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中国新股民必读大全
28587400000059

第59章 学会科学选股(26)

最常见的该类强势股有, 第一是市场形象突出的个股一旦出现异动容易成为强势股,这里的市场形象主要有,基本面突出有龙头潜力,股本结构突出(三无概念或者小盘股),股价表现特别沉闷的个股;第二是有明显操作风格的主力重仓持有的个股,比如说华安基金管理公司重仓的个股,在每轮行情中都回冒出几匹黑马;第三是有特殊事件发生,股价量价配合默契的个股,比如说罗牛山、青山纸业[行情|资料|讨论]、通化金马[行情|资料|讨论]内部职工股上市时的市场表现(现在更流行战略投资者);第四是大盘强势时,成交量连续成为市场中最大的一类个股,在大盘弱势中,成交量连续成为最小的一类个股。 第五是市场都看好又不敢买,但还在涨的个股容易成为强势股。 股票和人是一样的有自己的性格,就是大家长讲的股性,股性好的股票只要有机会就一定会有超越的表现。反而有些股性差的股票就是有上涨的理由也不会出现明显地上涨。还有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其实市场很多人喜欢朝领涨股,却往往互略了市场中最明显的机会。“大家都说好而都不买的股票”往往会成为最好和最安全的股票。在科技股大兴的1998、1999、2000年每次行情一来,大家都去找黑马,其实只要每次就买600100[行情|资料|讨论]清华同方的话就可以轻松翻番。 又安全又好。 总结来说,股票的买卖就是“行,益,量,线,性”这五方面。

§§§第九节 逆市选股法

众所周知,大盘下跌中能逆势企稳甚至上升的个股,要么是主力仍驻其中,要么是主力趁机吸货。这两个基本的判断得出一个结论:主力在场。故此,关注逆市股可谓是漫漫熊途中寻求避风港的最佳策略。 这其实正是股谚跌市重质该跌不跌就看涨的精华所在。 本法正是从此原理出发,通过对逆市形态的捕捉,进而争取在与主力博弈中处于主动位置而最终获利。

就形态而言,要介绍的第一个形态是在大盘下跌中,庄股悄然构筑出的逆市缩量平台。 正因为其安全性较高而成为首要关注。 其特征主要有:

一、在大跌市仍能缩量企稳构筑平台,逆市时间越长潜力越大

其中特别要强调平台要缩量,这是该形态中最关键的一点。 因为在大盘下跌、压力区抛压等多重压力之下该股仍能够企稳,并且缩量,这已经很清楚地说明了两点:一是有主力在场,所以不跟随大盘下跌;二是主力一定达到至少相对控盘程度,才能在缩量的情况下保持股价不跌。 同时,主力既然控盘,其伺机拉升的意愿势必强烈,相对而言,投资者处于主动地位。

二、选择价位在主力成本区或相对底部的股票较安全

对投资者而言,可以首先淘汰掉主力高度控盘且股价在相对高位的逆市股票,除此之外介入剩下的逆市股风险不是特别大,这在调整市中有利于自我保护。 其中的主力成本区一般可用成交密集区进行替代分析。

三、此类股一旦在大盘企稳时开始突破,其拉升时往往逐步连续性放量因为此前的平台缩量其实是成交量的累积阶段,从成交量的转换原理看,后面阶段就有个成交量的释放期,这恰好与拉升期需要放量的要求相辅相成。 另外,正由于成交量集中持续地放大,造成股价运行的惯性较大,像刹车后失去动力但车仍会继续前行一样,股价在成交量缩小时仍会惯性上行,形成成交量的顶背弛,但这时候往往也就是股价将见顶的信号,应择机抛出。

四、在操作策略上,可等待出现连续放量突破时及时买入这时虽然不是介入的最低点,但往往是最安全点。

第九 避开选股的主客观陷阱选股要注意防范进入误区,如果误信了小道消息,注定要付出代价,只有善于辨别真伪,学会把握企业真正的的发展前景,才不会掉入陷阱。

§§§第一节 提防炒股理念上的几个思维误区

对于股民来说,赢利或亏损的多少,与炒股理念的关系十分密切,新的股民甚至一些老股民,在炒股理念上还存在一些思维误区。 下面,就几种典型的思维误区做一下分析。

一、不要对某一天的行情变化过于敏感和关注

事实上,行情永远呈趋势(涨或跌)运动和无趋势运动(盘整)。 其虽然由每日、每周的行情组成,但某日或某周的行情不会必然地对整个趋势的变化起决定性作用:牛市中不排除有局部回调,但其调整的程度和形态是不确定的、是随机的,并不能直接证明行情是否见“顶”。因此,在上升趋势能够确认的情况下任一价位都是好的买点;此时,所谓“逢低吸纳”是没有意义的。

二、“填权”是一个虚假命题

由于国内股票分析软件在开发上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许多软件 “绘制”的日线图和周线图上存在着因股票除权而导致的“缺口”,于是股民对此展开了想象,除权后上扬叫“填权”、反之则叫“贴权”。事实上,填权与否与其运动趋势的特征有很大关系,不考虑原趋势特征,单纯地去研究某只股票是否会“填权”是毫无意义的。因此,看图表一定要看经过“复权”处理后的图表,它体现的走势才是真实的,是反映趋势的。

