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莎白·施瓦尔茨科甫
伊丽莎白·施瓦尔茨科甫伊丽莎白·施瓦尔茨科甫(Elizabeth Schwarzkopf),1915年12月9日出生于波兰波兹南附近的雅罗钦。童年和少年时代在波兰度过。由于她家地处瑞格尼察城郊,除了她父亲担任希腊文、拉丁文教职的那所十年制学校外,周围没有别的学校。因此,她只得进入那所只收男生的学校接受普通教育。这所学校音乐气氛很浓,学生们很喜欢唱歌,有时还演出自编的配乐短剧或歌剧。碰到需要女角的时候,她作为全校唯一的女生,当然就被争来抢去,忙个不停了。
1932年,她考入柏林高等音乐学校,除学习声乐外,还研修理论、作曲、钢琴和中提琴,参加学生合唱队、管弦乐队的排练和演出。1938年,她在柏林高等音乐学校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国际联盟奖”,从而使她有机会去英国观光、学习了半年。归国后,她被吸收为柏林歌剧院的独唱演员,以《帕西发尔》中的配角“花之少女”初登歌剧舞台。在接踵而来的一年里,她演唱了约20个配角角色,引起人们注意的第一个主要角色是理查·施特劳斯《那克索斯岛上的阿丽安娜》中的泽比涅塔。她在这部歌剧中的出色表演,使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向她发出了热情的邀请。1942年,她在维也纳既演唱歌剧又开独唱会(主要演唱莫扎特的艺术歌曲),获得空前的成功。1947年起,她从花腔女高音转向抒情女高音。翌年,第一次参加萨尔茨堡音乐节。同年9月,首次登上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的舞台。1951年,斯特拉文斯基的歌剧《浪子生涯》初演,她演唱了剧中的第一女主角。1955年,她举行了在旧金山的首次公演,饰演的角色是《玫瑰骑士》中的玛莎琳。9年后,她首次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登台,又一次塑造了玛莎琳的形象。施瓦尔茨科甫扮演的玛莎琳富有极大的创造性,因而在1960年萨尔茨堡音乐节上被拍摄成电影,成为文献资料保存下来。
施瓦尔茨科甫早年的声音是比较纤细、柔弱的,以后才逐渐发展得丰腴饱满起来,但婉转、灵活、纯净的特点始终完整地得到了保存和发扬。施瓦尔茨科甫的表现风格细致、深刻,丰富多彩,她探究作品的风格和内容,不达目的从不罢休。她的句法处理来源于她丰富的艺术、文化修养、坚实的作曲理论基础、圆熟的钢琴技巧和敏锐的艺术感受力。
施瓦尔茨科甫最擅长于演唱莫扎特和理查·施特劳斯的歌剧及众多数量的德奥艺术歌曲。人们认为:她在歌剧方面的成就足以与卡拉斯相媲美;而在艺术歌曲方面所建树的丰碑,则没有第二个女歌唱家堪与匹敌。
伊丽莎白·施瓦尔茨科甫死于2006年,享年91岁。
比尔吉特·尼尔森
比尔吉特·尼尔森比尔吉特·尼尔森(Birgit Nilsson),1918年5月17日出生于瑞典南部卡鲁普。少年时代就爱好歌唱,并积极参加卡鲁普地方合唱团的活动。17岁时,一位音乐行家听了她的歌唱,劝她从师正式学习,经过与双亲的必要磋商,她于1941年考进斯德哥尔摩皇家音乐学院,师从约瑟夫·希斯罗普学习声乐。1946年,她在瑞典皇家歌剧院初次登台,以韦柏《自由射手》中的阿加特一角得到了音乐评论家和听众们的一致好评。接着,她又被德国著名指挥家弗立茨·布什挑选为“麦克白夫人”的扮演者。