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英国中小学教育特色与借鉴
28582600000001

第1章 英国中小学教育概况(1)

英国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也是一个充满创造力和钻研精神的国度。长期以来,从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到曼彻斯特大学发明的计算机,到布莱恩·约瑟夫对超导的研究,英国培养出了9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以自己的从容和自信在科学和艺术领域赢得了极高的国际声望。当然,这些成就源自英国特色的教育。

1997年,英国政府将“优先发展教育,加快信息化步伐,建设学习化社会”列为重要国策之一。一个名为“国家学习信息系统建设计划”正式启动。到2003年,名曰“Grid”的网络连接了英国所有家庭、街道、社区、医院、工作单位、社会服务以及大众传媒体系,满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职业教育、终身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需求。英国的教育系统号称是世界上最为严谨,复杂但又灵活的教育系统之一,同时也有许多优异的特点。英国院校的教育质量一直处于世界前列,而完善严格的质量监督体系,也使英国学历受到全世界的普遍接受和推崇。

本章节将简要介绍英国中小学教育的概况,在行文安排上,开头介绍英国中小学教育的历史沿革,接着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英国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改革措施及改革的特点,从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还有师资培训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全面了解英国中小学教育的特点。

英国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史

一、17世纪至18世纪末的教育

英国是一个具有浓厚的封建传统的国家,封建势力根深蒂固,但它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早,资产阶级在利用英国人民反封建革命力量的基础上,于1640—1688年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这次革命以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的阶级妥协而结束,建立了二者联合专政的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国家,因此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在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无不打上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妥协的烙印。在十七八世纪,英国的教育仍保留着相当浓厚的封建主义教育的传统。教育继续被视为宗教教派活动或民间活动,英国政府是不予过问的;初等学校基本上仍由国教教会掌管,另外还有一些慈善学校和私人学校,它们与中等教育是不相衔接的;作为中等教育主体的公学和文法学校,以及牛津、剑桥大学等高等学府,都一直带有古典主义和经院主义的色彩。

当然,资本主义经济和自然科学、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不能不对英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出现了实科中等学校,大学中开设了一些自然科学讲座等等,但由于封建势力的顽固和教育在英国长期被上层社会当作装饰品,英国教育在这一时期中的这点进步与其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是不相适应的。

二、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的教育

17世纪英国实现了资产阶级革命。从18世纪60年代起,英国进行工业革命,历经几十年时间,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工业现代化需要大量培训工人和职员,而教育的大发展有赖于国家的支持和协调,因此,随着工业资产阶级直接参与政权,英国一反以往由教会与慈善团体办教育管教育的旧传统,从1833年起政府开始干预教育,主要是通过财政补助和监督来控制学校,同时逐步建立起国家的教育领导机构,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了国家领导与地方分权并存的教育领导体制。在国家的干预下,再加上劳动群众争取受教育权的斗争,这一时期的英国教育有了显著的变化和发展,其总趋势是:初等教育逐步推广,中等师范教育开始受到注意,出现了不同于旧传统的新的中学和大学。各级学校教育中,神学与古典的内容有所减少,实科内容渐渐增多。

(一)初等教育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初等教育,仍然主要是一种慈善事业。导生制学校和幼儿学校就是此时在英国出现的两种属于慈善事业的初等学校。

导生制也称相互教学制度,是由教师选择一些年级较高或年龄较大、成绩优秀的学生充任“导生”,作为助手,先让他们接受教学内容,再让他们转教其他学生的一种教学制度。1798年英国教师兰卡斯特(J.Lancaster)首先采用此法在伦敦附近办学。英国牧师贝尔(A.Bell)差不多与兰卡斯特同时也在英国宣传这种教学方法,故称兰卡斯特-贝尔制。它在英国盛行近三十年,对后来英国初等教育制度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对欧、美其他国家也有影响。

幼儿学校(Infant School)为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于19世纪初在纽兰纳克所创办,目的是让工人子女能学点初步的文化知识。经过欧文的理论宣传,竟形成了“幼儿学校运动”,在19世纪上半叶的英国很有影响。

