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耶克在研究资本主义社会滞胀现象(这将在以后的章节中进行讨论)时,提出了一个迄今仍难以被人理解、甚至被人视为邪说的私有货币(即由私营银行发行货币)理论,并认为这是解决滞胀、有利于经济健康发展的好方法。他在1978年出版的《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和思想史的新研究》一书中,就曾宣扬:“所有的历史反驳了政府已经给了我们,比我们在没有政府要求发行货币独占权时我们发行的更为安全货币的信念。”
哈耶克提出,要打破政府对货币发行权的垄断,根本的变革是去实现货币的非国有化,废除国家对货币发行权的垄断,恢复私人银行制度,让私人银行发行竞争性货币,创立自由货币制度。哈耶克这里所强调的自由货币制度,不是让各私人银行竞相发行一般性的、无区别的货币,而是各家银行发行有自己注册商标的货币。货币的使用者根据各银行所发行的货币在市场上购买力的地位来选择使用哪一种货币,人们自然会对币值稳定的货币更为青睐。
1.政府发行货币的特权是经济不稳定的根源
在哈耶克一生所信奉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中,他始终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是私人的市场经济,只有让市场机制充分地发挥作用,避免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扰,各种信息才能通过市场及时准确地传递给参与经济活动的每个厂商和每个客户,供求关系也就可以及时地得到调整,从而保证了资源的合理配置,确保了经济均衡、顺利的发展。因此,哈耶克坚信,若没有政府财政和货币政策对市场经济活动的调控和干预,各个资本主义国家就不会出现失业或通货膨胀等经济失衡的现象。从货币制度上看,就应对政府垄断货币发行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反省。
哈耶克认为,从货币发展的历史看,在人们的交换活动基本上依靠货币以后,政府就会发现垄断货币的制造权力会带来丰厚的财政收入,也就会导致政府把货币的制造和发行看成政府的一种特权。这种思想和做法在重商主义时期就有过突出的表现。在铸币时代,甚至在金本位时期,货币的发行自然地会受到贵金属和黄金储备的限制和约束,但一旦纸币出现,并与贵金属脱钩,那将会出现十分严重的后果。在政府的财政出现困难或不稳定时,政府就会通过货币的发行填补财政的缺口,而从根本上破坏了货币的稳定。这种造成通货膨胀、引发经济混乱的根源,就在于政府对货币发行的垄断,也就是这种垄断给违反经济规律的滥用特权提供了方便。哈耶克进一步分析到,赤字财政是持续的通货膨胀的起点,而政府对货币发行权的垄断,则为赤字财政和通货膨胀打开了大门。二者的交互作用使市场竞争、私人经济活动受到损害,造成市场信号失真,资源配置失调,最终导致经济剧烈的波动,失业大规模的发生。由此可见,失业现象和通货膨胀是政府垄断货币发行权的双胞胎。
2.私有货币
私有货币是货币非国有化的一个核心问题,那怎样组织发行私有货币呢?
哈耶克描述了合股银行发行私有货币的情况。他认为,合股银行应发行用新单位标明(并以商标注册)的无息凭证,并宣布愿意用新单位开设支票账户。
为了设立通货单位的最小价值,银行应确立自己的法律责任,保证自己的票据和存款每单位能兑换5个瑞士法郎,或者5个德国马克,或者2个美元。银行宣布的政策必须维持用一篮子商品为单位表示的购买力,但这些商品的构成应按“公众建议的经验和显示的偏好”周期性地进行调整。新通货的发行必须与其他通货进行借贷和销售的对照。
由于私有通货相对于日益贬值的国家通货维持着经常上涨的升水势头,希望持有新通货的需求会上升,人们会希望新的竞争性货币出现。形成的竞争会对通货的发行者提供生死攸关的无形压力,迫使他们维持各自发行的通货的价值。再者,个人对待私有货币的信任与私人银行所信赖的没有区别,也就是说,银行的信赖是要维持能满足从现有存款中提款的流动储备的地位。不论私有通货采用什么样的形式,也不需要排除国家货币权威机构。只要国家发行的货币在某种程度上形成劣等的货币,私有通货就可以取代它了。通货供应中竞争的引进,必然创造货币多样性的环境。若出现另外的一种情况,所有的竞争者都发行同一的货币单位,那就可能出现一个荒谬的情况,也就是一个银行增加货币的供应会立即影响所有银行供应货币的价值,且无法禁止这样的货币膨胀现象,在很短的时间内便会放弃这种毫无价值的做法。可是,若每个竞争者都保持自己货币的特性,加上个人的选择,自由的竞争和货币之间可变化的兑换比例,必然会产生控制货币贬值的自然体系。没有竞争,通货的垄断供应者会缺乏扞卫自己通货价值的积极性。反之,在让每个新添的货币首次用在流通之中,垄断者从连续的货币贬值中取得增加的利润。所以,十分清楚,在公开的竞争中,私有货币供应的刺激作用是完全不同的。可供选择的货币应该有所区别,每位竞争者都会希望控制自己所持有的、并具有特别商标的货币的供应,以维持在众多货币之中最能让人们接受的地位。最有信用的货币商品,必然是能给予人们稳定购买力的最为完全期望的那些货币,而其他的货币必然会被人们遗弃。
3.自由货币制度
在私有货币发行后,过去由国家垄断的货币制度也就被自由货币制度所代替,这样一种“新型”的自由货币制度能得以正常的运行吗?
