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
29156100000003

第3章 凯恩斯学派(1)

1936年,英国着名经济学家凯恩斯(1883年-1946年)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后,在西方经济学中出现了一场“凯恩斯革命”。此后,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凯恩斯主义逐渐成为风靡世界资本主义各国的“新经济学”。

凯恩斯主义的追随者们也纷纷对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进行注释、补充和修订,创立了形形色色的经济波动论、增长经济学和动态经济学等。所有这些在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这部着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代西方资产阶级经济理论,统称为“后凯恩斯经济学”。

后凯恩斯经济学发展到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形成了两大主要支派,一是以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詹姆士·托宾和罗伯特·索洛等人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亦称“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另一主要支派是以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庇罗·斯拉法和尼科拉·卡尔多等人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亦称“凯恩斯左派”)。

(第一节)凯恩斯经济学

一、凯恩斯经济学产生的背景

凯恩斯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它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复杂而深刻的经济根源。它是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直接产物,是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

(一)凯恩斯经济学的产生是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直接产物

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这次大危机震撼了各资本主义国家,席卷了所有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在经历了长达4年之久的大危机之后,又陷入了长期的特种萧条之中。西方国家称这次大危机和接踵而至的特种萧条为“30年代大萧条”。

面对着空前严重的危机和失业,统治阶级和统治集团不再欣赏那种否认危机和失业的可能性的传统经济学,而是希望出现一种新经济学,这种新经济学要承认危机和失业,但不要承认危机和失业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要论证资本主义制度可以防治危机和失业,而不要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要提出防治危机和失业的办法,而不要只是空泛议论;要攻击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而不允许任何转向马克思、转向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潮存在和蔓延。

凯恩斯经济学正是这样一种符合统治阶级和统治集团愿望的新经济学,它是1929年-1933年经济大危机、大萧条的直接产物。

(二)凯恩斯经济学是国家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力量同垄断资本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因素的出现和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为垄断资本主义几乎是同时的,都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组织成了经济生活的统治力量。垄断组织的统治要求同国家力量相结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马克思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论述股份公司时就预见到,“它在一定部门中造成了垄断,因而要求国家的干预。”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金融寡头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使国家政权从属于垄断组织,服从于垄断组织的利益。垄断组织利用国家政权来巩固和加强自己的经济实力和统治地位,以保证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这样,国家同经济实力极其雄厚的垄断资本集团日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带有非常时期的军事性质。

战争结束后,随着战时经济管理机构的撤消,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节和控制有所减弱。1929年-1933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如果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被用来作为支持战争的手段,那末,在1929年-1933年的大危机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则被用来作为反危机的措施。

美国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反经济危机的一个典型国家。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经济萧条继续恶化的时期就任总统。1933年3月9日-6月16日召开了历时100天的美国第73届国会特别会议,会议期间通过了一系列法案,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这些法案构成了后来称为“罗斯福新政”的基本内容,所谓罗斯福新政,是罗斯福入主白宫后所推行的旨在摆脱大萧条的一系列社会经济政策的总称。总起来看,新政是通过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以对付大萧条的系统的政策措施。它扩大财政支出,实行赤字财政。它增加货币和信贷,实行通货膨胀政策。它大兴公共工程,创造就业机会。新政的作用,一直是历史学家争论的题目。但是,新政的基本精神,即国家干预经济,从30年代起一直持续了下来。

国家干预经济从反危机的应急措施变成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长期的经济纲领和政策。

面对着迅速发展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统治阶级和统治集团不再欣赏那种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的传统经济学,而是希望出现一种新经济学,这种新经济学要反对自由放任主义,主张国家干预主义;要讲“一只看得见得手”即国家有形之手的作用,不要只讲“一只看不见的手”即市场无形之手的作用;要维护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要在理论上论证在实践中已经在做的事,而不是持反对或批评立场。凯恩斯经济学正是这样一种符合统治阶级和统治集团愿望的新经济学,它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必然结果。

