华罗庚没这样做“顺水文章”,却说了周公旦的“坏话”。这下可把老师惹火了,责骂他“污蔑圣人”。面对这样的历史成见和武断专横的批评,华罗庚心里很是不服,忍了忍,想了想,“老师是需要尊敬的,但道理还是要说明白的”。于是就跟老师讨论:倘若老师只许赞颂周公旦,那题目就应当叫做《周公诛管蔡颂》。既然是“论”;那就应允许学生自由“议论”,允许有不同写法、不同说法。是啊,他说得入情入理。老师沉默了,深深地记住了这位学生。
数学成绩不好引起华罗庚的警觉,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赶上去。于是,一有空他就抱着数学课本看,寻找数学题来做,渐渐地对数学产生了兴趣。
有一天,数学老师李月波把课讲完,亮出了一道趣味题让大家去做。题目是:
“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当其他同学还在冥思苦想时,华罗庚却很快举手回答:“23!”
李老师颇为惊讶,走过来询问:“你看过《孙子算经》?”华罗庚回答说:
“没有,也没听说过这本书。”原来这道题出自《孙子算经》,它是中国的“剩余定理”,传到西方后被称做“孙子定理”。老师又问:“是你自己算的,那你说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华罗庚不紧不慢地陈述了他的思考演算过程:“我是这样想的:这个数三三数之余二,七七数之也余二,这道题的答案可能就是37+2,我又一算,23用5除之正好余3,所以23就是所求的数了!”老师兴奋地告诉同学们:“华罗庚同学的答案是正确的,演算的思路也是完全正确的。”从此,全班同学对华罗庚刮目相看了。
华罗庚的数学智慧,让老师大为惊喜。老师的鼓励又使得华罗庚兴趣大增,在数学上加倍用功,于是,数学成绩突飞猛进。
1925年华罗庚中学毕业后,进了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为的是能谋个会计之类的职业养家糊口。后来由于交不起学费,没有毕业就失学了。他对数学非常感兴趣,靠着几本旧的几何书,一边帮着父亲整理杂货店,一边顽强地自学数学知识。有时看书入了迷,竟忘了接待顾客,甚至把算题的结果当做顾客应付的货款,使顾客吓一跳。因为经常发生类似莫名其妙的事情,时间长了,邻居们就给他起了个绰号,叫“罗呆子”。父亲又气又急,说他念“天书”念呆了,要强行把书烧掉。争执发生时,华罗庚总是死死地抱着书不放。
1929年,金坛县发生瘟疫,华罗庚染上了可怕的伤寒病,持续高烧昏迷不醒。在家人的精心照料下,他总算活过来了。但是,由于缺乏医学常识,在卧床期间没有经常翻身,华罗庚的左腿关节变形,留下了残疾。后来华罗庚走路是左腿先划一个大圆圈,右腿再跨一小步,行走十分吃力。面对这一不幸,华罗庚却十分乐观,还幽默地戏称自己这种奇特而费力的步履为“圆周与切线的运动”。他顽强地与命运抗争,激励自己道:“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
19岁那年,华罗庚凭着自学的数学功力看出了一位大学教授的论文有错误,写出了着名的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这篇论文很快在上海出版的《科学》杂志第15卷第2期上刊登了。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看到这篇论文后如获至宝,立即四处询问作者的身世经历,要人写信邀他来清华大学数学系。1932年秋天,当华罗庚一瘸一拐地走出北京前门火车站时,来接他的人愣住了,没想到这位22岁的青年,不仅出身卑微,而且身体残疾!尽管如此,他还是在熊庆来教授的关照下当上了数学系的助理员。此后,华罗庚如鱼得水,在数学的王国里自由地起飞了。在清华大学的四年中,他一面工作,一面学习、旁听,一年半之后,他攻下了数学系的全部课程,还自学了英、德、法文。24岁时,他已能用英文撰写数学论文,25岁时,已成为蜚声国际的青年学者。1936年,他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进修,先后在美、日等国数学杂志上发表了十几篇有关数论方面的论文,引起国际数学界的赞赏。
1950年,华罗庚执教于清华大学数学系。1951年,他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在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华罗庚开始了数学研究的真正黄金时期。他白天拄着拐杖到学校讲课,晚上则以案板当书桌,在灯下常常研究到深夜。为了求证一个问题,他时常深夜从床上爬起,拿起床头的报纸,在四周空白处进行演算,论证。走进他的屋子,桌上、床上、地上,到处堆满了演算稿纸。
1956年,华罗庚的重要论文《典型域上的调全分析》,荣获中科院第一批科学奖金一等奖。随后,他的《数论导引》问世。这部倾注了他多年心血的巨着,引起国内外数学界的强烈震动。他和万哲先合着的《典型群》一书,在国内外引起更大的反响,国外数学家再次为这位中国数学家惊叹不已。
