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水上与冰雪运动学习手册—教你学赛艇·皮划艇
28805200000011

第11章 皮划艇(6)

孟关良,1977年1月24日生于浙江省绍兴市,9岁时因游泳游得不好而进入绍兴市业余体育学校练习皮划艇运动,并于同年入专业队,1年后成为国家队的成员之一。

手臂力量强大的孟关良于八运会中赢得了男子C1-500米与C1-1000米项目的金牌。1998年的全国冠军赛中夺得了C1-200米、C1-500米、C1-1000米、C1-5000米与男子全能项目的冠军。同年又赢得了曼谷亚运的男子C2-500米铜牌以及C1-1000米项目的金牌。

1999年,孟关良于全国冠军赛夺得男子全能冠军和C1-5000米项目的冠军。1年后在全国锦标赛的C1-500米项目获得冠军。2001年,孟关良在全运会的C1-500米蝉联。

2002年,孟关良赢得了釜山亚运的C1-500米与C1-1000米项目的金牌。1年后在全国春季冠军赛中的C1-2000米赛事取冠、全国锦标赛C1-500米与C1-2000米的冠军得主。

2004年,孟关良与杨文军合作,赢得了雅典奥运的男子C2-500米项目金牌,该面金牌是中国于奥运史上的首面皮划艇项目奖牌。

2005年,孟关良于十运会的C1-1000米项目中以4分06秒067得银牌,又于C1-500米项目再次不敌杨文军,得银牌。2006年,孟关良退役。

孟关良“收获”了儿子

2008年北京奥运会比赛结束后,看着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已经恢复平静的水面,孟关良的心头泛起了涟漪:“我们的教练马克经常说,世界上没有一条艇能在同一个项目中蝉联金牌。我们就不信这个邪,偏要打破这个神话!”就在本届奥运会,他和搭档杨文军在男子双人划艇500米决赛中第一个冲过终点,将“不能卫冕”的魔咒彻底打破。冲刺的一刹那,两人由于失去重心双双落水。在夕阳的映照下,那四溅的晶莹水花滴滴都是喜悦的英雄泪。

奥运会夺冠的滋味,孟关良四年前就已经尝过,但是这一次,胜利的滋味却特别甜美——除了金牌和花束,孟关良的怀里还多了一个可爱的小家伙——儿子航航。就在双人划艇500米决赛的前一天,孟关良的妻子带着15个月大的儿子连夜进京。妻儿临场助阵,这让孟关良的心里多了一份踏实。孟关良看着怀里的儿子,笑得十分满足,“这几年一路走过来非常不容易。今天,我就是奔着金牌来的!”

2004年雅典奥运会后,孟关良本来已经选择功成身退,但他心中涌动着的卫冕豪情却始终没有被渐趋平常的生活所淹没。复出,在距离北京奥运会开幕仅剩一年的时候,孟关良下定决心。“复出之路走得十分艰难,尤其是我结婚之后。我不得不减肥,进行大运动量的训练,付出更多的努力。”孟关良说,有一段时间他甚至抱怨自己是“自找苦吃”。特别让孟关良愧疚的是,因为忙于比赛和训练,他甚至在妻子生产时都没能陪在身边。然而,这一切终于在今天得到了回报。“我要把金牌献给妻子和儿子!”孟关良的怀里,明星味十足的航航伸出两个指头,摆出了一个可爱的姿势——那是胜利的手势?还是在告诉人们,爸爸已经拿了两块奥运会金牌?

