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7月,省政协调查组对临夏州民族经济发展需要采取的政策措施进行了20天的调查研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临夏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绩。1986年与1978年相比,全州工农业总产值增长9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378倍,财政收入增长882%,粮食总产量增长34%。在改革开放方面,临夏州发挥当地优势,“东进西出”,形成了生活用品、信息技术、畜产品购销等专业市场与农贸市场配套,坐商与行商结合,东西南北贯通的流通网络。先后与10个省、区的20多个地、州建立相互协作关系,引进各类技术人员530人、项目23个、资金1680多万元,在全国14所高等院校代培青年人才430名。调查组针对临夏州人多地少,工业薄弱,教育落后,农村贫困面大,财政困难等问题,提出如下建议:进一步走好“强化基础,开发劳务,以商促工,以工兴农”的发展路子;继续抓好农田基本建设,健全农技服务体系,加强工业设施建设,开发水电资源,积极发展建筑业、运输业、饮食业、清真食品加工业和民族特需产品生产;加强对流通领域的管理和疏导,使其更加活跃,健康发展;鼓励有关部门从信贷、价格、利税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支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继续扩大同发达地区的横向联系,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做到取长补短;大力发展民族教育,培养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人才。调查组提交了《关于临夏回族自治州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和《关于对临夏回族自治州发展经济需要实行的几个特殊优惠政策的意见》,对该州计划财政、工业交通、税收信贷、外贸外资、横向联系、对口协作、培养人才等问题提出了意见。省政协将报告报送中共甘肃省委、省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甘肃政协》1987年第2期刊登。
§§§第二节省政协第六届委员会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视察和调查
关于甘南、临夏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调查
1988年7月,省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对甘南、临夏两个自治州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在中共中央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方针指引下,临夏州的牲畜商品率达到14%,有38%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乡镇企业和流通领域,7万多名商贩创造的经济效益占全州国民经济总产值的64%。富有民族特色的工商企业店铺达2000多家,回、藏民族特需用品达千余种,仅1987年从商业转向地方工业的投资2000多万元。甘南州兴办乡镇企业3198个,实现利税820万元。临夏州办乡镇企业17000多个,转移劳动力10万多人,总收入124亿元。两州在大抓粮食生产的同时,大抓牧业、林业、乡镇企业,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和农牧民的经济收入。调查组建议:将临夏、甘南列入国家黄河上游多民族经济开发区甘肃段建设规划,采取更灵活的政策,把两州建设成为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经济区域;根据当地资源优势,着重抓好养殖业、种植业和加工业,走以商促工,以工兴农的路子;搞好经济结构调整,在搞好国有企业的同时,大力支持集体和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引导商业大户向牧、工、农投资,促进农、牧、工、商共同发展;从实际出发,建立区域经济开发区和经济协作区,吸引资金、人才、技术,发展民族经济;认真落实国家和省上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优惠政策,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建设的投资;加强人才培训,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加大科技开发的力度,采取多种办法解决人才缺乏问题,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调查报告在《甘肃政协》1988年第4期刊登。
关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
1989年7月17日至8月10日,省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组织委员对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位于祁连山脉中、东段,面积23887平方公里,平均海拔约3000米,年平均气温4℃,年降雨量2793毫米。林地面积331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387%,草场面积1290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4%,耕地面积71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03%。
