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
29156100000028

第28章 供给学派(4)

费尔德斯坦认为,在财政赤字增加的情况下,财政赤字可以通过发行债券,而主要通过扩大货币供给量来弥补,就可以消除政府债券对私人有价债券的替代效应的压力。货币供给量的扩大产生的通货膨胀所引起的名义利率的上升,可以通过降低边际税率,提高资本的实际净收益,就能使一部分扩大的货币供给被私人有价证券的投资吸收,再转而推进通货膨胀。

根据以上财政赤字对通货膨胀、资本形成的影响及其相互对应关系,费尔德斯坦用一条曲线加以简明描述,这就是着名的“费尔德斯坦曲线”。

“费尔德斯坦曲线”除了表示在财政赤字的条件下,通货膨胀和资本形成水平表现为一种正相关以外,“费尔德斯坦曲线”还会随财政赤字水平的变化而相应地上下移动。当财政赤字增加时曲线从Ⅰ上升到Ⅱ,这时为了保持原来的资本形成水平K1,通货膨胀的代价增加到Y2,相反,如果赤字减少了,曲线从Ⅰ下移到Ⅲ,这时用较低的通货膨胀率Y3的代价就可以维持原来的资本形成水平。同时他认为,当财政赤字为零时,“费尔德斯坦曲线”就下移为一条和自然通货膨胀率重合的水平线,这种通货膨胀率独立于政府的财政变量,对资本的形成没有影响。

费尔德斯坦根据他的这个理论模型,推断凯恩斯主义的分析工具“菲利蒲斯曲线”所反映的通货膨胀率和就业之间的替代关系,已经不能解释当今的美国经济现状。“菲利蒲斯曲线”的理论内容在于说明一个国家可以有低通货膨胀与高失业或高通货膨胀与低失业之间的替代关系,通货膨胀和失业率的反比例关系,其政策含义是选择一个最优的通货膨胀和失业率的组合。费尔德斯坦认为,“菲利蒲斯曲线”所反映的这种替代关系在经济处于非充分就业的条件下和短期内是存在的、有效的,但是当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时,菲利浦斯曲线的替代关系就消失了,会为“费尔德斯坦曲线”的替代关系所代替。以此出发,费尔德斯坦认为,一方面这时的经济问题主要表现在供给方面,如果继续推行财政赤字政策,就会使费尔德斯坦曲线上移,不仅产生加强通货膨胀的压力,而且会给资本形成水平的提高带来困难。因此,他认为,在充分就业条件下,凯恩斯的传统经济政策已经失效,这时宏观管理政策应该从需求转到供给方面,主要的政策任务是平衡预算,推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和刺激性的财政政策,逐步降低或消除财政赤字,使“费尔德斯坦曲线”向下移动转化为一条水平线,达到自然通货膨胀率的水平。另一方面,费尔德斯坦认为,他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与“拉弗曲线”背后的思想是完全不同的,虽然他们都认为美国经济停滞增长的症结在于供给方面,特别是在于储蓄率和资本形成率低,因此,他们都主张政策方面应该从刺激需求转到刺激供给。但是,他们在看待抑制通货膨胀以及减税的效应等方面则大相径庭。费尔德斯坦完全不同意“拉弗曲线”,即所谓减税会自动快速地增加政府的收入,抑制通货膨胀和导致经济增长的看法。

他认为,即使减税也主要是改善目前美国的产业结构以及用以相应压缩政府预算来作为平衡财政赤字的一个重要手段,从而使“费尔德斯坦曲线”向下移动,以提高资本的供给水平,促进经济增长。

可以看出,作为一种理论模型,费尔德斯坦力图提出一个在财政赤字下降刚性时,如何寻找最佳的通货膨胀率和资本形成率搭配的“相机抉择”政策手段的理论基础。它是温和的,因为它并没有激进地提出缩减政府规模和恢复经济自由放任的主张,而是以政府(功能)存在乃至必要的扩张为前提(对财政赤字刚性的认可);它又是带着典型的供给学派特征的,因为它指出了赤字刚性的直接代价与潜在代价,它也关注供给边,注重资本形成水平,只不过没有如拉弗等人那样直接提及通过减税去提高资本形成水平、投资与生产率增长。如果就实际运行而言,恐怕“费尔德斯坦曲线”比“拉弗曲线”更能具有描述的力量。

费尔德斯坦的政策主张:

