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体育史话
29102100000005

第5章 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体育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多有动荡,体育发展有失均衡。同时空前的民族大融合又为体育活动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和色彩。

两晋南北朝时期玄学对儒家正统礼乐观的冲击,北方骑射民族的剽悍尚武,都为隋唐体育的繁荣打下了基础。无论是武艺、球戏、保健养生,还是围棋、水戏等都初步定型,竞放异彩。而且这个时期妇女的体育活动较为兴盛。

军事体育的衍生

三国时期,各国争战不断,为了获得战斗力强的军队,魏、蜀、吴三国的统治者都下令争求武才。蜀国的诸葛亮创制了不少新型武器,每一种新式武器的出现,必然对士兵的身体素质的武艺技术提出新的要求,如元戎,是一种能够连发的弩,这就需要士卒加强对腰力和臂力的提高;木牛流马类似人力独轮车,适用于山地作战的运输工具,不仅要求驾御者要有很大的力气,而且长途跋涉还需要有很好的耐力。士兵们不断经受新的训练,这对军事武艺的发展和身体素质的提高,又是一种促进。

两晋南北朝时期,战争主要是骑战和步战,因此骑射受到相当的重视。北方习射之风胜过南方,女子也善于骑射。当时也出现了以骑射为内容的娱乐和竞赛。

北魏末期的濮阳王元顺,善于射箭。《资治通鉴》上说,元顺参与了宇文泰拥立南阳王元宝炬的计划,元宝炬成为西魏的开国皇帝,即西魏中宗,元顺是中国历史上有史可考的第一个射箭冠军。

两晋南北朝时,受北方游牧少数民族影响,角力(又称“相扑”、“拍张”)成为一种单独的体育活动,在社会上开始流行起来。

养生思想与方法的发展

两晋南北朝,统治阶级腐朽、醉生梦死,为养生思想的发展提供了土壤,出现了历史上的一个高潮,涌现出不少养生学家。

“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长好老庄”,著有《养生论》。晋代著名道士葛洪,好神仙导引之术,后炼丹终生,著作很多,代表作为《抱朴子》。他还对各种养生方法多有研究和论述,包括吐纳、导引、房中和服食等等。他提倡服食丹砂、黄金、白银、诸芝、王玉、云母、石英、松柏脂、汉等、地黄、麦冬等,以“令人身安命延”。

南朝齐梁间道士,医学家陶弘景八十多岁时,容貌还跟中年人差不多,他在著作《养生延命录》一书辑录了大量的养生理论和方法,其中《导引按摩》部分,丰富多彩。他根据《导引经》,介绍了不少成套的动功(如导引七势,按摩八法,肢体运动八势等)。

娱乐体育盛况空前

两晋南北朝,围棋又出现一个高峰,王公大臣、文人学士通宵达旦,下棋无度。少年儿童中也涌现出围棋高手。魏晋南北朝已有棋品制(相当于今天的段位),按棋手技艺高低分为“九品”,后传到日本,成为日本九段制的依据。当时纵横19道的棋盘,一直沿用至今。

民族大融合使多姿多彩的各族舞蹈彼此交流,繁盛空前,北朝继承了汉、晋的舞蹈,还将西北各地少数民族乐舞带进中原,实现了各民族舞蹈的大交流。南朝也引进了北方民族的舞蹈,这一时期的艺术体育在各方面均有广泛开展。

延伸阅读

围棋名何来?

围棋,起源于中国,它迄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从古文献来看,围棋最早被人称为“”或“棋”。据说,这是各地方言不同的缘故。北人称“”,南人谓“棋”。

后来,有人根据下棋时黑白双方总是互相攻击,互相包围的特点,称“下棋”是“围棋”。汉代,围棋虽已作为一个专用名词出现,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围棋”还是被当作动宾词组使用。如古诗中“溪头烘药烟霞暖,花下围棋日月长”,“昂头说《易》当闲客,落手围棋对俗人”都是明显的例证。到了佛道盛行的南北朝时期,围棋活动极为普遍,文人学士中有的已嗜成

,有些遁迹沙门的佛门弟子也乐此不疲。这期间,围棋又得了两个富有时代特点的别名:“手谈”和“坐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