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智者为王
28645900000021

第21章 内圣外王——把既得的权力经营得更棒(2)

秦王朝对于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的统一,让整个帝国有了严密规整的气象。《史记·秦始皇本纪》:“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春秋战国时代,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因地方差异而受到了很大限制:北方人看不懂南方人写的书信公告;从黄河中游走到黄河下游,一路上兑换不同货币的比充已经换了几回;东南西北各处的尺寸斤两都不一样,做生意时遇到的麻烦可想而知。而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都实行了中央的统一标准之后,所有的困扰都迎刃而解,中央的法律文告可以在全国各地畅行无阻,人们理解起来也不会再有任何麻烦。货币和度量衡的统一更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各大经济区之间原有的习惯性壁垒被打破,为中国后来的统一发展奠定了基础。

可是不久就发生了使文明倒退的“焚书”事件。后人一说起秦始皇焚书,总是和“坑儒”联系在一起,“并案”谴责。不过从现代眼光看,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坑儒事件只是封建社会中君王残酷镇压政敌所采取的常见手段,嬴政杀害儒生,比起后来几个朝代皇帝制造文字狱杀害书生来说,情节轻得多。但是,“焚书”事件,倒是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反作用。

作为第一个统御超大国家的嬴政,当时他没有经验可借鉴。正如老子所言:“治大国如烹小鲜。”小鱼不好烹饪,稍一翻动就会弄碎,不翻弄又会烧焦。嬴政先生考虑的是如何建立国家核心价值问题。六国虽然灭了,但人们的思想还没有统一。当一个视权力为生命的人,他思考的方向不会是“人人为尧舜”,人人都可以当皇帝,而是稳固自己的权力。当然,他使用手中的权力,既有个人享受的成分,也有让天下长治久安的成分。

在一次高级干部会议上,李斯说:“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趣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史书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

嬴政接受李斯的建议,把除秦国之外的六国史书全部销毁,民间所藏的诸子百家著作统统烧掉,对聚集在一起谈论《诗》、《书》的处以死刑,借古讽今的满门抄斩。命令下达之后30天仍然不烧书的,就发配到边疆去做苦力。焚书事件后,民间只剩下医药、占卜、种植一类的实用书籍,再没有人对大老板指手画脚,说三道四,嬴政先生的权力得到了稳定。

4.做大要有过人的胆识

吾前收天下书不中用者尽去之,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

——嬴政

嬴政的志向是“以天下为事”,也就是要统一自己脚底下的这块大陆,这是以前没有人做到的,所以他被称为“千古一帝”。在嬴政手上,天下列强纷争的局面基本结束。在此后的几千年中,中国虽多次陷入分裂,但百姓的心始终是连在一起的,一些仁人志士把秦始皇当作自己的榜样,视统一为追求的梦想和实践的动力。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是中国统一事业的精神向导。

“心有多大,事业有多大”,是这现在流行的一句话,嬴政就是一个心大的人,它不满足于兼并六国。战国时期,从内蒙古河套往北直到漠北一带都是匈奴人生活的地方,和秦国的北疆相连。秦国的北部边境常常受到匈奴骑兵的侵扰。公元前218年,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领30万大军北击匈奴,三年后攻占河套地区,次年又北渡黄河,将河套以北、阴山以南的这部分地区都统一过来。为了便于管理,秦政府在这里设置了九原郡,从内地迁入三万户居民,垦荒种田,发展经济。

秦始皇是把国家当作自己的家来经营的,家有围墙隔壁,国也得有围墙隔壁。游牧民族骑兵不时进犯,成为秦始皇睡不踏实的一桩心事。大漠征战艰难,并且他认为那些地方即使占领了,也不好治理。用什么办法解决边患呢?他决定修筑长长的长长的围墙把匈奴挡住。关于修长城,有个故事:一个叫卢生的人拿一部“仙书”来讨好秦始皇。秦始皇看不懂,当“亡秦者胡”几个字映入眼帘时,秦始皇心里很是紧张。他想,胡是北狄名称,现在叫做匈奴,占据北方,难道我大秦真的会被胡人所取?这事还了得?趁我强盛时候,消灭了他,免得养痈贻患,害我子孙。于是一边派人去攻打匈奴,一边号令修筑长城。蒙恬带着大兵,突然出境,匈奴没有防备,被杀得四处逃窜,把塞外水草肥美的土地让给了秦人。这地方就是后人所称的河套地区,位于长城外西北隅。

与匈奴休兵之后,蒙恬成为修筑长城工事的前线总指挥。这是项世纪工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据说早在春秋时期,楚、齐、魏、赵、燕等各诸侯国为了防止外来攻击,就已经在边界处修起了规模不等的长城。到了战国时代,赵国、燕国和秦国为了防止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也在北方边境与游牧民族的分界线上修起了长城。嬴政统一列国后,以前各诸侯国修筑的存留的城墙已经没有保存的必要,甚至会影响中央的集权统治,造成人心的隔阂,秦始皇下令把它们统统拆除。而对于北方边境上秦、赵、燕在战国时代所修的断断续续的长城,秦始皇下令把它们连接起来,加固增高,成为抵御匈奴的坚固屏障。