(三)凯恩斯经济学产生的学术背景

在凯恩斯经济学产生和传播之前,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学是以马歇尔、皮古等人为代表的传统经济学。凯恩斯把这种传统经济学叫做“古典理论”或“现代古典理论”,把这种传统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叫做“古典经济学家”,认为他们属于“古典学派”。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经济学界普遍地接受“新古典学派”和“新古典经济学”,用这些有固定含义的用语来称马歇尔、皮古等人和他们的经济学。

凯恩斯批评的不是新古典经济学的价格理论,而是它的就业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的就业理论在皮古的《失业理论》一书中得到了最充分的论述。皮古的失业理论是以完全竞争为前提的。他认为就业量决定于劳动的供给和需求,劳动的供给是实际工资的增函数,劳动的需求是实际工资的减函数。劳动供给和劳动需求相等的一点决定劳动市场的均衡的实际工资和就业量。在这种实际工资水平下,所有愿意就业的人都能得到就业。因此,均衡就业量就是充分就业量。总之,皮古认为充分就业是常态,即认为劳动市场出清是正常现象。只要货币工资具有完全的伸缩性,长期的大量的失业是不可能存在的。与此相联系,新古典学派信奉萨伊定律。萨伊断言:“生产给产品创造需求。”这个在经济思想史上被称为萨伊定律的论断,旨在否定资本主义制度下发生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上述新古典学派的价格和工资具有完全伸缩性的假设和萨伊定律的结合,建立了一个理想的经济均衡的模型。在这个模型中,不存在长期生产相对过剩和大量失业的可能性。1929年-1933年经济大危机猛烈地冲击了新古典经济学否定危机和失业的理论。怀疑、责难、批评新古典经济学的西方学者日益增多。

凯恩斯经济学就是在批判新古典经济学中建立起来的。同时,凯恩斯经济学继承了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学说、马尔萨斯的有效需求不足学说、孟德维尔的高消费促进繁荣学说、霍布森的过度储蓄导致失业和经济萧条学说。

二、“凯恩斯革命”及其意义

20世纪初,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革命,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和经济矛盾不断激化,陷入了重重困境。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大危机,各国经济陷于长期萧条,失业问题日趋严重。面对着这场史无前例的经济危机,大量的失业和生产过剩,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显得无能为力,这就是西方经济学家所说的“经济学的第一次危机”。

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之前,在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占据统治地位的经济理论是以马歇尔、皮古等人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从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和马歇尔的“局部均衡理论”出发,把资本主义经济描绘成一部可以自行调节的“美妙”机器,认为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完全能够保证全社会的经济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保证社会的每个成员都得到最大的满足。美国经济学家劳埃德、雷诺兹曾经把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归纳为以下命题:

1.物品的生产同时也提供了物品的购买手段,根据这一“供给创造需求”的原理,社会总供给总是等于社会总需求,资本主义经济不会发生总需求不足或生产普遍过剩的经济危机。这一命题通常被称为“萨伊定律”。

2.资本主义经济有自然趋于充分就业均衡的倾向。当经济一旦处于不均衡时,市场经济的各种机制会使它恢复均衡。利息率是调节经济生活中储蓄等于投资的机制。

3.工资是调节劳动力市场中劳动供求均衡的机制。

4.资本主义的经济活动不需要政府干预,但是,允许有一个例外,政府可以对货币的供给实行管制。

但是,新古典经济学那种保持充分就业均衡的自然趋势的学说,未能经受住30年代市场经济完全崩溃的考验。凯恩斯在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时期所具有的各种经济矛盾尤其是失业问题大大尖锐化的形势下,为了使资产阶级经济学能够适应历史条件的变化,不得不放弃了传统的旧理论,对新古典经济学作出了重大的修正,提出了所谓“有效需求”理论。

