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中国最美的地方精华特辑-云南
29268400000037

第37章 心情故事

云南看云

无论云南的名字是来自于“云彩南现”,还是“彩云之南”,还是“云岭之南”,都紧紧地和一个“云”字联系起来。而且,也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对应的叫做“云北”。可见,“云”即便不是云南的特产,起码,云南的云也有着独具的特点。

云南看云,首先看的是天空。天空是云的背景。天空湛蓝、透明而无限,空气中可以触摸到阳光的震颤。在这样的天空背景下面,云朵才会不受压抑,不受拘束,不被玷染。况且加上了土地的红和植被的绿,想一想,这又是怎样的景色?

云南的云,多的是缀满半个天空,或悬浮成团,或云絮分布如鳞片,无心而舒卷,似乎都懒得去转移。在清晨的时候,喷薄日出染上霞光万道;日暮时分,又被余晖涂抹了悲哀。但是并不能说明,云南的云就缺少变化。

大理的苍山十九峰,其中有一座就叫做玉局峰。常常在晴朗的天空下,从玉局峰上升起一朵白云。白云如同孤独的烟柱,越升越高。在高空中,它开始变化、伸展,极尽袅娜之姿态,从而幻化成一卓绝女子。“女子”欠俯身体,向山下的洱海张望。洱海茫茫,一望无尽。“女子”望穿秋水,忧愁成愤,勃然变色,白云从白到灰,由灰入黑。与此同时,洱海烟波浩渺之中,方升起另外一束云柱。两束云柱遥遥对望,可望而不可即。刹那间,天地变色,风起云涌,偌大洱海在狂风的震动下,波涛澎湃犹似奔马,相互撞击如同巨大石块,响惊雷霆。天空垂垂欲坠,风势越发凶猛,海水接天而立,海心豁然中开。

玉局峰上的云朵就叫做“望夫云”,是南诏公主的精魂,要探看被镇压在洱海之下的丈夫,精诚所至,海水为开。它又是云信,当地的渔民看见,就会降帆归棹或者停止出海。因此“望夫云”又叫做“无渡”。

玉龙雪山确实像一条巨龙,隐藏在云层之间,很少向世人露出真正面目,所谓神龙见首不见尾。玉龙固然神奇,但是这样的神奇,同样在于裹卷它的腰身的云朵。白云从斜谷山岫生出,如同纱的撕扯,干雪的飞扬,而山体更见得坚硬和傲岸。云一时多变,从四面攒起,依山体向上斜卷、积累,愈发浓厚,终于包藏整个雪山,而转入阴沉颜色,郁郁成大块。日光变得惨淡,云山水气淋漓。天风忽来,刚烈有余。大块云团骤然破裂,被天风割成无数碎块,随风疾飞。云朵的边缘染上日光的金色,瑰丽无比,横空飞行,在地面上投下倏忽的阴影。光影斑驳,风流云走,雪山于是灵动,骄空飞翔,战罢玉龙三百万。

像哲人一样,举头望天。狭隘的生活不会造就宽广的心灵,即使身在有限的空间,但依旧可以把眼光放得更高更远。或者,也并不是哲人,没有在探求天空的无限,但是也不妨碍抬头观看云朵。

况且在云南看云,看的也未必尽是云朵。那天上的白云,须臾变成的苍狗,看到的又是什么呢?是空灵,是自由,是浪漫,是漂浮的虚幻、可见的真实,是遥远的理想,旅人永不停滞的脚步?

或者很简单,看见的仅仅是写满天空的心情故事。

寻访西南联大

在中国曾经有一所大学,立身在西南一隅,但是它提倡的学术自由和民主科学,影响了后来的中国整个的文化界和教育界,并且在世界范围内放射出夺目的光芒;它仅仅正式存在了8年,已经渐渐远去,但是它的名字在很多人的心中永远不会忘记,即使在今天,还有那么多人去寻访它的踪迹,仿佛要寻找一个失落的圣殿。

就是这一所大学,走出170余名中国科学院、工程院的院士,新中国的科学技术几乎由他们来草创;有一部分学生选择了到西方留学深造,其中的两位,一不小心则获得了诺贝尔奖。

这一所大学就是西南联大。

在上个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时候,为了保存中国的教育和文化精英,北方的大学大多数选择了南迁。其中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1937年南迁至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又西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这就是西南联大的肇始。

从此发扬光大,一发不可收拾。

这大概是世界上当时条件最为简陋的知名大学:铁皮屋子,没有课桌,学生只有一把扶手椅子。况且警报拉响的时候,无论教授还是学生都要一起拔足向野外奔跑,躲避日本飞机的轰炸。

