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金口才全书·会说话好办事
29310700000026

第26章 办事看绝招——怎样说才能打动对方(2)

我想,一般人听了此话,必会十分愤慨,怎可轻易受人侮辱。然而L先生却极为冷静地回答:“Monkey,donkey,yankey,Whichkey are you?”这句话是在询问那些学生:“猴子、驴、美国佬,你们是哪一种呢?”由于这些字的英文名称,都有“key”并排,所以他以此反讽他们,使得这群学生目瞪口呆,哑口无言。

不知大家是否知道“基督山恩仇记”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也有一则趣谈:亚历山大的父亲是一位带有黑人血统的法国军人,因此,亚历山大的长像及肤色都与黑人非常相似。有一次,有人称他为“黑炭”。虽然他的内心十分难过,但外表却非常坚强,于是他很巧妙地回答:“不错,我的父亲是与黑人的混血种,且我的祖先是一只猿猴。也就是说,我的血统是在你血统结束之处才开始的。”

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亚历山大话中之意,他利用间接的方式道出了对方是一只“猴子”。

现在,我们再来看一则更有趣的笑话:有一次一位总是不留口德的朋友对一位兽医说:“你只会看猫、狗的病罢了!”结果,没想到这位当兽医的朋友,也不甘示弱地回答:“不错,我只是一位兽医,对于人类的疾病一窍不通,至于你,是不是有什么地方不适?”就这样把那位不留口德的朋友视为与狗同类。听了这则故事,不禁使我捧腹大笑,差点儿连下巴都笑掉了。

看了上面3个故事,使我不得不佩服那3位主角,能够以智退敌,即使别人以鄙劣的言辞攻击他们,也毫不在乎,而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反击对方。

然而。我也深深觉得,一个人在言词的表达上,必须十分谨慎,绝不可随意地轻视、愚弄别人,否则别人也会“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说话恰当的要领

(1)怎样避免误解

日常交往中,经常有自己的话被别人误解的时候。

有个人要请7位朋友喝酒,等了半天只到了6位,主人自言自语地说:“该来的不来!”其中两位客人心想:“我们可能是不该来的。”悄悄溜走了。为什么客人溜走了呢,这就是主人的话引起了客人的误解所致。

使自己的话不容易被人误解,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尽量少用话中有话的句子。

如上例中主人说的话就是话中有话。“该来的不来”,使人想到“不该来的来了”。所以,我们在需要明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时,话一定要说得明确、具体,千万不要模棱两可,以免引起误解。

②不要随意省略主语。

在一些特殊的语境中,可以省略主语,但这必须在交谈双方都明白的基础上,否则可能引起误解。

比如,一位男士挑帽子,售货员拿了一顶给他,他试了试说:“大,大。”售货员一连给他换了四五种型号的帽子,他都嚷道:“大,大。”售货员生气了,说:“分明是中,你为什么还说大?”这人结结巴巴地说:“头、头,我说的是头大!”造成这种狼狈结局的原因就是他省略了主语。

③注意同音词的使用。

广告词就是语音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同音词用得不当,就很容易产生误解。如“期终考试”就容易误解为“期中考试”如把“期终”改为“期末”,就不会误解了。

④少用文言词和方言词。

与人交谈中,除非有特殊需要,一般不要用文言词。文言的过多使用,容易造成误解。

方言词的使用更容易造成误解。特别是不同方言区的人谈话,如各自使用方言,那就更困难了。如“公公”一词,普通话指丈夫的父亲,贵阳话则指自己的祖父,扬州话指外祖父,重庆话指祖父的姐(妹)夫,各有所指。因此,与人交谈,要尽量避免使用方言。

⑤说话要注意停顿。

如“中国队打败日本队获得冠军”,既可理解为“中国队打败,日本队获得冠军”,又可理解为“中国队打败日本队,获得冠军”,如不注意语句的停顿,就容易造成误解。

(2)引用典故要恰当

论辩中巧妙地引用典故,可以达到叙事论理引人人胜、妙趣横生的效果。

“典”可以是古今中外之典故,包括成语、俗语、名言、格言等等。

1981年8月4日的《光明日报》上刊登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一位20岁出头、蓄着胡须的小伙子走进江阴县法律顾问处。

“你需要什么帮助?”金律师问。

“我留这个胡须违法吗?”小伙子略带火气问。

小伙子是某厂青工,他报考电视大学的准考证被车间领导扣留了。要他把胡须剃掉再给他。小伙子坚持不剃,双方僵持着。

“我留这个胡须违法吗?”小伙子又问。

“不违法。”回答很明确。小伙子立即说:“那我可以控告他们!”