水域85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036%,冰川面积40868平方公里,总冰储量1592亿立方米,是河西走廊良田灌溉的固体水库;地下矿藏已发现的有铁、铜、锰、金、石灰石、石英石、白云岩等。全县总人口34800人,有裕固、藏、蒙、回、汉、土、保安等10个民族,其中裕固族人口占总人口的255%,辖6区1镇23乡93个村。肃南是个纯牧业县,有各类牲畜72万头(只),其中羊533万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肃南经济发展速度较快,1988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20654万元,比1978年增长1倍,牧业总产值达到187927万元,增长35%,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000万元,增长14倍,牧民人均年收入达到952元,增长5倍多,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各项社会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肃南县10年改革,10年大变。其主要原因是,改革了牧区经济体制,实行了牲畜折价归户和草原承包到户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牧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充分利用当地畜产品和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民族工业,使工业保持了17%的年递增发展速度;国家对民族自治县给予大力支持,1986—1988年专项拨款14575万元。调查组还调查了肃北、阿克塞、天祝3县的经济建设和牧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情况。调查组建议:一要强化河西牧业县、区的基础建设。一方面要抓好草原建设,改良畜种,从草、畜两个方面提高畜牧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要加强能源、交通建设,为发展地方民族工业积蓄后劲。二要进一步树立以牧为主的思想,发挥畜牧业优势,兴办畜产品加工业,同时要充分发挥当地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地方民族工业,走牧、工结合的发展路子。三要探讨牧业生产经营的新路子,完善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激发广大牧民的生产热情。四要认真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切实落实各项民族政策,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提供根本保证。调查报告报送给了有关方面。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工作的视察
1989年10月,省政协农业委员会和民族宗教委员会组织农林界和民族宗教界的31名委员,成立3个视察组,在3名常委带领下,分别对甘南、临夏州以及天水、平凉、庆阳等少数民族散居地区的扶贫工作进行了视察。视察情况表明,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1985年以来,国家给甘南州投放扶贫资金38177万元,使农牧户的贫困面由原来的608%下降到364%;国家给临夏州投放扶贫资金34076万元,使农户贫困面由44%减少到30%;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贫困面由65%下降到38%;12个少数民族乡的贫困面由60%下降到36%。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工作的特点是:领导重视,目标明确,路子对头,措施得力,政策优惠。通过扶贫,农村商品生产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得到较快增长。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贫困面还在30%以上;脱贫户不稳定,返贫率在10%左右;自然条件差,扶贫难度大;经济基础薄弱,科学技术落后。视察组建议:把少数民族地区作为甘肃省扶贫开发的主战场,加强领导,落实措施,尽快解决群众温饱问题,进而脱贫致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水力、林业、牧业3大资源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切实搞好科技扶贫,积极推广能够大规模带动群众解决温饱的实用技术,让群众真正受益;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和移民工作,缓解人口压力,使人口增长与经济、资源、环境、教育、卫生相协调,有计划地搞好移民工作,让一部分群众转移到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地方去。视察后,综合3个组视察的情况,撰写出了《关于我省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工作的视察汇报》,由常委李培贤在省政协六届八次常委会议上作汇报、提交审议。《甘肃政协》1989年第4期刊登。
关于甘南藏族自治州经济建设和扶贫情况的视察
1989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省政协农业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对甘南州的经济建设和扶贫工作进行了视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特别是中共甘肃省委、省人民政府1984年和1986年两次甘南经济开发会议后,甘南经济建设有了很大发展。1988年与1983年比,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2亿元(1980年不变价),增长774%;财政收入达到2834万元,增长15倍;各类牲畜达到34074万头(只),增长218%,出栏率达到267%,商品率达到164%;牛羊肉总产量达到1595万公斤,牛奶总产量达到3987万公斤,分别增长1094%和16%;造林135万亩,森林总面积达到121455万亩;乡镇企业产值翻了两番半,达到6200万元。除粮食外,其他主要经济指标都高于全省同期的发展速度。