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好口才让你如鱼得水
2879300000027

第27章 临危善变 胸有奇招操胜券(1)

在事态发生突变的危急时刻,或意见被人拒绝的时候,能否采用恰当的措施,摆脱不利的局面,是衡量一个人口才和办事能力的重要标准,特别是当代社会生活中,没有应对的能力,会失掉很多成功的机会。

不要缠住一个话题不放

说话的时候,你应该特别要注意,即使是一个很好的话题,对方也感兴趣,你也要适可而止,不可无休无止,说个不完,否则会令人厌倦。

说完一个题材之后,你应当停顿一下,让人发言,若对方没有说话的意思,而整个局面由于你的发言而人心向你,这个时候仍由你来支持局面,那么,就必须要另找新题材,如此才能引起大家的兴趣,并维持其生动活泼的气氛。

在谈话当中,对方的发言机会可能为你所掌握,那你在说的过程中,也应当容许别人说话,给别人说话的机会。这样你才能更好地诱导别人说话,使你们谈话气氛更浓,大家的兴致更高,朋友之间也更融洽。

如果话题转了两三次,而没有改变原来谈话的意思,就应该立即停止谈话,否则,谈话的效果会更糟。比如下面这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我们姑且把它叫做一个“不会说话的故事”吧!)

一位早年毕业于某高等院校的中文系、勤勤恳恳工作了几十年的老教师退休了,为此,学校为他和另一位曾多次荣获过“先进教师”称号的退休老同志一并举行了一个欢送会。领导对他们的工作和为人进行了热情洋溢,而又非常得体的肯定和赞扬,相比之下,给那位曾多次荣获“先进”的老同志的美誉尤多。当轮到两位受欢送的退休老同志致答谢辞的时候,他们均对大家的赞誉作了特别的深情感谢。

一时间,会场里充满了一种令人动情的温馨气氛。作为答谢,话本该说到这里为止,可是,那位老教师却并未就此打住,却由人们对另一位“先进”的赞扬中引发了感触,并作了颇为欠妥的联想和发挥:“说到先进,很遗憾,我从来也没有得过一次……”

说犹未竟,坐在他对面的平日与他相处很不融洽的一位青年教师突然抢了话头:“不,那是我们不好,不是你不配当先进,是怪我们没有提你的名。”话语中带着一种不肯饶人而又让人难堪的“刺”,冷不防,老教师的眼角眉梢被“刺”出了一股感伤表情,一时间会场中出现了一种怏怏不悦的尴尬气氛。

一位领导见势不对,马上接过话茬,想把气氛缓和一下。照理说,这时,他应避开“先进”这个敏感的话题,转而谈论其他,然而,他却反反复复劝慰那位退休老教师,叫他对“先进”的问题不要在意,说没有评过先进,并不等于不够先进,先进不仅在名义,更要看事实。如此等等,一席话,等于是把本应避而不谈的话题做了重复和引申,使本已尴尬的局面显得更为尴尬。

在这里,老教师、青年教师和那位领导均犯了一个错误,就是缠住了“先进”这个话题不放。尤其是那位领导,更应及时避开敏感的话题。领导者领导能力当然表现在原则性上,所以在会场上一时出现了某种始料未及的尴尬局面或一个敏感的话题时,他没有去批评那位言之有失的青年教师,而是竭力肯定那位老教师的贡献,具有这种应急应变的意识并立即着手应变。这些都是无可厚非的。然而,从具体的应变能力和言语技巧的运用来看,却又显得很不够。照理说,在这种场合,他应竭力避开“先进”这个敏感的话题,“顾左右而言他”,巧妙地把话题岔开,使欢送会的气氛由暂时的不欢快重新转向欢快,并顺势掀起新的高潮,而不是如他所做的那样,在这个敏感的话题上唠叨不休。能否机敏地避开某些不宜多说的话题,对于说话者的能力也是一种检验。

有一次,著名评剧演员新凤霞和丈夫吴祖光举办“敬老”宴会,邀请了齐白石、老舍、梅兰芳、欧阳予倩等著名的前辈。92岁的白石老人由他的看护人伍大姐陪同前来。

齐白石坐下后,就拉着新凤霞的手目不转睛地看着她。过了一会儿,伍大姐带点责备的口气对白石老人说:“你总看别人做什么?”

