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中国饮食文化概论
28737900000049

第49章 茶史与茶文化(5)

《长物志》中还记录有明朝皇帝的御用茶盏,可以说是我国古代茶盏工艺最完美的代表作。“明宣宗喜用尖足茶盏,料精式雅,质厚难冷,洁白如玉,可试茶色,盏中第一。”三足茶盏世属罕见,明宣宗的茶盏形状实在怪异,可见明代陶瓷艺人思维活跃,有所创新。另外,明朝的第十一代皇帝明世宗则喜用坛形茶盏,时称“坛盏”。明世宗的坛盏上特别刻有“金籙大醮坛用”的字样。“醮坛”是古代道士设坛祈祷的场所,因明世宗后期迷信道教,日事“斋醮饵丹药”。他在“醮坛”中摆满茶汤、果酒,经常独自坐醮坛,手捧坛盏,一面小饮一边向神祈求长生不老。

据史料记载,明代贵重的茶盏主要有“白定窑”的产品。白定即指白色定瓷窑,这种窑瓷为宋代建于定州。在定州,窑瓷茶盏上有素凸花、划花、印花、牡丹、萱草、飞凤等花式,又分红、白两种。时人辨别白定瓷的真伪,主要从是否白色滋润,或见釉色如竹丝白纹等判定是否真品。尽管白定窑茶盏色白光滑滋润,但是在明朝白定窑茶盏始终作为“藏为玩器,不宜日用。”为何这样一种外表美观的茶盏不能作为日用品,原因很简单。古人饮茶时,要“点茶”而饮,点茶前先要用热水烫盏,使盏变热,如果盏冷而不热的话,泡出来的茶色不浮,因此也影响到茶色和茶味。白定茶盏的缺点是“热则易损”,即见热易破裂,可谓好看不好用,所以被明人作为精品玩物收藏。

碗,古称“椀”或“盌”。先秦时期,又有“榶盂”一名。《荀子》说:“鲁人以榶,卫人用柯。”(盌谓之榶,盂谓之柯。)《方言》又说:“楚、魏、宋之间,谓之盂。”可见椀、盌、榶、柯都是一种形如凹盆状的生活用品,所以古人称“盂”。现代人习惯上已把碗和盂清楚地分开了。

唐宋时期,用于盛茶的碗叫“茶榶”,茶碗比吃饭用的更小,这种茶具的用途在唐宋诗词中有许多反映。如白居易《闲眼诗》云:“昼日一餐茶两碗,更无所要到明朝。”诗人一餐喝两碗茶,可知古时茶碗不会很大,也不会太小。韩愈《孟郊会合联句》说:“雪弦寂寂听,茗碗纤纤捧”。纤纤多形容细,依此说,可以肯定唐代茶碗确实不大,而且也非圆形。

从上述不难看出,茶碗也是唐代一种常用的茶具。茶碗当比茶盏稍大,但又不同于如今的饭碗,当是一种“纤纤状”如古代酒盏形。唐宋文人墨客大碗饮茶,从侧面反映出古代文人与饮茶结下了不解之缘。

古代茶具与现代茶具的概念有所不同。唐宋时期所言的茶具似有大、小概念之分。唐、宋、元、明许多诗人笔下的“茶具”主要指与饮茶有关的茶罏、茶壶、茶杯等器具,所以是小概念的。从大概念来看,依唐文学家皮日休《茶具十咏》所指出的有十大件,其中包括制茶、盛茶、烘焙茶具、饮茶有关的器具,甚至包括茶人、茶舍。又按《云溪友议》提到有二十四种茶具,显然,后两者是大概念的茶具,这一概念与今有许多不同。

