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业市场对外更加开放,市场竞争由国内扩展到全球,竞争更为激烈,我国农业必须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由传统向现代、由低技术含量向高技术含量转变。这都要求在现有基础上对农村人口进行更大规模、更高层次的教育,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知识、技能水平。然而,我国农村相对落后,基础设施缺乏,高素质师资不足,教育对象分布比较分散,这都给实施高水平、多层次的全民性教育带来极大的困难。因此,我们必须探索新的、有效的教育途径。
一、远程教育手段为农村教育开辟新渠道
远程教育已有了三代的发展历程。第一代通称函授教育,以印刷资料为学习资源,以邮政传递书写作业和函授辅导为主要通信手段;第二代为多媒体教育,主要利用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和录音、录像、个人微电脑等个人媒体作为大规模和工业化远程教育;第三代是电子远程教育,也称为现代远程教育,是建立在应用双向交互电子信息通讯基础上的远程教育,它基于计算机互联网络和各类先进通信网络的信息技术,具有双向交互的特征和优势。第三代远程教育在我国虽处在起步阶段,但其重要性已被普遍认识,近年来教育部已相继批准了42所院校有权实施远程教育。这项新的教学手段,已经于近几年开始实施,并逐渐全面展开。
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同志倡导电化教育,批准成立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我国第二代远程教育开始起步。而后县级电视大学出现在祖国的地平线上,从此农村有了高等教育,并逐渐发展到职业技术教育。电大的建立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人才,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壮举,但是受教学设施、师资队伍和地域上的限制,培训范围只局限于在职职工,而农民学员和回乡知青绝大多数难以接受教育,无法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20世纪90年代末由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第三代电子远程教育因其所具有的远程性为农村教育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弥补了广播电视大学的不足。电子远程教育通过互联网把教师的指导、监督与学生自主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只要具备主动学习的愿望和基本的上网知识就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这种教学形式比较适合居住地高度分散的农村地区。
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体现在:一是不受地域限制,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远程教育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设备及卫星远程通讯手段进行远距离教学,克服了时间和地域限制,实现了教学资源大范围的共享。二是覆盖面广,受益人数多。学员可以从不同角度、到不同院校去选择课程,受训学员通过制作好的课件或学件,选择自己所需的内容进行探索式学习。比如在美国,当一个普通人即将走向新的岗位时,他会利用网络教育学半年的新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技能,受教育的便利和即时性可能也是美国能保持长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三是便于进行实验、示范教学、课堂讨论等。通过“远程实验系统”在虚拟、仿真的网络上进行各类实验活动,会给学生一种全新的感觉,特别是一旦全国宽带网络建立,加速了互联网传输速度,那么远程教育也能充分发挥它实现零距离教育的作用。现代远程教育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就能达到教育目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家门口学校”、“农民的学校”。
二、实施农村远程教育方式的探索
实施农村远程教育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为达到零距离教育目的,应根据不同地区经济状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把现代远程教育和广播电视教育结合起来,可采取以下教学方式:
第一,争取在有条件的县乡(镇)设立网络教育网站,采用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主,兼顾传统的教学方法,即课程通过计算机网络和音视频会议系统相结合的方式传输。学生可在各教学点的多媒体教室通过计算机音视频会议系统,集中实时收视校园内课堂教学或上网点播课件学习;亦可将课件制作成光盘,拿到各教学点播放。学员课后可通过访问网络服务器,上网浏览或下载课件等方式学习,比如清华大学美院和清华同方联手推出的清华大学环境艺术专业网上培训班就开了远程教育网上职业培训之先河,该班的注册学员只需登录到“中国大学堂网”学习平台即可进行学习。利用网络系统链接远程教育网址,可根据学员的不同要求点击学院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此外,学员可以通过网络来索取农业生产所需的各种信息,使他们能及时地了解和掌握所需的信息和最新动态。
