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办学模式概论
(第一节)什么是办学模式
“模式”一词是借用科技领域中的一个概念。在《现代汉语大词典》中,模式的定义为“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作为内容的载体形式,在教育领域中使用模式一词又十分广泛,出现了范围大小不同,如教育模式、办学模式、教学模式等。教育模式是一个国家、地区如何办教育的问题,其核心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是个大概念。
一、办学模式的定义
办学模式是在一定思想指导下形成的一种规范化的结构形态和相对稳定的权力结构和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的规范化办学运行机制。办学模式促使学校的举办者、办学者、管理者三者之间形成一定的结构形态、权力结构关系,并随着一定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因素的影响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办学模式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不仅是一种结构或关系,而且是学校办学的运行机制,是由多种要素组成的系统工程,其中办学体制、投资体制、管理体制等方面都是办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学模式可以归结为沿着两个维度展开,一是从宏观的教育系统出发,探讨教育的办学体制、投资体制和管理体制;二是从微观的一所学校出发,探讨某所学校的运行状态。办学模式是在办学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办学模式可以在开办之初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但它总是通过办学实践的积累,逐步形成阶段性的、与社会发展同步相稳定的状态。
办学模式的含义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广义上,可以把办学模式理解为,一个国家或地区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水平而建立起来的组织体系、领导体系、管理格局、教育结构形式等。狭义上,办学模式是指一所学校为适应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才需要而建立的一种人才培养的格式规范。本书大部分篇章讲的办学模式主要是狭义的。根据华东师范大学郭景扬教授的研究,他认为:“办学模式内涵是指学校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管理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的教育管理实践抽象概括而形成的。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的,有效的富有个性特色的学校管理的艺术结构及其操作程序。”这一定义博得了同行们的一致赞同。确实,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办学模式也是多样化的,一所学校有一所学校的共性和个性统一的特点。面对21世纪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学校办学应有自主发展,形成独特的办学特色,这是成熟的标志。根据专家研究的成果,学校办学模式,将经历三个发展时期:第一,创建学校特色;第二,创建特色学校;第三,创立名牌学校。
学校经验的模式化总结是形成办学模式的主要来源。此外在理论的指导下设计实验某种模式,然后进行总结也是一种重要的来源。办学模式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随着现代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改革的深化,办学模式也必将做出新的改造和构建,不断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二、学校办学模式的构成
学校教育作为模式(或通过模式)来研究,在我国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这之前的学校教育研究,是借助于典型、范例、案例进行的,常常冠之以某某典型。这一类研究其实就是个案研究,是通过个案或范例来说明或印证一种理论,还不是这里所说的模式。进入模式研究课题,是要在许多“个案”积累的基础上,进行“类别”的归纳与概括,达到较高的抽象水平(当然,也不排除对“个案”予以概括达到模式水平)。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校教育研究、改革空前活跃,产生了一大批成果。其中就有相当多数用“模式”命名,或冠之以某某教育,这是教育研究达到较高阶段的标志。但是确也存在滥用“模式”的现象。因此,需要对学校办学模式的构成作一具体分析。
(一)基本要素
一般来说,学校办学模式的要素包括以下方面:
1.指导思想
这是办学者应用于办学的、来自自身或所凭借的教育、心理学等思想或理论。一种思想或理论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用于学校教育,常常体现在学校教育目标(教育目的、教育要求、培养目标等)、学校教育原则、教育策略等上,一般不能将思想或理论直接照搬于学校教育活动。学校办学模式中的指导思想,是办学者的思想或理论与学校教育实践结合的产物,其中不仅包含着学校教育目标,也包含着办学者对一所特定学校办学的总体思考。因此,指导思想的表述,一般要有办学背景、依据、基础的说明,办学目的、目标、总体思路的阐释还要有对教育对象的认识及达成标准的陈述。
2.教育原则