甘南州发展民族经济的基本经验是:把经济建设放在民族工作的首位,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牧为主,牧、农、林结合,全面发展,综合开发,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积极开发智力,培养人才,依靠科技,振兴经济,促进繁荣;突出抓牧业、林业、民族工业3大支柱产业和区域开发、产品开发,带动全州经济发展;实行国家帮助同自力更生结合、经济开发同智力开发结合、增强地方财力同千家万户的脱贫致富结合,增强“造血”功能,促进地方财力的增加和群众的脱贫致富。甘南州经济建设面临的问题是:牧区生产设施基础条件很差,草原退化和超载过牧现象严重;农区的自然条件差,灾害频繁,贫困面较大,人均收入低;科技落后,成人文盲占总人口的50%,临潭、卓尼、舟曲3县痴、呆、傻人数占总人口的98%;有些乡村不通公路和农电,大部分乡没有集市贸易。调查组认为,在改革开放形势下,甘南开发建设的思路和采取的对策是符合实际的,所取得的成绩也是显著的。调查组建议,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重点抓好5个开发、落实5项政策措施。5个开发:即抓好牧业资源的开发、林业资源的开发、水力资源的开发、矿产资源的开发、农业资源的开发。5项政策措施:即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对民族地区的优惠政策;进一步开发智力,加强科技服务;进一步加强交通和市场建设,搞活流通领域;进一步抓好计划生育和移民工作,缓解人口压力;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基层政权建设。调查组《关于甘南藏族自治州经济建设和扶贫情况的视察报告》,曾印发省政协六届八次常委会议审议,中共甘肃省委研究室《调查与研究》1990年第3期和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动态与决策》1990年第2期分别刊登。
关于和政县扶贫开发情况的调查
1990年9月14日至25日,省政协农业委员会根据中共甘肃省委和省人民政府的统一安排,组织部分委员和省上有关部门、省石油公司、兰州碳素厂等单位负责人参加的调查组,对临夏州和政县扶贫开发情况进行了调查。和政县有14个乡镇,159万人,238万亩耕地,回族、东乡族占总人口的567%。1989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3717万元,粮食总产量3763万公斤,财政收入2118万元,农村人均占有粮2445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265元。1987年被省上列入贫困县扶持之后,3年落实扶贫资金721万元,扶持3659户、19万人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使全县农村人均年收入在200元以下的贫困面由427%降到306%。和政县的主要优势是:
降雨量多,气候湿润,植被较好,土壤肥沃;土地资源较多,开发潜力较大;水资源较丰富,为发电和养渔提供了条件;矿藏种类较多,储量比较可观。主要不利因素是:海拔高,光热条件差,自然灾害多,对农业生产不利;工业基础薄弱,财政收入少,缺乏自我发展能力;科技教育落后,人的文化素质低;贫困面大,扶贫任务艰巨。调查组认为,和政县的扶贫工作要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立足当地资源,增加资金和科技投入,走综合开发的路子。要选择覆盖面大、牵动力强的产业为主攻方向,实行区域开发,集中连片发展,形成规模经营和商品优势,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近期要突出强化粮食基础,大力发展畜牧、林果、养渔、地毯等支柱产业,积极兴办县、乡工业,达到富民富县的目的。并提出了加强农业深层开发,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发挥草场优势,发展商品畜牧业;大搞绿色企业,加快林果业发展;开发水域资源,发展养渔业;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大办地毯加工业;办好县、乡工业,增强经济实力等6点建议,以及以科技为先导,强化服务体系;增加资金投入,提高造血功能;实行优惠政策,促进扶贫开发;抓好计划生育和移民,减少人口压力;加强对扶贫开发的领导,加快解决温饱的步伐等5条措施。省政协农业委员会《关于和政县扶贫开发的调查报告》,曾以省政府召开的全省高寒阴湿及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工作会议文件,印发会议讨论参阅,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动态与决策》1990年第57期和省农委《甘肃农业》1990年第12期分别刊登。
§§§第三节省政协第七届委员会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视察和调查
关于临夏民族经济开发试验区的视察
1993年7月,省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对临夏市民族经济开发试验区建设情况进行了视察。这个试验区是省政府于1992年批准建立的。临夏市成立了试验区管理委员会,制定了50条优惠政策,实行了一个机构、一次决策、一枚图章、一路畅通的办事原则,确立了以流通为先导,以专业市场为内容,以贸促工促农、贸工农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制定了建设8个农贸市场、8个商场、8个商业街、2个工业小区、4个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改造扩建兰郎公路临夏段,形成以商贸流通为特色的市场经济发展规划。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积极努力和高效工作,开发试验区的建设已全面起步,建设速度快,成绩显著。其特点是:党委和政府十分重视,干部群众信心充足;思路对头,规划明确,政策优惠,工作扎实,抓住了发展机遇;农、工、商并举,多轮驱动,城乡互补,共同发展,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步伐。视察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