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药是中国比较完整和有一定影响的民族药之一。它在融合中医药学、印度医药学和大食医药学等理论的基础上自成体系。
藏药在中国的应用由来已久,而且种类繁多,发展到现在已经超过了3000种。西藏是藏医药的发源地,其他藏药资源则分布在青海、四川、云南和甘肃等省所属的一些藏族自治州和自治县。
藏药主要来源于菊科、豆科、罂粟科、蔷薇科、十字花科和百合科等植物,重要的药用属有绿绒蒿属、马先蒿属、紫堇属、报春花属和虎耳草属等。在藏药历史上出现的许多经典著述都对藏药的种类有详细的记录。其中《晶珠本草》是收载藏药最多的一部大典,涉猎广泛,有着浓郁的藏民族特色,一直以来被誉为藏族的“本草纲目”,书中收载的药物有75%仍为今人所用。另外还有《敦煌本藏医残卷》、《月王药诊》、《四部医典》等,这些典籍既是藏药种类发展的重要记录,也是今天研究藏药的主要文献。
复杂而独特的自然条件孕育了藏区丰富多彩的植物种类,使其成为中国药用植物的天然宝库。在这里,仅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就达上千种,其中既有冬虫夏草、三七、灵芝等驰名中外的名贵药材,又有红豆杉、八角莲、软紫草、野百合等极具开发潜力的抗癌药用植物。传统的中药麻黄、桃仁、黄连、柴胡、当归、黄芪、龙胆、大黄、雪莲花等也随处可见。而大部分植物都是经历过与严酷冰雪和强劲疾风的斗争,它们因巨大的生命力存活下来,使藏药本身就具有冰雪的灵性。如藏红花采自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它能疏经活络、通经化淤、消肿止痛、凉血解毒,对改善心肌供血供氧等方面有确切疗效,长期服用可全面提高人体免疫力。
在都市随处可见的SPA馆,藏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藏药浴也大受欢迎,它是以由阴、阳、水、土、草组成的“五味甘露汤”为主,辅以十几种名贵藏药,以药水气熏、全身泡浴,药物通过人体皮肤孔窍、穴等部位直接吸收,可促进血液循环,激发机体的自身调节,对一些疾病可直接起到内病外治的作用,比普通的沐浴更具保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