“不违法”,但你违反人情,违反国情!我国六七十岁的人也不一定留胡须,四五十岁的人还经常刮胡须,你年纪轻轻却留胡须,既不卫生,又不美观。这就叫“违反人情。”

“为什么说我违反国情呢?”

“你是江阴人,应该知道一段著名的史实。明末清初,清统治者下了一道命令,一律剃须留辫,否则格杀勿论。江阴人民发出‘宁愿留发不留头,不愿留头不留发’的口号,于是一场壮烈的抗清斗争开始了,全城血流成河。历史上有80日戴发效忠、6万民众同心杀贼的记载。你知道京剧大师梅兰芳吗?在日寇占领上海期间他蓄须拒不登台,这些行动都是带有政治性的。请问,你留胡须也带有政治性吗?”

小伙子连忙说:“没有,没有!”

这位律师引用典故,使谈话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苏秦是战国时有名的纵横家和说客。他为了使秦惠王采纳以征战称霸天下的主张,采用了旁征博引的说理方法。

他先详尽地分析了秦国优越的政治、经济条件和强大的军事力量等国情,以作为可行征战的明证,但秦惠王不为所动,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为了说服秦惠王,苏秦又列举了历史上的“五帝”、“三王”。

引用的事例要适当,要与所说明的问题相对应,也就是说要“门当户对”,恰到好处,不要“拉郎配”。因为引用事例是为了说明问题,所以要十分注意选用事例既要广,又要不离中心主题。

引用典故是为了说明问题。不是为了点缀,更不是为了故弄玄虚。卖弄学问,并不是用典越多越说明知识丰富。用典繁多而不说明问题,反而会使人不知所云。

(3)数字在言谈中的威力

数字是枯燥无味的,会说话的人却知道,数字自有一种非凡的力量,如果能巧妙地加以利用,就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1972年,来自纽约的一位女国会议员贝拉?伯朱格进行了一次演讲,呼吁在政治生活中给妇女以平等地位。她说:

“几个星期前,我在国会倾听总统对全国发表讲话。在我周围落座的有700多人。我听到总统在说:‘这里云集了美国政府的全体成员,有众议员、参议员,还有最高法院的成员和内阁成员。’我环顾四周,在700多名政府要员中有17人是女的;在435名众议员中只11个是女的;100名参议员中只有1个女的;内阁成员中没有女的;最高法院中也没有女的。”

她用不着多说了,因为无论说多少话,也比不上这几个数字更能说明问题。无论你是否同意她的观点,在这几个确凿的数字面前,都不得不承认在政治生活中存在着性别歧视。

又如一位青年演说家在某大学演讲时,为了激励听众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而拼搏,连续引用了一系列对比数字:

“我们曾以人口众多而自豪,但是请看美国,由于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2亿人口得以完成4000亿人的年工作量。

我们还曾以地大物博引以自豪,但是,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却大大低于世界水平:我国人均耕地为世界人均值的1/3人均林地为世界人均值的1/9,人均河川流量只有世界人均值1/100,而且90%的城乡废污水直接排放,以至长江以北很难找到一条未受污染的河道。

再看其他几个方面:

1984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100美元,27倍于我国;美国人为我国的33倍;瑞士为我国的43倍。

1983年底,全球核电站达298座,其中美国80座、前苏联40座、日本26座、英国33座、法国32座。我国呢,有4座,全在台湾。

1980~1981年,每1000个居民中的大学生数,前苏联为196人,日本为154人,中国为114人……”

听了这样的演讲,谁能不感到肩头沉重呢?如果没有一系列对比性数字,又怎能达到如此振聋发聩的效果呢?

对比性数字比无对比地罗列数字,显然有更大的说服力。我们在言辞中应善于将有关数字对比着表述出来。

安慰对方的技巧

(1)从反面鼓励

说也奇怪,人常常有一种潜在的反抗意识,有时你说:“不要做。”对方愈是要做;你说:“不要看。”他愈是想看。

就以目前的交通秩序来说吧!虽然政府一再规定:骑摩托车要戴安全帽,不可抢越平交道……但是违规事件仍屡见不鲜,这些皆是人类的反抗心所造成的。

以前有位名导演,眼见演艺圈内弥漫着萎靡不振的风气,想方设法加以改善,于是他利用人性所具的反判性,以“反面的鼓励”的手法,改善影剧圈内的不良风尚。

记得有一次,这位导演说:“你们演员闹花边新闻,这是难以避免的,所以偶尔闹闹丑闻也是情非得已,但既然同样是随便闹闹,又为何不闹得高尚些呢?”