白石不高兴了,说:“我这么大年纪了,为什么不能看她?她生得好看。”老人说完,脸都气红了。

伍大姐的话未必是责备齐老看一个年轻女子,原本是指长辈不要让晚辈难为情。但齐白石老人听了一时有气,就不高兴了,这种情况下,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把老人气坏,甚至弄得宴会不欢而散。

新凤霞机敏巧妙地应付了这个难堪的场面,她拉着白石老人的手摇着说,“您看吧!我是演员,我不怕别人看。”一句话使白石老人转怒为喜,气氛变得融洽了。

可见,巧转话题可解决难堪的场面。本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女性美则为美中之冠,因而魅力非凡,这从阿岁的著名国画家自石老人目不转睛地欣赏身材苗条、面容娇好、青春朝气的新凤霞便可见一斑了。而且,如果白石老人不高兴,“敬老”宴会便可能不欢而散。这时,新凤霞采取了巧转话题的谈话策略,巧妙地应付了难堪的场面。

所以,说话时,你千万不要在一个话题上死做文章,那种不顾场合和有损于别人形象的话题是大悖说话艺术之道的。

要善于及时巧妙地转移话题

说话是待人接物的工具,为了适应你的要求,你就得随时研究说话的技巧,融会贯通才行。在交谈中,说话的技巧是相当重要的。人们常常会发现同样的一席话,以不同的方式、语气和顺序表达出来,其效果会大不一样。

所以,说话者首先要了解听者的心理和情感,这是说者必须掌握的说话技巧的基础。我们也只有在了解听者的心理和情感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地分析出某个场合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哪些话题能够打动听众的心,能使听众产生共鸣,真正使说话达到水乳交融的境地。

人的情感是一种内心世界的东西,一般是捉摸不定,较难把握的。但是,在有些场合,人的内心的东西又常通过各种方式而外露。如果我们善于观察听者的一举一动,并能据此加以分析和推测,那么,我们是基本上可以掌握听者的心理和情感的。

譬如,在你讲话时,听者发出嘘声,那么就说明听众不喜欢你所讲的那些话,如果听者两眼注视着你,那么就说明你讲的内容非常吸引人,如果听者左顾右盼,思想不集中,就说明他心里可能很着急,但又出于对你的礼貌而不愿意离开……

当然,有许多人善于抑制自己的感情,不让它外露,即使这样,也往往会在不经意间露出蛛丝马迹。

与人交谈,双方的心理和情感汇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谈话的气氛。这种气氛对谈话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必须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如果参加谈话的所有的人或大多数人的心理和情感与说话者一致,那么,气氛就会变得轻松愉快。反之,气氛就会变得紧张或死气沉沉。在轻松的气氛中,说话者往往心情愉快,妙语连珠,听者也会积极配合,使双方的交流变成真正的交流,在紧张或死气沉沉的气氛中,人们常常会有窒息感,当然不会有好的交谈效果。另外,我们不仅要重视谈话气氛,而且还要善于制造利于谈话的气氛。要懂得,尽管气氛是参与谈话的许多人的心理和情感的汇合,但其中的权威人士,如领导者的心理和情感,对气氛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如果我们影响了权威人士的心理和情感,那么,我们就可以影响其他人。

