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途中,张骞又被匈奴拘禁了一年多。不过,张骞有着一种军人特有的敏锐,在进入匈奴人的控制范围之后,他就开始留心每一处水源、每一块草地,并详细记录下来,为日后追随大将卫青征战匈奴立下了汗马功劳。“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张骞后被武帝封为“博望侯”,此为后话。
公元前126年,趁着匈奴内乱,张骞在妻子与堂邑父的帮助下乘机脱身回到长安。张骞出使时一百余人,12年后,回到长安,只剩下两个人——张骞和他的仆人堂邑父。
张骞第一次出使没有完成他的政治使命,但沿途洞悉了西域的政治经济和人文地理。他将沿途见闻采集汇总,呈报武帝,为汉朝打开了另一番迥异的格局。
除了他经过的国家,张骞还指出西方的另一个强大的帝国——安息,即安息王朝统治下的波斯,在其后的数世纪中,它将作为丝绸之路上最大的中转站和经纪人的身份登上舞台。
随后,汉武帝又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使团人数达三百人,张骞及其随行者的足迹也更为广远,悉数拜访了大宛(费尔干那)、康居(以今塔什干为中心的游牧王国)、大月氏、安息(古代波斯帕提亚王国)、身毒(印度)等国。
张骞的两次西行,打破了游牧民族对丝路贸易的垄断,使中国和中亚、南亚、西亚诸国之间建立了直接的贸易往来关系。作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张骞记录下对外部世界的首次真知实见,结束了我国古代对西方神话般的传闻认识,也成为后来《史记·大宛传》和《汉书·西域传》的最初来源,世人把张骞通西域一事形象地称为“凿空”。
忠诚是责任最高形式的表现。一个人的忠诚不仅不会让他失去机会,还会让他赢得机会。除此之外,他还能赢得别人对他的尊重和敬佩。人们似乎应该意识到,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不是一个人的能力,而是他优良的道德品质。
“封狼居胥”——霍去病
霍去病,西汉武帝时期杰出军事家,好骑射,善于长途奔袭。霍去病多次率兵与匈奴交战,在他的带领下,匈奴被汉军杀的节节败退,“封狼居胥”由此得名。
霍去病出生在一个奴仆家庭,他的母亲是私生子,而他也是一个私生子,拥有这样身份的他,似乎长大也要成为奴仆。就在他三四岁的时候,他的姨妈卫子夫成为汉武帝的爱妃,卫家人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18岁时候的霍去病,作为皇后和大将军卫青的外甥,是除了皇族子弟以外最受宠信的“高干子弟”。这个相貌奇伟、性格坚毅、智勇过人的青年很受武帝赏识,便派他做了保卫皇帝安全的侍中官。他虽年少位尊,但精于骑射武术,汉武帝想教他兵法,他却答:“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他的志向在于疆场。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漠南之战打响一年之际,霍去病对武帝刘彻说:“陛下,请派我去战场。”
武帝同意了。实际上,武帝这次派霍去病参战,只是想让他见识见识真正打仗的模样,作为一项锻炼。
于是在战场上,甲胄如林、枪戟如雨的汉家军阵中出现一个特别年轻的身影,他随侍在大将军卫青的帅旗旁,当卫青拔出宝剑时,森然剑锋折射出少年眼中喷薄欲出的锐芒。
卫青大军出师不利,基本上无功而返。但霍去病带着部下八百骑,独自抛开大军两百多里,一往无前地奔向北方。这一战,霍去病以八百轻骑深入敌军腹地,在沙漠中斩杀敌人2028人。2028人中有匈奴的丞相、当户,其级别相当于汉朝高官。匈奴单于祖父辈的籍若侯产亦在死亡名单内,甚为难得。霍去病在百忙之中还顺手抓了名俘虏——单于的叔叔罗姑比,押往长安。
霍去病带800人去,带800人回来。中外多少名将猛士,有哪个像霍去病这样,带800人深入敌后歼敌2000余,赢得离谱就算了,居然还带原班人马返回,不损一兵一卒?长安少年已经不在市井游走玩闹,而变成了叫那匈奴胆寒的“飞龙”,在天翱翔。
还有一则关于霍去病的传说。霍去病河西一役立下大功,汉武帝特派使臣载了美酒到前线去慰问。霍去病对使臣说:“谢谢皇上的奖赏。但重创匈奴不只是我的功劳,功劳归于全体将士。”遂命令将御赐美酒抬出犒劳部下。但酒少人多,怎么办?霍去病吩咐手下,将两坛美酒倒入营帐所在的山泉之中,于是整个山谷顿时酒香弥漫,全体将士纷纷畅饮掺酒的山泉,欢声雷动。这就是“酒泉”的来历。
继河西两战之后,匈奴浑邪王投降汉朝,匈奴单于不得不远逃漠北。但匈奴人仍未放弃对汉朝边境的掠夺,公元前120年秋,匈奴骑兵万余人又突入定襄、右北平地区,杀掠汉朝边民一千多人。汉武帝决定远征漠北,彻底消灭匈奴军队,便发动了“漠北大战”。
在这次大战之中,霍去病率部奔袭两千多里,以一万五千的损失数量,歼敌7万多人,俘虏匈奴王爷3人,以及匈奴贵族83人。正如汉代另一名将陈汤所说的那样: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霍去病一路追杀,一直来到了今蒙古肯特山一带。
为了庆祝这次战役的胜利,霍去病在狼居胥山积土增山,举行祭天封礼,洒酒淋于漠北之土,酒香飘至三千里,直入咸阳地;将士呐喊,气势如虹,震撼人心,凯旋归朝。
经此一役,“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匈奴一蹶不振,再也不能对中原王朝构成有力的威胁。征服匈奴之后,汉朝的疆域就马不停蹄扩得更大。“屠大宛之城,蹈乌桓之垒,探姑缯之壁,藉荡姐之场,艾朝鲜之旃,拔两越之旗”,不但把趁秦末动乱而割据自王的朝鲜、东越、闽越、南越一一削平,又从匈奴处夺回河套地区,更是首次将云贵、河西走廊乃至西域纳入版图。汉军的旗帜,第一次插上云贵高原,帕米尔之巅。霍去病和他的“封狼居胥”,也成为中国历代兵家人生的最高追求,终生奋斗的梦想。