杨文军放弃了单艇

这四年间,杨文军最痛苦的割舍是放弃了单艇比赛的机会。自雅典奥运会后,杨文军的个人能力明显提升。孟关良退役后,杨文军专攻单人艇,不仅在十运会、多哈亚运会上摘金夺银,还在2006年和2007年两届世锦赛上夺得铜牌。北京奥运会(北京奥运会新闻,北京奥运会说吧),杨文军已经拿到了单艇的入场券。“在奥运会上,我的单艇其实是有夺牌实力的,但是为了集体荣誉,也因为我与孟关良的个人感情,所以我抛开一切,选择了双人划艇。”夺冠之后,杨文军平静地说。但在最后庆祝时,杨文军对孟关良说的一句悄悄话却意味深长:“我对孟关良说,我做梦都想着夺冠。”杨文军的意思是说,只有金牌才对得起他忍痛割爱的牺牲。“最后的冲刺阶段,我的脑子里只有金牌!我一心要往前冲,最后100米已经缺氧了,完全是靠意志拼下来的。”冲过终点的一刹那,杨文军的心终于平静下来,所有的付出都在这一刻圆满。

“孟不离杨,杨不离孟”

在中国皮划艇界,有句话专门用来形容孟关良和杨文军这对金牌组合——“孟不离杨,杨不离孟”,意思是说两人只有相辅相成,才能无往而不胜。但事实上,孟关良和杨文军这对组合颇有点“拉郎配”的意思,两人在国内数一数二的能力水平也决定了他们大部分时间都要充当“对手”。当年,巅峰时期的孟关良是杨文军难以逾越的高墙;雅典奥运会后,杨文军后来居上,“逼迫”得在十运会上失利的孟关良只能悄然退役。“既生瑜,何生亮”,两人的关系一直说不上亲密。然而,最完美的搭档并不一定是最要好的朋友。只要进入同一条赛艇,一起拿起船桨,两人的默契就超越了一切——孟关良复出后,这对“失散”很久的老搭档居然只用半年时间就重回世界之巅。“我们在赛前谈过很多次,既然重新配对,目标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夺冠!”听到孟关良的豪言壮语,身边的杨文军频频点头。两个男人在并肩作战中培养的感情虽然粗粝,但却绝对真诚。

雅典奥运会金牌得主杨文军

1983年12月25日,杨文军出生限江西省丰城市荣塘镇,是中国皮划艇项目上的后起之秀,曾经夺得釜山亚运会男子双人划艇500米、1000米冠军。与名将孟关良合作后,成绩更是突飞猛进,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夺得男子双人划艇500米金牌,这是中国选手在皮划艇项目上夺得的首枚奥运金牌。

在逆境中成长

在每个人眼中,杨文军是一个内向、坚强、永不服输的铮铮男儿,可是在母亲眼中,他却是一个“眼泪很便宜”的农家乖男孩。

杨文军所在的阳泗村在丰城小有名气,全村67户人家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外地做生意,百姓的生活水平相对较高,被誉为“丰城的小温州”。可是,在杨文军家中却没有看到一丝“富裕”的景象。20世纪70年代建造的老屋,昏暗的灯光下,有的只是简陋的家具,惟一的一台彩电还是女儿出嫁后买来孝敬父母的,还是为了让父母能够在家看到奥运会直播节目。

对于杨文军而言,贫困带给他的不是负担、更不是放弃自己的梦想,他的意志因此更为坚忍。当杨文军还在学校体育集训队时,强运动量对于一个还处在身体发育的少年来说,无疑需要增强营养,可是,杨文军父母在负担两个孩子学习生活及赡养老人的情况下,根本没钱再为杨文军增加营养,杨文军曾经一度身体消瘦、脸色苍白。

早在杨文军还在读初中时,杨文军父母就双双前往外地打工,甚至过年都没有回家过一趟。杨文军和妹妹都是靠家中爷爷、奶奶抚养,父母则每个月寄钱回来。

杨文军在逆境中更加坚强,不再如年幼轻易落泪,终于登上了奥运冠军的领奖台。

龙舟划出奥运冠军

2002年前的杨文军,还在苦苦追赶孟光良;2004年前的杨文军,和孟光良携手打破了中国水上项目无金牌的历史;洋教练约瑟夫曾给他一句忠告:“从雅典奥运会的金牌光环中走出来”,然后,杨文军就独自上路了。