在一个理论系统中,原则位于规律之下,是人们对规律的主观认识(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不同的人对同一规律的认识可能不同,因而原则的表述也可能不一样。学校的办学者同样如此。在教育模式的构成中,教育原则是其中重要的方面,它将办学者的思想或理论比较全面地概括化地展示出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每一原则制约或规范某一领域或方面,例如有关教育对象、教育活动、教育过程、教育要求、教育环境、教育技术等都可以有相应的原则设定;每一原则对于某一领域或方面具有指导、统领意义。因此,教育原则的制定要考虑其针对性,一般性的、通用性的、泛化的原则对于某一特定领域或方面,缺乏指导、统领、规范意义。
3.教育环节
这是就学校教育过程进行分解,将整个教育过程划分为若干相关联的节点,节点关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流程。将教育过程划分为教育环节,目的在于将教育过程具体化、操作化,更为切实地体现办学思想或理论,这也将避免思想或理论的空泛,办学思想与教育过程的脱节。学校教育过程,可以具体分为教育(德育)过程、教学过程、管理过程等,每一过程还可以根据这一过程的特点,划分出若干环节。由此,整个学校教育活动,形成(至少三个)相对独立、互为关联的环节系统,它们一方面封闭运行,一方面彼此沟通,办学思想或理论在这一环节系统中得到形象化的生动体现。可以这样说,有了教育过程的环节系统,才有可能实现办学的教育效益。
4.教育策略
策略介于原则与方法之间,既是原则的具体化,又是方法的概括化。策略使原则具有可操作性;策略是一个方法组合的概括,每一个策略,都包含若干种方法。将策略等同于方法,不符合其在理论系统的位置。当然,学校教育的不同过程运用的策略可能不尽相同。例如教育(德育)过程、教学过程所运用的策略相通之处会多一些,而管理过程则可能少一些。学校教育不同过程所设计的策略,形成不同过程的策略组合,整个学校教育过程构建成一个策略系统。应当说,这个策略系统是办学思想的更为切实、具体的表现。
5.教育内容
学校教育中,教育内容主要反映学校教育要求。这一要求既要体现国家、社会的人才培养目标,又要体现办学者的思想或理论,教育内容是这一要求的分类化(学科)、形象化、有序化、层次化。一般地说,学校的教育内容分为显性与隐性两类。前者就是课程,不同的课程反映了不同的教育思想,例如学科中心课程与认知中心课程就代表了两种教育思想;后者是学校教育环境,物理的、人文的、人际关系的环境,对置身其中的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而不同的教育思想在环境的设计上也常常不同。微观地说,教育内容本身也可以构成一种模式,即课程模式,它也包括指导思想以及课程结构、评价方式等。
6.教育评价
作为学校办学模式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教育评价也体现着办学思想或理论。具体地说,用何种标准评价教育结果,在评价系统中评价指标给予何种权重,评价对象处于何种地位等等,都无一不是教育思想或理论的切实反映;不同的思想或理论会表现出不同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评价方式。即便是评价结果的表达,例如分数制还是等级制,所代表的思想就并不一样。完整的教育评价,应当包括指导思想、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方式、权重分配、结果表达等结构;而评价类型,也可以有过程性、诊断性、终结性等评价。无论何种评价,由于是“思想的直接现实”、直接结果,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就显得特别重要。它既是现在的过去所达到的发展水平,又是现在的未来所要发展的起点,科学、客观的评价将是一个把握过去、现在、未来的良好的中介。
(二)基本结构
学校办学模式的有机构成之中,除基本要素外,还有要素间的结构关系,即各要素依照什么方式、关系配置起来,构成什么样的结构。在上述各要素的分析中,基本上已经将结构关系作了说明。
具体地说,办学指导思想概括地反映办学者在学校教育中所要运用的教育思想或理论,它是有形的,统领其他各要素;教育原则是指导思想的体现,各要素所要遵循的教育要求;教育环节是教育途径、程序、方式的概括,发挥载体或中介的作用;教育内容是需要内化的素质,需通过教育环节、教育策略完成,其结果也要教育评价来认定;教育策略帮助教育内容内化,提高内化同化效应及教育素质水平,是组织指导教育活动较高理论修养与行为水平的凝结;教育评价是运用办学标准对整个教育活动进行估价,也包括对学生素质发展水平的测评,是办学思想有效性的评估。
三、办学模式多样化的形成背景及原因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在论述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原则时指出:“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根据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多种形式的办学,培养多种规格的人才,走符合我国和各地区实际的发展教育路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要求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一切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不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的教育观念、体系、制度、模式进行全方位的改革。目前,我国正在深化办学体制的改革,其表现形式便是办学模式的多样化。
