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大趋势——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突围
28581600000028

第28章 人民币国际化——中国突围必由之路(4)

也有金融专家提出,现在可行的办法就是构建以美元、欧元、卢布、日圆和人民币五大货币主导的一揽子世界货币体系,各国货币与之挂钩,自由选取其权重的浮动汇率政策。因为一则这五大货币都有稳定的币值和坚实的经济基础作支撑。二则五大货币已经在一定的区域和领域内成为贸易的结算货币、主导货币。三则此方案权衡了各方的利益容易达成共识,尽快生效稳定世界金融秩序。四则一揽子货币体系,各国可以自由选取其中的那些货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及各货币的权重,继续保持了既已形成的浮动汇率体系,能够为世界各国所接受,并尽快付诸实施,稳定世界金融秩序。五则有利于五大货币主权国之间的相互竞争,共同发展共同构建稳定的世界货币体系。六则反映了世界新秩序、新格局的要求,并且符合当前的态势。

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在谈到国际货币体系变革时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在世界货币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局面短期内不会改变。但是经济多元化和货币区域化,包括世界货币体系将更加多元化、区域化,这种趋势看来不可避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必要从多个方面对现有体系进行改革,包括货币体系的改革、全球金融监管体系改革。

现任花旗集团另类投资公司董事总经理和避险基金高级经理的楚钢提出了相同的观点认为,在目前的全球经济形势之下,建立一个新的革命性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困难的,他认为应该从“以美元为主体的世界货币体系”到“世界货币体制的多元化”,建立一个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

就人民币的未来国际货币地位而言,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原名誉所长赵海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条件已基本成熟,中国政府应适时加快推进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中国雄厚的经济实力及良好的经济增长势头为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而人民币在国际上享有良好信誉则为人民币向世界货币跨越创造了条件,中国政府应适时加快推进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的进程。

眼下的金融危机为人民币的国际化提供了前未所有的机遇。但是人民币的国际化必须涉及到人民币的可兑换、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和国内金融体系改革。把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和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结合起来,将有利于中国的金融稳定。如何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和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逐步放松对某些类型的外汇管制,不仅是人民币逐步走向国际化的需要,同时也是中国经济逐步发展成为经济大国的必然要求。

人民币还尚未实现“自由”兑换。倘若此时就提出让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的设想,也许是不实际的,会对于人民币的发展产生拔苗助长的危害。

但是全世界都必须承认的是,随着中国经济在亚洲地位的增强,亚洲市场整合程度的提高,人民币能够为亚洲国家提供普遍接受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从而帮助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解决汇率制度选择的难题。有亚洲市场的支持,人民币将会成为亚洲的共同语言,将极大地改进目前不平衡的国际货币体系,提升人民币在未来货币体系中的地位。这一优势对提高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有重要作用,它将增加中国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发言权。人民币的崛起将成为本世纪国际金融领域中最重要的事件。

人民币自由化、国际化只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中国人民银行自2008年12月至今,已分别跟6个国家及地区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一共达6500亿元人民币,又推动人民币贸易结算,为人民币迈向国际化跨进一步。

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就中国的经济未来发展或是国际货币体系的变迁需求来看,都将是必然。

人民币国际结算条件已具备

全球金融危机引发了对改革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随之日益高涨。

从经济学原理来讲,通常货币国际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本币在一般国际经济交易中被广泛地用来计价结算;第二层次是本币在外汇市场上被广泛用作交易货币;第三层次是成为各国外汇储备中的主要货币之一。如果本币广泛地用于计价结算,那么,该币将有可能逐渐地成为外汇交易的主要对象货币。如果本币被广泛用于国际交易,那么,该币就可能成为政府干预外汇市场时买入外汇的对象货币,其结果是本币成为储备货币。因此,本币用于国际结算是货币国际化的初级阶段。

人民币国际结算条件现在已经具备。2008年12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广东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东盟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加快推进人民币用于区域性国际结算的试点工作,迈开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步。

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本质上是本币用于国际结算。本币作为国际结算货币即本币在国际贸易中执行计价和结算的货币职能,是指在居民与非居民进行国际贸易(包括商品与服务两个方面,大致相当于国际收支经常项目)时,进出口合同以本国货币计价;居民向非居民可以用本币支付,并且允许非居民持有本国货币存款账户以便进行国际结算。因此,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即允许进出口企业以人民币计价结算,居民可向非居民支付人民币,允许非居民持有人民币存款账户以便进行国际结算。

居民和非居民对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有明显需求。

我国目前的对外贸易规模已相当大,2008年进出口总量高达2.56万亿美元,边境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进行计价结算的需求日益增大。当前,不仅选择结算币种和定价能力的境内进出口企业对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有强烈需求,那些希望从人民币升值中获取收益的境外出口商(向我国出口)、在我国有相当规模的投资和人民币收入的外资企业对使用人民币进行国际结算也具有较大需求。

