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金口才全书·名人的演讲艺术
29321800000025

第25章 注意演讲效果(2)

这位大学生的这段议论,受主观感情的支配;这种议论,不需要交待论据、也不需要论证,它在抒发洋溢着演讲者或悲或喜、或憎或爱的情感中,流露出演讲者的思想。

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演讲中,惟有真诚的情感,才能产生巨大的影响,才能唤起群众的热诚,才能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美国著名政治家林肯,非常注意培养自己真诚的品格。1858年他在一次竞选演讲中说:“你能在所有的时候欺瞒某些人,也能在某些时候欺瞒所有的人,但不能在所有的时候欺瞒所有的人。”

这句著名的政治格言,成了演讲者的座右铭。无哗众取宠之心,有实事求是之意,感情真切,才能取信于你的宣传对象,使他们接受你的思想、观点。一个演讲者,如果演讲华而不实,只追求外表漂亮,开出的只能是无果之花;若缺乏真挚而强烈的情感,只是用“人工合成”的感情,虽然能欺骗听众的耳朵,却永远换取不到听众的心。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对秘书口授反击法西斯战争动员的演讲时,“像小孩一样,哭得涕泪横流”。他的这次演讲动人心魄,极大地鼓舞了英国人民的斗志。卡耐基指出,演讲者具有真情实感,必须能够平等待人,虚怀若谷,他的话语,方能如滋润万物的甘露,点点滴入听众的心田;而盛气凌人,眼睛向上是“诚”的敌人,一个把自己打扮成上帝,以教育者姿态自居的人,是无法和听众交心、赢得听众爱戴的。

演讲者还要善于用自己的心去弹拨他人的心,用自己的灵魂去感染他人的灵魂,使听者闻其言,知其声,见其心。

在《江城之夏》演讲邀请赛中获优等奖的青年张燕平,他的演讲《陕北行》,情真意切,具有催人泪下的力量。

他讲述了当年一些出生入死的老革命,不讲资格,不论功劳,仍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劳动,过着布衣粗食的生活。他还把自己埋怨社会的不正确思想暴露于听众面前。演讲者引用了一位老人的话:

“革命的事业是个大事业,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照你那样想,像我们这些对革命有点功劳的人,就该到北京,到省城去享受,那么,陕北谁来建设呢?如果党的政策变了,农村有希望了,咱们抡老镢还抱它十来年哩。”

演讲者用自己的心,讴歌了这种外表朴实无华,内涵却十分高尚的“黄土的性格”。使台上台下发生了强烈的共鸣。

打动人心效果

打动人心不能光靠感情,更主要的是靠真实性。一种真实可靠的证据,假如能够让人确信不疑,心里不致产生与此相反的意见,那么,当然是已经相信也不必再说什么证明了。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心理学上的发现。一切演讲家,都可以用得着。

在我们的行动中,完全合乎纯粹的理性是少有的,多半还是由外界的刺激和暗示而产生的。人们心里接受一种意见,在许多情况下并不加以证明,如果事事都要提供证据,人活着就没有乐趣了。

打动人心效果,是指演讲者在演讲中,以真诚和令人感动的语气,表现自己的真实性,激起听众的感情。

打动人心必须具有真情实感。在演讲中,特别要注意使用口语,不要搬弄文学语言,让人听了不顺耳。

如有的人演讲,用下面的话形容自己的心情:

“我的心海荡起悲哀的浪潮,两眼犹如两汪清泉,盈满晶莹的泪水,最后我的两行泪水,像断线的珍珠纷纷落下。”

这种文学的描写手法,说出来只能令听者不以为然,这样的演讲自然是不成功的。其失败的原因在于,一味追求形式上的华美,缺乏口语化、通俗化,而是文学味太浓。遣词造句过于华丽和艰涩,必然令人反感。

演讲需要用演讲者和听者双方都习惯、共同感兴趣的“大白话”来表达,这样,别人才容易接受,彼此才容易沟通感情,交流思想。

冯笑萍在礼仪小姐决赛场上的一分钟即兴演讲,就极其地打动人心。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你们好!此时,面对大家,我真的有些紧张,我想,你们能够接受我吗?

我是一名医学硕士研究生。传统观念里,人们常常把研究生和书呆子联系在一起。在这里,我要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大家:研究生同样有美的理想,美的集体,同样热爱美的生活。作为一名未来的医生,我从未后悔过救死扶伤这一崇高职业的选择;作为一名现代女性,我更珍视拥有充实多彩的人生。

在此,我要用敢于参与的实际行动来证明,春城的小姐不都是花瓶,而我们女硕士研究生,也不都是书呆子!”