唯有在“复权”后的图表上才可能测算出行情运动的目标(主要是中线目标)。

三、散户恰恰不能作短线

许多股民自认为自己是散户,所以无法把握大势,只能炒炒短线。 而在操作上往往是赚钱的股票“短线”出来了,亏损的股票却作成了“长线”,其结果是常年处于浮动亏损状态(或恶性斩仓)。试问:对大势无法把握就一定能把握“小势”吗?事实上,大势倒容易把握到差不多准的程度,众人皆知“长江向东流”,但在局部却不排除有向南、向北、甚至向西的地方,你说是大势好把握还是“微观”好掌握?1996年5月买任何一只股票持到1997年5月,都是很赚钱的;但是,任何一只股票在此期间也都有过局部调整的时候,真要带着极端的短线思维去炒作,其结果不排除“赚了指数赔了个股”。 所以,再次强调趋势永远是第一位的。

四、股票走势图是庄家随意画出来的,故技术分析是没有用的;同一种说法还有就是“庄家总是反技术操作专整图表派”

持此观点的人肯定是“短线客”,故其往往过于关注某时某刻的行情变化并试图寻找某种答案以证明其某个观点。别忘了微观世界本无规律。第二,所谓庄家,其也是股市投资者之一,也必须通过低买高卖来实现利润。 出于操作上的需要,其在“低买”的过程中希望有人愿意卖、在“高卖”的过程必须要有人能愿意买,为了低买,其或在熊市中直接承接(这是比较容易达到目的的)或在盘局中制造短暂的恐慌(向下打压)诱发新的抛盘以达到“低吸”的目的(这里有“画图”的现象存在)但不能确保成功,上述两种情况若做“过”了是会使某一种可能的走势图产生变化,但是,谁能说行情在没有庄家行为的情况下该图表原本应该如何走?谁又能证明其最后的结果就一定是庄家“随意”之所为。这又是一个“虚假命题”。至于拉升出货就更简单了:庄家必须让散户相信某只股票还会有相当的上升空间才能实现顺利出货的目的,故第一步首先要拉高,在此过程中所有的持股者集体进入盈利阶段,有炒短线爱好或习惯性“解套”者则不断地将持股转让给庄家,令其持仓成本逐渐提高,也使其不得不继续拉升以打开出货空间,最后就相当可能变成其“自弹自唱”;此时,唯有向下打才有机会出货(利用股民“捡便宜货”或“抢反弹”的思想)。在此阶段,随意拉升是容易的,有钱就行。而随意打压是伤人伤己的,从机会成本上看,伤己更甚。 因此,股市中大多数是“长庄股”,一庄做几年是很正常的。 站在“趋势”的高度来看,庄家局部的一切行为都是“雕虫小技”。

另一方面,什么叫“反技术分析操作”?技术分析是一种固定不变的分析模式吗?十个人可以有九种分析方法,庄家去“反”谁? 持此论者恐怕有必要好好反省自己懂得的太少。

五、教条主义思维误区

谁都掌握了技术分析,都知道该在什么价位买什么价格卖,都赚钱了,谁又该亏钱呢? 大家都认为该买时谁会卖呢? 大家都应该卖时又有谁来买呢?

此话冷不丁一听真有道理,可谓逻辑严密,条理清晰,可惜命题本身有误。 第一,技术分析不是一门有绝对标准的分析方法,即使人人都掌握了技术分析,其特点、方法、侧重以至结果依然是千差万别的, 这种差别的存在就导致上述论点的后部分结果必然不会出现。第二、即使大家“套路”完全一样,也有一个“度”的差异:因掌握程度、状态、背景等等的不同而会作出不同的买卖决定。所以,不要把不可能存在的问题假设出来去证明另一个不可能的结论。 “存在差异”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在对行情的分析中,对价格变化的研究永远是排第一位的:涨了还是跌了;在涨还是在跌。 其他研究都必须围绕着这个中心。 震荡指标(或称摆动指标,诸如KDJ、RSI、MACD等)试图从涨跌的时间、力度等角度来研究趋势以及“顶”和“底”,但其最终只能佐证价格研究结果,很难单独作标准。

