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吴书·陆逊传》有这样一段话:
逊案剑曰:“……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各在其事,岂复得辟,军令有常,不可犯矣。”
“忍辱负重”这个典故,典源很多,但最能说明其中内涵的是《三国志·吴书·陆逊传》中的这段话。意思是说,陆逊手按佩剑对众人说:“各位都蒙受国家的恩德,应该和睦相处,共同消灭敌人,以报答你们所受的恩典和所负的重任。但是,你们却不服从指挥,这可不应该啊。我虽是一介书生,却是主上任命的。主上所以委屈你们听我的指挥,就是因为我还有些长处,能够‘忍辱负重’的缘故。你们有自己的职责,怎么能够推辞不干呢?军队有军令,是不能违犯的。”
公元222年,刘备为报杀关羽之仇,亲率大军讨伐吴国。孙权拜陆逊为大都督,领兵与蜀军作战。陆逊字伯言,吴郡吴县(今上海松江)人,出身江东名望世家。他21岁开始在孙权的手下任职,先后任过都尉、校尉、将军,39岁时被拜为统领吴国军队的统帅。由于陆逊年轻,手下人很是不服。他们有的是孙策时的老将,有的是皇亲国戚,个个骄傲自负,不服从陆逊的命令。陆逊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说出了上面的那段话。
等到吴、蜀两军交战结束,吴军火烧蜀军四十多座营盘,绵延七百里,蜀军的舟船器械,水军、步兵的军需物资几乎全部损失殆尽,尸骸顺流而下,塞满了江面。刘备几乎当了俘虏,好不容易才得以退守白帝城。吴军获得胜利,谋略大多出自陆逊,众将这才心服了。大将孙桓还亲自到陆逊的府上道歉。
原来,孙桓是吴军抵御刘备大军的先锋,兵至夷陵,被刘备包围,便向陆逊求救。陆逊从战略全局考虑,决定不分兵去救。众将劝他说:“孙桓是王族,被包围处境很艰难,为什么不去救他?”陆逊胸有成竹地说:“孙桓在军中很得人心,他的城池牢固,粮草也充足,没什么好担心的。等我的计谋实现了,即使不救他,他自然也会解围。”等到陆逊计谋成功,刘备的部队果然溃散,其围也就自解了。孙桓对陆逊说:“先前你不去救我,我的确很怨恨你,直到今天,才知道是你调度有方啊!”
陆逊领兵当然也受了不少委屈,后来孙权见到他说:“你当初为什么不向我报告众将不听指挥的事儿呢?”意思是说,他可以为陆逊作主。陆逊回答:“我承受的恩德深重,担负的责任大大超过了我的能力。这些将领有的可以成为心腹,有的可以成为战将,有的是有功之臣,都是与主上共同奠定大业的人。我虽然才劣性懦,但私下也仰慕蔺相如、寇恂对人的忍让精神,愿与众人团结一致来完成国家的大业。”孙权听后大笑,称赞他做得好,加任其为辅国将军,并封他为江陵侯。
熟读史书的毛泽东对《陆逊传》中记载的这段话,也予以了充分的肯定。他曾批注:“此司马懿敌诸葛亮之智也。”在毛泽东看来,诸葛亮、陆逊、司马懿是三国时分属刘、孙、曹阵营中地位角色相同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