1948年后的几年内,她发奋努力,演唱了莫扎特、瓦格纳、理查·施特劳斯的一系列歌剧名作,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1951年,尼尔森参加了格林德伯恩歌剧节。1954年至1955年,她在斯德哥尔摩和慕尼黑成功地演唱了瓦格纳的《诸神的黄昏》(扮演勃伦希尔德)和著名的四联剧《尼伯龙根的指环》。1957年,她在拜累特推出了瓦格纳乐剧中的又一个角色——伊索尔德。她大胆而富有创造性的表现风格,揭开了该剧演出史上新的一页。从此她便被公认为是继弗拉格斯塔德之后,当代首屈一指的瓦格纳乐剧的女高音歌唱家。
从1956年至1958年,尼尔森曾先后在旧金山、米兰、纽约等地成功地演唱了《杜兰朵》、《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等剧目。其中,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的那次演出,使得她的名字在几乎所有美国报纸的头版头条上出现。尼尔森还是个出色的音乐会演唱家。不论在米兰、伦敦,还是在维也纳、斯德哥尔摩,她都举行过令人难忘的个人独唱会。
尼尔森活跃在世界声乐舞台上。西方报纸曾这样写道,当拳王阿里再不能称霸拳坛时,尼尔森却还在美国大都会歌剧院进行艺术质量不减当年的完美演出。美国《时代》杂志在评论尼尔森所唱《诸神的黄昏》一剧中的勃伦希尔德时说:“她那独树一帜的声音,就像激光一样地集中。”
比尔吉特·尼尔森死于2005年,享年87岁。
雷娜塔·苔巴尔迪
雷娜塔·苔巴尔迪(Renata Tebaldi),1922年2月1日出生于意大利帕尔玛的兰希拉诺。父亲是一家剧院的大提琴师,在她出生三个月时就弃家出走,母亲是一个歌唱演员。3岁到6岁时,苔巴尔迪被小儿麻痹症所侵扰,多亏母亲体贴入微的悉心照料,才使得病情逐渐好转,并解除了跛足的威胁。因此,成名后的苔巴尔迪,每次演唱之前都要对着母亲的照片划十字,可见她对母亲的感情之深。
雷娜塔·苔巴尔迪苔巴尔迪于13岁开始学习钢琴,17岁时由佩沙罗音乐学院转入帕尔玛音乐学院,师从卡尔曼·梅里斯学习声乐。1944年5月,她在罗维戈演唱了波伊托《梅菲斯托菲斯》中的叶莲娜一角,从此开始舞台生涯。
1946年,经著名指挥家卡拉扬的推荐,苔巴尔迪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重新揭幕的斯卡拉歌剧院的演出活动。从此,她的名声便日趋鼎盛。1950年,当她在旧金山演唱《阿伊达》时,她已在不少欧洲国家的歌剧舞台上举行过公开演出。1950年,她在大都会歌剧院登台演唱了威尔第的《奥赛罗》。这次演出后,苔巴尔迪离开了她长期所在的斯卡拉歌剧院,成为大都会歌剧院的台柱。
1962年至1963年间,苔巴尔迪的嗓音曾出现过小小的危机,一部分原来稳固掌握的声乐技巧开始丧失。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后,她的嗓音重又获得了过去的美感和素质。1964年,她在芝加哥重新登台时,声音变得更加明朗,更加富于朝气。
苔巴尔迪的演唱,感情表达恰如其分,嗓音柔美、圆润、流畅,加上她那优雅的仪态和无懈可击的音准,使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卓越的女高音歌唱家之一。
雷娜塔·苔巴尔迪死于2004年,享年82岁。
维多利亚·德·洛斯·安琪莱斯