在了解了听者的心理和情感之后,还应该尽量使说话者与听者保持一致。如果听者对你讲的内容不满意,你就应该换一个话题。

尤其在谈话场面出现僵局的时候,如果一直停留在原来的话题上,可能会令双方都感到尴尬。这时,我们要注意观察,找出僵局的关键在哪里,然后将话题转移,绕过关键的地方,待双方在其他的话题上表现出兴趣,可再将话题迂回,这样就可以打破僵局。比如,在某公司参加的一次商业谈判中,双方在资金是一步到位还是逐步到位的问题上,各抒己见,互不让步。该公司认为对方公司在资金的投资上只有一步到位,才能保证自己全面投产,而对方却要求分期投资,一边投资,一边观察市场。为了不使谈判破裂,该公司的谈判代表思索了一会儿,面带微笑,避开了争论的问题,说:“你们的资金之富余,信誉之高,皆为同行所共知,用你们的资金和信誉与我们合作,我们很快就能成为市场的焦点。这样不仅对我们有利,而且对你们更有利。”对方的谈判代表一听此话,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大家都对今后的合作充满了希望,该公司的代表看到气氛轻松起来,趁势将话题再一转,说:“我们已经调查过市场,本产品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一经上市,回收资金指日可待。但是,由于我们受资金的限制不能成批生产,成本必然就上去了。”就这样,该公司谈判代表绕过了双方都不肯让步的焦点,一步一步地坚定对方投资的信心,最后终于按己方公司的要求达成了协议。

由此可见,这种顺其自然地巧转话题不仅能让听者感觉轻松自如,营造了一个良好的交谈氛围,同时,利用在谈判桌上,也有利于自己的利益。这种巧转话题的技巧在我国古代就有不少仁人志士采用,且成功地为自己成就一番事业。

历史上有名的女皇帝武则天,原来是唐太宗宫里的才人,太宗对她倍加宠幸。公元694年,唐太宗为了长生不老,误服了金丹药,结果一病不起,他自己明白将不久于人世,但又舍不得才貌过人的武媚娘,于是便有让武媚娘殉葬的意思。

一天,武媚娘和太宗的大儿子李治侍候太宗吃药。太宗突然哭了,他对武媚娘说:“爱卿!你知道寡人为什么哭吗?爱卿侍候寡人,想效法古代帝王的葬礼……”话没说完,太宗又咳嗽起来。聪明绝顶的武媚娘稍加思索,立即说“万岁,安心养神吧!臣妾明白万岁的心情。只是万岁您思虑太多,万岁是英明君主,恩德好比太阳的光芒普照人间大地。古人云:‘大德之人,必得长寿。’万岁的龙体目前虽有小恙,很快就会康复的,我根本想不到万岁会舍下臣妾。我生与万岁共享人间富贵,死与万岁同坟共穴。臣妾现已下定决心,立即去感业寺削发为尼,念经拜佛,为万岁祈祷长生不老。”在旁边的李治也说:“儿臣启奏父皇,武媚娘自愿削发为尼,愿父皇成全她的心愿。”太宗只得应允。武媚娘凭自己的聪明才智,阻止了从太宗口中说出的“殉葬”二字。金口玉言那是天命,而武媚娘当机立断,伶牙俐齿地巧妙转换了话题。终于,武媚娘得以死里逃生。

在这个故事中,武则天的高明之处就是能先假装顺水推舟,然后,乘机拿出甜蜜的借口堵住唐太宗的嘴巴,以削发为尼脱离尘世,来冲抵唐太宗的“殉葬”要求,从而在危险尚未发生时,把危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总之,巧妙地转移话题能使你在人际交往中一路绿灯,处处顺畅。

巧妙应对投其所好

一个华人在美国西雅图开了一家餐厅,为招揽顾客,每当客人餐后离去时,总要奉送一盒点心,内附精致“口彩卡”一张,上印有“吉祥如意”、“幸福快乐”等吉言。有一对情侣是这家餐厅的老顾客,他们俩在结婚的那一天,满怀喜悦来到这家餐厅,在他们期待良好祝愿的时刻,打开点心盒,却意外地发现没有往常的“口彩卡”,顿感十分不吉利,心里老大不高兴,他们便向老板“兴师问罪”,不论老板怎样赔礼道歉,他们就是觉得扫兴。看到这种情景,刚到美国探亲的老板的弟弟微笑着走上前去,说了一句美国常用谚语:“没有吉言就是最好的吉言”。听到这句话,新娘破颜一笑,新郎转怒为喜,高兴地和他握手拥抱,连连道谢。

