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次又遇上了这样的情形,玛格丽特回家后对父亲说:“我今天的演讲很失败,把人都给讲得跑光了。”接着她笑了笑说:“但是,我没有跑,面对着空空荡荡的演讲大厅,我一直坚持把内容讲完,才一个人走出大厅。”父亲听后高兴得拍了拍女儿的肩膀说:“孩子,你真行!我真为你自豪。就凭你的这种不屈的意志和韧性,你将来一定能成为一个出色的演讲家!”
是的,父亲对女儿的预言并没有落空,当初那个经常把听众都给讲跑的女孩子,两年后便成了一个机智沉着、语言丰富、充满感染力的小演讲家,并且成了俱乐部的头号辩手。在学校的辩论会上,她以思维敏捷、观点独到、讲话准确、气势磅礴而使其他同学甘拜下风。
考上牛津大学后,玛格丽特参加了保守党,在一次保守党的年会上,她犀利的演讲直指保守党中央总部的致命要害,一下子在党内引起极大的轰动,并被保守党视为不可多得的人才。从此,她踏上了政坛,而演讲也一直是她展现自己指挥才能的利器,人们是这样评价她的演讲的:“有着穿透人心、震撼灵魂的感染力,只要她一开口,便能夺去所有听者的注意力。”经过多年奋斗和拼搏,靠着坚强的毅力,聪明的才智和感召力极强的演讲,她连续三次当选为英国首相。
开启中美关系的大门——尼克松
尼克松(1913-1994),美国第37位总统。1972年2月访华,打开了两国关系的大门,成为访问新中国的第一位美国总统。尼克松因1972年6月17日发生水门事件被迫辞职。尼克松是登上《时代周刊》封面次数最多的人物,共43次,成为《时代周刊》封面人物,并于1968年和1972年两度荣登“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
1952年,四年一度的美国总统选举又拉开了帷幕。美国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尼克松作为艾森豪威尔的竞选伙伴,也就是共和党提名的副总统候选人。
民主党人和共和党内反对尼克松的人,为了搞垮这个竞争对手,使出了“杀手锏”——尼克松受贿事件。1952年10月,《纽约时报》突然刊登年轻的参议员尼克松,在为艾森豪威尔竞选总统中曾受贿。
面对对手的造谣中伤,在民主党的进攻面前,共和党内有些人也劝尼克松退出竞选,艾森豪威尔将军也持同样的意见。然而,年轻的尼克松有着执着的追求。
丑闻不胫而走,压力越来越大,形势越来越严峻。尼克松感到了从未有的压力,正当共和党与艾森豪威尔打算抛弃他的关键时刻,尼克松经过再三思考,他准备在电视台发表诚实的演讲,把这件事情的详细情况说清楚,让公众来决定他是否能够继续参加竞选。
尼克松来到洛杉矶电视台,他坦率地把全部事实摆到公众的面前。他不是单刀直入地为自己辩解以洗清丑闻给他蒙上的灰尘,而是把自己的财务全部公开……他说道:“我的美国朋友们……我确信,你们已经听说过关于我——参议员理查德·尼克松从他的支持者那里拿到了1.8万美元的指责了。”挑明问题后,尼克松首先不正面回答他是否拿了那1.8万美元,而是谈他的欠债……争取听众的同情。
接着,话锋一转,详细述说自己的收入情况,连听众都熟悉的每天生活怎样花掉每一元钱都讲了出来,他继续说:“还有一件事,也应该告诉你们,提名之后我的确得到过一件礼物,那就是我6岁的小女儿得到了一只叫杰克尔斯的小狗。她和其他孩子一样,喜欢这只小狗,不管怎么说,我们就是要把它留下来……”
结果证明尼克松成功了。尼克松的演讲选择了一个容易使听众产生共鸣的话题,获得了超出预想的效果,事实澄清了,他拥有了一大批同情者,连杰克尔斯都成了全国知名的小狗。
真诚而又朴实地同大家沟通,有意抓住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在人们的心弦上轻拢慢捻,定会弹奏出人情味,从而可以缩短彼此已经疏远的感情距离。
要不是这次出色的演说产生效应的话,也许尼克松就会作为一个贪官的形象留在选民们的心目中,结局肯定是悲惨的,也就不大可能有后来他担任两届美国总统的历史了。这就是说:尼克松的这次沟通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保证了他的总统地位。
如果说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促进自身的发展,那么,良好的国际关系则更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繁荣发展,在这方面,尼克松又是一个成功者,因为他开启了中美友好发展的大门。
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2月28日,中美两国发表了指导两国关系的《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交往的大门终于被打开。尼克松此次访华是20世纪国际外交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
2月21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会见了尼克松总统。22日,周恩来总理同尼克松总统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谈,就中美关系正常化及双方关心的其他问题进行了讨论。周恩来表示:台湾问题是阻碍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