维多利亚·德·洛斯·安琪莱斯(Victoria de Los Angeles),1923年11月1日出生于西班牙巴塞罗那。她的父亲是巴塞罗那大学的职员,母亲是嗓子很好的声乐爱好者。安琪莱斯从小就喜欢唱歌和弹奏吉他,怀抱吉他自弹自唱是她的常事,也得到家人的赞赏和鼓励。但当德·洛斯·安琪莱斯正式提出以歌唱作为自己终身的职业时,她的父亲却并不赞成。因此,她只得在暗中到巴鲁曼斯研究所学习声乐,直到巴塞罗那音乐学院接纳她入学时,她才向父亲公开了自己的秘密。德·洛斯·安琪莱斯入学后,仅用3年的时间就学完了6年的课程。18岁那年,她第一次参加歌剧演出(剧目为蒙特威尔第的《奥菲欧》)。21岁时,在巴塞罗那举行第一次个人独唱会(曲目是莫扎特的《加冕弥撒曲》)。1947年,她在经过了与119名选手的角逐后,获得了日内瓦国际声乐比赛的第一名。接着,她又与世界闻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吉里同台演出普契尼的《艺术家的生涯》、马斯内的《玛侬》;在西班牙和邻邦的歌剧舞台上扮演了《罗恩格林》中的爱尔莎、《汤豪塞》中的伊丽莎白等角色。
维多利亚·德·洛斯·安琪莱斯1950年至1951年,德·洛斯·安琪莱斯在巴黎、米兰、纽约等地都创造了盛况空前的演出记录。此后,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确认了她的能力,并跟她签订了长期合同。
在大都会歌剧院,德·洛斯·安琪莱斯饰演了大量的角色,其中有咪咪、巧巧桑、薇奥莱塔、苏珊娜、艾尔维拉、艾娃、米卡艾拉、哈莲特夫人、梅丽桑德、黛丝德蒙娜等。同时,她还经常去意、英、奥、荷、瑞典、阿根廷等国旅行演出。1961年11月24日,她在巴塞罗那里契渥剧院演出了西班牙作曲家德·法里雅的歌剧《阿特兰基达》(未完成,由阿尔弗特尔续成),引起了全世界音乐界人士的极大兴趣和关注,成为国际乐坛上的一个盛举。
德·洛斯·安琪莱斯是一位具有非常宽广音域的抒情女高音。她的嗓音流畅、丰满而又灵活、柔美,高音区鲜明而有光彩,中音区热情而富于魅力。当艺术表现需要她拿出嗓音的“厚度”时,她也完全不缺少女中音式的粗犷和奔放。德·洛斯·安琪莱斯表现上的特点是:忠实于原作,善于揭示作品内在的蕴涵,并能赋予歌声以亲切感和崇高的诗意。
德·洛斯·安琪莱斯是一位出色的音乐会演唱家。她所演唱的西班牙歌曲(有时自己用吉他伴奏)成为这一领域内的最高成就。此外,她还擅长于表演西班牙的民族歌舞。
维多利亚·德·洛斯·安琪莱斯死于2005年,享年82年。
玛丽亚·卡拉斯
玛丽亚·卡拉斯(Maria Callas),真名叫茜茜莉亚·索菲亚·安娜·玛丽亚·卡罗盖洛波乌罗斯(Cecilia Sophia Anna Maria Kalogeropoulos)。1923年12月3日出生于美国纽约。父母是移居美国的希腊人。卡拉斯从小在纽约成长,8岁开始学习钢琴,10岁开始唱《卡门》中的咏叹调。13岁那年,她随母亲、姐姐一起返希腊探亲,见到了因欧战爆发而滞居在雅典的西班牙著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艾尔维拉·德·希达尔戈。希达尔戈对卡拉斯的嗓音本质十分欣赏,愿意尽力帮助她。于是,卡拉斯便欣然进入希达尔戈所在的雅典音乐学院,师从这位卡鲁索的同台者学习声乐。
玛丽亚·卡拉斯在教学有方的希达尔戈的引导下,卡拉斯15岁时便登上了雅典皇家剧院的舞台,以《乡村骑士》中的桑士查一角崭露锋芒。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卡拉斯回到纽约与家人团聚。1947年,卡拉斯接受了意大利的邀请,去维罗那的露天圆形剧场演出彭契艾里的歌剧《歌女》。卡拉斯的天才演唱激起了意大利听众狂热的反响,卡拉斯的名字在一夜之间便传遍了整个意大利。通过这次演出,卡拉斯结识了著名指挥家赛拉芬,并得到了米兰大企业家巴蒂斯塔·梅内奇尼的各种帮助。后来,卡拉斯便成了梅内奇尼的妻子。