但是警报过后,三尺讲台上所站立的却又是世界上几乎从来不曾有过的如此云集的学者和教授,陈寅恪、朱自清、沈从文、金岳霖、冯友兰、闻一多、钱钟书、王力,每一个名字都足以代表一个学科,都足以流传好几个世纪;而讲台下的学生,也从来没有这样的专注和虔诚。在他们当中,就有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屠守锷、郭永怀、陈芳允、王希季、朱光亚、邓稼先;在图书馆和茶馆里则蛰伏着穆旦这些九叶派诗人。

在这样的一所大学中,并不仅仅登顶学术,更重要的是创造和弥漫着的精神。精神无法具体描绘,但是可以具体表现。这种精神喷薄和表现出来,李公朴倡导民主而被刺杀,闻一多对着手枪拍案而起,朱自清拒绝“嗟来之食”而困病;更有,身在抗战的大后方,800名学生却走上抗战的最前线,反对内战走上街头冒着弹雨的全昆明3万学生——如果要给这样的精神加一个概括,或者就是“民主和自由”。

文明之火在中国前所未有的光大和光华,并且注定要成为后世的灯塔;成就了一个时代的盛事,成为了无数个时代的典范。

抗战就在这样意志的坚韧和追求的卓绝中胜利。1946年5月,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宣布解散,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返回京津复校。在西南联大的遗址上,只剩下一个当时创立的云南师范大学,让后人到此追寻遗迹和感慨浩叹。

寻找陈圆圆

汉武帝刘彻是中国历史上顶伟大的皇帝之一,至少被他驱逐到万里之外的匈奴人会这样认为,所以他说话也顶威风八面。在他很小的时候,她的姑姑长公主曾经问过他喜不喜欢自己的女儿阿娇,一定是很漂亮的,刘彻毫不含糊地说:“若得阿娇,当以金屋贮之!”

后来刘彻当真做了皇帝,阿娇也当真成了皇后。但是这么金口玉言的汉武帝还是没有给阿娇铸造金屋。

“金屋藏娇”于是成为了一个传说,但是没有人去做,也没有人能做得起,直到中国出了个吴三桂。他做的比汉武帝说的还过分,修筑了一座金殿。

太和宫金殿,坐落在昆明城东北角的鸣凤山上,又叫做铜瓦寺。整座金殿金碧辉煌,通体用黄铜铸造,共用铜250000千克。但是一定不要鄙夷这里使用了黄铜而不是黄金,其实在汉代,所谓的“金”指的就是黄铜,而在清朝,黄铜也是用来铸造钱币的材料——总之,和用货真价实的货币铸造无异。

金殿用来供奉真武大帝。不过,据说吴三桂偷梁换柱,把真武大帝的真颜居然按照自己的容貌塑造。在金殿上,还陈列着吴三桂使用过的宝剑和木把大刀,以显示他本人的孔武有力。

吴三桂是一介赳赳武夫,其个人品行又实在不值得述说。来金殿的人也并非要来瞻仰他的容颜,而是心里面埋藏着另外一个美丽的身影,那就是陈圆圆。正如人们宁愿相信,金殿的建造,就是吴三桂送给陈圆圆的礼物。

昔人已逝,虽然莲花池的旁边就有陈圆圆的塑像,但是也不足为据。如果要用来说明陈圆圆的天人之貌,怕只有从吴三桂的“冲冠一怒为红颜”中,得到一些证据。而吴三桂和陈圆圆在一起,居然也使他的历史有了一些风流的意味。同样是汉武帝时期,就有一个乐师李延年做出这样一首歌:北方有佳人。

这首诗大概用在陈圆圆的身上,也是最合适不过。自古红颜多命薄,美丽又有什么罪过?如果把明朝的灭亡,李闯的失败,清军的入关,都放在这样一个女子的肩头,大概只能让她显得更加瘦弱,而不能负担。或许就是这些原因,或许也真的是因为美人迟暮,最终她只好选择出家,青灯古佛,以终此生。

临古迹而伤怀,吊昔人而太息。拿着一卷《明史》,到金殿感悟时光的流逝,于金殿外的芳华中寻找陈圆圆的踪迹。只是,手中又未必拿的是古奥的《明史》,而是一本金庸先生的《鹿鼎记》。

喂红嘴鸥

翠湖平常时候是热闹的,到了每年的10月底,也依旧人多,甚至更见得多了,但是,却似乎安静了一些。很多人眼睛望着湖面,似乎在寻觅、等待或者希冀什么,直到一群白色的精灵落入到他们的眼界。

还是在1985年的时候,在中国的极北部,更多的是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贝加尔湖畔,栖息着无数的红嘴鸥。北方的冬天到来得是如此之早,寒冷的气流将寒霜和薄雪降落下来。红嘴鸥为了寻找温暖的地方,获得更多的食物,度过这残酷的寒冬,像每年一样,聚集了队伍,展开翅膀,向南方飞去。

