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像他们那样——激情·团结·人品
28563400000016

第16章 团结协作,顽强拼搏(1)

世界排球史上的“五连冠”——中国女排

中国女排五连冠群体是指1981年至1986年,中国女子排球队在世界杯、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上5次蝉联世界冠军,成为世界排球史上第一支连续5次夺冠的队伍。

今天的中国体坛,曾经获得“世界冠军”头衔的个人和团队很多。不过,可能没有哪个人、哪个团队能像1981年至1986年间的中国女排那样,让全国人民为之激动万分,在她们夺冠后互相拥抱、哭泣,并掀起向其学习的热潮。她们创造了“五连冠”的奇迹,而“女排精神”也成为20世纪80年代初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象征。

中国女排五连冠历程

1981年:首夺世界杯

1981年中国女排以亚洲冠军的身份,参加了11月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杯。比赛采用单循环制,中国队以7战全胜的成绩首次夺得世界杯赛冠军。袁伟民获“最佳教练奖”,孙晋芳获“最佳运动员奖”、“最佳二传手奖”、“优秀运动员奖”,郎平获“优秀运动员奖”。

1982年:秘鲁再度登顶

带着一场负分进入复赛,形势十分严峻,中国队以3比0轻取古巴,赢得了扭转战局的关键一役,此后中国女排又以3比0战胜前苏联队,杀入四强。并最终在与东道主秘鲁队的冠亚军决战中以3比0完胜,获得本届锦标赛冠军。

1984年:折桂洛杉矶

8月3日预赛的最后一场对美国队的比赛中,中国队以1比3失利。半决赛中国队以3比0轻取日本后,中美决战上中国女排丝毫没有受到小组赛失利的影响,以3比0完胜对手,取得了“三连冠”。

1985年:再夺世界杯

在这次世界大赛中,中古之战是世人瞩目的焦点,最后中国女排以3比1获胜。邓若曾获“优秀教练员奖”;郎平获“最佳选手奖”及“优秀选手奖”;杨锡兰获“最佳二传奖”及“优秀选手”奖;郑美珠获“优秀选手”奖。

1986年:荣膺五连冠

当年9月,在前捷克斯洛伐克举行的第十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上,中国女排克服重重困难,以8战8胜的出色战绩,蝉联冠军,成为世界排球史上第一支获得“五连冠”的队伍。在本届锦标赛上,张蓉芳获得“最佳教练员奖”,杨锡兰获得“最佳运动员奖”和“最佳二传手奖”,杨晓君获得“最佳一传奖”。

异军突起的中国女排在1981年获得世界杯冠军。这是我们这个格外珍视集体荣誉的东方民族千百年来首次夺得集体球类项目的世界冠军。在后来的5年中,中国女排又连续4次获得世界锦标赛、奥运会和世界杯这世界三大赛事的桂冠,让“三连冠”“五连冠”这样的词汇,第一次出现在了我们民族的语汇中。30多年过去了,中国女排依然是中国三大球队伍中唯一获得过世界冠军的球队,更不用说他们在30多年间总共7次登上世界排坛最高峰的彪炳战绩了。带队8年半,中国女排主教练袁伟民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为“三连冠”的梦想画上了完美的句号。随后,他被任命为国家体委副主任。他的队员孙晋芳、张蓉芳等被直接任命为副局级干部,周晓兰等一批队员被任命为处级领导干部。在中国的体育发展史上,这样的干部提拔力度,可谓是绝无仅有。就是在世界范围之内恐怕也是闻所未闻。

中国女排坚定“为国争光”的信念,刻苦训练,顽强拼搏。中国女排五连冠群体1981年至1986年,中国女子排球队在世界杯、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上5次蝉联世界冠军,成为世界排球史上第一支连续5次夺冠的队伍。尽管20多年过去了,但只要一提起中国女排,上世纪6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记忆犹新,主教练袁伟民、“铁榔头”郎平、“妙手二传”孙晋芳、“魔术快攻”张蓉芳、“穿针引线”陈招娣、“天安门城墙”周小兰、陈亚琼等等一大批优秀中国女排队员,她们抱着“为国争光”的信念,刻苦训练,顽强拼搏。中国女排姑娘们个个懂得:

“苦是一服灵丹妙药,要想强大起来,就得每日吃这服药。”朗平为了练就一付“铁榔头”每天千万次扣球;还有孙晋芳、周小兰等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在地上、拦网、扣球、接球等上千万次摸爬滚打,对训练比赛造成的肩、腰等伤痛从不叫苦叫累,她们身上个个带有不同病伤,凭着坚韧的毅力,她们练就了过硬的技术本领,形成了以快速多变为主体、兼备高打强攻的独特风格。成功,只有给敢于拼搏的人,没有中国女排姑娘的汗水,没有她们坚强拼搏精神,哪有中国女排姑娘的“五连冠”啊!