哈耶克在这一方面作了大量的论证工作。他认为,货币制度本来就是人们在长期的经济交往中自发形成的。货币通常被人们视为是一种交换手段,但把货币的用途仅限于交换的媒介是不够的,货币还应具有购买、储备、延期支付和充作核算单位的功能。因此,货币可视为物所具有的一种属性,不论谁发行货币,只要具备交换的职能和上述的四个功能,并具有稳定的币值,都是一样的。而且私人所提供的货币显然要比国家垄断发行的货币更能满足上述要求。
对此,哈耶克强调指出,若取消了国家对货币发行的垄断权,国家也就不能再任意地扩大财政支出、制造财政赤字、引发通货膨胀了,也难以再利用货币政策干预限制私人经济,导致失业了。而在允许私营银行发行竞争性货币之后,出于对自身信誉和利益的考虑,为使自己的货币能为人们更多地所需、所用、所持有,私营银行必定会谨慎行事,按照流通中交易的实际需要来确定自己的发行数量、维持通货的价值,否则就会被要求承担失信于公众,失去公众支持的严重后果。因此,这种符合市场规则、依赖完全竞争的货币制度,必定是健全的和完善的。
哈耶克也充分地认识到货币的非国有化方案,在实际中是很难推行的,也难以被公众所接受,因此,他又花了不少的篇幅,在书中从历史的角度证明自由货币制度将有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哈耶克认为,在目前的条件下,要用竞争性的自由货币去取代国家货币,要国家放弃自己所拥有的货币发行垄断权,必然会遇到各种阻力,实施起来也极为困难。正是这种货币非国有化的困难性,特别是重要性,决定了应仿效19世纪的自由贸易运动开展一个自由货币运动,对公众进行宣传、教育,使公众知道国家垄断货币与通货膨胀之间必然的因果关系,让他们通过个人利益的权衡去实现货币非国有化的愿望。哈耶克还乐观地预测到,自由货币制度将与自由贸易制度一样,在历史上,斯密曾断言自由贸易制度不会完全恢复,而在此论发表一个世纪之后,英国就实现了完全的自由贸易制度。自由货币制度目前实行起来困难很大,但必将会有实现的那一天。
至于在这种私有货币发行的竞争过程中会不会重新使用金本位制,哈耶克持怀疑的态度,但他也不反对在竞争的过程中真的出现金本位制。
四、伦敦学派评说
(一)弊端
哈耶克对实行凯恩斯主义恶果的揭露,以及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赤字财政政策、通货膨胀政策的批评,具有一定的依据,但这并不意味着新自由主义的理论体系是科学的。
首先,哈耶克的所谓私营银行发行竞争性的货币就可以维持资本主义经济稳定的说法就是不科学的。我们知道,在19世纪,资本主义国家的私营银行曾有权发行银行券,但当时仍然周期性地爆发经济危机。何况,在资本主义国家把银行券的发行集中于中央银行后,作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调节机构的中央银行维护着整个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它是不会把手中的发行权分散给个别银行家的,因为那样不仅有损于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而且也不利于整个垄断资本主义制度。可以断言,哈耶克的自由货币学说既是一种庸俗的货币学说,又是一种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幻想。
其次,哈耶克在经济计划问题上完全站在垄断资产阶级立场上,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进行攻击。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生产社会化高度发展的经济,社会分工的发展使各部门、各环节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而社会的需要又是多种多样的。为了组织好社会生产以满足整个社会及其成员日益增长的各种需要,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社会主义国民经济就显得极为重要。
计划经济保证社会主义社会的全体成员走上共同富裕文明的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不仅不会导致个人自由的丧失,而且为人们自由全面地发展创造了不可缺少的前提。
再次,哈耶克对于平等的看法也反映了他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辩解。资本主义私有制是以形式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的剥削阶级私有制。从形式上看,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实行的是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所谓纯粹自愿的契约关系。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工人人身是自由的。资本家作为货币所有者,工人作为劳动力所有者,按照所谓自愿买卖的原则,彼此进行交换。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写道:“劳动力所有者和货币所有者在市场上相遇,彼此作为身份平等的商品所有者发生关系,所不同的只是一个是买者,一个是卖者,因此双方是在法律上平等的人。”但由于生产资料占有是不平等的,所以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平等纯粹是形式上的。工人没有生产资料,只有出卖劳动力才能维持自己的生活。看起来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关系似乎是自愿契约关系,因为他可以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也可以不出卖,他可以把劳动力出卖给这个资本家,也可以出卖给另一个资本家。但这种自愿契约关系对于无产者来说,只不过意味着这样一点,如果不出卖劳动力,就只有挨饿。资本主义私有制对无产者所实行的,正是这种“饥饿纪律”。