修筑后的长城西起临洮,东达辽东,越山跨谷,绵延万余里。“万里长城”从此成了中国人的一种精神符号,尽管在往后的岁月,它数次被外敌攻破,但这项巨大工程,至今已屹立了两千余年,其本身作为一笔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人文价值。

秦始皇三十三年,塞北的问题基本解决了,这时候嬴政先生开始解决岭南问题。战国时期,中国的岭南一带还是百越人的天下。楚国在南方治理多年,势力逐渐向东向南扩展,已经与今天闽浙、两广一带的越族人有了许多联系。秦将王翦灭楚国时,也顺带征讨百越,平定了浙江一带的越族领地,秦统一后这片地区成为秦朝的会稽郡。

在秦始皇手上,福建境内的闽越、浙南一带的东瓯、两广和贵州一带的南越和西瓯也被平定,秦朝行政区中出现了闽中、南海、桂林、象郡等名字,西南地区黔西的夜郎和洱海附近的昆明等也被纳入中央直接统治范围之内。

岭南山高林密,热气熏蒸,到那里打仗,对于北方兵来说难以适应。嬴政先生想出了一个办法,利用抓获的流蹿犯人、走南闯北的商人为先行军,从而克服了南征的困难。在进军岭南时,为了保障军粮的顺利运输,秦朝军队开凿了著名的“灵渠”,使湘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连接了起来,从而打开了中原地区和岭南地区之间的阻隔,人民互相往来,通婚、通商,形成了多元格局下民族广泛交流与融合的特有文化。

就这样,嬴政统治下的秦王朝拥有了北至黄河阴山、辽宁和今天的朝鲜一带,西至甘肃,南到今天的越南北部,东到大海的辽阔疆域,成了当时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嬴政当然高兴,在咸阳宫大开筵宴,表示对合作伙伴的感谢,也借此让下属们恭维一下自己。一个叫周青臣的下属一席话,说得嬴政先生乐开了怀。周青臣说:“从前秦不过千里地,仰赖陛下神圣,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臣想从古到今,帝王虽多,要像陛下的威德,实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与其说这是奉承,不如说是对老总真诚的肯定。嬴政接过上辈的事业,干得如此漂亮,靠的还不是聪明智慧?

5.自己再聪明也要听下属的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嬴政

嬴政属于作风硬派型领导。继承王位后,他没有吃祖宗的老本,雷厉风行地大干了一场。他的许多大动作,并不是独断专行,而是集合了别人的意见。

嬴政能统一中国,做有史以来最大的事业,不是他个人的智慧,而是善于借用别人的智慧。别人的话,尤其是李斯的话,尉缭子的话,嬴政是听得进去的。吕不韦的话,他曾经句句都爱听,后来他有了自己的主见,又因老吕闹出那些让他感到羞辱的事情,他才不听他的话。

当嫪毐的事被他摆平之后,对于如何处置老妈,涉及了亲情、伦理、尊严、权力等复杂问题,他最后把老妈贬出了皇宫,结果却引起了“伦理派”人士的反对,许多人跑来进谏,说:“天下无无母之子,应该把母亲接回咸阳,以尽孝道。”嬴政很生气,叫人把进谏者的衣服剥掉,推倒在蒺藜上,往死里打。接连打死了27个进谏者。但仍然有不怕死的人来向嬴政说道理。一个叫茅焦的人愿意送死,他说:“有生者不讳其死,有国者不讳其亡。讳亡者不可以得存,讳死者不可以得生。”这句话让嬴政先生一愣,控制着自己的脾气,说:“你有什么计谋,说吧。”茅焦说:“大王想不想得到天下?”嬴政说:“想。”茅焦回答道:“现在人们所以尊重秦国,不是秦国的威力大的原因,因为您是人们心目中的大英雄,在您的身边有许多忠诚的敢于直言的人。可是您把自己的母亲贬出去,有不孝之行……”嬴政再没有杀人,接受了茅焦的建议,把母亲接回了宫。

嬴政听说尉缭子有谋划天下的才智,便以规格很高的礼仪召见了他,并,见到他就尊称为“先生”。尉缭子说:“列国对于强秦,就像底下的郡县,散开好对付,合起来难攻。大王不可不考虑。”嬴政便问如何让列国散开不结盟。尉缭子提出向六国的臣子行贿,让他们向主子乱出馊主意。嬴政不禁笑了,觉得是个好计谋,一定实行,然后又问,如果兼并六国,该从哪一国着手。尉缭子说:“韩国弱小易攻,要打就第一个打它;其次是赵国和魏国。把这三个国家拿下后,接着去征服楚国。破楚国后,打燕国和齐国也就不费吹灰之力了。”嬴政洗耳恭听,一一采纳。所以,嬴政不是个刚愎自用的人,而是个广开言路的人。

嬴政灭了六国,统一中原以后,发布了一道命令说:“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的国王都不守信用,他们今天跟秦国订盟约,明天就背叛盟约,因此我才去讨伐他们。依靠祖宗保佑,我现在已经讨平了他们,天下安定了。我的名号如果再不改变,依旧称王,显得和六国的国王没有多大区别,所以请大臣们议论一下,我现在应当用什么样的称号才好。”