在社会的强大压力下,英国政府不得不于1834年通过了第一个“工厂法”,其中要求凡在工厂劳动的童工每天应在工作时间内受三小时的教育,学习读、写、算和基督教原理。

1870年英国政府颁布了“初等教育法”,重申国家对教育的补助和监督,在各学区设立国民学校(小学),承认教会学校为国家教育机关之一种,但要求学校中的世俗科目与宗教分离。1880年英国政府规定初等教育为强迫教育。到1891年,开始实现初等教育免费的规定。至此,英国初等教育制度基本形成并为国家所控制。一般初等教育为6年,也有8年和9年。6年毕业的可进高小;8年毕业的可进职业学校、师范学校,这是劳动人民子女受的那一轨教育。

贝尔-兰卡斯特制的导生制

贝尔-兰卡斯特制(Bell-Lancaster system),英国国教会牧师A.贝尔和公谊会教师J.兰卡斯特创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又称导生制,也有译为“兰卡斯特-贝尔制”。1791年,贝尔在印度马德拉斯的兵士孤儿学校中,采取用年长学生来帮助教师教其他学生的教学方法,此法被称为马德拉斯制。贝尔于1795年回到英国,并在1798年出版《一个教育实验》的小册子,介绍自己的思想和做法,但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1798年,兰卡斯特在伦敦的巴勒路自办一所学校,由于学生人数过多,又无钱去聘请教师,便设想先教一些年长而成绩好的学生,然后再由他们去教其他学生。他吸取了贝尔的一些观点,并于1803年出版《教育的改良》一书,描述了自己的教育尝试。导生制由此而引起了英国社会和广大公众的注意。导生制的具体做法是:教师先将当天的教学内容传授给导生,然后由这些导生各自领着一排按长课桌排坐的十多名学生,围在一起把刚学到的东西再教给他们。其后也由导生对这些学生进行检查和考试。在使用导生制的学校中,一个教师在多名导生的帮助下可教数百名学生,花费少,招生多,被誉为“廉价的教育制度”,解决了缺乏教师和教育经费的困难,有助于初等教育的发展,因而受到了广泛欢迎。1808年,英国成立了皇家兰卡斯特协会;1811年,又成立了推行贝尔教学方法的全国贫民教育促进协会。1810—1830年,导生制在英国极为流行,并传播到欧美各国。法国在1828年已成立了大约600所导生制学校。但是由于导生制存在着把教学变成呆板、机械的训练等弊病,1840年后逐渐丧失了原来的声望,而逐渐被正规的教学制度所取代。

(二)师范教育

英国的师范教育起步较晚,直到19世纪末,还没有高师,即正式培养中学教师的高等师范教育。至于小学教师的培养,导生制可算作最初的形式。1840年,出现了由宗教团体创办的师范学校(Training College,训练学院)。1846年起,不少接受国家补助的学校校长采取带徒弟的方法个别培训见习生。1870年“初等教育法”公布后,师范学校有所发展,同时上述见习生的培养改为集训,全国各地都办有集训所,毕业后可入师范学校。

(三)中等教育

在这一时期,英国的中等教育学校与初等教育仍不衔接(中学之前有预备班),是有产阶级子弟受的教育。

此时,英国中学的类型主要有四种:除原来的公学与文法学校(都是私人和慈善团体捐助的)外,出现了新的私立中学,此外还有一些由地方税款维持的学校。

公学和文法学校比较保守,仍然把主要精力放在古典语文和古典著作上,但学术地位很高。私立学校为适应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需要,比较重视自然科学的讲授,但办学者多以营利为目的,一般水平都不高。

1872年以后,英国政府鼓励学校重视科学,对能开设三年自然科学课程的学校给予特别的补助,于是实科学校、技术学校以及理科班级都发展起来。公学与文法学校也稍许增加了一点实科的内容,减少一点古典和神学的内容。

(四)高等教育

大学是与中学相衔接的。英国大学的旧传统也是根深蒂固的,为了改造英国的高等教育,英国资产阶级从18世纪末起就掀起了新大学运动。1826年,伦敦新学院成立,这是英国第一所具有民主主义、自由主义精神,注重实科教学的新大学。此后,各大城市先后出现地方学院,如里兹学院、利物浦学院等。新大学都是私立的,学生多为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子女,不限教派与性别,许多是私立中学的毕业生。

为了与新大学运动相抗衡,教会在1831年新办了“国王学院” (King’s College),仍以神学为主课。1836年,英国政府承认伦敦新学院,但不久将它和国王学院并为伦敦大学。到19世纪末,伦敦大学的规模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反映资产阶级的要求。它的学生主要来自文法学校。

在这种情况下,古典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也不得不进行若干改革,建立“校务会”、废除宗教宣誓、增加一些新时代需要的教学内容。它的学生仍主要来自公学。