这篇一分钟即兴演讲,语言坦诚朴实,真实地向听众说出了,演讲者自己此时的所感所想,将心比心,使听众的观念与演讲者在感情上进行了交流,取得了一致,真正做到了打动人心。

当然,对于不同的演讲内容,使用语言应有所区别。若是进行文学讲座,语言就应该文雅、活泼些。

一位教师在文学演讲中,分析刘白羽的散文《长江三日》的艺术特点时说;

“……作者将鲜明的艺术形象,浓郁真实的生活气息,同旺盛健康的思想感情有机地结合起来,渗透全篇,使得感情的起伏变化,如长江奔流,时而波浪翻涌,时而风平浪静;时而为长江的壮丽风姿击掌赞叹,时而为劈波斩浪的斗争生活所陶醉;时而沉湎于漫漫岁月,时而遐想于灿烂的未来。正是这些情文并茂的描写,使作者的感情与文章的主题思想得到高度升华。”

这段优美的文字,用于讲授文字、艺术等偏重感性知识的内容,听众又是青年学生,是恰到好处的。

所以,运用打动人心演讲术,必须与讲话内容、对象相适应。正如射箭要看靶子,弹琴应看听众一样,演讲效果的好坏,总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表现出来的,听话对象就是语言环境的主体。演讲者的语言,必须要适应不同对象的特点,才能打动人心。

诙谐效果

演讲的诙谐效果,指演讲者在演讲中,利用各种手法逗得听众大笑,以活跃演讲场面的气氛。

林肯在演讲时,尤其擅长诙谐效果。有一次在演讲中,他插入了这样一个故事,逗得听众哈哈大笑,有的甚至从椅子上摔了下来。他是这样讲述的:

“有一个旅客,要想经过十分泥泞难行的伊利诺州的草原回到家里去,中途忽然遇到了暴风雨。天黑如墨,大雨倾盆,好像天上的河堤决了口一样;隆隆的雷声从浓厚的乌云中发出,宛如火药库的爆炸;接二连三的闪电,照耀草原,露出许多被骤然摧折了的树木。雷声愈作愈响,震耳欲聋。

最后,他突然被一个巨大的而更可怕的雷声,吓得跪倒地上。他平常是从不祈祷的,然而在这时候,他却喘息着说:‘啊,主啊!如果雷声和闪电同你是一样的,那么,请多给我一些光亮的闪电,少给我一些可怕的雷声吧!’”

在你读到林肯演讲中的这些故事中,相信你也一定会忍俊不禁,并为林肯的才智惊叹不已。许多演讲家运用诙谐效果,总是故意地夸张些矛盾的事。这种夸张,比起引用平时那些诙谐的故事,成功的机会要多上不知多少倍。

诙谐效果最简便的方法,就是讲述一些关于你本人的可笑事件,把你自己说得十分可笑,而又装得好像有些发窘。那时听众的心里,恰如我们见到一个人正在拼命追赶他被风揭去的帽子一般,觉得十分可笑。

英国有个文学家演讲时,用一种戏谑的口吻,逗得听众大笑。下面是其演讲的一段:

“诸位,我在年轻的时候,一直向住在印度,我常常替一家报馆采访刑事新闻。这工作是非常有趣的,因为它可以使我有机会去认识一些伪造货币者和盗窃犯杀人犯,以及这一类富有冒险精神的干才。(听众大笑)

有时我采访他们被审判情形后,我还要到监狱里去,拜望一下我们那些正在受罪的朋友。(听众又发笑声)

我记得,有一位因为杀人而被判无期徒刑的人,是一位绝顶聪明而善于说话的青年,他告诉我一段在他看来是他一生最重要的话,他说:

‘我觉得一个人如果一失足跌入罪恶的深渊里,他一定要从此为非作歹不止,最后他竟以惟有把人都挤到邪路里去,才可表现自己的正直。’(听众大笑)

这句话也正是现在的内阁的妙喻了。”(听众的笑声和鼓掌声同时并作)

演讲要诙谐有趣,常见的手法是采用幽默手段。演讲者总是善于适当地借助幽默的作用,帮助活跃场面气氛,以便顺利地和听众之间,建立起成功的联系纽带,直到演讲结束。

卡耐基曾说过:“据我了解,发挥幽默力量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让听众赞成并喜欢演讲者和他所讲的话。要是他们喜欢上了演讲者,那么肯定就会喜欢他所做的演讲。”有的人在演讲中,常常通过开自己玩笑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有个演讲家在谈到时间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时说:

“我记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有人让我吃些小药片,以使我不想女孩子。直到最近我才发现,药片开始发挥作用了。人们都羡慕我,到了这把年纪还保持着良好的体形,我要把功劳全部归于我的夫人爱丽丝,25年以前我们结婚的时候,我曾经对她说:

‘希望我们以后永远不要争吵,亲爱的。不管遇到什么心烦的事,我决不和你吵架,我只会到外面去走一走。’

所以,诸位今天能看到我保持着良好的体形,这是25年来,我每天都要在外面走一走的结果!”