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提议说:“古时候的五帝只掌管一千里左右的地方,现在陛下已经消灭六国、统一天下,这是五帝不能与陛下相比的。我们听说古时候有天皇、地皇、泰皇,数泰皇最尊贵。所以我们认为陛下称泰皇最恰当。”嬴政听了以后,略加思考说:“你们说得很好!我看泰皇的‘泰’字可以不要,取他的‘皇’字和五帝的‘帝’字,两个字合起来,称做皇帝,这样才能显示我的丰功伟绩。我是第一代皇帝,就叫始皇帝,以后我的子子孙孙以世来计数,二世、三世、四世,一直传至千世万世。”从此,中国历史上就有了皇帝这个名称。

秦始皇建国后实施了一系列巩固发展统一局面,保证国家安定的政策,诸如:收缴天下兵器,销铸成钟、鼎、金人;统一度量衡;确定币制;车同轨;书同文;徙天下豪强富室于咸阳,以便就近控制;等等。

统一以后,天下应当如何治理?丞相王绾对秦始皇说:“六国诸侯刚刚被灭不久,原先的燕国、齐国、楚国,离咱们的京城都很远,如果不在那里分封王侯,恐怕那些地方很难控制得住,您不如把几个皇子分封到那些地方去做王,协助陛下统治天下。”

廷尉李斯反对王绾分封的建议,他说:“当年周武王得到天下以后,曾经大封子弟功臣为诸侯,后来诸侯之间关系越来越疏远,互相混战,像仇敌一样,周天子也无力加以禁止。如今陛下统一了天下,可以在全国设置郡县。子弟功臣多多赏赐些赋税钱财,不要分封诸侯,这样您就容易控制他们啦!”

秦始皇决定采纳李斯的意见,他说:“以往天下苦战不休,都是因为分封诸侯王的缘故。现在天下安定了,再分封诸侯王,又将会种下战争的祸根。我认为廷尉的建议是对的。”

于是秦始皇把天下划分为36郡,郡以下设县。每个郡都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命三个官长去治理,即郡守、郡尉和郡监。郡守是一郡最高的行政长官,统管一郡的重大事务。郡尉是管理治安的,全郡的军队由他统领。郡监执行监察方面的事情。

地方上的治理办法确定了,中央政府的组织机构也逐渐定型。秦始皇规定中央朝廷里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廷尉、治粟内史等几个重要的官职,协助皇帝治理国家。丞相设两个:左丞相和右丞相,都是皇帝的助手,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御史大夫负责掌管重要的文书和监察;太尉主要掌管军队;廷尉掌管司法;治粟内史掌管租税收入和国家的财政开支。所有这些官员都归皇帝任免和调动,从国库里领取薪俸,一概不得世袭。

秦始皇建立的这一套封建专制的政治体制,对后世的影响极大。后来各个封建王朝所实行的政治体制,大体上都是在秦制的基础上逐步演变的。

二、挽救利益集团命运的汉光武帝刘秀

1.借他人之力入圈子

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

——刘秀

刘秀是刘邦的九世孙,但他不是自然继承人,甚至他连高层领导集团的圈子都没有进入。当刘氏子孙刘欣、刘衍、刘婴分别继位时,刘秀生活在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县),父亲当县令,家境条件不错。

朝廷里出现了一个野心家王莽,他任大司马,权力够大了,但他在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自命为“周公”,做起“摄皇帝”。公元8年,王莽干脆去掉“摄”字,做起了真皇帝,改国号为“新”。王莽当政时,造反的人很多。以前都把它归因为政府“滥施暴政”,老百姓痛苦不堪,以致纷纷揭竿起义。但是王莽执政时,他也想把国家搞好,实行了多项改革,希望自己的政权得以稳定。把皇位篡来容易吗?所以造反或者起义,并非只是官逼民反,也有的是“你篡我也篡”,碰碰运气。

公元17年,南方荆州地区闹饥荒,老百姓不得不到沼泽地区挖野荸荠充饥。人多野荸荠少,引起了争夺。新市(今湖北京山东北)有两个在当地有名望的人——王匡和王凤,出面给农民调解,受到农民的拥护。

王匡、王凤就把这批饥民组织起来起义,一下子聚集了好几百人,还有一些逃亡的犯人也来投奔他们。起义军占领了绿林山(今湖北大洪山)并把它作为根据地,攻占附近的乡村。不到几个月时间,这支起义军发展到近万人。绿林起义是当时最大的一支起义队伍,他们推举汉室后裔刘玄为帝,提出恢复汉制,改国号为“更始”——一元复始的意思。因为有了名正言顺的外衣,起义军的号召力大增,各路义军纷纷聚集到刘玄手下,声势令王莽感到坐卧不安。

王莽派了两万官兵去围剿绿林军,被绿林军打得大败而逃。绿林军趁势攻下了几座县城,打开监狱,放出囚犯,并把官家粮仓里的粮食,一部分分给当地穷人,大部分搬到绿林山。投奔绿林山的穷人越来越多,起义军增加到5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