三、20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垄断经济进一步发展,并且称霸于世界,有“日不落帝国”之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战争的消耗和战后世界性经济危机的不断打击,英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和国际地位不断下降。在这段时间里,为了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继续竞争,同时也是迫于人民群众争取教育权的斗争,就必须继续不断地提高本国教育水平。这段时间英国的教育发展总的说来是:教育进一步国家化,初等教育普及,中等教育大大扩展。高等教育和师范教育也有所前进,但是高等教育和师范教育的大发展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事情。不过,尽管劳动人民子女受教育的机会以及各级教育中的实科内容有所增加,双轨制与教育内容的宗教性,仍是英国教育的突出特点。另外,英国的考试制度也是很严格的。

1902年英国国会颁布巴尔福法案(Balfour Act)。根据这一法案,各郡、市设立地方教育局,并通过资助进一步控制私立学校和教会学校。至此,英国形成了国会、教育委员会(Board of Education)和地方教育局这样一个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管理系统(其中地方教育局是掌握实权的),“国家教育”基本形成,同时也确定了由国家统一领导与地方分权同时并存的教育领导体制,这是英国教育行政制度的一个特征。直到1944年教育法案公布时,英国国家教育领导机构才又有新的变化。

1870年“初等教育法”公布后,英国政府对它不断进行修正,使实施初等教育和强迫教育成为国家的专责,推动了英国初等教育的发展,除了允许私立初学校继续存在外,各地教育局开办了大量的“公立学校”。1918年,英国国会颁布了费舍法案(Fishen Act),免除小学学费,禁止12岁前的童工,为2~5岁的儿童开办幼儿学校,把义务教育年限延长到14岁,从而使初等教育进一步普及。该法案还提倡在初等学校中贯彻“进步教育”的主张。

1918年的“费舍法案”着重要求各地方当局大力发展中等水平的学校,广泛开办技术学校、夜校、艺术学校、商业学校以及家事学校和附设于工业学校的二年制的工业、商业专修班等等。这样,在当时“普及中等教育”的口号下,英国的中等技术学校、中等职业教育大有发展。同时还出现了一种新的中学——现代中学,但这种中学水平很低,其毕业生是不准参加大学入学考试的。上述这些学校的学生多为劳动人民子女。富裕家庭出身的青年仍然经过家庭教育或预备学校升入公学和文法中学,为将来升入大学作准备。显然,这一时期的英国教育仍实行双轨学制,由于在当时的许多资本主义国家中,在不同的学制轨道上学习的青年和儿童有着明显不同的经济背景,因而这种学制受到多方面的批评。

师范教育方面,根据1902年的巴尔福法案,各地方政府单独开设师范学校,原来的训练学院有的升格为教育学院。由于地方大学相继建立,它们也负担了部分师范教育的任务。有些大学办起了教育系,招大学本科毕业生,给予一年的教育专业训练,可到中学任教。

在高等教育方面,原来的地方大学,如利物浦学院等都陆续改为大学,发展成为高等科技学校。伦敦大学规模更大,拥有三十多个学院,主要培养高级科技人才。古典大学,如牛津、剑桥等大学,则仍然处于英国大学系统的金字塔顶端。

四、二战后英国教育的发展

1.《1944年教育法》

194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教育大臣巴特勒(RAButler)递交的教育法案,称《1944年教育法》。该法的主要内容如下:①法定公共教育体系由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三个相互衔接的阶段组成。②郡和郡自治市议会为负责三个阶段公共教育的地方教育当局。③改组民办学校,使它们可自由选择成为不同类型的公助民办学校。④地方教育当局必须为超过义务教育年龄者提供正规教育,并为利用闲暇时间进行有组织的文化训练及娱乐活动提供充足的设施;为一切未满18岁但不受全日制中等教育或其他经官方承认的全日制或部分时间制教育的青年提供强迫的部分时间制教育。

《1944年教育法》的颁布,为战后英国教育发展提供了一个总的法律框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中等教育三轨制的确立

中等教育三轨制即是文法中学、技术中学和现代中学。英国中等教育三轨制的确立,是《1944年教育法》将中等教育作为公共教育组成部分以后的产物。 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工党的积极推动下除一个地方教育当局外,其他地区均已实行全面或局部的综合改组,综合中学逐渐成为英国中等学校的主要类型。

3.《罗宾斯报告》和高等教育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