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权力潜规则
28824900000075

第75章  聂政与荆轲

司马迁在《刺客列传第二十六》中描写了五位刺客的事迹,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聂政刺侠累与荆轲刺秦王。

聂政,轵邑深井里人,与人斗狠犯案后携母亲、姊姊逃至齐国。

严仲子,濮阳人,在韩哀侯朝中供职,与韩相侠累结仇后逃至齐国,严仲子耳闻聂政侠义,登门拜访聂政并宴请其全家。聂政知其来意,碍于家有老母,没有应允。若干年后母亲亡故,聂政答应替严仲子报仇。聂政轻装简行独自一人闯进侠累府第,将其刺死,然后自毁面容,自剜双目,破肚而亡。韩国悬赏千金认尸,由于尸体不整,无法认出。

聂政的姊姊听说侠累被刺,知弟弟大事已成,便动身前往韩国。伏尸痛哭,众人劝她逃离,她却说,这人就是我弟弟聂政!弟弟毁容剜目是怕人追杀我,我怎能为保全自己而让弟弟的名姓湮没无闻呢?说罢气绝而死。

二百二十多年后,发生了荆轲刺秦王的一幕。

荆轲,卫国人,游于燕国,人称荆卿。

荆轲来到燕国,先结识善于击筑的高渐离,与他饮酒悲歌。后又认识了义士田光,田光向太子丹献刺杀秦王之计,又把秘密透露给荆轲,为不使有第三人知道秘密,田光自刎。荆轲与太子丹一见如故,感情渐深。待时机成熟,荆轲携秦国降将樊於期自献的头颅,与秦舞阳一同奔赴秦都。结果刺杀未遂。

后人往往以荆轲为刺客代表,聂政副之,因为荆轲刺杀了暴君,而且荆轲好读书,有超然之气,聂政则尘缨未濯,所杀也不过是朋友仇家而已。

聂政不同于一般刺客,他在动手之前并未向严仲子索取什么利益。一般刺客为的是扬名——当时“义死”是成名的一条捷径。聂政的义死却不是为了扬名,他故意不让世人知晓自己。聂政生前并没有预见姊姊会以死为代价“列其名”,这一点《史记》做了交代:

晋、楚、齐、卫闻之,皆曰:“非独政能也,乃其姊亦烈女也。乡使政诚知其姊无濡忍之志,不重暴骸之难,必绝险千里以列其名,姊弟俱戮于韩市者,亦未必敢以身许严仲子也。”(《史记·刺客列传第二十六》)

如果聂政预料到姊姊会“戮于韩市”,也许就不会去刺杀侠累了,他毁容的动机就是为了保护姊姊。由于超乎一般刺客的动机,聂政的壮举被涂上一层玫瑰色,为后人留下百猜不解的玄疑。

荆轲则不同,他在动手之前享尽荣华富贵,过易水时还有人为他送行,出尽风头。杀王之事惊天动地,得名是注定的,他是带着满足感行动的。太子丹与荆轲成交出于各自的需要:太子丹需要借荆轲之手杀秦王;荆轲需要借助刺秦王留名青史。聂政刺杀侠累更像职业刺客所为。

聂政与荆轲也存在相似之处:他们都把“侠义”、“名节”、“信仰”置于生命之上,牺牲生命以求精神安慰或博取世人喝彩。他们的行为看似勇敢而又合乎道德,然而在生命面前他们是罪人,在人生博弈的舞台上他们是懦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