此外,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不断膨胀,我国长期以来的以“升学”为主的单一的办学模式已不能满足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人民群众对学校的选择意向日趋多元化。办学模式的多样化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又各具特长的人才,适应当代人们的教育需要。
应该强调的是,办学模式多样化是相对于原来单一的办学模式而言的。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与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办学模式必将有更丰富的内涵。就办学模式多样化形成的原因我们可以粗略的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不同的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上的需求不同,导致了不同学校办学方针的差异。
(二)中国经济的发展不平衡,文化传统差异大。因此,办学模式的选择应当从地区的实际出发,以适应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这也是客观上要求办学模式多样化的原因。
(三)不同类型学校在培养目标上的差异性。如城市初中和农村初中由于其办学目标的不同,在办学模式的选择上也不同。
(四)不同的办学者其风格不同也是办学模式多样化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总之,办学模式多样化就是强调“个性”,也只有突出“个性”的发展,才会有办学模式的多样化。
(第二节)办学模式整体改革
一、办学模式整体改革发展演变的轨迹
(一)教育整体改革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信息增多、科技发展引起了各领域的深刻变革影响到教育,对教育增加了压力。社会发展要求我们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时代精神的、有创造才能的、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未来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此,必须改革教育本身那些不利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部分,以适应生产力发展,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和科技发展的综合需要。普教的任务就是要为学生打好全面的素质基础,立足于提高一代人的民族素质。由于“素质”的提出,使教改的内涵更丰富、深化了。加上“三论”传播,系统论的思想引入到教改中,于是整体改革的教育思想开始出现,并在学校开始进行了广泛的实验。这些事实充分说明教育整体改革的产生、发展,有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原因,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二)是克服教育工作中片面性的需要
教育改革的实践使人们越来越清楚地感到教育存在的弊端是整体上的、体制上的问题。如:当前教育中存在着重智轻德、重知识轻能力、重共性轻个性、重学校教育轻社会、家庭教育等“四轻、四重”现象,因而,它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和心理素质,不利于社会信息的传播和培养现代化意识。尤其是“升学教育”实际是失败者的教育,胜者升学,败者流向社会,循环往复,这些人带着失败者的心态来搞社会主义建设怎么行?严重的是,在学校、家庭和社会均是如此导向,因此必须克服教育中的片面性,实行全方位的改革,以培养出来的人能否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与未来需要作为衡量教改成败的根本标准。为了做到这一点,这就要求克服片面性,实行全面的素质教育,对教育进行整体改革。
(三)是发挥改革的整体性功能的需要
1.教育体制改革回顾
新中国普通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经历了几次大起大伏,也一直进行不间断的改革。
(1)1949年至1952年,既是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也是学校教育的恢复期。
1949年12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教育工作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必须为工农开门的总方针。1951年,又分别召开中小学工作会议,明确了普通中小学的教育方针、任务、培养目标。并开始着手对旧教育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和谨慎的改革。(1)首先从改革教学内容着手,改革课程,改编教材,改进教学方法,改变教学组织,建立新的教育制度,制定了《中学暂行规程(草案)》及《小学暂行规程(草案)》。(2)采取多种形式办学,普及小学。(3)进行中小学学制改革试验。
(2)1953至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教育的整顿和发展。
1953年,政务院发布了《关于改进和发展中学教育》及《关于整顿和改进小学教育》的指示,规定:今后几年内中小学应在整顿巩固的基础上,有计划、有重点地发展,并要积极地、稳步地提高中学教育的质量。
1956年召开的全国普通教育、师范教育计划座谈会确定,1956年的教育工作方针是:“加速发展、提高质量、全面规划、加强领导。”
(3)1958年至1965年,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阶段,教育的改革与整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