结婚后,卡拉斯继续不停地在世界各地演出《诺尔玛》、《茶花女》、《托斯卡》等歌剧。由于卡拉斯对角色的深刻理解和细致而富于创造性的处理,使广大听众进一步领略到了歌剧的音乐美和戏剧美,并对一系列意大利19世纪早期的歌剧(如《梦游女》、《清教徒》、《安娜·波莱娜》、《美狄亚》等)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新认识。
卡拉斯一生演出的歌剧在100部以上,其中20多部录有完整的唱片。卡拉斯嗓音的音量幅度极宽,从轻巧的花腔女高音角色,到最壮实的戏剧性声部,她都能够胜任。她是真正有机地把强烈戏剧性和俏丽、灵活的花腔唱法结合在一起的歌唱家。她不但富于音乐才能,而且还擅长于形体表演,具有崇高、隽秀的雕塑美。
卡拉斯在艺术上严于律己,她说:“你要忘掉那些好的东西,而尽力去发现你如何才能改进的那些缺点。”卡拉斯著名的格言是:“敌人不再嘘我之时,就是我的失败之日。”卡拉斯于1977年9月16日因心脏病逝世于巴黎。过分心急地要求减轻自己的体重可能是引起心脏病猝发的一个原因。1965年在伦敦演唱普契尼的《托斯卡》是她最后的“天鹅之歌”。此后,她曾在美国朱丽亚音乐学院主持过声乐大师课;担任过歌剧导演;当过国际声乐比赛的评判委等等。
卡拉斯是全世界公认的当代最卓越的全能女高音歌唱家。她对“复活”19世纪早期意大利歌剧,对歌剧表演艺术的发展、创新起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今天,虽然她的骨灰已经沉落在希腊的海底,但她的歌声和形象将永远流芳在人间。
玛丽亚·卡拉斯死于1977年,享年54岁。
琼·萨瑟兰
琼·萨瑟兰(Joan Sutherland),1926年11月7日出生于澳大利亚悉尼。少年时代,她常随具有女中音歌喉的母亲演唱加尔西亚、马尔凯西等人的声乐练习。年轻时就学于悉尼音乐学院。1947年,在歌剧《狄东与伊尼阿斯》中首次登台演唱。1949年和1950年,两度获得澳大利亚声乐比赛奖。1951年赴伦敦深造,在皇家音乐学院进修一年。之后,她为求得进入修道院花园歌剧院的演员行列而试唱了三次,前后共演唱了各种咏叹调30余首。一直到1952年10月,她才被获准在该院演出的《魔笛》中演唱配角“夜皇后”的第一女侍。虽然这一次的成绩还不错,但她第二次分配到的角色仍是配角。有一次,她在未排练的情况下,代替病倒的德国歌唱家成功地演出威尔第的《假面舞会》。从此,她开始担当阿伊达、阿迦德、艾娃等主要角色。
琼·萨瑟兰1954年,她与悉尼音乐学院的同窗、她长期的钢琴合作者、著名指挥家理查·波宁吉结成伉俪。波宁吉是一个对18、19世纪欧洲歌剧有深入研究的声乐行家。在他的建议和指导下,萨瑟兰完成了由“大白嗓”向花腔女高音的顺利过渡。1956年,她演唱了米卡艾拉(《卡门》)、帕米娜(《魔笛》)、伯爵夫人(《费加罗的婚礼》)等抒情花腔角色;翌年,又把亨德尔的《阿尔其娜》显现在舞台上。
从1958年至1964年,她先后在荷兰、加拿大、英国、奥地利、意大利、巴黎等地的著名歌剧院或重要的音乐节上演出。其中,1964年4月14日在米兰斯卡拉歌剧院演出的《拉美莫尔的露契亚》,引起了巨大的轰动,首场演出谢幕达30次之多。
萨瑟兰从女中音、戏剧女高音到花腔女高音的声乐道路,经历了坚持不懈、不断完善的过程。今天,人们公认她是花腔艺术的典范。她那清亮剔透似银铃、华美淳厚似双簧管的优美嗓音中,凝聚着意大利美声传统的精华。萨瑟兰花腔艺术的特点是:即使是最缺乏个性、最器乐化的句子,她也会赋予它们以活生生的感情内容,绝不炫耀和卖弄技巧。她总是将非凡的技巧同丰富的感情体验和深刻的思想内容结合在一起。