从德国世锦赛到中国公开赛,2007年8月的皮划艇静水战场上,杨文军身边没有搭档孟光良,也没有对手孟光良,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在男子500米单人划艇项目上的稳步提升。世锦赛第三,他获得了一张宝贵的北京奥运会入场券,与冠军之间的差距也缩小到了0.3秒。

他很清楚自己前进的方向:“在短距离项目上,我觉得最大的对手就是我自己,克服自己、战胜自己就能战胜一切对手。”

这个皮肤黝黑的江西小伙子说话很务实,这可能和他的家境有关。破旧的房子,昏暗的灯光,几乎没有任何家电,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年老的爷爷奶奶、年幼的妹妹互相陪伴和扶持,这是杨文军记忆中最长远最深刻的家的印象。但对于杨文军而言,贫困带给他的不是负担、更不是放弃自己的梦想,他的意志因此更为坚忍。在母亲眼中,杨文军是一个“眼泪很便宜”的农家乖男孩,然而在外人面前,杨文军呈现的永远是一个内向、坚强、永不服输的铮铮男儿的形象。

由于家里穷,在体校时,杨文军因营养不足而身材瘦小,脸色苍白,这对练皮划艇来说绝对不是一个有利条件。好在杨文军水感、力量和协调性不错,练的又是左桨,教练才留下了他。“那时运动队条件没法跟现在比,学员还住在茅棚里。杨文军特别能吃苦,训练非常认真,准确掌握动作要领,不像有些队员身体疲劳时东倒西歪,动作变形。”杨文军的启蒙教练吴朝军回忆说,“我清楚记得,杨文军第一天上艇训练,居然没翻船,一个星期后便能划行直线,而很多人要为此练上一两个月。”

其实,杨文军生命中的第一桨并不是皮划艇的桨,而是龙舟的桨。按照当地风俗,男人有个成人仪式——“接标”,实际上就是划龙舟。杨文军在读初中的时候就大胆地登上龙舟,并且依靠神奇的臂力一鸣惊人,小小年纪就成了当地有名的桨手。很快,这颗好苗子被带到宜春水上运动中心,这才有了从龙舟转项皮划艇,也才有了以后的种种。

三进三出

虽然孟关良和杨文军的内部竞争无形中提高了中国划艇的水平,但是在国际大赛中,包括孟关良在内的中国最优秀选手连取得决赛资格也是一件很艰难的事。孟关良那个时候经常开玩笑说,电视转播比赛的时候,五秒钟以后画面上就看不见我们的人了。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位来自划艇强国波兰的教练——马克来到了千岛湖,而他的目标就是要让落后的中国划艇进入世界前列。在一次会议上,马克果敢地立下誓言:要把划艇队带进世界前六,并且获取奥运会入场券。一句话引起了现场的一片哗然。

在分析中国运动员和欧洲运动员的差距以后,马克决定从强化体能开始。在加强体能训练的同时,马克的水上训练计划也与众不同——他的目标并没有锁定在国内最优秀的运动员孟关良身上,杨文军成反而成为了他最关注的对象。当时,杨文军还只是国家队的二线队员,要想让杨文军赶上孟关良就必须把他的训练量提高到过去的两倍。在那段时间,杨文军曾经因为承受不了马克的训练强度而被无情地退回省队。

但杨文军争强好胜的性格终于激起了自己潜在的实力。三次被送回省队,三次又因为成绩进步重新回来。在这样起起落落的经历中,杨文军逐渐成长起来。2002年,他终于在全国冠军赛中以微弱的优势第一次赢了孟关良。