我们知道,丑闻终究是低俗的,即使加了油,添了醋,仍谈不上高尚与否。既无法使之高尚,当然就必须谨言慎行,以免破坏自己美好的形象。听说许多演员在听了导演的一番话后。果真洁身自爱,不再随便制造花边新闻了。

从这里可知,若想防止不良习惯或风俗,因为人性的反抗心,与其正面严格禁止,不如从反面稍微“蛊惑”,自然能使人知难而退。

(2)委婉表明自己的立场

在芸芸众生中,每个人都有似独特的性情,特殊的兴趣,与不同的生活态度,因此在与人沟通上,常常会产生观念上的冲突。所以如何适时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又能不否定他人的见解,实为现代社会一个重要课题。

曾经有位青年,一天,与心中憧憬已久的女子相约看电影,电影的剧情及演员的演技皆令女孩子十分欣赏,但就在这个时候,年轻人却不解风情地说:“好没趣的电影!”惹得女孩儿只好说:“我们彼此似乎志趣不投。”两人也就不欢而散了。

大部分的读者一定会为这青年感到惋惜——倘若他能在说话前事先询问女孩儿:“你觉得如何?”征得她的意见,就不会自说白话,以自己为中心;更不致破坏原有甜蜜的气氛。

也许有人会问:“如此一来,岂不是在谄媚逢迎?”其实不然。所谓“谄媚逢迎”,乃是一味地迎合他人,对于别人的意见不加可否,说东就东,说西是西,毫无主见。而我们的态度却不是这样。

当我们的意见和观念与他人相左时,首先,在态度上,应先给予对方发表意见的机会,并且也要表明我们已接受了他的观点。而后再委婉地述说自己的意见,这样就可和谐地交换彼此的意见。

比如,当对方表达了他的观念,而我们无法赞同时,我们可说:“不错,你的看法细密周到;极富法律精神……但我认为……”不但能表现自己风度,又能坚持自己立场。凡此种种。皆是我们立身处世所不可忽视的地方。

(3)把别人所自卑的“缺点”说成“优点”

人非十全十美,难免有些小缺点。一旦发现行为上有缺点,只要能立刻改正,就能日趋完美;但有些缺点,并不是改正就能消除,比如天生肢体方面的缺陷或心智上的障碍等,这些无法矫正的缺陷,只有仰赖旁人的协助了。

C小姐在年轻时代,总觉得自己的腿不够标致,烦恼极了,且常常向母亲抱怨:“为何将我生得如此难看?”聪明的母亲为了安慰她,总是说:“虽然你认为自己的两条腿不好看,但我却认为那是你最美的地方;你以坚实稳定的步伐,脚踏实地的往前迈进,远胜过那些华而不实、好高鹜远的人。”因母亲的一番话,她不但不再自卑,且增强了自信心。

记得在一次舞蹈表演中,C小姐穿着一套轻盈秀丽的芭蕾舞装,因为她对自己满怀信心,整支舞曲由她跳来,显得格外的活泼而柔美,一再博得观众的好评,大家称赞道:“你看!她的一双腿多么灵活,多么美妙啊!”

我想,这都是她母亲的功劳,要不是母亲的一席话,那有今日的成就?如果当初因为自卑,没有自信心,在舞台上畏首畏尾、惶恐不已、错误百出,今日所得到的可能就是满堂的嘘声了。

若在我们的周围,也有朋友因为某方面的缺陷而沮丧自卑时,不妨告诉他们:“在你认为是缺点,但我认为那正是你的优点……”或说:“不要担心惶恐,这正是你与众不同的地方!”以正面积极的鼓励来消除他的自卑感,建立自信心,为自己塑造新的形象。

(4)交换立场

安慰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往往容易流于无病呻吟,对遭遇不幸的人来说,不但没有帮助,反而使人更加悲痛。怎样做才能减轻遭遇不幸的人的痛苦呢?

有个人正值日正当中之际,突然接到公司上级主管的派令,要把他调到乡间服务。对此人来说,必是十分难过,有被打入冷宫之感;这样一来,任何言语的安慰,对他都成为心理上的负担。邻座的同事F君看到这情况,便对他说:“要不是因为你,我那有今日的成就,现在你要走了,今后我该怎么办呢?”

这人原本是眉头深锁,郁郁寡欢。听了F君的话。为了安慰F君,立刻收起悲伤的心情,对他说:“不!你已能独当一面了,公司派我到乡间,是为了拓展业务,今后希望你能好好地发挥所长……”由于F君的机智,无形中缓和了沉闷的气氛。

当别人遇到困难和不幸时,我们多半是以幸运者的态度安慰别人;若是我们试着换个角度,使自己成为被安慰的对象,如同F君的方法一样,使对方奋发振作,也不失为安慰人的一个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