忠诚是人类最重要的美德之一,从古到今,没有谁不喜欢忠诚。君主需要忠诚的大臣,每个人都希望有忠诚的朋友。臣子忠实于自己的朝廷,忠实于自己的君主,与百姓同舟共济、共赴艰难,将获得一种集体的力量,人生就会变得更加有意义。
“独臂英雄”——丁晓兵
丁晓兵,1965年出生,1983年入伍,现任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8730部队政治委员。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保持英雄本色的忠诚卫士”和“全国自强模范”等荣誉称号。
丁晓兵在面临重大人生抉择时,始终把党的事业和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1984年,他所在的侦察大队参加边境防卫作战,他用鲜血写下请战书:“我坚决要求参加战斗,打头阵、当尖兵,请党在战斗中考验我!”他先后出色地完成了20多次侦察和作战任务。一次,身为侦察大队“第一捕俘手”的丁晓兵,深入敌人阵地生擒俘虏,返回途中,为掩护战友和俘虏,抓起敌人投来的手雷向外扔的刹那间,手雷突然爆炸,右臂被炸得只存一点皮肉。为了把任务完成到底,他以惊人的毅力用匕首割下残臂,扛着俘虏,冒着炮火翻山越岭四个多小时才与接应分队碰上头。就在此时,他一头栽倒在地,战友们以为他牺牲了,含泪为他整理“遗容”,准备送往烈士陵园。路过的前线医疗分队被这个场面深深感动,有个老军医比较有经验,切开他的腿部动脉血管,强行压进2600mL血浆,死神就这样与这位独臂英雄擦肩而过。全国各大媒体以“中国兵”为题,详尽报道了他的英雄壮举。“中国兵”的事迹强烈地震撼了那个崇尚英雄的时代的人们的心灵,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中国青年。
丁晓兵身残志坚、自强不息,以“人可以有残缺之躯,但不可有残缺之志”
自勉,婉言拒绝组织照顾,放弃到地方任职、军校任教、机关工作的机会,郑重表示“一要学习,二要工作,绝不离开部队”,毅然选择继续留在部队艰苦奉献。他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从练习单手打背包、单手射击和左手投弹开始做起,以惊人的毅力和钢铁般的意志,摸爬滚打样样争先,终于在军事训练科目的考核中取得优秀的成绩。他参加过数十次军事演习、抗洪抢险、扑救山林大火的行动,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优秀的师政委。他当指导员时,所在连队被评为军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当教导员时,所在营被师评为全面建设先进营;当团政委时,所在团队被武警部队记集体三等功。作为一个从战火中走出来的英雄,他经受住了荣誉关、残疾关、利益关的考验,在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不甘平庸、永不服输,取得了一系列不平凡的成绩。
丁晓兵的生活早已远离硝烟,但在和平时期,也有和平时期的考验。部队地处繁华都市无锡,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时时冲击着这些当兵的人。
为带好新时代的兵,丁晓兵一共总结了105条经过上级肯定的先进经验,来面对多彩变幻的生活甚至各种诱惑。他始终关注时代发展潮流,坚持在开拓创新中带领部队,与时俱进地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营养,始终保持充沛的思想活力,不断创造出鲜活经验来指导部队实践。针对新时期青年官兵思想活跃的特点,他带领政治处的同志吃住在基层,归纳了实话实说、一事一议、新闻点评、模拟法庭等“群众性教育20法”,在武警部队加以推广。针对官兵心理问题增多的实际情况,他创造了“心理自我调节12法”在全师推广,使官兵一些突出的心理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受到武警部队心理专家的充分肯定。为适应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新要求,他带头研究信息战理论,积极推进团队信息化建设,邀请国防大学傅立群将军与官兵对话,引导大家更新思想观念,总结的“认清变革明责任,适应变革尽忠诚”的教育经验被武警总部转发。
在实际工作中,丁晓兵注重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用创新的方法解决部队建设中的难题。官兵在训练中受伤一直是制约和影响部队训练质量的老大难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丁晓兵专门到南京体育学院请来专家教授进行科学指导。他和专家们一起研究人体结构,研究不同体质的人的骨骼承受力,提出了“在超强度训练中如何科学分配体能”、“训练强度如何与不同官兵体能要求相适应”的科学训练方法。在研究中,他还发现个别战士在强度训练中之所以容易骨折,主要原因是骨质成分中钙元素不足。为给战士补钙,他建议团党委在部队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出资10万元购买了20头奶牛。如今,基层官兵每天早晨都能喝上新鲜的牛奶,官兵训练负伤率降低到0.5%,训练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他的倡导下,部队又先后开展百名教授进警营,主题活动到公园,地方法庭到部队等活动,令人耳目一新。