飞过了北中国,飞过了江汉平原,在南中国的温暖的沼泽地带,它们本可以分散地降落下来。但是这一年也怪异,冷空气夹带着雪花,紧紧地跟在它们身后的浩淼的天空里。直到它们飞过云岭,来到一个冷空气所不能到达的地方。于是,昆明就成为了红嘴鸥的故乡。

红嘴鸥是幸福的。不仅仅它们找到了一个四季如春的天堂,而且它们又遇见了一群善良的人们。红嘴鸥的种群是这样的巨大,成千上万地起落在滇池和翠湖。仅仅靠水中的鱼虾,于是它们的食物显得远远不够。但是昆明的人们毫不犹豫地走向翠湖、滇池,竟养成了饲喂红嘴鸥的习惯。

昆明的人们是幸福的。被红嘴鸥选择的城市,无疑是幸运的,是自然、平和的最好的明证。而人们无需翻越高山、穿过沼泽,就可以看见和亲近这些自由飞翔的鸟类,就可以体验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在等待红嘴鸥飞来的时候,心中的那种渴望和期盼,竟然也演化成对于生活的无比的热爱。

鸟群有信,红嘴鸥如期而至。昆明的人们为红嘴鸥准备了新鲜的鱼虾,为它们配置了富含鱼骨的面包,只为了酬补它们千里跋涉的疲劳和辛苦。甚至人们互相戒约停止了喧哗,禁止了更大的音响,来为它们创造不受惊扰的环境。

在滇池之滨、翠湖之畔,红嘴鸥翮羽翻飞,啄食着被它们包围的人们洒下的甚至是手中举着的食物。人对于鸟的热爱,鸟对于人的信任,在这一刻,被演绎得如此动人。

到翠湖,去喂红嘴鸥,也许能够表明自己是一个动物保护主义者。但是一个真正热爱动物的人,更重要的是,让动物来热爱你。

筇竹寺数罗汉

筇竹寺的得名缘于一根竹杖,被高僧栽插在土地里,一夜之间成长繁衍成竹林。

黎广修是一个匠人,也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但是和其他的佛教徒不一样,他并不认为佛祖就是高高在上、普渡众生,罗汉则横眉竖目、伏虎降龙。在他的思想里面,有着更纯粹的佛理:佛是“觉悟”的人,罗汉也是人做成。

于是,呈现在筇竹寺的五百罗汉,有着最少的土木胎偶的神的森严,最多的世人的味道和生活的气息。于是在他的手下,出现了文武官员、百工技艺、走卒贩夫、渔樵耕读不同的人物,而各人物又绝不孤立,商谈切磋,提携拖拉,相互交际联系。又各人物脸上,神态各异,或笑或忧,张口可闻细呼,蹙眉可见沉思,闭目自然养神。五百罗汉,展开偌许长生活画廊。最后,为了彻底实现佛性面前的众生平等,黎广修干脆将自己和5个弟子也塑造进去。

到筇竹寺数罗汉,在五百罗汉中找出黎广修等6人的面目,就成为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但是,最有可能的是没有找到黎广修的身影,却意外发现了自己的形象,原来每一个人都具备成为罗汉的本质。

聆听纳西古乐

世界上很难找到另外一个国家,能够像古代的中国一样重视音乐。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里表示,他心目中的理想国,人们是要受到音乐的教育,从而培养良好的情操。如果仅仅从这一点上,那么这个理想国就是古中国。

纳西古乐也许并不是纯粹由纳西民族创作而成,而是纳西民族在自己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吸收了从明朝时期大量传播进入丽江的汉族音乐,以及和周边其他民族相互影响而形成。但是之所以还叫做“纳西古乐”,却因为这样的音乐,在纳西族里、在丽江地区保存得最为完整。

一个辉煌的时代曾经衰落,风流婉转的文化也都被雨打风吹去。当人们要再次寻找,也难以觅见踪影。幸运的是,这些音乐却被藏在深山无人识的纳西民族或多或少地保存。

《白沙细乐》大约是纳西民族的独创,从元代开始就已经流传,所以也叫做“元人遗音”。《洞经音乐》则是纳西音乐和中国道教音乐的融合,一方面它保持了道教音乐的原先的面貌和原始的元素,另一方面它还奇迹一般地保存了中原地区早就已经失传的唐、宋的词和元朝的曲子音乐。从唐玄宗的《八卦》到李后主的《浪淘沙》、张养浩的《山坡羊》,都为现代的人们所熟知。

年过古稀的艺人,古色斑驳的乐器,和古老的曲子。当那悠长而遥远的乐声浮起,在惊诧之余,突然却唤回了千年之前的记忆。周围的灯火变得迷离,在那一刹那,似乎又回到了鼎盛的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