这段演讲十分幽默,听众听了,无不乐得大笑不止。

风暴效果

顾名思义,风暴效果,就是演讲起来滔滔不绝,身、手、口、头并用,像掀起一场风暴似的,把如痴如狂的听众控制在自己手里,自己也沉静在激动的海洋里,达到忘我的境界。卡耐基演讲的风暴效果,指演讲者在演讲中,用狂风暴雨般的形式打动听众,给听众以深刻的印象,对听众产生巨大的心灵震撼。

读过《高山下的花环》的人,谁都不会忘记雷军长在会师干部会议上“甩帽”发表的一篇演讲,也不啻于一场风暴:

“我雷某今晚要骂娘!知道吗,我的大炮就要万炮轰鸣,我的装甲车就要隆隆开进!我的千军万马就要去杀敌!就要去拼命!就要去流血!”

可刚才,有那么一个神通广大的贵夫人,她竞有本事从几千里之外把电话打到了我的前沿指挥所!此刻,我的指挥所的电话,分分秒秒,千金难买!可那贵夫人来电话干啥?她来电话是要我给他的儿子开后门、让我关照关照她儿子。奶奶娘,什么贵夫人,一个贱骨头!……我雷某不管她是天老爷的夫人,还是老老爷的太太,走后门,谁敢把后门走到我这流血的战场上,没二话,我雷某要让她儿子第一个扛上炸药包,去炸碉堡!去炸碉堡!

这篇演讲,激起了台下听众排山倒海的掌声,震撼人心,令人激动不已。

那么,什么是风暴演讲效果呢?怎样运用风暴演讲效果呢?

风暴演讲效果的特点

首先是情感真挚激昂。心里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毫不保留;其次是语言节奏紧凑。

(1)风暴演讲效果的构成

其一是排比法构成。运用一系列的排比句,使演讲更加雄浑有力,犹如万炮齐发。拿破仑“风月政变”,在元老院的一次演讲中说:

“我为你们缔造了一个光辉灿烂的法国,而你们把法国搞成什么样子?我为你们创造了和平的局面,而我回来看到的是战争!我为你们从意大利运来了百万黄金,而我回来看到的却是掠夺性的法律和贫困!我为你们取得了胜利,我回来看到的却是失败!”

(2)这篇演讲采用对比性的排比,使讲话更为有力。

卡耐基指出,排比句给人以条理清晰的感觉,给人以重复强调的感觉,给人以万炮齐发的感觉,所以在演讲中,特别适合于唤起听众的回忆或记忆,最容易给听众以振奋的力量。其二是丝丝入扣法构成。这是由静到动,由缓到急,逻辑上层层深入,感情越来越激动的方法。

风暴演讲效果的运用

演讲者为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在运用风暴演讲效果时,卡耐基指出,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演讲形式进行演讲,恰当运用风暴演讲效果。

其次要因人而异,分清对象。

最后要因地制宜,分清场合。

风暴演讲效果一般只适合于人数多的场面,如给千军万马作动员,或在万人集会上发表演讲,抨击时弊等。

随机应变效果

是指演讲者在演讲中,面对突发的意外情况,能根据实际情况,审时度势,做出快速反应,从而转危为安,化腐朽为神奇。

1945年“五四”那一天,云南大学在操场举学行纪念大会。到会的人很多,大家情绪都很热烈。当大会刚要开始时,天公偏不作美,下起雨来。许多人争相避雨,秩序开始乱起来。主持会议的人连声嚷道:“不要动,大家站好,就要开会了!……”效果还是不大。

此时闻一多正好在讲台上,他站起来,向正在朝四面移动的人群发表演讲:

“同学们!我给你们大家讲一个故事。两千多年以前,周武王决定起义,去打倒暴君纣王。就在出兵的那一天,像我们现在一样,忽然下起雨来了。许多人都觉得很不吉利,建议武王改期。

这时候管占卜的,就说是当参谋的人吧,出来啦,他说这不是坏事,这是‘天洗兵’,是老天爷帮我们的忙,把兵器的灰尘,都洗得干干净净的,打敌人更有力啦!

我们今天也碰上了这样的机会,这是天洗兵!不怯懦的人回来!走近来!勇敢的人站过来!……”

闻一多的演讲打动了人心,大家都不再走动,会议顺利地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