他20多年如一日坚持学习,仅读书笔记就写下了900多万字。他严格自律,多次拒收送上门的钱物,坚持原则婉拒亲人的请求,保持了共产党员的纯洁性、先进性。他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不懈奋斗的精神跨越时空,创造了非凡业绩,书写了光辉人生。
时代在变化,丁晓兵却始终牢记着党的教导和组织的嘱托,始终保持着共产党人的英雄本色,续写着辉煌的人生篇章。他把对党的忠诚、对祖国的热爱、对部队的责任,全部倾注于他军人生涯中的每一个细节,付诸部队生活中的每一个举动。奖牌、证书见证了他以伤残之躯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的不平凡历程,见证了他从战斗英雄到时代先锋的前进道路。
模范教员——方永刚
方永刚1963年出生于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的一个贫困家庭。1985年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同年7月入伍,1992年12月入党,曾获得历史学学士、法学硕士、军事学博士学位,先后在海军政治学院、海军大连舰艇学院任教,生前为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研室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辽宁省国防教育讲师团成员、沈阳军区联勤部客座教授、大连市讲师团成员等。专业技术7级。长期从事政治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
20多年来,方永刚一直从事政治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为发展军队教育事业和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坚持深入学习、坚定信仰、模范践行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工厂、农村、学校和社区,真情传播党的创新理论,被誉为“平民教授”、“大众学者”。多次被学院评为优秀教员、青年教员成才标兵。
2008年3月25日22时08分在北京病逝。
他经常对别人讲,自己是在党的创新理论哺育下成长成才的,是党的创新理论的直接受益者,对党有着发自内心的深厚感情。
学习、研究、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使方永刚深深地体会到:在当代中国,只有党的创新理论才能解决面临的发展问题,才是指引中国走向繁荣富强之路、人民过上和谐富裕生活的唯一正确的理论;党的创新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指南,是实现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伟大真理。正是靠着这种坚定的信仰,他一直把学习、研究、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作为自己最神圣的职责,看做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事业,当成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每当党中央提出新的思想理论观点,他都及时学习研究,很快就有论文发表或专着出版。
多年来,他遇到理论困惑不动摇,碰到现实困难不回避,面对错误思潮敢斗争,在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和坚决扞卫中,不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信赖。他始终认为,如果他的宣讲可以使广大官兵和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更坚定一点、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更深入一步、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更充足一些,那么,研究和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就是他人生的最大价值和全部意义!
方永刚几乎把业余时间全都用在刻苦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上,并及时把学习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先后出版了16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专着,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在国家和军队核心期刊上发表40多篇,荣获“全军政治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等28个奖项,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军队重点理论研究课题7项。1997年5月8日,一场车祸造成他的颈椎严重骨折。在做牵引治疗的情况下,他仍然坚持看书学习。住院108天,他一连看了43本书,并完成一部30万字的专着《亚太战略格局与中国海军》。党的创新理论每前进一步,他的学习就跟进一步,研究就深化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