中国女排夺冠后,五星红旗一次次升起、国歌一次次奏响的场景,让中华儿女热血沸腾。一时间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中国女排获得“五连冠”不仅仅是一次次体育比赛的胜利,更是中华民族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崛起的信心和能力。中国女排获得“五连冠”也鼓舞了各行各业掀起了学习女排精神、发扬女排精神的热潮,对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起到了激励、感召和促进作用。中国女排五连冠精神已经深深扎根在中国人的心中,激励着中国人民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要有积极拼搏精神、奋发向上精神、吃苦耐劳精神。我们坚信,有了中国女排五连冠精神,中国体育健儿在奥运赛场上会为国家获得更多的金牌,会为国家获得更多荣誉。2009年9月14日,中国女排五连冠这个英雄集体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中国女排五连冠永远是中华民族团结力量的象征,他们的拼搏精神常在,也永远鼓励中国人民不断地奋勇前进,为国争光。到如今,中国女排精神仍然激励着中华各族儿女不断奋发向上,追求卓越。

英勇抗战的英雄——刘老庄连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第三师第七旅第十九团第四连82位勇士,在江苏淮阴刘老庄战斗中,与敌人展开殊死肉搏,全部壮烈牺牲。他们是连长白思才、指导员李云鹏、副连长石学富,排长尉庆忠、蒋元连、刘登甫,文化教员孙尊明、卫生员杨林标……新四军代军长陈毅撰文表彰:“烈士们殉国牺牲之忠勇精神,固可以为式范而励来者。”朱德总司令在《八路军新四军的英雄主义》一文中,赞他们是“我军指战员的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

在刘老庄与日寇短兵相接

1943年2月,侵华日军对江苏北部淮海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3月17日,日伪军1000余人,分兵11路合围驻六塘河北岸的淮海区党政领导机关。第四连奋勇阻击各路敌人,掩护淮海区党政机关安全转移。是日,日伪军进行第二次合围,该部与日伪军在淮阴以北老张集、朱杜庄一带遭遇。激战半日,黄昏后再次突围,转移至老张集西北的刘老庄地区。

18日拂晓,日军突然出现在刘老庄附近,第四连和日军在庄外的“交通沟”短兵相接了。此时,日军1000余人,而第四连在炊事班随大部队撤退后,只剩82人。

突围是不可能了,交通沟是个“断头沟”,唯有和敌人决一死战。18日上午9时左右,日军发起第一次冲锋,前进30米便被第四连密集的火力打懵了,仓皇散开队形,向后退缩。日军军官川岛看到第四连的火力后惊呼:“这不是土八路,这是一支正规部队!”原来,十九团的前身是北伐时期的叶挺独立团,被称为“铁军”。第四连是从地方武装发展起来的一支正规部队,武器配备精良,还拥有重机枪,连长白思才(江西人)就是连里的重机枪手,他是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七七事变”以后改编到——五师,参加过平型关战役。他16岁就参军,牺牲时才20多岁,已成长为一个沉着、机智的年轻指挥员。

鬼子清醒过来后,立刻分多路向第四连阵地迂回过来。川岛投入10多挺机枪,集中火力向第四连阵地扫射。在火力掩护下,日军士兵向第四连阵地爬来。当鬼子距离阵地百米左右时,第4连枪榴弹集中打向日军火力点,同时轻重机枪一齐开火,压住了日军的火力。枪榴弹是新四军军工部门的新产品,让鬼子们吃足了苦头。日军第二次冲锋又以惨败而告终,但此时第四连的弹药也消耗得差不多了。

此后日军又有多次进攻,都被打退。日军改变战术,集中所有的山炮、九二步兵炮、迫击炮、掷弹筒,向第四连阵地猛轰,一时弹如雨下,烟尘滚滚。当日是晴天,但漫天的烟雾把太阳都遮住了,就像黑夜一样。

炮击中,白思才右手被弹片炸伤,昏迷了过去。苏醒后他挣扎着爬起来,来往于壕沟内,鼓舞士气、安慰伤员、指挥战斗。这时李云鹏也几处负伤,满身血迹,他找到白思才,递上自己在炮火中写的报告,白思才在上面签了字。报告中叙述了战斗情况,并请求批准他们火线接纳新党员。连部通信员在火线入党申请书中写道:在党最需要的时候,我将把自己的生命献给党和人民,绝不给我们党丢脸,绝不给中华民族丢脸!

因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

晚霞满天,炮火仍在继续。经过一整天的战斗,全连已剩下不到一半人,而且有的身负重伤,没有负伤的,也是饥渴难耐体力不支,而抢回的弹药也快用光了。白思才下命令,把余下的子弹集中给重机枪使用,轻机枪全部拆散,步枪也拿下枪栓,装上刺刀,准备肉搏战。

日军围上来了,一点一点接近第四连阵地。重机枪一阵扫射,日军倒下一部分。子弹用光了,日军重新冲上来,惨烈的肉搏战开始了。当夜幕降临阵地时,喊杀声终于停了下来,因为敌我力量悬殊太大,第四连将士全部壮烈牺牲。