在意外事件面前,兄弟俩的处理方式大不相同,兄长采取的是正面消极应对策略,而弟弟采取的则是侧面出击,主动地投其所好的说话策略。兄长的做法不能消除意外事件给这对新婚夫妇造成的不祥之感,越赔礼道歉越加重这种情绪。弟弟通过对意外事件(没有口彩卡)作出机智的解释,直逼要津,较好地满足了对方的心理需要,既掩盖了过失,又消除了对方的不祥之感。

用好投其所好的说话方法关键在于找到切入点,切不可盲人摸象般胡乱谈论,最终导致对方与你背道而驰。打动人心的最佳方式是:跟他谈论他最感兴趣的事物。

拿纽约一家最高级的面包公司——杜维诺父子公司的杜维诺先生来说吧。

杜维诺先生一直试着要把面包卖给纽约的某家饭店。一连四年,他每天都要打电话给该饭店的经理。他也常去参加该经理的社交聚会。他甚至还在该饭店订了个房间,住在那儿,以便成交这笔生意。但是他都失败了。

杜维诺先生说:“在研究过这位饭店经理为人处世的风格之后,我决定改变策略。我决定要找出那个人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他所热衷的是什么。

“我发现他是一个叫做‘美国旅馆招待者协会’的旅馆人士组织的一员。他不只是该组织的一员,由于他热忱,还被选为主席以及‘国际招待者协会’的主席。不论会议在什么地方举行,即使他必须跋涉千山万水,他都一定会出席。

“因此,这次我见到他的时候,我开始谈论他的那个组织。我看到的反应真令人吃惊。多么不同的反应!他跟我谈了半个小时,都是有关他的组织的,语调充满热忱。我可以轻易地看出来,那个组织是他的兴趣所在,他的生命火焰。在我离开他的办公室之前,他‘卖’了他组织的一张会员证给我。

“虽然我一点也没提到面包的事,但是几天之后,他饭店的大厨师见到我的时候说,‘你真的把他说动了!’

“想想看吧!我缠了那个人四年——一心想得到他的生意——如果我不是最后用心去找出他的兴趣所在,了解到他喜欢谈的是什么话,那我至今仍然只能缠着他。”

有一位学者说过这样的话:“如果你能和任何人连续谈上十分钟而使对方感兴趣,那你就是一流的交际高手。”

这句话看来简单,其实要做到并不容易,因为“任何人”这个概念范围是很广泛的,也许是工程师、律师、教师或艺术家。总之,三教九流,各种阶层人物,你能和任何人都谈上十分钟还使他们感兴趣的话,需要很高的说话素质,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

不论困难还是容易,我们先要渡过这个难关。常看见许多人因对于对方的事业毫无认识而相对默然,这是很痛苦的。其实只要你肯下点工夫,这种尴尬的情形就可以减少,甚至成为一流的交际高手也并非难事。

寻找时机,再有力地出击

在竞争激烈的当代,一个人做事如果甘于落后,甘于坐在被动的椅子上,他将遭到经济社会的无情淘汰。更多的时候,我们的所做所为都在争取主动。谈话也是一样,善于把握谈话技巧和时机,就会处于主动地位,反之则处于被动地位。处在不同地位,谈话为他人接受和认可的程度就不会一样。虽然事物的本质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黑的就不白,但是处于主动地位的人的话,要比处于被动地位更容易被人接受。因此,当我们在谈话过程中处于被动的时候,应该力求争得主动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