她擅演的剧目还有《赛密拉米达》、《清教徒》、《梦游女》、《爱情的药酒》、《团队的女儿》、《奥柏龙》、《拉克美》、《浮士德》等。
琼·萨瑟兰死于2010年,享年74岁。
列昂婷·普莱斯
列昂婷·普莱斯列昂婷·普莱斯(Leontyne Price),1927年2月10日出生于美国密西西比州的劳勒尔。父母都是黑人,父亲以木匠为业,母亲是助产士。普莱斯原来的志愿是当一名教师。著名黑人社会活动家、男低音歌唱家保罗·罗伯逊对她优异的嗓音禀赋十分赏识,鼓励她往声乐方面发展。普莱斯对歌唱生来就有很浓的兴趣,经罗伯逊的鼓励,她放弃了在俄亥俄州州立大学的学业,进入纽约朱丽亚音乐学院,师从佛罗伦斯·贝吉·基肖尔姆夫人学习声乐。
1952年,尚未毕业的普莱斯出色地演唱了威尔第《法尔斯塔夫》中的福特夫人一角,在座的作曲家吉尔·汤姆逊,当即邀请她在百老汇和巴黎国际艺术节上主演他所创作的歌剧《三幕剧中的四圣人》。
从朱丽亚音乐学院毕业后,普莱斯专门扮演《波吉与贝丝》一剧中的女主角贝丝,直到1954年她所属的波吉与贝丝歌剧团解散为止。此后,她通过在市政大厅举行音乐会而逐渐扩展其影响。
1955年,普莱斯被美国广播公司电视中心挑选为通过电视演播歌剧《托斯卡》的主要演员。1957年,法国著名作曲家、“六人团”成员普朗克的《卡尔美教派修女的对话》一剧在旧金山公演,普莱斯经作者推荐出任歌剧的主角。1958年,她首次在伦敦修道院花园歌剧院登台,虽然她只是代替阿·契尔凯蒂出台担任阿伊达这一角色,而听众却认为她是阿伊达扮演者中最合适和最出众的人选,这次演出使她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从此,阿伊达便成为她最拿手的角色。1961年1月27日,她第一次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登台,所扮演的角色是威尔第《游吟诗人》中的莱奥诺拉。
普莱斯的嗓音圆润、浓密,色彩丰富,不论是高音、中音还是低音,都有着“黄金般的特质”。她发自内心的真实、深刻的感情表现和在角色身上所反映出来的女性的内向与温柔,使她被公认是当代最杰出的阿伊达。
贝弗莉·西尔斯
贝弗莉·西尔斯贝弗莉·西尔斯(Beverly Sills),真名是贝尔·西尔佛曼(Belle Silverman)。1929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州的布鲁克林。3岁时曾在故乡托姆泼金公园“最美婴儿”比赛中获得优胜,并在电台上唱过歌。12岁开始师从艾斯岱尔·里勃林学习声乐。17岁在费城首次登上歌剧舞台,演唱《卡门》中的弗拉斯基塔。1955年10月29日,她首次登上纽约市歌剧院的舞台,扮演约翰·施特劳斯《蝙蝠》一剧中的罗萨琳达,从此,她成为该院的专属歌唱家,在那里一直演唱了20多年。西尔斯最拿手的剧目是马斯内的《玛侬》、唐尼采蒂的《拉美莫尔的露契亚》、《安娜·波莱娜》、贝里尼的《清教徒》等。1966年,她在亨德尔《朱乌利斯·恺撒》一剧中,以扮演克里奥佩特拉而带来巨大的名声。从此,她便陆续登上了世界著名歌剧院的舞台,如意大利的拉·斯卡拉(1969年演出罗西尼的《科林特之围》)、英国的科文特·加登(1970年演出《拉美莫尔的露契亚》)、美国的大都会歌剧院(1975年演出《科林特之围》)等。
西尔斯是典型的花腔女高音,她音量不大,但却能非常巧妙地发挥“美声唱法”的长处,来演唱风格和内容相当广泛的一系列歌剧和音乐会曲目。她声情俱佳,法语吐字准确、地道,这是她从小同法籍保姆生活在一起的缘故。
