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俄罗斯中小学教育特色与借鉴
29148700000011

第11章 继承与发展——俄罗斯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2)

学科课程历来在课程中都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它有不可替代的优点。然而过于分化的学科课程却割裂了知识的完整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和综合能力。随着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向着协同化、综合化的方向迈进,人类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跨学科开设综合课程成为大势所趋。俄罗斯在90年代改革中的一个有力举措就是确立了综合课程的应有地位,广泛设立了综合课程。根据综合化原则,1993年颁布的俄罗斯普通学校基本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学科门类由21个缩减到了10个。

二、对俄罗斯课程改革的特征分析与思考

1.课程目标应由“一元”向“多元”转化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发挥教育功能的核心手段,而教育目的具有多方面的要求,教育功能具有多层次的特点,这就要求课程目标也要具有多元性的特点。然而很多国家在课程改革中却暴露出一个普遍的弊端就是课程目标选择立足点的一元性,即课程目标选择的逻辑起点总是动摇于社会、经济与儿童之间,顾此失彼,使课程满足了一种因素的要求却忽视了其他因素的要求。因此,课程目标绝不可只片面地立足于一点,而应当向多元转化,只有多元化的课程目标才能既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能促进儿童的发展。

2.课程管理应正确解决国家、地方和学校权力分配问题

课程管理上集权与分权是两种相互对立的模式,二者各有利弊。国家统一管理学校课程可保证课程设置的统一性,所以在当代课程管理体制中,国家干预不仅是提高教育质量,保证教育不脱离政治、经济具体实际状况的有效措施,同时也体现出当代课程发展的重要趋势,即政治、经济因素对课程改革产生更大的影响,课程的政治经济功能更受重视。但完全中央集权式的课程管理体制又往往造成学校课程整齐划一和僵化、死板的弊端,无法满足不同地区、学校的特殊需要及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需要。而课程的地方分权制管理可以充分发挥不同地域及学校的优势、特长,激发课程的活力,保证课程设置灵活性的特点,但如果管理权限过于分散,就无法保证国家总体教育目标的实现及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易使学校课程陷入混乱、无序的状况。俄罗斯在课程管理体制上的改革表明了,在课程管理权限上过于集中和过于分散都是行不通的,只有适度的集中和适度的分散相结合才是最佳的课程管理体制。因此,必须协调国家、地方、学校的关系,在国家宏观调控、统一根本方向和目标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地方、学校的具体实际情况,授予学校适当调整、选择课程内容的权力。

3.课程结构应努力促进均衡化

课程结构的均衡化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应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课程结构应包容各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以及学生的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科目,同时通过课时比例调整,使其保持适当的比重关系。之所以要努力促进课程结构的均衡化是因为:一方面每一门课程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它们在实现课程目标上的独特地位与作用。另一方面每一门课程又都有其局限性,没有哪一门课程能够实现所有的课程目标,因此,充分发挥各类课程的功能是全面实现课程目标的需要。从课程结构的改革来看,俄罗斯注重各类课程的合理结合,从而使本国的课程结构更加均衡化,更有利于课程目标全面实现。当然,促进课程结构的均衡化并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承认各门课程在不同的教育阶段有轻重之分,要区别对待,而这种区别对待的目的正是要使课程之间保持一种均衡,从而实现课程结构的整体优化。

课程改革的人文化和人本性新特色

在俄罗斯学术界看来,教育的人文性一般是指加强人文学科的影响,在教学计划的结构中提高人文类学科的比重,减缩自然—数学学科的时数。某些激进的改革者使用“大众数学”这类口语结构时,试图使人们相信,在基础教育学校里,放弃系统的代数和几何课程是适宜的,教育应指向人格的完善、尊重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社会对自然的人道主义。尽管激进的改革者的建议和解释是过于偏颇的,但人文化要求学校教育应该面向世界文化、世界历史和精神财富、提高人文学科的地位却是一个基本事实。实现这样一个目标,取决于这些学科内容的更新,取决于把它从平淡乏味的纯理性中解脱出来,揭示这些学科的精神内容和人性实质。

所谓人道化,俄罗斯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将其解释为非政治化和非意识形态化。而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更愿意接受这样一种解释:人道化的实质是弘扬学生主体精神。人道化要求摒弃学校教育中的种种“异化”现象,如教学目标、课程和教学内容的意识形态化和政治化,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地考虑学生的能力,创造不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流失的条件,赋予他的知识以更多的个人意义。很显然,加深学习、补偿教学学校、班级和学校专业化以及使课程富有生活价值等,都是人道化的表现。