在经济困难时期,华罗庚思考以数学知识为国民经济做贡献。于是,他筛选出以改进工艺问题的数学方法为内容的“优选法”和以处理生产组织管理问题为内容的“统筹法”。1964年,华罗庚给毛泽东写信,建议在生产实践中推广两法以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毛泽东回信称赞他的想法“壮志凌云,可喜可贺”。受此巨大鼓舞,华罗庚开始将他的主要精力放在数学方法和工业的普及应用上。近20年的时间里,他的足迹遍布中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深入到工厂、矿山,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向工人和农民介绍优选法和统筹法,行程10万多公里。他使数学直接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华罗庚是中国最早把数学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并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
1984年,华罗庚以全票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1985年,在日本东京作学术报告时,因心脏病突发不幸去世。
两弹一星——钱学森
钱学森(1911-2009),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
1911月11日,钱学森出生于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小学森很小的时候就显示出种种可爱之处,他不仅模样长得可爱,而且性格讨人喜欢,尤其是那非凡的记忆力和超常的聪灵劲儿,让人惊讶得难以置信。他两岁不到就能识字,三岁时就能朗朗地背诵唐诗宋词,还学会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这还了得!同事、邻居们一传十、十传百,都纷纷说“钱教授生了个‘神童’”,乐得做母亲的章兰娟笑得合不拢嘴。
父亲在外事务繁多,教育孩子的事就多由母亲来承担了。母亲章兰娟是大家闺秀,容貌美丽清秀,性格开朗热情,心地善良,智慧过人,能记善算,精于手工。小学森三岁那年,国民临时政府教育部迁至北京,在教育部任职的父亲随之举家北迁。钱家三口,居住在普通的居民胡同里。精于园艺的母亲在四合院里栽上花木,还特意养了缸莲花,她要让莲花陪着儿子一起沐浴天光灵气,茁壮成长。每天,当父亲出门后,母子俩就一起读书写字、唱歌赏花,幽静的小院里,不时地传出琅琅读书声和阵阵歌声笑语。
六岁的时候,小学森欢欢喜喜地背起小书包,走进了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在母亲的教育下,小学森早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学习十分自觉,用不着母亲督促,更无需父亲检查,按时作息,勤奋读书,语文、算术双优,书法、绘画也相当出色,音乐也是呱呱叫的。在班里,他年龄最小,可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孩子有孩子的乐趣和追求,他们天真烂漫、活泼好动的天性应当适当引导。从事教育工作的父亲心里明白,在教育孩子方面,帮其学不如导其趣,励其志。所以,一得空闲,他就主动带着儿子出门,观赏名胜,游山玩水,还一起到球场跑步打球,在游戏中观察孩子的人生志趣和思维方式。他特别重视利用古今中外的科技发明故事来开发儿子的智力:对着桌上放的钟表,给讲解指南针原理;过年放爆竹时,就给他讲述火药发明的故事;还将旧纸标题剪成一个字一个字的片片,形象地说明毕昇是如何发明活字印刷术的……这些有趣的科学知识激起了小学森极大的好奇心,使他从小就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香山枫叶红了一年又一年,燕山大雪下了一年又一年。1923年的秋天,天高气爽,12岁的钱学森跨进了北师大附中的大门。这所学校的校风良好,老师们的教学观念开放,教学方法先进灵活,不搞满堂灌,不搞题海战术,学生们学得轻松愉快。少年钱学森在这里整整度过了六年,附中给他留下了极其美好的印象。他后来回忆起这段经历时说:“我们在附中读书时,思想上没有压力。我们没有受苦,没有人为考试而‘开夜车’,更没有人死背书本。我们看了很多书,但从不死读书,而是真正理解书。考试一般都能得70多分,拔尖同学得80多分。我那个班上,考试不及格的只有一个同学。那是由于他家庭父母不和,他思想很苦闷,没有心思读书。”“中学六年,这是我一辈子忘不了的六年。”
1929年夏,钱学森考入了仰慕已久的上海交通大学。
在上海交大期间,钱学森刻苦攻读。他对待学问一丝不苟的态度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一次水力学考试中,钱学森正确完成了全部试题,老师给了他100分。试卷发下来,他发现有一个不起眼的笔误(在运算过程中将“Ns”写成了“N”),他立即举手指出自己的错误,并把试卷交给老师。
交大当时判卷打分非常严格,教师为这一小错扣了他四分。于是这份96分的水力学考卷被任课的金悫教授保存了40多年,直至1980年钱学森回母校看望老师时,金教授才将考卷取出捐赠学校档案馆。