股市是一个很特殊的博弈场:它首先不像赌大小点,不是对就是错;它允许“对”一部分或者将“对”通过相当长的时间来实现,而“错”则是你认为是错就肯定是错了。股市也不像不同段位的棋手之间的对弈必须要通过让子、 让先等办法才能将大家置于同一起跑线;股市里大户和散户的机会基本上是无差别的,虽然大户能在操作上可以比散户灵活,但是这种灵活也需要相当的技巧。 经常能遇到(或听说)的某某股民投资1 万元(或几万元)翻了多少多少倍,却不大容易听说某大户投资几百万元现在已变成几千万元,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是资金越大,在操作过程中心理要承受的压力就越大。 而心理状态的好坏常常能在根本上决定一个人的成与败。 在股市,无论你投入多少资金,其盈亏总是呈比例的:投入1万元盈亏2000元和投入10万元盈亏2万元都是20%;假如你在心理上不能承受一定值的浮动盈亏变化,则几乎意味着你无法从事股票投资。 例如:以投资5万元为例,当盈利超过1000元时不过相当于2%,但你若联想到很多人一个月的工资也不过几百元、而据此迫不及待地了结的话,在浮亏1000 元时你更会难以承受如此“打击”(1000元可以买多少斤肉、下多少回馆子、买多少件衣服啊!)。而2%的波动几乎是天天都可能发生的。 散户把小赚即清仓称为“见好就收”,而遇亏则扛,不解套不出局,结果越套越深就愈无法出局,此时,则自我安慰“作长线投资”,这一“长”就有可能长达一年甚至更久。 这种股民又怎能适合在股市上混呢?

任何大的下跌行情都是从小的调整开始的, 而小的调整一旦结束又经常引发新一轮升势,这就是一个两难命题:怎么知道谁将导致大的下跌行情谁又是新一轮升势的前奏。 解决这个问题有几个办法:一、看目前处在什么浪况;二、看该浪的基本目标到达了没有;三、看均线组合是否未因“调整”而被破坏;四、设置必要的止盈(损)位。别忘了,市场永远是对的。此外,“低卖高买”也无妨:只要“高买”后能再“高卖”就行了。关键是要持仓持得心里踏实。

一般来讲,“简单的就是最好的”,但是,“简单”到“最好”的境界仍然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

发现“低”和“顶”都是不实际的;同时,也是不必要的。 对于每一位股民来说,如果能够在大多数时间买到买之后很快开始上升的股票,只要一直能保持这种状态,则无论每次净盈利率能达到多少,其累计结果都将是极为可观的。

炒股并无绝对正确的模式,同一时间是集中全部资金做一只股票还是几只股票,是始终保持满仓还是1/n仓,其结果好与坏完全取决于操作者本人的综合情况。 好的建议是“能让您的心态达到最佳境界的操作模式就是最好的”,换言之,最好的仅仅是针对具体的人而言而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当然,有一点还是可以明确的:即在大盘(指数)处于上升趋势时,“满仓”的风险相对小,反之则大。

对于绝大多数股民而言,“炒股”最难之处是不知如何从上千只股票中去发现“潜力股”以及如何判断其投资价值,在操作结果上往往表现为“买进——套牢——割肉(或解套)——再买进——再套牢……”的恶性循环。 在这种循环中,股民自我安慰“自己是作长线投资”的说法是不成立的,买一次股票一套就是一年甚至更久,其结果往往是:或在底部割肉(套得精神接近崩溃)或在刚解套时(也就是大升势之始)匆匆出局,如此既长线又无利可图,说明其对任一只股票的未来结果都是无力把握的,久而久之其有限的资金就会在割肉和交税中“蒸发”殆尽。“游戏规则”往往都不复杂,复杂的是利用规则成为赢家。 围棋规则是轮流落子,桌球规则是以白球击目标球,都不复杂;但是,未经正规训练的人一定是输家,即使你知道下“三.三”可以活角或偶尔能进几个球入袋,但都不能扭转整盘“输”的局面。炒股也是如此,完全不懂分析的人大约是极少数,有一定见解的则比比皆是;而事情坏就坏在“有一定见解”又没有“一定”到能盈利的程度,这可就麻烦大了。

§§§第二节 股票投资小心传闻陷阱

自古以来股市就是一个传闻满天飞的地方, 各种传闻每天都通过不同的渠道充斥着投资者的听觉。 一些投资者由于轻信了传闻,导致误入传闻陷阱的事时有发生。

一、传闻陷阱之一:配合庄家出货,散布传闻让散户跟风接盘

某年,针对以做粮食为主的沪市某上市公司,庄家为了出货,在8元的高位放出消息说:××机构要向上做这只股票……在传闻的刺激下, 当时周围有好几个大户都大手笔地吃进了这只股票,但后来有几个嗅觉灵敏的投资者发现盘面感觉不对,而割肉离场,但几个动作慢的、还抱着幻想的投资者,至今股票还在高位套着。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也许是货没有出尽,后来又假借洋人之口在媒体上放言:称该公司的股票具有长期投资价值。 老外都想买,更何况普通的投资者了。 后来这只股票在老外的号召下,还真放量了,但不是上涨而是下跌,估计当时是机构在出货,不明真相的散户在接货,现在这只股票的年报也出来了,不是盈利而是亏损,当初轻信传闻而没有离场的投资者损失70%以上。

二、传闻陷阱之二:为了拉抬股价,往往会给自己坐庄的股票制造些传闻

先出些坏的,打压股价以便自己更多地吸筹,到了一定阶段,开始狂拉股价,在散户投资者犹犹豫豫不知是否该买入时,又猛出利好传闻,诱散户入局,而庄家却开始出货。

而这些公司大部分在利益的面前倒下了,与庄家配合得天衣无缝。最后受损的还是不明真相的中小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