1988年的教育改革中提出了“学校人道化”的思想,其本意就是要求学校面向儿童,爱护他们,尊重他们的个性和自尊心,信任他们,承认他们的个人目的、兴趣和需求,并为显示和发展他们的才能、为他们的自我实现创造最好的条件。人道化也意味着学校不仅要培养儿童走向未来的生活,而且要保证他们在每一个年龄段都要有自己充实而美好的生活。同时,1988年的改革把苏联时期的官僚主义体制、技术至上路线、在教学中见物不见人的方法看作是缺乏人道主义的教育模式。

20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调整了中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设计。俄联邦教育法指出:“教育目的是造就独立的、自由的、有文化的、有道德的人,使之意识到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尊重他人的权利和自由,遵守宪法和法律,在人与人之间,在各国人民之间,以及在不同的人种、民族、宗教和社会群体之间,能相互谅解和合作。”这样一个开宗明义的教育目的的阐述,实质上已明确表露了其教育改革的人文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取向。教育目的规定着教育内容,因此,俄罗斯教育法第十四条对教育内容的规定就具体体现了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教育内容要确保为个人的自我选择和自我实现创造条件,以发展公民社会、巩固和完善法制国家为最终目的;教育内容应适合现代科技发展的水平,达到国际水平;教育内容应能促进不同肤色、种族、宗教信仰和社会团体的人们彼此理解,能顾及到各种不同的世界观,促进受教育者实现其自由选择信仰和观点的权利。所有这些阐释,无不反映出对人文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教育价值的认同。

课程是能体现和反映这种价值认同的,俄罗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从课程的设计到教学内容的组织,无不将其视为基本的参照。

1993年4月俄罗斯《教师报》登载了由教育界、科学界以及社会其他各界人士、知名学者、专家共同参与制定的俄罗斯普通学校基础教学计划和15个不同的方案。其中,大大突出了人文学科的分量,体现了自然科学教育和人文科学教育的统一。俄罗斯学者认为,普通学校的基本目的是培养个性和谐发展的公民,在个性的形成中,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占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正是人文科学知识才有可能培养精神充实、道德纯正、面向全人类财富、拥有全人类价值观和高度责任感、克服技术至上和狭隘职业性思维的人。苏联时期,也强调追求个性丰富和全面发展,也重视人文科学的教学,但在教学中技术至上、偏重自然科学的思想及行为占优势;而其人文教育中异化现象比较明显,意识形态教育扼杀了人文教育中所应蕴涵的人道精神。

在俄联邦、各联邦主体的教学大纲、教学法参考资料和教科书编制中,普遍呈现出加强人文价值取向的倾向。1994年,在对教学内容和课程的改革中,设置了不同水平的文学阅读课程,编制了带有明显的生态学倾向的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开设了综合课程“民族学导论”、“你的宇宙”等具有人文精神的课程,出版了八种新的平行的教学法丛书。此外,还开设了逻辑学、心理学、电影制作、荧屏文化、宗教音乐等具有人文价值取向的选修课程。教育部还为加深学习的人文类课程编写了大纲和教科书。同时,还为10—11年级自然科学方向的学生提供了新的人文学科的教学构想。

在自然—数学类学科方面,俄罗斯学校在继承其重视自然—数学教育的传统、维持现行大纲与教科书的科学理论水平的同时,提出要编写不同难度的教科书,以适应不同类型学校的需要,主要反映于侧重点和水平的区分。学校的基本教学计划中充实了下列综合性课程:生物学与辩证法、人与自然、自然的利用等。同时对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和生态学的内容也作了修订,增强自然学科中与人文精神的联系。

技术学是普通学校中一门新的课程,其中包括劳动与职业教学大纲、制图、日常生活中的技术,如居住与家庭(5—9年级)、人—劳动—职业(8—9年级)、艺术刺绣、艺术编织、烹饪等。1995年度,教育部还制定了适用于人文类学校的自然科学课程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为基础学校和中等学校编写了生态学、性学、学生生活与活动安全基础等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人文性课程的教科书。