战斗过后,地方民兵赶到刘老庄,收殓埋葬烈士遗体。阵地上,硝烟还没散尽,晚风萧瑟,寒星惨淡,勇士们的遗容催人泪下。有的怒目圆睁仍俯卧在战壕边,有的紧握枪支斜靠在大树上,有的双手狠狠地掐住敌人的脖子,有的紧紧咬住敌人的耳朵……很多战士是和日本人抱在一起死的,最后收葬的有84具尸体,因为有两具实在和日本人分不开了,就一起下葬了。是役,日军被击毙170多人,伤300多人。

反“扫荡”结束后,第7旅重新组建第4连,并命名该连为“刘老庄连”。当地人民群众为该连82位烈士举行公葬,修建了“新四军抗战八十二烈士之墓”的墓碑,并选送82名优秀子弟补入该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纪念烈士,当地人民政府在烈士殉难处建立了刘老庄烈士陵园。

82位烈士忠勇精神永存

由陕北到苏北,敌后英名传八路;从拂晓到黄昏,全连苦战殉刘老庄。

第四连的82位英烈,中华人民共和国不会忘记,党和人民不会忘记,当地人民群众为第四连的82位烈士举行公葬,墓地就在烈士牺牲的地方,并修建了“新四军抗战八十二烈士之墓”。每逢清明或烈士忌日,棵棵松树上便挂满扫墓群众献上的白花。

今日连队

现在的刘老庄连: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4集团军第127师第379团第4连。

2009年,“刘老庄连”被评为全国“双百”人物和省“双50”人物,更让人们对曾被胡锦涛总书记誉为“新四军‘刘老庄连’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杰出代表”的敬仰之情。在刘老庄八十二烈士殉国67周年之际,我们特刊登了《今日“刘老庄连”》的文章和“刘老庄连”的一组照片,以让广大读者能更多地感受“刘老庄连这一文明之师、胜利之师、威武之师的精神风貌,同时也为我们的“爱心淮阴”建设起到一定的激励和推动作用。2010年是刘老庄八十二烈士殉国67周年,为缅怀先辈功勋,重温历史,笔者特地走访了济南军区某部刘老庄连,目睹了新时期刘老庄连的发展之路。回顾刘老庄连走过这67年,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部气势磅礴、威武雄壮的战争画卷。刘老庄连在67年的建设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缔结的优良传统,是留给我们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是激励我们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从辉煌走向辉煌的重要保证。

近年来,刘老庄连十分重视对连史的发掘和发扬,他们在连队建立了连史馆,并把连史教育作为新兵入伍第一课来上,让士兵一走进连队就了解连队历史和传统,教育每名同志要“牢记历史,弘扬传统,再创辉煌”。还结合部队训练任务多、流动性大的特点,为更好地做好驻训期间的传统教育,2009年赴日照海训期间,连队特别组织制作了“刘老庄连流动连史馆”让连史跟着部队走。另外,连里还将连队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战斗经历和英雄人物的事迹编印成册,作为连队传统教育的教材,人手一份。并把连队的光荣传统编成故事,排成节目,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传统的烙印烙在每个官兵心中。3月18日是刘老庄连的建连纪念日,每年的这一天,连里还都会组织官兵向连旗宣誓,并把全连官兵拉到训练场,以比武竞赛的形式向建连纪念日献礼。同时这一天,还会请来在连队战斗过的老首长、老前辈讲传统、做报告。与此同时,为充分发掘连队历史,还设计制作了“刘老庄连纪念章”,把刘老庄连的传统和精神充分浓缩进去,使之成为连队的精神标志。

刘老庄连是一个钢铁集体。他们在练打赢、谋打赢的军事斗争准备中,真抓实练、敢为人先。讲套路、教方法、科学组训,围绕中心工作谋求全面过硬。

刘老庄连没有后进的战士,老兵、新兵人人都是尖子兵。“我们更突出整体标兵。”刘老庄连周连长说,“与其他连队突出训练尖子相比,刘老庄连要求每一个士兵都是训练尖子”。2009年7月至8月份,在上级的组织下,刘老庄连官兵82名同志赴日照参加海上适应性训练,这是他们首次组织海训,在一没设施,二没骨干的情况下他们积极学习,借鉴友邻部队经验,细致严密组织海训骨干培训,保证了海训工作的顺利展开和实施。科学认真组织先期理论知识学习和陆上蛙泳动作训练。教练员苏太山早在6月份就参加了师里的骨干集训队,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他们训练强度很大,又值三伏暑天,日照强度大,背上、手上的皮都晒脱了两三层,人变的又黑又瘦。辛勤的付出并没有白费,换来的是一身的精干,该同志在海训场上发挥了重要的骨干教学作用。经过此次海训,该连82名同志,从不到1/4会游泳到最后90%以上的顺利游完200米,取得较大进步。在平时的训练中,全连官兵在做好基本科目前提下,齐上阵,人人钻研,训练战术,并最终创出特色,让刘老庄连战术叫响“铁军”。2007、2008、2009年连续三年,刘老庄连战术套路成了全团所有连队的示训教材。几年来,在“刘老庄精神”的激励下,连队有21人荣立三等功,3人直接提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