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金口才全书·名人的演讲艺术
29321800000020

第20章 处理好与听众的关系(2)

卡耐基对这个演讲诀窍就曾有过精彩的论述,他说:在这个世界上,要想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最简单的方法也许就是高高拿起某种东西,让人们看看它。即使是泥人和傻瓜、摇篮中的婴儿、商店橱窗中的猴子以及街道上的小狗,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去注意这种刺激性的举动。这种方法运用得当,即使在最严肃的听众面前也会发挥很大的效果。例如,费城的艾利斯先生在一次演讲时,一开始就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一枚硬币,以超过肩膀的高度高高举起。很自然地,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望着他的这个举动。这时,他问道:“有没有人在人行道上捡过这样的一枚硬巾?它上面说,捡到这种硬币的幸运者,将可在这样、那样的房地产开发上获得许多减免优待。条件是他只要把这枚硬币交给主办的公司……”艾利斯先生接着开始谴责这种错误及不道德的行为。

巧用提问,吸引听众

即兴演讲时,在适当的情境下提问可以缩短与听众的心理距离,满足听众的好奇心,创造宽松的气氛。利于表达,使演讲者处于主动。

一般情况下,即兴演讲的提问有这几种方式:

正问:开门见山,直接提出你想了解的问题。

反问:从相反的方面提出问题,使对方不得不回答。

侧问:从侧面入手,通过旁敲侧击,回到正题上。

设问:假设一个结论,启发对方思索,诱使对方回答。

演说中的提问虽然有许多好处,但一定要注意方法,否则会事与愿违。提问的技巧包括:

(1)提问要适时而发:

提问要在气氛很融洽的情况下进行,这样听众才能很好地同你配合。如当你讲到现实生活中机构臃肿,办事很难,你的观点又引起了听众的共鸣时,你可这样发问:“朋友,刚才我说到的这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您碰到过没有?”

(2)提问要适事而发:

在听众有一种强烈的探讨欲、表现欲时可进行提问,比如涉及到“金钱”问题时,这个问题一般人对它很敏感,可以这样问:“有人大声呼喊‘世上只有金钱好,没有金钱不得了’。在座的各位朋友,您说对吗?”

(3)提问要简明扼要:

提问次数不能太多,每次提问要简短,问题的答案要能使听众在很短的时间里答得上来,甚至在潜意识驱使下就能做答。切忌内容晦涩难懂,用词怪僻生硬。下面这个问题就问得不太好:“朋友们,有人说生活是美,有人说现象是美,你说呢?”

(4)提问要真诚:

除了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比如想通过提问来平息喧闹的听众时,一般不要随便问,问得高深,问得庸俗,问得莫名其妙都得不到好结果。要“示之以诚”,发自真心。

(5)提问时要能放能收:

提问要放得出去,收得回来,切忌一发不可收拾。要始终围绕主旨发问,使听众的回答处在你的“圈套”里。适当的时候可运用“对啊!”“是啊!…“正是刚才这位朋友所说的!”等词进行收束。如果问题提出来听众没有反应,自己要巧妙地接应下去。

调节语速,以易于听众接受

虽然我们要求即兴演说要接近口语,但它毕竟带有表演性质,与平常说话、聊天还是有区别的。“镰刀嘴”不行,像刘宝瑞相声中的那个“慢性子”也不行。

缺少经验的即兴演讲者容易犯的错误是速度太快,像放鞭炮似的噼噼啪啪,一个调子一个速度,当他们意识到要慢时,又慢得平淡呆板,慢得没变化。

演讲要该快则快,该慢则慢,灵活控制。

(1)看听众对象决定语速

当你面对的是与自己同龄的青年听众时,因为他们精力充沛,反应灵敏,对他们说话时可以放快些;当听众是小朋友、老年人时,由于他们接受、反应迟缓,可把音节的时值拉长,语流中间的停顿可久点,停顿的次数可多些。

(2)视演说内容决定语速

当你讲述一些热情、紧急、赞美、愤怒、兴奋之类的内容时,或叙述那种无法控制的感情及进入精神高潮时,不能慢慢腾腾,要快些。而表述一些平板、悲伤、庄重、思考、劝慰之类的内容时,讲述一些需要听众特别注意之事时,讲述有关数字、人名、地名或容易引起疑问的内容时,为了使听众听清、记忆和思考,要将语速放慢些。