文学艺术被认为是最富有人文性的学科。作为一门学校课程,它的使命就在于把从艺术上理解生活的特点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有可能用自身的艺术经验来认识各种规律性,体验创作的喜悦,了解如何从艺术上研究生活、自我理解、自我确定价值。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围绕着文学修养所开设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更加丰富多彩,如名著欣赏、身边的文学等。尽管如此,俄罗斯联邦普通和教育部长菲利波夫在2000年全俄教育工作大会上仍然指出:常说要使义务教育人道主义化,但俄语语言文学课的课时在最近30年中,从800个课时下降到600个课时,以至于大学1年级新生现在还在学习俄语,因为他们不能像样地写作和进行口语表达。由此看来,人道主义还指向课程和教学必须为学生塑造基本的社会生活能力提供支持,而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审美和思考。

俄罗斯联邦教育部2000年工作计划中规定,制定并实施改善中小学教育现状的重要措施,包括使学生负担正常化,加强中小学教育大纲对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针对性,加强其在实践中的定位和彻底的人道主义。在这里,彻底的人道主义被理解为课程的设计和教学过程的组织必须围绕着学生展开,学生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核心,而不能将成人的、社会的意志强加于学生的心理上,更不应当将政治意识形态的、某些集团的意志泛化于学校教育中,以强迫的方式灌输给学生,课程与教学内容要促进学生的独立思维,而不是用一种外在的精神控制他们并束缚他们一生的选择。

课程改革关注生活,使学生成为理解者

俄罗斯对中小学教育制度进行了全面改革,改革后的中小学课程体现了教育的人文化,开始关注学生生活,扩大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为个体的自我发展和进行创造活动提供条件。这里的“生活”是指包括了学生现实的学习及其与外部世界关系等内容的个体生活,是一种相对的“小生活”,尽管它也与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有联系,但更加强调学生生活的个体性与个别性。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要成为“认识者”,更要成为“理解者”,成为一个理解自己真实生活的人。

这一课程改革取向在课程目的和内容上有比较明晰的反映。2001年俄罗斯再次明确规定:学校工作的目的是“创建适应学生个体活动的教学、教育手段,使学生养成自我管理的能力,并作为其继续发展的手段”;学校工作的优先取向是“实现人文教育原则,重视对学生的个别态度;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学校氛围”;学校的“教学任务”是在教给学生深入而全面的科学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对世界整体图景的认识,并教给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技能;学校的“教养任务”是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体质发展和培养学生创造与自我确认的能力;学校的“发展性任务”是强调普通教育的文化方向,以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学校的“保健任务”是完善学校工作体制,保护和强壮学生身体,并使其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就课程政策而言,俄罗斯对于自然科学课程功能的定位是形成学生个性,并使其掌握思维方法。在学校现实的教育条件下,广泛地采纳教学实验法、研究法、问题法以及各种积极的教学方法,利用相对较少的基本概念、模型、规律、理论、结构元素和基本关系,为学生建构一个足够清晰的有关周围世界的图景。俄罗斯国家教育标准指出,“自然科学”课程要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使其获得理解世界的方法,形成整体世界的概念,打下生态文化的基础,并明白人类作为地球居民的作用。另外,为了更好地与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活切实联系起来,俄罗斯中学对自然科学学科的课程内容进行了水平分类:水平A,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世界的自然科学图景,并运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周围世界。水平B,主要培养学生在外部世界急剧变化的条件下完成具体活动的能力。水平C,目的是教给学生在具体课程领域进行职业性科学活动所必需的知识。

俄罗斯中小学的人文社会课程也体现出对学生生活的关注。这里以小学“周围世界”课程为例来说明该课程对学生生活的关注。小学“周围世界”课程有不同的大纲,但都体现出课程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特点。

俄罗斯小学课程《周围的世界》人文社会部分的教育标准

俄罗斯小学课程《周围的世界》人文社会部分的教育标准对内容的规定由两部分构成:教师教学基础方案大纲和对学生培养水平最低限度的要求。

1.教师教学基础方案大纲

1)教育领域——人

(1)人的组织

辨别:温度的、光度的、声音效果的、时间的、空间的感觉(多一少,大一小)。举例:人的各种感觉(例如快乐、狂喜、惊奇、恐惧等等)。

简单地说出特征:人作为活的有机体的特点;人的外表;自己的和其他人的个体特征;预防疾病和锻炼身体的要素;对健康有益或有害的习惯;在寒冷和炎热的国家,人们生活的景象;古代人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