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大一统皇权专制来,中国的封建制简直可以算是昙花一现。在公元前221年,就早早地夭折了。
究其原因,封建制与中国人好争好斗的性格不合,这恐怕算是最主要的一个原因。
天子之下的诸侯不能相安共处,非要有霸主高居于其它诸侯王之上,发号施令,颐指气使。诸侯割据(这是封建制最主要的特征,不割据不足以称其为封建制)的局面总是处于风雨飘摇的动荡之中。
“春秋无义战”,是春秋战国几百年历史的经典性概括,准确而又切中要害。战争的唯一动机就是存在讨伐的对象。为把他人的江山攫为己有,诸侯王们茶饭不思,夜不能寐。
讨伐需要名分,师出无名必为人耻笑,于是,各种各样的名分就出来了,有的另人喷饭。
司马迁记叙了如下的故事:
(以下变字体)(吴王僚)八年,吴使公子光伐楚,败楚师,迎楚故太子建母于局巢以归。因北伐,败陈、蔡之师。九年,公子光伐楚,拔居巢、钟离。初,楚边邑处卑梁氏之女与吴边邑之女争桑,二女家怒相灭,两国边邑长闻之,怒而相攻,灭吴之边邑。吴王怒,故遂伐楚,取两都而去。
(《吴太伯世家第一》)(变字体完了)
只用些许笔墨,就把战争如同儿戏的事实揭示出来。类似的事情在那个时代太平常了。仅仅因为边邑吴楚两国的采桑女的争斗,引起了边邑长官的怒火,就发兵互相攻杀,酿成一场战争。这个故事至少对我们有两点启示:第一,欲加之罪,鸡零狗碎的小事皆可以成为攻伐理由;第二,小小的边邑长官就有引发战事的权力,用不着请示,足见战争之频仍。
在中国几百年封建制的历史时期,诸侯之间因锱铢小事而大开杀戒的事情实在是不胜枚举。有为女人开战的,有为话不投机开战的,有听了说客的煽动开战的,有为一块玉石开战的,有为未受某某礼遇开战的,有为了附和“天象”开战的,有为了附和“谶语”开战的……五花八门,无奇不有。
诸侯王们不适应和平的日子,不适应在统一的规则之下游戏,不适应共享同一片蓝天,不适应共存共荣。他们只习惯于一人居高而众人诺诺,只习惯于把天下的快乐集中于一人。
于是,杀啊,伐啊,争战啊,没完没了,直至只剩下一个国,一个君,一个声音。所以,可以断言,秦的大一统绝不仅仅是秦始皇个人的选择,那是中国人的选择,是不可抗拒的历史宿命。
换个角度思考,也可以认为,春秋战国的几百年“百家争鸣”是一次浩大的社会“试验”,试一试中国人能不能在“分权”中生存,政治势力能不能和平共处,能不能由许多人共享权力资源,能不能避免权力与权威合一(从而导致可怕的独裁)。
结果以失败而告终。
一般认为:春秋无义战,而秦始皇大一统皇权建立之后的战争才属于“义战”,为了瓦解腐败无能的专制王朝,必须发动战争,以新鲜血液取而代之。其实,这是自欺欺人的一种妄说。大一统本身就意味死气沉沉,怎么能够断定,用一种“死气沉沉”替代另一种“死气沉沉”是“义”呢?
况且,在大一统专制统治下,“战争”已经化大为小,化整为零,变为看起来波澜不惊的“窝里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