最后,哈耶克所极力散布的“反对专制”、“实现民主”等论调,其实质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攻击。要知道,无产阶级民主与资产阶级民主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在彻底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型民主制。它使民主由极少数剥削者所享有变为由绝大多数被剥削者所享有。新自由主义者推崇资产阶级民主,掩盖资产阶级民主就是资产阶级专政这一事实。实际上,资产阶级民主只不过是各垄断财团之间争夺国家控制权斗争的集中反映。
(二)启示
尽管哈耶克的新自由主义理论存在如此之多的弊端,但它仍然有其值得借鉴之处。
1.对竞争作用的强调
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仍然是起作用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决定商品的价值,用少于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提供社会需要的商品,就能够得到额外的利益,在相反的情况下,就受损失。这是商品运动的普遍规律,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正是由于价值规律的存在,所以社会主义的企业必须在竞争中求发展,而不能躺在国家身上,靠国家供养。企业间展开竞争,有利于各企业通过市场上的供求变化,运用价值规律,提高自身适应能力,促进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企业间的竞争还有利于打破独家生产、独家经营的局面,其结果必然活跃经济生活,促进经济生活的繁荣和发展。就这一点来看,新自由主义强调竞争的作用,是有道理的。当然,这并不是说新自由主义所说的一套可以搬用于社会主义经济之中。这只是说新自由主义在论述竞争的作用时,确实谈到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东西可供我们参考。
2.对消费者意愿的重视
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生产应根据人民群众的消费需要来组织和安排,消费者需要什么,需要多少,生产者就生产什么,生产多少,这样产品在市场上就有需求,生产就能实现。这正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体现。新自由主义当然不是而且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广大消费者意愿受到尊重则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消费者有权根据自己的收入获得消费品和消费服务,并且对市场上提供的消费资料有自由选择的权力。消费者有权要求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有权获得商品信息和消费品用于保管方面的知识。如果我们忽视了这一切,那么就谈不上保证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新自由主义关于消费问题的论述,也确有可供我们参考之处。
3.哈耶克论述并肯定了市场机制对经济的调节和促进作用,反映了商品经济条件下某些带规律性的东西,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市场机制的认识。
4.哈耶克作为凯恩斯主义的反对派,对凯恩斯主义的国家调节学说进行了多方面的揭露和批评,指出了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所造成的种种弊病,这对于我们更加全面认识凯恩斯主义仍然具有参考意义。
5.哈耶克对计划经济和公有制的攻击是恶意的,但是他在谈论“民主”与“极权”、“法治”与“人治”的关系时,在一定程度上提出了加强法制建设,反对个人极权的问题,这对于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也有一定的启示。
最后,哈耶克的国际关系思想,提出了在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要警惕和反对少数人、少数国家利用某些国际组织统治、压迫其他国家的问题,这对于我们独立自主地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反对霸权主义,同样具有一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