尼克松表示:美国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26日,周恩来总理陪同尼克松总统赴杭州访问。之后,尼克松一行飞往上海。
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在公报中,双方声明:
“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是符合所有国家的利益的。”在台湾问题上中方重申了“一个中国”的原则,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走。美方声明:“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并“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中美联合公报》是中美两国签署的第一个指导双边关系的文件。它的发表,标志着中美隔绝状态的结束和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始。
为促进中美友好关系,中国政府将一对大熊猫“兴兴”和“玲玲”送给美国人民。在接下来的30多年里,中美两国揭开了友好发展,共同繁荣的序幕。
不甘平庸——罗曼·罗兰
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以其卓越的创作成就、进步的政治倾向社会活动家而成为20世纪法国文化界的一个典型代表。
他的创作与生活道路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知识分子转变为无产阶级革命知识分子的生动缩影。
罗兰于1866年出生于法国中部高原的小城克拉姆西一个中小资产阶级家庭。祖父参加过法国大革命,父亲从事公证。在家庭开通的文化气氛里,罗兰从小便喜爱文艺。少年时期,他就崇拜启蒙思想家、法国大革命和巴黎公社的参加者。
1880年,罗兰随父母迁居巴黎。1886年考入高等师范学校历史系之后,便决心从事文艺创作。罗兰特别欣赏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作品,并开始与他书信往来。
1889年,罗兰到设在罗马的法兰西考古学校当研究生。意大利的名胜古迹,尤其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物,使他受到了浓重的艺术熏陶,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他创作了有关文艺复兴历史的剧本《奥西诺》,并开始构思长篇巨着《约翰·克利斯朵夫》。1891年他回到巴黎,次年与着名语言学教授勃莱亚的女儿克洛蒂尔特结婚。随后携夫人再抵罗马,为撰写博士论文收集资料。1893年回国撰写论文《意大利歌剧的起源》,1895年获博士学位,成为高师艺术史教授。授课之余,从事剧本写作。
由于克洛蒂尔特热衷于“上流社会”的交往,而与甘于淡泊的罗兰产生了思想鸿沟,1901年终于离婚。罗兰租住一处简陋房屋,仍在授课之余埋头写作。1903年,他因《贝多芬传》书的出版而一举成名。此后,他又分别于1906年、1911年写成《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他剖析这些文化名人的成长轨迹,赞颂他们坚强不屈的奋斗精神。
1912年,罗兰历经九年创作的长篇巨着《约翰·克利斯朵夫》终于完成。这是罗兰早期的代表作,他因此获得191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在这部小说中,他以现实主义手法,无情地揭露了帝国主义时期反动势力的猖獗。但是,也存在低估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等消极的一面。1913年,罗兰完成了贯穿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的中篇小说《哥拉·布勒尼翁》。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罗兰作为和平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坚决反对战争。他连续发表有关政论文章,谴责帝国主义战争的暴行。由于这些观点受到国内舆论的强烈反对,他被迫流亡到瑞士。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罗兰既表示欢迎,又希望无产阶级放弃暴力。
1919年,他发表《精神独立宣言》,并参加了文学团体“光明社”。20年代,他接受了甘地“非暴力不合作”理论,并于1923年写出了《甘地传》。
20年代末30年代初,资本主义陷入普遍严重的危机,新的战争因素日益增长。在新的形势面前,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急剧分化。罗兰终于认识到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并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而要铲除战争根源,必须依靠社会主义和世界人民的力量。1931年,他以《向过去告别》文,公开宣告与以往的错误思想决裂,决心跟新生的社会主义力量一起投入战斗,从而完成了思想上的飞跃。他的长篇小说《欣悦的炅魂》的第四部分《女预言者》便是在思想转变之后完成的。