(3)依场地情况决定语速

在场地较大的地方演讲速度可慢点,场合较小的地方语速可快点;听众情绪受到干扰时慢点,情绪旺盛时快点。

引用精确的数据

恰当的引用数据不仅能够使演讲变得形象生动,而且能够大大增强演讲本身的说服力。在人们的意识中,富含精确的统计数字的事实是不容置疑的,定量的说明比定性的描述更具可信性。演讲者应当抓住听众的此种心理,恰当地引用精确的数据来增强事实的可信度。

例如:

《报告》认为,从1949年到1966年的17年,“是中国数学走向独立与成熟的形成时期”。“这17年比历史上任何时候更活跃”。根据统计资料,1949年至1959年这10年,中国共有342位数学家发表了983篇论文。1959年至1966年每年发表的论文总数是递增的,所以从1949年至1966年这17年,至少有450位数学家发表了1800篇论文。而建国前,总共只有74位数学家发表了342篇论文。这就是说,数学家与论文数量均为建国前总和的6倍。再以设备看,建国前中国最好的大学的数学系所具有的图书杂志亦极为贫乏。以浙江大学数学系为例,系图书馆只有20平方米,藏书与杂志不到2000册。其他有些大学恐怕只有几本大学教科书了。建国后国家花了一些钱购置图书,不少大学与研究所的藏书与杂志都超过万册。根据《报告》看来,中国在数论、拓扑、函数论、代数、计算数学与经典几何方面都有很好的成绩。中国的《数学学报》被美国数学会全文译成英文出版。

这是一篇王元阐述中国数学界现状与未来的演讲。在介绍现状时,演讲者把建国前的状况和当前加以比较,并引用了统计资料中的一些精确的数据,使事实的阐述显得十分真实可信。

引用权威人士的话

无论演讲者阐发的观点多么的标新立异或超常脱俗,其实都是或多或少地被历史上的名家论述过的。名家的话永远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而名家所具有的影响力也是恒久存在的。演讲者应抓住听众内心深处的从上心理,恰当地引用名家权威的论述,让它们服务于自己理论观点的论证,加强演讲的说服力。

例如:

如何培养沉默性与坚定性呢?我以为必须“知道限制自己”(黑格尔),“哪怕对自己的一次小小的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高尔基)。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假如你的孩子仅仅受到实现自己愿望的训练,而没有受到放弃和克制自己某种愿望的训练,他是不会有巨大的意志的。没有制动器就不会有汽车。”我是十分欣赏这句名言的。没有制动器,汽车就会像脱缰的野马,随时都会堕入死亡的深渊。马卡连柯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阐述“克制”的重要性的。人若没有“制动器”,后果也一样。学校是育人成才的地方,学校也必须安装“制动器”。《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渤海造船厂一中学生规矩50条》多是以否定词“不”的形式出现的,它们是在场各位同学成才的“制动器”,你们要熟悉它们,遵守它们,不走样。只有得心应手地使用这些“制动器”,自觉接受限制,你们才会获得真正成才的自由。

陈志雄在这篇论述“青少年要有扎实的心理素质”的演讲中,先后引用了黑格尔、高尔基、马卡连柯等三位名家的言论,用来阐述培养沉默性与坚定性的方法。演讲者的观点就是从这三位名家的言论中抽取出来的,既对已有的理论做了进一步的阐发,又使自己的观点因为名家的言论而增加了说服的力量。

引用具体事例

事实胜于雄辩,引用确凿的事实来证明自己的理论观点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演讲者引用的事例越具体、越全面,对于理论观点的证明就越有力,理论观点本身也就越能够说服听众。

例如:

“嘴上无毛”就一定“办事不牢”吗?古今中外许许多多军事活动家,恰恰都是在风华正茂的时候,建立起了了不起的功业的。民族英雄岳飞20多岁带兵抗金,当节度使时才31岁;其子岳云12岁从军,14岁打随州率先登城,成为军中骁将,20岁时就当了将军。曾经统率大军席卷欧洲大陆的拿破仑,从巴黎军事学院毕业时不过是炮兵少尉;法国大革命时参加革命军,1973年率部在土枪战役中击溃保皇复辟势力被晋升为少将时才24岁;统兵攻打意大利,不到30岁即当了东线和南线的指挥官,独当一面,任国防部长时才40岁。在我国军队里,许多老帅,多数不也是在二三十岁时就当了师长、军长、军团长以至方面军总指挥了吗?可见“嘴上无毛”与“办事不牢”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关键是有才与无才。套用一句古话来说:“有才不在年高,无知空活百岁。”

在这篇演讲中,演讲者为了论证“嘴上无毛未必办事不牢”这样一个观点,先后引用了岳飞、岳云、拿破仑等多个少年有为者的事例,以确凿而充分的事实证明了年龄与才能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对听众很有说服力。

