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为寨而来,为歌而来:天堂不过黔东南
29218300000018

第18章 1 世界上最大的高屯天生桥

小时候,我从外祖母留下来的一本繁体中文地理书上,第一次接触到“天生桥”这个概念。泛黄斑驳的纸面上,用蘸水笔刻画的天生桥,魔幻一般将我整个人摄住了。只觉得一种无法用言语形容的错觉,吸引我目不转睛地盯着那幅图片。孩提时代的自己对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充满好奇,尤其是这种在当时看来有些“超自然”的神秘物体,就像一种史前文明的重现,又好似天外文明的雕琢产物。或许从那时起,自己就暗暗下定决心,将来一定要亲眼见一见这个传说中的“天生桥”。

上学后渐渐从书本上明白所谓的喀斯特地貌以及天生桥的成因。由于地下河流长期侵蚀岩层,导致河流上游及两岸岩石溶蚀、塌陷,独留中心一段横跨两边岩墙的岩体或石块,就形成了完全没有人工雕琢痕迹的“天生桥”。在中国广西、贵州、云南等喀斯特地貌聚集区,这种“天生桥”在很多地方都可以见到。

可所有的这些了解,不过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纸上谈兵而已。当一个直观、明了、充满震撼的现实物体摆在我面前时,那种无以伦比的具象所带来的冲击力强大而蛮横。幸运的是,多年的苦心等待和翘首企盼,终于要让今天化作一个修成正果的日子。此刻的我,正端坐在从黎平县城开往高屯的中巴车上,目标直指天生桥景区。

没过多时,司机把我扔在了一个刻印着“天生桥景区”标记的石牌旁,示意我径直朝里走1.5公里就到了。可是当我走到景区的大门前,一个无比残酷的事实让我倒吸一口凉气——景区的大门,是紧锁着的!工作人员早已不知去向。粗看了下周围,也没有什么可以攀爬的地方。不是我硬要逃票,是这事实太过无奈啊。

我仔细观察了周遭,天生桥应该躲藏在景区的最深处,而四面皆是布满绿色植被的大山。如果顺着山爬进去,是不是可以直接通到景区里呢?我不能百分百确定,但眼前的情形,唯有一试,方可探得究竟。于是果断转战左侧的大山,一条清晰的进山通道,就摆在眼前。走上前去,很快便被无尽的绿意所遮掩、弥漫。黎平是一座森林王国,有着“杉木之乡”的美誉。那数之不尽的林业财富,早在清乾隆年间就已被广泛开采,木材畅销江淮两广。“两岸杉木映印,一江巨筏长流”,便是这里最贴切的写照。走在这如同“耳语森林”般的生态世界中,之前景区关闭的些许沮丧心情,很快便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无比自在的轻松姿态,一定是上帝宠爱这里,不然不会赐予它一片鸟语花香。我大口呼吸着清新美妙的空气,步伐也如同出笼的鸟儿般轻盈起来。“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东晋士人王子猷的这句话,此刻就是我内在心境的最真实写照。有时候,旅行需要一种任性放纵的腔调,要像一个顽皮的孩子那样只是凭借着爱玩的天性和本能,丝毫不顾及那些所谓的计划和目的,而是完全依托当下的最真实触觉,以一种最敏感最细腻的直觉,用心去感悟这个世界。

许久之后,我进入到一片开阔地之中,往上的山路已经消失。自己似乎已经置身于最高处,放眼望去,四周皆是小树林。这是一片极易迷路的丛林,摆在我面前的又是一个二选一的抉择:继续走,还是原路返回?并没有纠结多时,内心的野性几乎是压倒性地占据了上风。既来之,哪能退之?不入虎穴,又焉得虎子?当然,为了确保万全,在此地留下一个标记还是应该的。我找到一片电线杆子,顺着电线杆子的队列缓缓行进。这里的的树木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环环相扣,让我仿佛有一种迷失在大兴安岭的错觉。走着走着,前方一片空白,没有路了。而近前一看,又一次倒吸一口凉气——眼前是一片在浓雾封锁中深不见底的悬崖,这下是彻底没有通途了。

绝望也许是个好东西,它能让人类在失去希望的同时,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可我今天虽然屡次碰壁,却还是万般幸运的,至少最后一个希望还是留住了——我依稀听到不远处传来潺潺的流水声!既然有水源,就一定能找到通路。我竖起耳朵,原本被各种噪音摧残的听力,此刻在这寂静的荒郊野外,居然神奇般地恢复并发挥了前所未有的水准。在它的指引下,我走过侧后方的一片斜坡,又穿过一座小树林,终于在前方发现了一座房子!在确定它是一座房子的那一刻,我明白我已经找到路了,因为没有人会把房子修在一个没有路的地方。走上前去,上面竟留有游客涂鸦的痕迹,这或许能证明这座房子就在景区里面了!房子旁边有一座水塘,之前的水声,就是从这里传出来的。继续顺着流水朝斜下方走,一条公路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眼前了。一口气冲下山去,我看到了路旁的垃圾箱上写着“保护景区卫生”几个字。天哪,我还真的就这么盲打误撞地混进来了!

好吧,现在总算可以一睹传说中高屯天生桥的庐山真面目了。多年前的一个夙愿,在今天万般曲折之中,反倒增添了一种更加传奇的色彩。也不枉费我多年来的等待以及这趟真的可以称之为“不虚此行”的行程。顺着这条路一直朝前走,渐渐进入到一个河谷之中。庞大的天生桥一点一点地在眼前变大,直到我站在它的下面,仰望着它山一般庞大的躯体。

这便是世界上最长最大的天然石拱桥——高屯天生桥。它长达350米,宽118.92米,拱跨为138米,拱高33.64米,拱上岩层厚达40米。这座完全由地下伏流侵蚀而自然形成的天生桥,将两岸的悬崖峭壁连接起来,显得奇幻,壮观,非理性,不可思议。或许只有神灵,才能拥有如此妙笔生花般的创造力。清代《黎平府志》中这样记载:“天生桥崇严直跨两岸,中有一硐,双江口诸水经此,达高屯可以行舟。上则仍然平地也,往返甚便,不假修筑之力故名。”而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在其《游记》中也赋予了天生桥十分科学的名称——石梁。

就像我在梦里无数次见到的那样,它仿佛带我回到了童年,回到了外祖母那本对我来说充满魔幻色彩的地理书上。一边是想象,一边是现实,两者的景象竟然也可以天衣无缝地重合在一起。这让我不由地感慨,是否前世便和这里有过此刻的约定?站在桥下,望着那巨大的穹隆拱顶,令人眼花缭乱,不敢相信。桥洞之内,怪石嶙峋,石柱、石笋、石岩和溶洞千奇百怪,举目皆是。而那汩汩的溪水,穿桥而过,不断冲洗着两岸岩石上的青苔。这简直就是魔戒里的中土世界,让人怀疑是否多停留一会儿,便会冒出霍比特人,或者那个怪人Gollum。

没有什么怪人出现,甚至除了我之外,此地再无一个游人。只有那鸟儿始终在鸣唱,提醒我它们才是这里的主人。也罢,或许是该拍拍屁股上的尘土,继续前行了。去哪儿并不重要,反正这种仪式一样的相遇,对我来说已经完成,并且留有相当美妙的念想。多年以后,我在贵州安顺的天生桥景区邂逅鬼斧神工一般的天生桥。可我还是无比还念这个差点让我迷路并且经历了一场不能称之为冒险的高屯天生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