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要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作风方面的正面教育,提高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促使全班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同时,对班集体中具有普遍性、倾向性的不良现象和问题,或具有教育意义的“闪光点”,班主任要及时抓住,进行有分析的讲评。这样,就为形成良好的班级舆论奠定了较好的思想基础。进行正面教育时,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要做到生动、活泼,讲道理要深入浅出,切忌抽象、空洞。
二、坚持表扬好人好事
表扬好人好事,也是在批评不良的言行。只要是好事,不论大小,班主任都应及时给予表扬,并且将这种表扬和班集体荣誉联系起来。联系起来的目的就是深化学生对好人好事意义的认识。这样不仅能促成人人想为集体做好事的风气,并能形成以为集体荣誉作贡献为荣、以损害集体荣誉为耻的良好舆论。对好人好事的表扬,可以由班主任进行,也可发动学生互相表扬,或采用其他方式表扬,如宣传栏、班报等。表扬一定要实事求是,否则就失去了表扬的意义,对形成良好舆论也是不利的。表扬时,还要有激励性,以使学生坚持下去,使未能多做好事的学生努力争取多做好事;对后进生的进步,班主任不但要善于发现,而且更应注意表扬,这样既能促进后进生的加快转化,又能尽快促成健康向上的班级舆论。
三、在开展活动中进行民主评论
班主任要善于组织学生开展各项活动,特别是全班学生参加的活动,如开展各项竞赛、学雷锋活动和社会调查等,并注意组织学生进行民主评议,这对形成健康向上的班级舆论是有很大意义的。
活动前要发动学生出主意想办法,活动后要进行总结评比和民主评议。班会活动对形成健康的班级舆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班会活动中,通过组织学生对班内工作问题的讨论、分析,能较集中地促进学生的思想、表现向好的方面发展。这时形成的舆论,不仅具有普遍性,更具有权威性。
四、运用宣传工具促成良好舆论
有经验的班主任无不把宣传工作看成是鼓舞士气、促成良好班级舆论的重要一环,因此,班主任要善于抓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宣传工具,以促成和引导班级舆论,如墙报、学生的好作文、小制作和发明展览等。班内墙报(或板报)的内容,可以说是班级精神风貌的反映。它可以配合班级工作,引起全班学生对班内存在的各种问题的关注和讨论,可以对好人好事进行表扬,对不良现象进行批评。由于墙报、展览等有着相对时间较长(如一周)和可观性的特点,在引导学生明辨是非、调整自己的言行上,有着突出的作用。
班主任在抓好以上几项工作的同时,做好必要的组织发动工作也是不可缺少的。如在抓好典型的同时,抓好骨干,发挥班干部、团队干部、积极分子的模范带头作用,对形成良好的班级舆论,无疑更有力。另外,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统一步调,对学生提出一致的要求,这对形成健康向上的班级舆论,也有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健康向上的班级舆论的形成,需要一个持续努力的过程。只要我们高度重视,常抓不懈,方法得当,那么,一个健康向上的班级舆论就会较快地形成。
如何对待班级中的“小群体”
在班级中,总会有一种不用组织就自然形成的“小群体”,“小群体”有各种各样的形式。班级中的这种“小群体”对孩子的发展影响很大,既可能有积极的影响,也可能有消极的影响。究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要看“小群体”的“质量”以及教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
孩子们自动地形成“小群体”是客观规律的反映。人与人必须交往,没有交往,人就不能发展,甚至难以生存。“小群体”是人的交往需要和交往行为的必然结果,在交往中,人与人发生着互动关系。你影响我,我影响你;个人影响群体,群体影响个人。我们每个成年人都有过“小群体”的经历,而这种经历将伴随着人的一生。
一、孩子们“小群体”发展的特点
在小学,这种“小群体”不是很稳定,聚散的变化比较多。一次表扬,可能使几个孩子聚在一起;一次批评,又可能分开。许多简单的因素都可能成为聚散的催化剂。从初中开始,“小群体”的凝聚力会逐渐加强,支撑“小群体”的精神内容会越来越深刻。上了高中以后,这种“小群体”现象就更明显了,一旦形成,其稳定程度将大大超过初中。在小学和初中,“小群体”的人数多少不一,就总的趋势看,高中时期人数较多。
“小群体”有几个共同的特点:
其一,在“小群体”成员之间,有使之联合的心理纽带。