唐宋以来,铜和陶瓷茶具逐渐代替古老的金、银、玉制茶具,原因主要是唐宋时期,整个社会兴起一股家用铜瓷、不重金玉的风气。铜茶具相对金玉来说,价格更便宜,煮水性能好。陶瓷茶具盛茶又能保持香气,所以容易推广,又受大众喜爱。这种从金属茶具到陶瓷茶具的变化,也从侧面反映出,唐宋以来人们的文化观、价值观,对生活用品实用性的取向有了转折性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说,这是唐宋文化进步的象征。另外这还与唐宋陶瓷工艺生产的发展直接有关。一般来说,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瓷器生产开始出现飞跃发展,隋唐以来我国瓷器生产进入一个繁荣阶段。如唐代的瓷器制品已达到圆滑轻薄的地步,唐皮日休说道:“邢客与越人,皆能造磁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当时的“越人”多指浙江东部地区,越人造的瓷器形如圆月,轻如浮云。因此还有“金陵碗,越瓷器”的美誉。王蜀写诗说:“金陵含宝碗之光,秘色抱青瓷之响。”宋代的制瓷工艺技术更是独具风格,名窑辈出,如“定州白窑”。宋世宗时有“柴窑”,据说“柴窑”出的瓷器“颜色如天,其声如磬,精妙之极。”北宋政和年间,京都自置窑烧造瓷器,名为“官窑”。宋大观年间,景德镇陶器色变如丹砂,也是为了上贡的需要。宋朝廷命汝州造“青窑器”,其器用玛瑙细末,更是色泽洁莹。当时只有贡御宫廷剩下来一点青窑器方可出卖,“世尤难得”。汝窑被视为宋代瓷窑之魁,史料说当时的茶盏,茶罂(茶瓶)价格昂贵到了“鬻(卖)诸富室,价与金玉等(同)。”世人争为收藏。除上例外,宋代还有不少民窑,如乌泥窑、余杭窑、续窑等生产的瓷器也非常精美。一言以蔽之,唐宋陶瓷工艺的兴起是唐宋茶具改进与发展的根本原因。

7.4.2茶具的发展与演变

中国茶具种类繁多,造型优美,兼具实用和鉴赏价值,为历代饮茶爱好者所青睐。茶具的使用、保养、鉴赏和收藏,已成为专门的学问,世代不衰。茶具又称茶器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是泛指完成泡饮全过程所需的设备,器具、用品及茶室用品统称为茶具。狭义上仅指泡和饮的用具,即主茶具。茶具的定义古今并非相同,古代茶具,泛指制茶、饮茶使用的各种工具,包括采茶、制茶、贮茶、饮茶等大类,陆羽《茶经》就是这样概述茶具的。现在所指专门与泡茶有关的专门器具,古时叫茶器,直到宋代以后,茶具与茶器才逐渐合一。《茶经》中详列了与泡茶有关的用具29种、8大类,对茶具总的要求是实用性与艺术性并重,力求有益于茶的汤质,又力求古雅美观。

在原始社会,人类生活简单朴素。韩非子《十遇》及《五蠹》等篇,说到尧的生活是茅草屋、糙米饭、野菜根,饮食器是土缶,以后才发明使用黑陶等。可见茶叶最初的利用阶段,不可能有专用的茶具,大都与其他食品共用,一器多用。以木制或陶制的碗,兼作饮茶器具。茶具的发展与陶瓷生产的发展密切相关,而陶瓷的产生和发展是先陶后瓷,瓷由陶发展而来。浙江余姚河姆渡第四文化层出土的陶器——夹炭黑陶,距今已有7000多年历史,是新石器时代很早的陶器之一。

茶的烹煮方法也随着茶叶生产技术的改进和茶类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最早发现野生茶树时,是采集鲜叶,在锅中烹煮成羹汤而食,这时的烹饮方法和器皿很简单。春秋时代,茶叶作为蔬菜,与煮饭菜相同,没有什么特别的烹饮方法和器皿。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奴隶主和贵族阶级的出现,形成有闲阶级,饮酒喝茶有了发展,对器具也有了新的要求,从而出现了专用于贮茶、煮茶和饮茶的器具。茶具的产生,始于奴隶社会,当时主要茶具为煮茶的锅、饮茶用的碗和贮茶用的罐等。随着时代的演变,茶叶消费日广,因消费的茶类不同,习俗不同,消费对象不同,茶具的形式、茶具的配套或茶具的用料等,都不断发生变化。