人民币汇率和我国通胀率较为稳定。如果本币汇率经常变动,特别是贬值,那么该货币就不会有吸引力。如果一国通胀率较高,无论是从货币购买力下降还是可能产生货币贬值预期看,非居民采用该货币用于国际贸易的计价结算的需求将明显减弱。2005年汇改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保持了稳中有升的态势,展望未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平稳较快增长,人民币将基本处于这样一个平稳升值的状态。与此同时,尽管2008年近6%的CPI涨幅较往年偏高,但仍属可控,且在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未来逐步回落的趋势已经基本确立。稳定坚挺的汇率和低位运行的通胀率十分有利于推行人民币国际结算。

我国金融市场较为发达并逐步开放,本币用于计价结算的结果是非居民在本国银行中持有的本币账户存款额的变动。以对外贸易为例,如果本国的贸易收支为顺差,非居民的本币存款会减少,由此产生在国内金融市场上融资的需求。

反之,如果出现收支逆差,非居民的本币存款就会增加,由此会产生投资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金融市场如果较为发达,并且非居民在市场上可以自由地进行资金交易,那么,本币作为计价结算货币的吸引力就会大大增加。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投资领域不断扩展,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期货市场等金融市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这就为非居民的实业投资和金融投资提供了便利。展望未来,我国的金融市场将进一步趋于开放。如果允许非居民人民币账户在境内实行直接投资和委托银行在境内进行理财,则近期内人民币对非居民的吸引力就相对较大。

实现人民币国际结算将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宏观效应。实现人民币国际结算有利于加强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和投资往来,促进我国经济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完善汇率形成机制是深化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人民币走向完全自由兑换和逐步国际化的重要步骤和内容。人民币在区域范围内用于国际结算之后,币值有了更大范围和更新角度的参照标准,这有利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促进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有利于逐步改变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抑制其弊端和负面影响;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有利于我国金融机构不断丰富其金融产品的种类和结算工具的类型。

在此带动下,与此相关的针对非居民的业务包括结算业务、短期或超短期的资金折放、中长期的投融资业务、衍生产品交易业务都会应运而生,非居民对人民币投融资产品和衍生产品需求的扩大将推动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开放。在这个过程中,金融业务的增加会使金融机构有更多盈利的机会。随着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地域范围和交易规模的扩大,国际市场上必将形成人民币存贷款需求等各种交易需求,并最终产生以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需求,人民币在国际交易、国际投融资和各国官方储备中将逐步扮演重要的角色,而我国境内的国际金融中心也必将成为人民币资金融通的重要场所,这将使我国的国际金融资源配置能力大大增强。

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对中资商业银行也将带来新的挑战。中资商业银行的现行国际结算系统不能适应新的业务要求,需做相应的调整;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中国的商业银行相关的制度安排和管理流程缺失,需要加以研究确定。包括需要对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涉及到的结算管理制度、财务会计制度和海外行管理等有关制度以及相关的业务流程和考核机制做相应的调整、补充和完善;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后,监管当局必将强化合并报表后的监管,要求中资银行加强对海外分支机构的风险管理,这将考验中资银行合并报表后的综合风险管理能力。

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将会给监管和政策带来挑战。由于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后必然出现人民币海外持有现象,如制度安排和监管设计上未对此有充分的考虑,极有可能出现一时被动和管理滞后的局面;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在监管调控与统计监测措施方面必须及时跟上。金融监管机构要相应调整监管的着力点,将长期以来以外汇以及外汇收支作为监管内容的管理框架转变为以跨境资金流动为监管内容的管理框架,从制度安排及监管设计上将人民币的跨境流动以及境外资产负债纳入监管监测体系并作为重要的监管内容。应增强央行对本外币市场联动的分析、预警、预测以及快速反应能力。同时金融监管机构应组织设计科学合理的清算渠道和统计监测体系。

尽管人民币国际结算的条件已经具备,中国政府已经开始推动人民币国际结算的实施,人民币国际化已经迈开第一步。但是货币国际化的进程主要由市场力量决定,即便政府想推动货币国际化,但如果本币对非居民没有吸引力,货币国际化也是难以实现的。2008年的相关数据表明,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德国跃居世界第三位,对外贸易总量稳居世界第三位,贸易依存度达60%左右,全年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超过900亿美元,这说明我国的经济开放程度已相当高。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开放深度及广度的进一步扩大,必将产生人民币国际化的市场需求,这种需求目前已部分地从边境贸易和地下交易中反映出来,而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初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