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何谓懂音乐
28726000000017

第17章 读彼得·基维

本文作于2010年8月18日。原载杨燕迪个人博客“音乐人文笔录”,未曾公开发表。

粗略阅读了美国哲学家彼得·基维的《纯音乐:音乐体验的哲学思考》的中译本徐红媛、王少明、刘天石、张姝佳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感觉正负对半。

此书正面意义还是不少。因出于分析哲学传统,作者在看待和讨论问题时的明确、逻辑与细致特别值得国人借鉴与参照。书中对任一概念、术语和范畴的界定均极为精确,从不含糊,虽有时不免烦琐,但对于理清思路、推进思考十分有效。全书的中心命题是针对“纯音乐”(也即没有标题内容的纯器乐作品)的感知、聆听和理解,不仅批判性地考查了诸多前人的理论观点,而且提出了诸多有趣的洞见和新思。特别如聆听和理解纯器乐,关键在于感知和认知音乐语言运作的内在奥秘,而不是在音乐中读解“再现性”内容或在情感上与音乐形成共振——在说明聆听纯音乐的内在机制的某些根本问题上,此书提供了非常内行和准确的说明。

但是,正如此书书名所暗示,针对“纯音乐”的分离和“纯化”造成了作者视野的狭小和局限。开篇第一章“Why Music?”(中译为“为什么有音乐?”)从论证为何没有味觉、嗅觉和触觉上的纯形式艺术(音乐)入手,不仅路径奇怪,而且问题也显得琐碎无聊。之后,作者用整个一章的篇幅(第三章)论证纯音乐之所以引发我们的兴趣,绝不是由于音乐类似某种生理快感的刺激物——这种论证几乎像是用大炮打跳蚤,令人迷惑是否有这个必要?在“音乐的深度”(第十章)中,作者或是头脑简单地将具有高超对位性技艺的音乐作品归为深刻的作品,或是滑入不可知论的困境,认为很难找到真正合理的理由来为音乐作品的深刻性辩护。

总的来说,该书暴露出英美分析哲学学派的一个通病,即谈论文化现象脱离历史和社会的更大关怀,仅仅就事论事,因而常常给人以“钻牛角尖”的感觉——不妨参考,也在这里大力推荐,另一位英国音乐哲学学者莉迪亚·戈尔的《音乐作品的想象博物馆》罗东晖译,杨燕迪校,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针对英美分析哲学有关音乐作品本体论上的争论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并通过自己关于音乐作品概念的深入研究,积极纳入了更多的历史文化视角。但在当前的中国(特别是中国的音乐美学界),彼得·基维的这种冷静、扎实而理性的学术风格,针对国内常见的比较浮夸、空洞和随意的论说方式,依然具有积极的警醒作用。

还应该说说此书的中译——总体上阅读起来还是比较吃力,有些佶屈聱牙,时常有半通不通的句子(如中译本第10页第一段最后,“但是我不想采用举例说明这样不费力的方式,因为我只是想对所讨论的要点以及变化不定的‘种类’稍作思考”)。甚至有明显的错译(如中译本第11页第一段最后,“巴赫大量的著名键盘音乐都带有一种道德说教的目的”。这句话一看就知有错,因为它违背公认的音乐史常识——巴赫的键盘音乐大多为“纯音乐”,绝对没有也根本不可能进行道德说教。查原文是“And a great deal of Bachs besknown keyboard music had a quasididactic intent.”,正确译文应为“巴赫大量著名的键盘音乐都有某种准教学的意图。”)。

另外,中译本保留了原书的索引,这很好。但中译本第163页“索引”标题下的括号说明——(条目后的数字为原书页码,见本书页边码)——没有兑现,因为中译本全书没有边码,原书的页码被加到正文中,用20、21这样的方框数字表示,看上去有点别扭,但聊胜于无。

英美分析哲学流派的音乐哲学/美学论著的汉译出版,近年来已经形成一定规模,这些译著反映出英美学界关于音乐哲学和美学问题的思考方向和思维水平,可以看出与我们原来的习惯思维相当不同。尽管存在相关的翻译准确性问题(因此建议对照英文原著阅读),但相信这些著作会打开一面朝向外部的窗口,并对中国本土的音乐美学思考和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