划艇领队曹景伟后来透露,马克当时的思路是想用杨文军来促进孟关良——要想让孟关良进入奥运会的前几名,就必须有一个人能够在高质量高强度的对抗下刺激孟关良。

杨文军被波兰籍教练从省队中提拔,后来杨文军我行我素,不听从教练拍示而被退回省队。后来,年青的杨文军在省队表现有进步,再次入选国家队,之后又因同一原因被退回省队。

后来,杨文军再次有幸被唤回国家队,但因为跟不上教练的训练进度而再三退回省队。之后,国家队为了准备悉尼奥运而第4次唤再杨文军。

夺冠时刻

2004年8月28日,中国皮划艇选手孟关良和杨文军在雅典奥运会上创造了历史:他们在男子双人划艇500米的决赛中,顽强拼搏,勇夺冠军,获得了中国皮划艇奥运参赛史上的第一枚奖牌和金牌,也是中国水上项目夺得的第一个奥运冠军。

2004年8月28日,中国皮划艇选手孟关良和杨文军在雅典奥运会上创造了历史:他们在男子双人划艇500米的决赛中,顽强拼搏,勇夺冠军,获得了中国皮划艇奥运参赛史上的第一枚奖牌和金牌,也是中国水上项目夺得的第一个奥运冠军。

赛场失利

雅典奥运会男子双人划艇冠军杨文军2006年12月11日在亚运会个人划艇1000米的决赛中名落孙山,来自德国的中国皮划艇总教练约瑟夫生气地说:“你可以输,但不能放弃比赛。”

在比赛中,杨文军在比赛一开始由于风向原因始终没有调整好艇,使得身体比较僵硬,加上发令枪响得比较急,因此上来就落后。比赛进行到750米时与第一名差距较大,杨文军眼看夺金无望,慢慢划到终点,最终名列第五。该项目的冠军被乌兹别克斯坦选手门科夫夺走。

“最后的250米,杨文军如果跟着的话,第三名肯定是能够拿到的。所以,按照我的观点,你可以划最后一个,但你必须拼搏。”约瑟夫说,“25年的执教经验告诉我,你可以输,但你不能放弃。无论如何也不应中途放弃比赛,对此我是很生气的。”

约瑟夫表示,雅典奥运会已经过去两年了,杨文军不能活在过去,而应该活在未来。“你为了你的国家出来比赛,心中要想着你自己的国家。”约瑟夫表情严厉地说。

据杨文军的队友孟关良观察,杨文军昨天遇到的左侧风对他的发挥特别不利,刚开始时,杨文军还想追赶,但后来眼看距离越来越远,就基本放弃了。

对于杨文军在比赛中的表现,皮划艇队领队、国家体育总局水上中心主任韦迪在接受采访时解释,杨文军并没有放弃拼搏,只是在赛前耗尽了体力。

杨文军昨天出发时船就始终不正,他一直在不停地调整船的方向,使船头朝向正前方。但逆风加上波浪,一叶扁舟被刮得左右乱转。

由于各条船总是不能同时调好位置,结果起航阶段就拖了好几分钟。这几分钟里,杨文军一直在拼命向左压桨,想尽快把船身摆正。当裁判匆匆发令时,他的船还是歪的。这些都让杨文军消耗体力、动作变僵,出发时又因为调船落后了乌兹别克选手一个艇身,结果他越追动作越僵,失去了节奏。

备战奥运会

根据国家队的安排,杨文军现在开始主攻短距离单人划艇项目,单人艇能力逐渐在世界大赛中显露出来:2005年世锦赛,首次全面参加单人比赛的他,获得500米划艇第6名、1000米划艇第7名;2006年世锦赛,夺得铜牌,当时他与金牌获得者之间的差距是0.8秒;2007年世锦赛,取得一枚铜牌(拿到北京奥运会入场券),与冠军之间的差距也缩小到0.3秒。

“看到自己的进步,我参加北京奥运会夺取金牌的目标越来越明确,信心也越来越足了。”杨文军说。不过,杨文军要想在主场献上最完美的演出,必须征服德国名将迪特穆、俄罗斯好手尼·利普京等强手。“在短距离项目上,我觉得最大的对手就是我自己,克服自己、战胜自己就能战胜一切对手。”杨文军这样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