西尔斯从50岁起担任了纽约市歌剧院总指导的行政职务。她说:“一旦我停止歌唱,我就把一切歌喉的旋钮关上(注:指既不唱也不教)。可是我愿意做经营歌剧公司的工作,我对它所包含的在艺术各个方面的内容都知道得很详细。”
贝弗莉·西尔斯死于2007年,享年78岁。
蒙特塞拉特·卡伐耶
蒙特塞拉特·卡伐耶蒙特塞拉特·卡伐耶(Montserrat Caballe),1933年4月12日出生于西班牙的巴塞罗那。9岁入巴塞罗那音乐学院接受专业音乐教育。她最早的音乐会是在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中担任女高音领唱;1955年她第一次登台,1957年在瑞士巴赛尔歌剧院演出的《艺术家的生涯》一剧中,她扮演绣花女咪咪。
从1960—1972年,她先后在不来梅、墨西哥城和纽约、米兰、维也纳、伦敦等地的大歌剧院演出。其中,在纽约以音乐会形式演出的唐尼采蒂的《露克里齐亚·鲍吉亚》曾引起巨大的轰动。
卡伐耶是世界公认的意大利美声唱法的代表人物。她那高度流畅、纯净的嗓音和卓越的轻声技巧,在她足迹所到的国家,都得到观众的热烈赞扬和肯定。她擅长演唱莫扎特、贝里尼、唐尼采蒂、罗西尼、威尔第、普契尼、理查·施特劳斯等人的歌剧名作,理查·施特劳斯笔下的莎乐美是她最喜爱的角色。
卡伐耶跟当代许多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都有过非常良好的合作。她跟美国著名女中音歌唱家雪莱·威莱所灌的女声二重唱唱片,被誉为是水乳交融的范例。
同时,卡伐耶还是一位出色的音乐会演唱家,对德国和西班牙歌曲具有精深而透彻的理解。
雷娜塔·斯科托
雷娜塔·斯科托雷娜塔·斯科托(Renata Scotto),1934年2月24日出生于意大利萨伏那。她是米兰著名声乐教师梅切德斯·罗帕尔特的学生。1953年在米兰新剧院所举行的比赛中获奖后,以《茶花女》中的薇奥莱塔一角首次登上歌剧舞台。1954年,斯科托在斯卡拉歌剧院演出卡塔拉尼所作的《瓦莱》一剧时,扮演瓦尔特尔一角。1957年,斯科托随斯卡拉歌剧院前往伦敦,在斯托尔剧院先后演唱了咪咪(《艺术家的生涯》)、阿狄娜(《爱情的药酒》)、薇奥莱塔(《茶花女》)等角色。同年7月,斯科托在爱丁堡音乐节上代替玛丽亚·卡拉斯演唱了贝里尼《梦游女》中的阿米娜,人们看到了又一个卡拉斯的出现。
从1960年至1973年,斯科托先后在美国芝加哥、伦敦修道院花园歌剧院、前苏联莫斯科大剧院、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及东京广播协会大厦演出,都受到普遍而热烈的欢迎。
斯科托是有“卡拉斯第二”著称的、当代艺术成就最高的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之一。她的嗓音具有音质美、音量幅度大、音域范围宽的特点;在唱高音时,她能始终保持光辉明亮和轻松自如的特质。她能唱抒情或花腔的角色。难能可贵的是,她除了尊重原作,真实、生动、丰富地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外,有时还根据内容的需要和自己的条件,对某些华彩乐句或唱腔作进一步的发挥或必要的更改。
跟卡拉斯一样,斯科托对发掘久被湮没或绝响的歌剧作品有着很大的兴趣。她除了发扬光大由卡拉斯恢复上演的一系列古典剧目外,也在这方面积极搜索、探寻,如普契尼生前遭到失败的《埃德加》一剧,就是由于她的努力而重新搬上舞台并灌制唱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