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勰(约465—约532)南朝东莞莒(南朝侨置于京口,今江苏丹徒)人,文学理论批评家。字彦和。一生经历宋、齐、梁三朝。出身家庭清寒,梁时历东宫通事舍人,迁步兵校尉。后出家为僧,释名慧地。齐末著有《文心雕龙》,为我国文学评论开山之作,论古今文体及文之工拙,沈约谓其深得文理,对当时文学片面追求形式风气予以抨击。勰为文长于佛理,建康寺塔及名僧碑志,不少出于其手。著有《灭惑论》,针对当时道教徒攻击佛教之《三破论》(破国、破家、破身)进行反驳。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出身宗室,父道怜,嗣道规,袭封临川王。官至南兖州刺史、开府仪同三司。潜居研志,寡嗜欲,好文义,为宗室之表。招纳文士著为《世说新语》,记东汉迄东晋门阀、士大夫言行,轶事琐语,足为谈助。卒谥康。
刘宗周(1578—1645)明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名宪章,字起东,号念台。因讲学山阴县城北蕺山,学者称其为蕺山先生。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历官左都御史。但因其为人清正廉直,同情少、氏疾苦,声援东林党的反奄党斗争,长期被排斥在野,实际在朝日不过四年。南明弘光元年(1645)清兵南下,陷南京,下杭州,宗周见大势已去,明朝旦夕将亡,于六月十七日绝食而亡,享年六十八。是蕺山学派的创始人,著作有《刘子全书》等。
刘禹锡(772—842)唐洛阳(今洛阳市)人。字梦得,贞元进士,登博学鸿司科,授监察御史。与柳宗元等人友善,反对藩镇割据,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反对宦官干政。参加王叔文集团,参与“永贞革新”。失败后贬郎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后经裴度力荐,任太子寄客,加检上礼部尚书。在哲学思想上提出“天人交相盛”的著名论断。诗文享誉于世,后与白居易唱和甚多,人称“刘白”。有《刘梦得文集》行于世。
刘铭传(1836—1896)清末安徽合肥人,字省三,号大潜山人。咸丰四年(1854)为对抗太平军,在家乡筹办团练。1862年所部编为李鸿章淮军开至上海,长期在苏南、浙江镇压太平军,升至总兵。所部号“铭军”为淮军主力之一。1865年率部赴山东镇压捻军,后擢为直隶提督。1884年六月,奉命督办台湾军务,筹备抗法。八月,法军进犯基隆,率部多次击退法军进攻。1885年十月台湾设省,为第一任巡抚。任内除加强海防,整顿吏治外,又开办铁路、煤矿及新式学堂等,对开发台湾有所建树。1891年因病离职,后卒于家乡。有《刘壮肃公奏议》等。
齐威王(?—前320)战国时齐国君。公元前356—320年在位。名田因齐。曾召诸县令长七十二人,现场奖励了能经常反映缺点而又政绩卓著的即墨大夫;烹杀了经常汇报成绩但农田荒芜人民贫苦的阿大夫,官吏为之震惧,人人再不敢饰非而务尽其诚。任邹忌为相,修明法律,监督奸吏,以贤臣为宝,在首都稷门之下设学宫,集学者广言治乱之策。下令群臣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者,受中赏;能谤议与朝,闻寡人之过者受下赏。军事上用孙膑治军,在桂陵、马陵两次战役中大败魏军,齐国强盛,始称雄于诸侯。
齐桓公(?—前643)姓姜,名小白,春秋时齐国君。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齐襄公弟。襄公昏乱,恐祸及己身,与鲍叔逃奔莒。后归齐立为桓公,重用管仲。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实行改革。齐国因而强大,北伐山戎救燕、伐狄救卫,制止楚国北上,改变了“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的局面,成为春秋早期的霸主。管仲死,桓公不听管仲遗言,重用杀子求宠的易牙,背叛卫国的卫公子开方,五公子各结党争立,桓公尸在床上三月,尸蛆出于户。
庄周(约前369—前280)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尝为蒙漆园吏。家道虽贫,却拒绝楚威王厚币以迎,许以为相。其人与魏相惠施友好。著有《庄子》一书。继承和发扬了老子思想,但也有自己的特点,其思想核心是相对主义。在认识论方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力,但不重视客观事物的性质,对真理标准做了不可知的论证。而表现在政治方面,则所向往的是“至德之世”,即无政府主义认为天下之所以乱,其病根在于治,是战国时期著名的道家代表人物。