以亲身经历现身说法

源自于亲身经历的酸甜苦辣最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在演讲中,演讲者应善于利用自己亲身经历、感触深切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并注意在叙述过程中表达出当时的真实感受以及现在的所感所悟,这样更有利于听众对演讲者的观点报以更多的认同。

例如:

我是北京人,在北京长大。抗战期间我是北京的亡国奴。1942年我在男二中上学,每天放学后走到灯市口,听到日本洋行的喇叭筒里放的就是《何日君再来》!听到这支曲子,亲眼目睹日本军国主义者打我们中国人,一个巴掌一句“八格牙鲁”,整个国家处于沦亡状态。当时我才11岁,父母还是比较高级的知识分子,经常半夜三更催我起床排队买豆渣,冬天冻得够呛,跑到马路边上蹲着去。蹲几个小时才能买到一斤豆渣。偌大的北京城,处在日本军国主义者的铁蹄之下,老百姓成天吃混合面,还是配给的。可以说每天挣扎在饥饿线上。每次我走到路上,可以看到马路边老有死尸。用垃圾车拉死尸。北京人还起了个名,美其名曰“倒卧”。这就使人想到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现在大学生念起来像个顺口溜,可在那个时代就是生活的现实。今天,竟然还有人陶醉《何日君再来》,想想“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吧……

这是演讲家李燕杰对自己在旧社会度过的少年时代的追溯,旨在劝导听众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李燕杰比较详细地描述了当时劳苦大众的悲惨生活,并夹入了自己发自肺腑的感触与慨叹,增强了演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分析事情发展结果的利与弊

在很多情况下,表面化的事实并不能作为正确结论的依据,而人们恰恰容易被这些表面化的事实所迷惑,从而轻率地做出判断。演讲者应当善于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分析事物发展的趋势和必然结果,用结果的利与弊来说服听众,使他们最终作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

例如:

在美国,当初刚推广核电站时,曾发生过一场激烈的论争。一些专家认为建核电站是最廉价而安全的发电方法。另一些专家则坚决反对,认为一旦出事故会造成成千上万人的死亡,而社会上很多民众一听到“核”就联想到那可怕的“蘑菇状云”和核辐射,很自然地站在反对派的行列中。面对这一情况,主建派调整了方法,决定不在理论上纠缠,而用简单的数字说明问题。他们说,在美国几十年的核能发电实验史上,从未出现过事故。即使今后出现“万一”造成死亡,也比用其他发电方式致死的人少得多。据福特财团的研究,假定某核电厂每100年发生一次重大事故,可能当场会有1万人死亡,随后有15万人丧生;但比在同样时间燃煤发电所造成的死亡(包括煤矿及运煤事故)要少。在美国,平均每年有140万人因煤矿意外事故丧生。如此换算一下,用原子能发1000亿瓦特的电只牺牲两名采铀矿工,而用燃煤发电要牺牲的煤矿工人则是179人。只因为煤矿事故比较常见,地点、时间又比较分散,所以人们不会产生恐惧心理。通过这些对比,说明原子能发电大大优于燃煤发电。于是大多数公众又转而赞成建站。主建派最终获得胜利,核电站也就在美国和全世界风行起来。

这是一篇向听众论述发展核电站的价值与前途的演讲。针对社会上的民众对于“核”的浅层理解和偏见,演讲者把核能发电与火力发电加以比较,估算核能发电可能带来的效益和损失,把这个结果和燃煤发电加以权衡,结果得出了核能发电更为优越的结论。这样的论证方法更容易使听众接受自己的论点。

驳斥对方观点的谬误性

在驳论性文章中,驳斥对方的论据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方法,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演讲。演讲者首先应当了解对方的观点,进而分析其观点产生的事实或理论方面的依据,以正确的立场来分析其依据的谬误性,从而驳斥对方的观点。不破不立,立在其中,这样演讲者自己的观点也就以令人信服的理由成立了。

例如:这一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以前的功课也许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毕业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退时,要做学问来不及了。即使为吃饭计,学问也决不会辜负人的。吃饭而不求学问,三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起少年淘汰的。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

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亟须解决,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

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方才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方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缩衣节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

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点钟的工作。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一点钟看10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3600多页书,30年读11万页书。胡适在这篇告诫学子们“不要抛弃学问”的演讲中,先是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观点,并加以说明论证,然后他又引用了某些反对者的观点,对这些观点进行分析与驳斥,指出了“时问”和“条件”问题其实都是偷懒者自己找的借口,而做学问确实是一辈子的事。有力的反面批驳更强化了正面观点的正确性,对于莘莘学子而言很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