首先,他主张要平衡预算收支,削减不必要的支出,尤其是要削减福利开支和价格补贴等。

第二,他主张要逐步改革税收体制,平衡国家预算,消除财政赤字,鼓励储蓄和投资,增加生产,加速资本形成。

第三,他主张长期推行低货币增长率,(货币增长率的年率不超过6%,并至少坚持5-7年),采取有节制并可预期的货币供给政策。

第四,政府应该倡导废除束缚生产的一些规章制度,以利于刺激企业投资的积极性。

第五,他主张应该有“选择地”适度减税,特别是要削减公司所得税和资本收益税,放宽折旧条例,从而刺激资本形成率的迅速增长。

在政策主张上,费尔德斯坦同“正统的供给学派”有明显的分歧。费尔德斯坦认为,“正统供给学派”为解决美国经济问题而提供的方法过于简单化,他尖锐地批评拉弗等人使里根政府醉心于减税的快速效应,误以为减税会自动地产生出政府的收入,并会消除通货膨胀,达到经济快速增长。费尔德斯坦认为,当前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任务在于平衡预算、稳定并降低财政赤字和降低通货膨胀率,这样才能创造一个刺激储蓄、投资的环境条件,求得一个较高的资本形成率,因为在费尔德斯坦看来,美国经济的病症不仅在于很高的边际税率方面,也在于财政赤字、通货膨胀、税收结构、社会保险制度共同作用下的并发症。费尔德斯坦为了使他的供给经济学理论和政策含义更加充分地显示出来,提出了着名的“费尔德斯坦曲线”,作为说明财政赤字对通货膨胀、资本形成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的一个分析模型。

(第四节)供给学派的理论实践及其影响

供给学派的经济理论兴起于美国,它的政策主张也主要在美国付之于实践,又因其与里根政府施政方略的“契合”而显得引人注目。供给学派的实践紧密地贯穿于里根执政的8年之中,并对其他西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里根经济学”和“经济复兴计划”

里根早在1980年的总统大选中,就全盘接受了供给学派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并作为自己的竞选纲领,这主要是因为供给学派的理论和政策主张能更好地反映和体现里根所代表的美国部分政治集团和收入阶层的利益。在总统竞选之前,里根就是美国大多数所谓“平民保守主义分子”的支持者和利益代表人。这部分人大多是西部的中小企业主、农场主、房地产主,等等。他们的经营规模小,主要立足在国内市场,因此,他们不仅要受到国内政府有关企业规章条例法规的严格限制,而且没有大垄断跨国公司逃税避税的便宜条件,税负沉重,储蓄和投资的能力日益枯竭。为此他们竭力反对国家政府对企业过多的干预,主张恢复自由企业制度,反对大规模的社会福利开支和所得税政策。他们之中很多人还是1978年加利福利亚州“第13号提案”抗税运动的参加者。国家学派中的着名经济学家,如肯普、拉弗、万尼斯基等就是“平民保守主义分子”的主要代表和理论家,而里根的政治基础正是根植于这批“平民保守主义”极端保守派的。里根本人也是“第13号提案”的积极支持者,那时,他就和一些供给学派的经济学家频繁往来,他早就重视宏观经济,注意微观分析,并对主张财政、金融措施并重的供给学派寄予很大希望。在1980年的竞选总统纲领中,里根就提出了在执政的头3年中每年减税10%,争取削减财政开支,逐年平衡预算,控制货币信贷,控制通货膨胀等供给学派的主张。

当然,里根当选总统以后所提出的更具体的“经济复兴计划’的思想基础,并不全都属于供给学派的经济理论,因为里根政府看到,凯恩斯当年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需求不足,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提供了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实践所证明的、解决需求不足的短期有效的药方。但是,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不仅出现了与凯恩斯所面临的完全不同的新现象,即资本主义经济所面临的问题已经不是需求不足,而是供给不足、经济衰退,而且由于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的结果反而导致了“停滞膨胀”局面。因此,对里根来说,一方面要努力刺激供给,另一方面必须控制需求,这就成了当前保守主义经济思潮在美国由里根政府实验的基本内容。从里根“经济复兴计划”的理论基础看,里根的“经济复兴计划”是以供给学派的政策对付经济停滞,用货币主义代表人物弗里德曼关于严格控制货币供给量增长速度的理论抑制通货膨胀,同时也吸收了代表东部财团利益的经济学家如乔治·舒尔茨、阿伦·格林斯潘、威廉·西蒙等人的理论观点,强调平衡预算。因此,所谓以“里根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的“经济复兴计划”不过是供给学派理论、平衡预算理论和货币学的混合物。