1934年,钱学森从上海交大毕业,赴美国留学。第二年,他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航天系,一年就获得了硕士学位。
1936年,钱学森进入加州理工学院,师从世界力学大师冯·卡门。3年后获航空、数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从事应用力学和火箭导弹研究。其间,在应用力学领域,他与冯·卡门合作对飞机金属薄壳结构非线性理论进行的研究,解决了薄壳结构理论的重大难题:在空气动力学领域,他对发展高速航空器相关的空气流动理论做出重要贡献;他还是物理力学这一学科的创始者。在1946年首先将稀薄气体的化学、物理和力学特性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到1949年,钱学森已成为世界公认的物理学界权威之一。
钱学森在美国奋斗12年,功成名就,声誉远播,但丰厚的生活待遇,优越的科研条件并没有留住他的心。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决定回国,其实,早在交大读书时,就与同学戴中孚说过:“现在中国政局混乱。我要到美国学技术,学成之后一定回来为祖国效力。”
为了回归祖国,钱学森受到了美国当局的无理迫害,经历了整整五个年头。
五年变相的软禁生活虽然漫长,但对有着坚强意志和非凡毅力的钱学森来说已不算什么,他们夫妇俩顽强地熬过来了。
美国海军部次长金布尔曾气急败坏地说:“钱学森知道得太多了,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无论如何不能让他走!”他竟丧心病狂地叫嚷:“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绝不让他离开美国!”钱学森对此却一无所知。经过钱学森的长期抗争和中国政府高层领导的积极争取,美国当局不得不批准了钱学森的回国申请。
1955年10月8日上午,钱学森终于踏上了罗湖桥头,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1956年2月7日,钱学森怀着对新中国国防事业的强烈责任感,在周总理的鼓励下向国务院提交了一份具有历史意义的意见书,提出了我国发展火箭、导弹和航空航天技术的组织草案、发展计划与具体步骤,受到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国家迅速成立了导弹航空科学的研究领导机构——航空工业委员会,并委以钱学森重任,紧张热烈地开始了中国火箭、导弹和航空航天事业的建设工作。
血汗结硕果,令世界瞩目的日子来临了!1966年10月27日,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一枚导弹核武器发射试验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枚导弹核武器诞生,美国用了13年,而我国只用了2年。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在西北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呼啸升空。这颗卫星向全世界播送的《东方红》乐曲,宣告新中国迎来了航天时代的黎明。
画马奇才——徐悲鸿
徐悲鸿(1895-1953),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尤以画马享名于世。1916年入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并自修素描。先后留日、法,游历西欧诸国,观摩研究西方美术。1933年起,先后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德国、苏联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和个人画展。
1895年7月19日,徐悲鸿出生在江苏省宜兴县的一座滨河小镇上。
徐悲鸿的父亲徐达章自幼喜爱绘画,靠自学成为当地知名的画师。除了绘画外,他还擅长书法、篆刻、诗文。他一生鄙薄功名,不求闻达。徐悲鸿六岁开始跟随父亲读书,但父亲却不允许他学画。有一次,徐悲鸿求一个人画了一只老虎,他拿回家悄悄地照着临摹,不料被父亲发现了。父亲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应当好好用功读书,要想成为一名画家,首先要有渊博的学识,要养成勤奋读书的习惯。”
在父亲的指导下,他9岁就读完了“四书”、“五经”。这时父亲才开始教他每天临摹一幅吴友如的人物画。吴友如是清末着名的插图画家,能在尺幅之间描绘亭台楼阁、虫鱼鸟兽、奇花异卉乃至千军万马。
有时,父亲带着他沿河边散步,引导他欣赏和观察大自然,还经常教他写生,画父母、兄弟、邻人、乞丐……但当时,百姓民不聊生,一个画家是很难依靠画画维持生活或找到职业的。因此,父亲对他学习画画并不抱有多大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