江淹(444—505)南朝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字文通。历任宋、齐、梁三代。曾官御史中丞,迁金紫光禄大夫,封醴陵侯。以诗赋著称,为南朝著名文学家。其诗多拟古之作,对各家风格长处心领神会,摹拟酷似,然乏独创之处。惟《恨赋》、《别赋》为两篇颇负盛名又新颖别致之骈文作品,显示出作者纯熟艺术技巧。自编《江文通集》散佚,今本为清人所辑。
汤显祖(1550—1616)明临川人(今江西抚州)人。字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别署清远道人。万历进士,曾任南京太常博士,礼部主事等职,因不附权贵免官。后居家于“玉茗堂”读书著述以终。所作韬文颇多,尤以戏曲名世。其诗文多愤世嫉俗,有感而发,才情放逸,格调颇高,不失为大家。著有《红泉逸萆》、《问棘邮草》、《玉茗堂集》、《玉茗堂四梦》等。
关汉卿(约1220—1330)元大都(今北京)人。号己斋。金末解元,曾为太医院尹。入元不仕,在大都的玉京书会中从事杂剧创作。与朱帘秀等演员交往甚密,并面傅粉墨,登场演出。他多才多艺,善围棋,歌舞吹弹,吟诗演戏等。著作杂剧六十余种,今存有《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鲁斋郎》等十八种。其中以《窦娥冤》为代表作。剧作多揭露当时的社会黑暗,抨击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富有现实意义。所作散曲,今存有套数十四,小令五十七。其作品对当时和后世影响极大。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被誉为元曲四大家,传世戏剧作品收入今人所编《关汉卿戏剧集》。另有散曲百余首皆收入隋树森所编《金元散曲》中。
羊祜(221—278)西晋泰山南城(今山东费县西南)人。字叔子,魏末司马昭专权,任他相国从事中郎,参掌机密。司马炎代魏,以佐命之功,进号中军将军,加散骑常侍。又以尚书左仆射都督荆州诸军事,镇襄阳十年。兴屯田,储军粮。作伐吴准备,屡请伐吴,因朝议不合,未能实现。为官清俭,死后荆州百姓立庙奉祀。
许靖(?—222)三国时汝南平舆(今河南子舆)人。蜀国大臣。字文休。东汉末,察孝廉,除尚书郎,典选举,曾与吏部尚书周毖整饬吏治,选拔人才。后避乱交州,曹操遣使招募,遂与操书,备述漂流之苦,并建言曹操尽心社稷,量才授任。蜀汉初,任太傅。
许衡(1209—1281)元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字仲平,号鲁斋。幼读经书,崇信儒学,曾与姚枢、窦默共习程、朱之学。初任京兆提学,于关中大兴学校。元世祖即位,召至京师,授国子祭酒。至元二年(1265),议事中书省。上《时务五事》,提出行汉法乃可长久的主张。六年,与徐世隆、刘秉忠等议定朝仪、官制,任为中书左丞。八年,任集贤大学士,十三年,领太史院事,与郭守敬编定新历《授时历》。十八年卒,七十三岁。他是元代三大理学家之一,与吴澄为南北学者之宗。著有《文正公大全集》,三十卷,岁久散佚,现仅存《许文正公遗书》十四卷。
阮元(1764—1849)清江苏仪征人。字伯元,号芸台。乾隆进士。曾任湖广、两广、云贵总督,后召拜体仁阁大学士,以老病致仕。元博学淹贯,曾在杭州创立诂经精舍,在广州创立学海堂,提倡朴学,罗致学者从事编书刊印工作。主编《经籍纂诂》,校刻《十三经注疏》,汇刻《皇清经解》等。又由经籍训诂,求证于古代金石,并扩大到天文、历算、地理等。所著《畴人传》、《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为研究我国历代天文学家、数学家生平和古文字学的重要资料。还曾编国史儒林、文苑传,重修《浙江通志》、《广东通志》,编辑《山左金石志》、《两浙金石志》撰《淮海英灵集》《两浙輶轩录》。著有《揅经室集》。
孙权(182—252)三国时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吴国建立者,公元229—252年在位。字仲谋,东汉末,继其兄孙策据江东六郡,招延俊秀,聘求名士,联合刘备于赤壁大败曹操,稳定了统治。继而联曹攻蜀,杀刘备大将关羽,夺取荆州,又于夷陵之战中击败刘备。称帝建吴后,曾派卫温率领船队登夷洲(今台湾),重视农业生产,在山越地区设立郡县,促进江南经济发展。死后,追尊为吴大帝。