在《通论》中,凯恩斯提出,在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社会总需求绝不是必定与社会总供给相等的,总需求不足是资本主义经济时常存在的现象。因此,经济完全可能处于非充分就业(或低于充分就业)均衡的状态。凯恩斯的基本观点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就业量决定于有效需求的水平。根据他的看法,所谓有效需求是指预期可以给资本家带来最大利润量的社会总需求,它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两个部分组成;而有效需求最终是由“消费倾向”、“对资本资产未来收益的预期”和“流动偏好”这三个“基本心理因素”与货币数量决定的。

消费倾向(消费与收入的比例)决定消费需求;对资本资产未来收益的预期决定了“资本边际效率”(增加一笔投资所预期可获得的利润率);流动偏好(人们愿在手中保持货币的心理动机)和货币数量决定利息率;而资本边际效率与利息率共同决定了投资需求。凯恩斯认为,由于三个基本心理因素的作用,一方面随着收入的增加,边际消费倾向(消费增量和收入增量之间的比例)递减,消费的增加总跟不上收入的增加,引起消费需求不足;另一方面,随着投资的增加,资本边际效率下降,同时由于流动偏好的作用,利息率的下降受到限制,从而吸引资本家投资的诱惑力减弱,造成投资不足,结果使社会经济在未达到充分就业之前就停止增加生产,导致大量失业。而经济危机的爆发,则主要是由于资本家对投资前景失去信心,致使资本边际效率“突然崩溃”而造成的。

这样,凯恩斯就否定了新古典学派信奉的“萨伊定律”和市场机制能保证资本主义经济自动趋向均衡的理论。他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中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不应被视为自然界的现象,经济危机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某些缺陷造成的,是市场机制本身固有的局限性造成的结果。

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凯恩斯得出的政策结论是:放弃自由放任原则,实行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政府应当担负起调节社会总需求的责任,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消费,增加投资,以保证社会有足够的有效需求,实行充分就业。凯恩斯指出,由于在经济危机时期,资本家非常悲观,即使利息率很低也不愿借钱投资,所以货币政策通过利息率(增加货币数量以降低利息率)的作用可能是无效的。因此,必须充分重视财政政策,通过增加政府开支和减税(甚至运用赤字财政政策)来扩大货币总需求。凯恩斯通过“乘数理论”论证了财政政策对于克服经济危机、解决失业问题具有的重要作用。

由于凯恩斯对1929年-1933年经济大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的新形势做了比较现实的分析,他的经济理论为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他提出的经济政策为资本主义国家暂时摆脱经济危机提供了一条现实的途径。因此,“他是资产阶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理论的创始人”,“不仅在改造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方面,而且在使其转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政策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作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凯恩斯并没有越出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观念范围。他承袭了边际学派发展起来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析方法,把一切重要的经济范畴(包括利润)解释为纯粹的心理现象,认为人类本性的心理特征是引起经济变化的主要力量,他甚至说:“在估计未来投资之多寡时,我们必须顾及那些想从事投资者之神经是否健全,甚至他们的消化是否良好,对于气候之反应如何,因为这种种都可影响一人之情绪,而投资又大部分决定于油然自发的情绪”。这种主观心理的分析方法,不可避免地会使凯恩斯在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如隔靴搔痒,忽视和回避了经济危机的真正原因。事实上,资本主义社会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和经济危机的爆发,并不是凯恩斯所说的“三个基本心理规律”在起主要作用,而正如马克思所揭示的是由于资本主义制度及生产结构的矛盾,是生产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形式这一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凯恩斯之所以在他的理论中抹杀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基本矛盾,掩盖失业和经济危机的真实根源,目的完全是为了挽救处于经济大危机中的资本主义制度。美国经济学家勃朗芬布伦纳教授说:“可以毫不夸大地认为,在世界大战以前和世界大战时期实行的凯恩斯主义的充分就业政策,拯救了30年代的资本主义。”

三、就业一般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就业通论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