到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交替时期,由于以压制饼茶为主,这时除上述所举煮、饮和贮藏用的茶具外,又添了炙、研末和浇汤用的器具。秦汉时期,泡饮方法是将饼茶捣成碎末放入瓷壶并注入沸水,加上葱姜和橘子调味,饮茶已有简单的专用器皿。从秦汉到唐代,随着饮茶区域和习俗传播的扩大,人们对茶叶功用认识的提高,促使陶器业迅速发展,瓷器也已出现,茶具越来越考究,越来越精巧。

茶具又称茶器,最初都称为茶具,如王褒《僮约》的“烹荼尽具”,指烹茶前要将各种茶具洗净备用,到晋代以后则称为茶器。至唐代,陆羽《茶经》中把采制所用的工具称为茶具,把烧茶泡茶的器具称为茶器,以区别它们的用途。宋代又合二而一,把茶具、茶器合称为茶具,现在也大都统称为茶具。

唐朝中叶,北方茶叶消费量增多,引起了各地瓷窑的兴起,尤以烧制茶具为中心。据陆羽《茶经》记载,当时产瓷茶器的主要地点有越州、岳州、鼎州、婺州、寿州、洪州等,其中以浙江越瓷最为着名。此外,四川、福建等处均有着名瓷窑,如四川大邑生产的茶碗,杜甫有诗称赞:“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陆羽说:煮茶与烹茶同,但用锅较大。又说:每炉烧水一升,酌五碗,至少三碗,至多五碗。若人数多,要十碗,就分两炉。说明茶具应与饮茶人数相适应。据陆羽《茶经》“四之器”中所列,煮茶、饮茶、炙茶和贮茶用具共有29件,可见唐朝时茶具的发展已很可观。

唐朝煮茶、饮茶的用具非常繁杂,一般百姓不易做到。但生活讲究的家庭都备有24件精致茶具,为全套的碾茶、泡茶、饮茶器具。同时还有收藏器具的精巧小橱,可以携带,以便与人斗茶。当时皇宫贵族多用金属茶具,而民间却以陶瓷茶碗为主。那时瓷制茶碗主要有青釉、白釉两种。我国古代重视品茶,使用茶具也很考究,人们把茶具列为品茶必要的艺术条件,也是客来敬茶的重要工具。

南宋时期多饮团饼茶,饮用时需将团饼碾研、过筛,而后烹煮。南宋《茶具图赞》记载的十二先生,即备茶和饮茶时用的十二种茶具。紫砂茶具始见于北宋欧阳修《和梅公仪尝建茶》诗:“喜见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清”。紫砂茶具中以茶壶最为名贵,宋代诗人苏轼谪居宜兴时,提梁式的紫砂茶壶,被命名为“东坡壶”,沿用至今。

宋代饮用末茶,多采用盅或盏,盅托就更为普遍,而制作比唐朝更加精细多姿。宋代以后,我国饮茶方法随着茶叶加工方法的逐渐改变,开始不加调味而饮茶了。茶具主要有茶碾、茶罗、茶盏、茶杓和茶瓶等,饮茶多不用碗而用盏。茶具所用材料除普通陶瓷外,也有用金银的,人们当以“金银为优”。到了元代、明代,除边疆人民饮茶用煮饮外,散、末茶的饮用增多,不用煎煮而用“撮泡”,即开水冲泡,茶具种类简化,而质量却有提高。宋末开始发明蒸青散茶制法,饮用散茶时不碾成碎末,全叶冲泡,不用盐调味,重视茶叶固有香味。蔡襄在皇佑元年至五年间写的《茶录》是当时的代表作,在下篇器论中,详述了茶焙、茶笼、砧椎、茶罗、茶盏、茶匙、汤瓶的性质用法与茶汤品质的关系。宋代以后,饮茶偏重于品,茶具有了较多变化。许次纾《茶疏》道:“其在今日,纯白为佳,兼贵于小。”

