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千头万绪,如何把握?不妨通过吴越两国兴衰变幻,管中窥豹。
吴越这对孽缘邻国,春秋末年开始发生矛盾,愈演愈烈,强弱、胜败数次易手,最后以吴王自刎而告终。吴越两国的恩恩怨怨,包蕴宏远,几乎括尽了人情物理、世事沧桑,给后人留下无穷无尽的启发与遐想。司马迁把这段故事写得惬情尽理,至今仍让人心为之动,魂为之牵。
或许由于司马迁起到“导向”作用,或许人们钦佩句践的励精图治精神,读这段历史,人们很容易产生褒句践而贬夫差的倾向。实际上,夫差与句践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能力与作为方面,与道德、正义等关系并不很大。越王句践最初战胜吴王阖庐(公元前496年),靠的是阴鸷惨刻的“自杀战术”。句践让自己的士兵在吴军阵前自杀,吴兵被惊吓之后不知所措,溃不成军,导致失败。
阖庐死前嘱咐夫差勿忘“越国句践杀汝父”。夫差没有忘记父亲的遗嘱,日夜操练士兵,于公元前494年把来犯的越军包围在会稽。此时句践只剩下五千名残兵。
夫差得到一个千载难逢的灭越报仇的机会。
然而夫差却因心揣妇人之仁,而将机会丧失了。
其实,夫差的妇人之仁只是后来句践转败为胜的表面原因,实质原因要复杂得多,几乎涉及到中国传统政治的全部玄机。
中国传统政治的第一个玄机就是韬晦。
句践深谙此术,而夫差对此却近乎一无所知,这便是夫差败在句践手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句践颇似表演大师,怎么能让夫差解气就怎么来,怎么能让对手同情就怎么来,完全不考虑自己如何丢面子。在生存面前,面子一文不值。句践自我作贱,鬼不鬼人不人,与狗彘无异。然而句践心志未泯,胸襟伟岸,炯眼达识。他居茆茨,着破衣;餐粝蔬,一切都是为复仇计。为了复仇,外表上披头散发,袒裼裸裎,暗中却卧薪尝胆,以砺己志。这一切与刚愎自用、锦衣饫食的夫差形成巨大反差,夫差根本没有把句践放在眼里。盗入门而不拒,虎噬人而不斗,显示出一种执权者的雍容大度。全然不知“小气”乃大度之克星。
中国传统政治家的第二个玄机是女人。让女人搅局,此法一试即灵。夫差得到西施,注定陷入泥沼,再难自拔。政治是男人对付男人的游戏,一旦女人插手进来,政治的游戏规则难免遭受篡改,女人很容易掌握住主动权。不仅吴国,其后有数不清的王朝都是被女人轻而易举地瓦解的。最后一个皇权王朝——大清也是被女人瓦解的,绝非偶然。奇怪的是,女人的手法始终如一,却丝毫未引起掌权者的警惕。
中国传统政治的第三个玄机是拒忠臣谏。纳谏则国兴,拒谏则国亡,颠扑不破。然而尽管君王没有愿意丢江山的,绝大多数君王却都是毫不犹豫地选择拒谏,以为拒谏更有利于帝祚永延。
吴王身边并非没有谏臣,伍子胥就有一身铮铮铁骨。“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用在伍子胥身上再适合不过了。伍子胥不止一次地规劝吴王及早灭掉越国,以免后患,夫差却将伍子胥的劝告当作马耳东风。最后恼羞成怒,居然赐伍子胥死。伍子胥气愤地说,请挖出我的眼珠,挂在都城东门上,我好亲眼看到越军进入都城!就这样,对越国威胁最大的人物,被吴王自己剪除了,从此,越国再无忧矣。
中国传统政治的第四个玄机是纳奸臣言。吴国有大忠臣伍子胥,也出了大奸臣太宰嚭。本来,句践已经命悬一丝,岌岌可危,是太宰嚭救了他。而杀死伍子胥的真正凶手也是太宰嚭。吴王对奸臣太宰嚭几乎是言听计从,死前才省悟:是太宰嚭害了孤!
吴国战败,虽然句践答应将吴王安置到甬东,统治100户,然而天地不仁,造化无力,吴王耻于苟活,还是拔剑自刎了。吴王弥谤阻谏,终至失国。
中国政治的第五个玄机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政治斗争的胜利者难以逃脱这一命运。功臣范蠡也不例外,只不过范蠡先一步识破了玄机,采取了对策而已。这将在下一章论及。
中国传统政治的第六个玄机是以民为牺牲,毫不吝惜。吴越之争,争的是霸权,是主从关系,并不能惠及百姓,百姓因战争而如水益深,如火益热。即使是战胜国,百姓也丝毫得不到任何利益。相反,每一次战争,都会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
列举这些就足够了。这些玄机与社会发展及文明进步有何必然性呢?相同事物的累积能够推动事物发生本质变化吗?政治玄机又能给予后人什么警示呢?
有时,历史事件变幻千年如走马,而历史事件所蕴含的玄机却一以贯之,无丝毫变异。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吴越春秋不然,越读越糊涂,越读越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憋闷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