集中体现里根政府经济政策的“经济复兴计划”是在1981年出台,以后又陆续有所补充和发展。其基本内容概括起来,就是“三少一增”政策,即减少税收,减少非国防开支,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增加国防开支,同时还有支持联邦储备局紧缩货币供应的政策。

(一)减少税收

里根政府把减少税收看作是“经济复兴计划”的关键所在。1981年7月,经国会通过的减税法案规定,个人所得税不分等级,一律在三年内削减23%。即从1981年10月L日起削减3%,1982年7月1日起再削减10%,1983年7月1日起再削减10%,三次累计共削减23%。同时还规定从1985年起,个人所得税率指数化,即规定税率的等级将按照上一财政年度的消费物价指数加以调整,使纳税者不致因通货膨胀而升高纳税等级。例如,如果1984年消费物价上涨10%,名义工资亦提高10%,则1985年税收的起征点和各个税收等级的最低限额,都相应提高10%。这样的大幅度减税,在美国历史上是罕见的,它使美国税收占GNP的比重,从1981年的20%减到1983年的18.L%。减少的税额,1983年为800亿美元,1983年-1985年累计为3500亿美元。

美国国会又于1986年9月通过并经里根总统于同年12月签署了一个新的税制改革方案,号称是“最简明、最公正”的税制改革方案,这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革命”。这个方案具有纳税档次少、减税幅度大的特点。它将原来14个税率等级,简化为3个等级;个人所得税率的最高档次从原来的50%减到28%;

公司的最高税率从46%减到34%,取消或削弱了名目繁多的减税优惠,规定公司必须缴纳21%的最低税率作为起码的纳税标准。从这些特点看出,美国税收制度实际上已从过去的“累进制”变为近乎“单一税制”。根据这一方案,个人所得税将平均减少6.1%,同时也有一些低收入者的个人所得税有所增加;企业的名义税率虽有减少,实际却有提高。因此,这次税制改革,实际是有减有增。据美国报刊计算,1987年-1992年的6年间,个人税减少约1200亿美元,它大体上被公司税务的增加所抵消。

(二)减少非国防开支

这主要是指减少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支出。根据预算平衡论,减税势必以减支来抵补赤字,同时这也符合供给学派减少社会福利支出的要求。里根政府计划在1981年-1984年间,减少支出5.6%。但国防属于增加的项目,是不能减少的;同时迫于政治原因,下列项目也不能减少:第一,社会保险中的基本退休金;第二,医疗保险;第三,退伍军人福利;第四,中小学无偿供应的早、午餐;第五,入学前儿童补助;第六,青少年夏季工作。而列入削减对象的有:

减少对经营进出口业务的银行拨款;取消对混合人造燃料和太阳能的补贴;逐渐减少对城市交通和全国铁路公司的补贴;废除穷人的法律服务;减少对大学生的借款补贴;减少对城市住房和乳制品业的补贴;废除政府的临时工作;废除食物券和对矿工黑肺的补贴。

(三)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方面

上述减少某些支出项目,实际上已具有减少政府对经济干预的意义。此外,里根政府为了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还采取了如下一些措施:

第一,放松了对美国企业界的管制,强调“一切企业的合并,只要不妨碍竞争,规模再大也不违法”。这就大大助长了兼并之风。1981年企业兼并宗数达2300起,超过美国历史上年兼并的最高纪录。其中包括杜邦化学公司和美国钢铁公司分别兼并了74亿美元和46.5亿美元的大型兼并事件。随后1983年又有1385起、1984年2390起、1985年约3000起的兼并宗数,大大促进了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二,取消工资和物价的“自愿限制”,其中包括撤消石油限价的规定,为此,还解散了1974年成立的稳定工资和物价委员会,使物价可以自由上升。

第三,放宽环境保护条例,如放宽或废除了34项防止污染和保护行车安全的规定,使每辆小轿车成本降低150美元。

第四,解除对民用航空的管制,以增强竞争。为了放松对企业的管制,里根上台第一个月就成立了以布什副总统为首的解除规章制度工作组,专门负责这一工作,直到1983年8月才告结束。

(四)增加国防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