元代茶壶的变化主要在于壶的流子(嘴),宋代流子多在肩部,元代则移至腹部。这时江西景德镇青花瓶异军突起,闻名于世。青花瓶不仅为国内珍爱,而且远销国外,特别是日本,因“茶汤之祖”珠光氏特别喜爱这种茶具,后来青花茶具又定名为“珠光青瓷”。天目茶碗也传至日本,12世纪至14世纪,日本僧人到我国天目山佛寺学习,曾带回天目山茶碗,这种茶碗施有黑釉,因此在日本,人们把这种带黑釉的陶瓷通称为天目瓷。

明代时,茶具瓷色尚白,器形贵小,当时许多瓷窑多生产小而精巧、色白的茶具。同时还出现一种“茶洗”,形状如碗和盂,底部有孔,用于饮茶之前冲洗茶叶。明代中期以后,又出现了用瓷壶和紫砂壶的风尚。

到了清代,广州织金彩瓷、福州脱胎漆器等茶具相继而起。茶具以“瓷器为上”,“黄金为次”。清代以后,除边疆少数民族外,茶具慢慢形成了以瓷器和玻璃器具为主的局面。

中国瓷器向来知名世界,饮中国茶,又用中国茶具方为完美。茶与茶具结合,推动了中国茶文化向外扩展。自明以来,我国出口贸易中茶与瓷器皆为大宗,近代更是如此。直至现代,中国茶具仍为世界各国所喜爱,小小茶具对推动中外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

7.4.3茶具的种类

冲泡茶叶,除好茶、好水外,还要有好的器皿。在陆羽《茶经》里列举了煮茶和饮茶的29种器皿。这是由于当时的茶类、饮茶习惯和物质条件与现在迥然不同,所以器皿十分复杂。如今茶具,通常是指茶壶、茶杯、茶碗、茶盘、茶盅、茶托等饮茶用具。

我国茶具种类繁多,各种茶具的结构、特点及其艺术价值,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早已有人将其列为“茶具文化”进行专题研究。日常生活中使用茶具,要根据茶叶的种类、人数的多少以及各地饮茶习惯而定。

东北、华北一带,大多喜饮花茶,一般常用较大的瓷壶泡茶,然后斟入瓷杯饮用,壶的大小视人数多少而定。江南一带普遍爱好炒青或烘青绿茶,多用有盖瓷杯泡茶。福建、台湾和广东等省和东南亚地区的华侨,对乌龙茶特别喜爱,宜用紫砂茶具。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一般也用瓷壶或紫砂壶冲泡,然后倒入杯中饮用。品饮各种名茶,如西湖龙井、君山银针、洞庭碧螺春等茶中珍品,则以选用无色透明的玻璃杯最为理想。品饮绿茶类名茶或其他细嫩绿茶,不论用何种茶杯,均宜小不宜大。用大杯则水量多,热量大,使茶叶容易“烫熟”,影响茶汤的色香味。冬季,有人常喜用一种保温杯,这种杯只适用于泡乌龙茶或红茶等,不适宜泡绿茶,尤其不适宜泡高级绿茶和名茶。四川、安徽等地还流行喝盖碗茶,盖碗由碗盖、茶碗和碗托三部分组成,个人泡饮或多人泡饮都适宜。以上各种茶壶、茶杯、茶碗,是最常用的泡茶器皿,此外,还有一些配套茶具,如茶船、茶盅、茶荷、茶巾、茶匙、茶盘、茶托和茶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