孙武春秋末期齐国人,约与孔子同时。陈国公子完的后裔,字长卿,出生于军事世家。后去齐归吴,曾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被任以为将,与伍员助吴攻楚,创造了以少胜多的战例,著有《孙子兵法》一书,提出了“兵者,国之大事”,要以“道”作为战争制胜前提条件,并揭示了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的普遍军事规律,反映了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光辉,从而为我国军事科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孙膑战国时期齐国(今山东阳谷东北)人,孙武的后代,约与商鞅、孟轲同时。相传与庞涓同师事于鬼谷子,庞涓忌其才能,加害于他,施以朕刑。后来几经磨难,终于返国,受到齐威王赏识,任以为军师,协助齐国大将田忌,先后两次大败魏军,即著名的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著有《孙膑兵法》一书,发展了孙武的军事思想,井为我国兵家之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史料。原书久已失传。1972年,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大宗竹简,考古认为《孙膑兵法》有四百四十片,一万一千字。
孙中山(1866—1925)广东香山(今中山)人。名文,宇德明,号逸仙,又号日新。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在日本化名中山樵,后遂以中山名世。1894年创立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民主革命主张。1905年组成中国同盟会,被选举为总理,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学说。1911年10月10日领导武昌起义,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任临时大总统。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病逝。著有《中山全书》、《总理全集》、《孙中山选集》等。
孙叔敖即蔗敖或艾猎。春秋楚庄王时曾任令尹。为官“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取”。为政清廉,调度有方,使民勤于生产,国力强盛。楚庄王连年用兵,民不疲劳,商农工贾不败其业。孙叔敖对战争十分慎重,晋楚邲之战前,甚至南向欲返楚。楚庄王令其返回作战才从命。既战,则主张主动进攻,先发制人,取得胜利。吏称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得以霸。是古代颇受称颂的清官。
孙思邈(约581—682)唐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著名的医学家,少有异禀,博通群学,善谈老庄及百家之说,兼好佛典。周宣帝时,以王室多故,隐于太白山。隋文帝辅政,征为国子博士,称疾不就。唐太宗、高宗召见,授以官爵,固辞不受,而长期居于民间。坚持行医,为民除病。他具有高尚的医德,医疗作风一丝不苟。学术上重视民间医疗经验,总结出用动物甲状腺防治甲状腺肿大;用动物肝防治夜盲;应用葱叶作为导尿管为尿闭病人施行导尿术等。他最早主张妇、儿医学单独设科。此外,对采药、炮炙、针药并用经验,都有一定贡献。孙氏治学兼采各家而不泥古,并勇于实践,大胆创新,成为一家之学。撰有《备急干金要方》、《千金翼方》等。
纪昀(1724—1805)清直隶献县(今属河北)人。字晓岚,一字春帆。乾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谥文达。曾任四库全书馆总纂官,昀学问渊博,所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进退百家,钩深摘隐,各得要旨。蔚为巨观。昀能诗及骈文,多宣扬封建伦理观念及歌功颂德之作。有《纪文达公遗集》,并撰有《阅微草堂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