孩子们凑在一起,总是有趋同的心理需要。比如,住家相邻;父母在同一单位上班;父母职业相同、地位相近;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在班上有相近的角色地位;有相互保护的需要等等。这种心理纽带是必然存在的。
其二,“小群体”有一个核心人物。
这不是选举出来的,而是自然形成的。这个核心人物,实际上就是“头儿”。他的言行,对“小群体”有重要影响。
其三,“小群体”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中学以后,这个特点越来越明显。孩子们在“小群体”中,有一种满足感。在“小群体”成功地做了某些事情之后,这种满足感得到强化,凝聚力会越来越强。
其四,“小群体”有共同的行为模式。
尽管每个孩子有自身的行为特点,在“小群体”里会要求自己遵循“小群体”的行为方式。在学校里,在课间,“小群体”成员往往凑在一起谈这谈那,甚至上厕所都共同行动。
一般来说,“小群体”有三种基本类型,即积极型、消极型和中间型。这是依据“小群体”在集体中的表现和对孩子的发展影响来区分的。不过即使是消极型的“小群体”,也会有积极因素。
我们讲述上面这些内容,是为了让班主任对“小群体”有一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在处理孩子与“小群体”关系时,不至于陷于盲目性而效果不佳。有的教师和家长盲目反对孩子们的“小群体”,不支持孩子与“小群体”交往;也有的意欲拆散孩子们的“小群体”而采取种种强制性手段。这样做往往达不到目的,还会跟孩子之间发生矛盾,甚至出现教师和家长越“拆”,孩子们就越“抱团”的现象。
二、班主任对待学生“小群体”的方法
(一)理解学生,宽容对待“小群体”
面对三人一群、五人一伙的“小群体”,有的班主任和学生家长担心孩子因交友不慎而影响学习发展,于是发动种种攻势,意欲拆散“小群体”,有的还采取强制性手段加以阻止。这样,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育目的,而且还会跟学生闹“僵”了,甚至出现明里“拆”,暗里“抱团”的现象。
实际上,“小群体”对学生的发展应该说利多弊少。如果教育得法,就能扫除一切不利的影响。如果我们与学生角色互换,就能明白,在“小群体”这一自由天地里,他们的精神自然轻松,天性得以充分发挥,那种互相影响的力量,是成年人难以给予的。
(二)掌握特点,科学引导,认真分析,除弊为利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艺术就在于能够看到取之不尽的人类精神世界的各个方面。”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他们,认识他们,以便有效地教育引导他们。
班主任应该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什么?经常进行一些什么活动?他们有什么特点?在班级中是怎样的角色?对班集体有什么影响?老师及家长怎样看待他们?
通过广泛接触和了解,在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引导,其原则是除弊为利;其态度是朋友式的沟通,达成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一种默契。布贝尔在《品格教育》中说过:“具有教育效果的不是教育的意图,而是师生问的相互接触。”意思是说我们不能为了达到某种教育意图而去教育,这样的教育学生会反感,而应该首先加强师生间的感情交流,有了感情,成了朋友,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效果。其中做好“领袖”人物的工作能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要肯定他的能力,肯定他的才干,用各种方式激励他奋发向上,依靠他的影响并带动整个群体成员向正确的轨道发展。
(三)争取各方,合力教育
“小群体”活动的范围不仅在校内,而且在校外,单靠学校一方努力,往往会顾此失彼。因此,班主任必须动员家庭和社会的力量,齐抓共管,加强教育引导,尤其是和群体成员的家长经常联系。如建立家庭联系簿,召开小型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走访家庭等,促使“小群体”里每一个学生都能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正确引导“小群体”,需要“小群体”成员的家长配合,更需要与任课教师们的配合。特别对那些消极型的“小群体”尤其如此。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们共同研究以后,可以采取一致行动,包括安排一个时间与孩子们共同参与某种活动,让孩子们感到老师和家长是善意的、友好的。支持并帮助“小群体”做好事是引导“小群体”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