1933年,罗兰积极投入反对德国法西斯势力的斗争。狡猾的纳粹党妄图收买罗兰,准备以德国总统的名义给他授勋以表彰他的艺术成就,遭到罗兰的断然拒绝。1935年,罗兰到苏联访问。
1937年,罗兰回到法国。1939年完成戏剧《罗伯斯庇尔》,其中对人民群众的力量作了充分估计。1944年十月革命纪念日,罗兰不顾自己年事已高,乘火车来到光复不久的巴黎,参加苏联大使馆举行的纪念盛会。两个多月后,罗兰便溘然长逝。
罗曼·罗兰的艺术成就主要在于他用豪爽质朴的文笔刻画了在时代风浪中,为追求正义、光明而奋勇前进的知识分子形象。其代表作《约翰·克利斯朵夫》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这位近、现代传记文学大家的《名人传》(《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1906)和《托尔斯泰传》(1911)),对当代传记文学仍然产生巨大影响。在提到艺术风格时,罗曼·罗兰表示,除了“诚恳”二字,他不希望别人承认他有什么别的优点。他是一个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作家,也是着名的社会活动家,被称为“欧洲的良心”,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了不屈的斗争。
罗曼·罗兰生活在一个阴暗的时代,在这样的一个娇弱、变坏的时代里,罗曼·罗兰缠身于他的时代的主要社会、政治和宗教事件中。他真诚地相信艺术应该描绘真实的情感,传达出使人变得高贵的道德感。他无间断地呼吁自由和人类精神的尊严,支持被压迫者。
锲而不舍——伦琴
伦琴(1845-1923),德国物理学家。1895年,他发现了X射线,被认为是19世纪末物理实验的三大发现之一,标志着现代物理学的开端,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医学X射线照片诊断以及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成像术就是最好的例证。伦琴于1901年获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曾任匹兹堡大学校长。他就任大学校长时有关“大学”的演说,至今都很有现代感。
X射线是一种能够穿透很多不透光物质的射线。今天,人们对它并不陌生,医生透视病人体内器官都用到它。可是,在一百多年前,人们对它还是一无所知。
1845年,伦琴出生在德意志的累内普城。父亲是当地的一个商人,母亲是荷兰人。在他三岁时,全家迁居荷兰。不久,他就在那里上学。不过,他在学校很调皮,不专心于书本,而喜欢和小朋友们到野外玩耍。
十七岁那年,伦琴上了一家技术学校,还是很贪玩。老师说他屡教不改,三天两头向他父母告状,最后干脆把他开除出校。父母无奈,只好将他送进瑞士的苏黎世科技学校。
经过这次教训,伦琴变乖了一些。在瑞士这所学校,他遇到了物理学教授孔脱。孔脱教授劝他将来在选择职业时最好从事科学研究,这对伦琴后来的科学成就起了重要作用。
五年后,伦琴以机械工程师文凭毕业。接着,又取得哲学博士学位。他成了孔脱教授的助教。在这以后的八年间,他在孔脱教授的鼓励下,学业大进,基础理论功底更为扎实。1875年,伦琴成为一所农学院的教授。
又过了三年,四十三岁的伦琴就任沃兹堡大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和物理学教授。这时,熟悉他的人纷纷谈论他的大器晚成,他在童年和少年时代的轶事已变成美谈。而这时的伦琴,已变成一个沉默专注的人。他致力于科学研究,不断发表新颖的有建树的论文,声望日高。1894年,他当选为这所大学的校长。
就在这个时候,一些科学家纷纷说:某种金属板上跳出过一种奇怪的物质,当这种不知名的物质碰到玻璃管壁上,就会放出亮光。有的科学家把这种不知名的光叫做“阴极射线”,并写出一篇对这种物质不知所以然的论文。
伦琴觉得这事挺有意思,决定深入研究一下,看看它到底是什么特性的物质。从1895年10月开始,他反复做起别人提到过的实验。结果,的确发现这种被称之为“阴极射线”的物质,可他也无法解释。
11月8日傍晚,他独自徘徊在实验室里苦思冥想,最终决定改变实验途径,采用一种经过改良后的阴极射线管。
他先用黑纸把一个梨形的真空放电管严严实实地裹住,防止任何可见光线从管中透露出来。接着,他把门窗紧闭,接通电路,检验包裹放电管的黑纸是否漏光。等看到一丝光也不漏时,他放心地对这团黑乎乎的东西说:“嗯,就这样,让我们开始吧。”可是,正当他准备进行实验时,突然发现了一个奇异的现象:离放电管不到一米的小工作台上,无端地射出一道绿色的荧光。
“咦,怪事!这光是从哪儿来的?”伦琴愣住了。
他中断了实验,切断电源,光电管熄灭了,那道绿光也消失了。
他弄不明白,又把电源合上,光电管一亮,那道荧光又再次出现在自己的眼前。反反复复试了几次,结果都是这样。于是他关上电源,划着一根火柴,凑到发光的地方看个究竟。结果发现,那仅仅是块硬纸板,上面镀着一层薄薄的氰亚铂酸钡晶体材料,那道神秘的光线就是从它身上发出来的。
伦琴用手托住下巴想:通电的是光电管,这块纸板为什么会发光呢?难道说这光电管中有某种未知的射线?他百思不得其解,又接通电源看个究竟。那道荧光又在纸板上出现了。他顺手用一本书挡在光电管与纸板之间,结果出现了令人惊奇的情景——纸板还在发光。
伦琴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用手把纸板挪远一点,纸板依旧在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