第二,受经济条件和地域限制无法建立教育网站的县(乡、镇),可以依托已有的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开展远距离教育,也可以利用现有的广播电视大学和省教育台、高等学校联合建立播课中心,随着广播电视“村村通”的普及,将会有更多农民在家门口得到接受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机会。
第三,利用有线电视网络的远程多媒体教育系统来实现远程教育,采用IE浏览界面,在有线电视单向网中实现人机交互的动态学习过程,并可与Internet模式直接兼容。
总之,远程教育是全面开展农业人口职业教育的又一新的模式,是改变农村人口素质的最好办法,非常值得地方政府、高校去探索和实施。
三、高等院校应是开展农村远程教育的生力军
从农村现实需要看,由于教育的落后,造成了现阶段农村生产技术落后、农业劳动力技术含量低的问题。进入WTO后,将会有很大一块农业市场被“洋军”占领,使得农民收入、农业收入受到直接的影响,比如粮食特别是玉米、小麦、大豆与国外的差价高达20%左右,为此,解决“三农”(农民、农村、农业)问题最重要的是“农民就业”,所以农民的技能培训是当务之急。要做到这点,一是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高效高产并逐渐达到低成本,增大市场占有率;二是提高乡镇企业人员专业技能,以减少目前乡镇企业萎缩的不良趋势,吸纳更多的劳动力,也利于一部分进城工作的农民与城里人竞争就业岗位。从社会角度看,现代远程教育是一场变革,需求代替设置,能力代替知识,服务代替管理,将是这场变革的核心。因而,具有现实技术手段和专业、学科教育优势的高等学校应是这场变革的主体和生力军。
现代远程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人力、物力、财力、技术欠缺,人们对远程教育的发展潜力和广阔前景认识不足,均使得现行教育专业面窄、受教育面窄。因此,要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优越性,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就应从以下三点着手改革:一是从观念上改变以往类似电视教育的学历教育方式,充分利用远程性以及交互式等特色,开展形式多样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二是与地方政府合作,投入必要的资金,把远程教育网同互联网、电视网、通讯网等链接,以扩大远程教育面;三是高校和地方政府联合争取得到国家的支持,做各层次教育的课件,尤其是综合性大学应制作涵盖多学科的课件,以满足各层次远程教育的需要。
农村是一个很大的教育市场,这个巨大的教育市场有待挖掘和探索。如何通过各种传输媒体将远程教育扩大到农村地区,因地制宜地为当地培养农业人才,是远程教育学院应认真思索的重要问题。高等学校开展农村远程教育具有相当的优势,目前建立了网络教育学院的综合性大学,均已建立完整的远程教学系统,具备先进的网络设备,能通过卫星频道实现远距离传输高清晰度、实时、大动态的图像,这就为农村远程教育提供了硬件设备。此外,综合性大学还具有实力雄厚的农业科教师资队伍,能根据不同的受教育对象,制作不同层次的教学课件和学件,通过一种超越时空的、全新的远距离教育,最大限度地借助语言、声音、图像的有机调节,来适应学习者的需要。
高等学校的远程教育,应设立专项基金,成立专门的教学科研机构,组织专门人员到不同地区的农村进行调查研究,根据需求制作相应的、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的课件,满足不同人员如农业技术人员、农业工作管理者和农业劳动者的要求,以开辟出一种有中国特色的农业远程教育模式。
充分利用不同农村地区的资源来强化农村的远程教育,为农业科技人员再教育和农民农业技能的训练创造新的条件,是远程教育中很重要的内容。远程教育同样可以实现多样化的教育,只要有利于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都应进行尝试,这其中很重要的是必须得到地方政府的有力支持,得到高校的支持。
我们相信,在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支持和高等学校的努力下,经过若干年的远程教育实践,农村必将会改变现在相对落后的面貌,“科教兴农”必将会显示它巨大的威力,农村人口的素质必将会有很大的提高,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必将会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必将会更快地实现。
(第二节)黔江区学校现代远程教育模式
重庆市黔江区深居武陵山腹地,但却紧紧跟上现代教育发展的节拍,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服务教学、服务农村经济,为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现代化模式开辟了一种新的道路。
重庆市黔江区从2002年4月开始,在辖区内70所学校启动远程教育项目。由于政府高度重视,配套资金设施到位及时,实施办法切实可行,仅仅两个月时间,首批试点学校就全面启用了。
远程教育的信息资源就像一股清新的山外来风,吹来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动态信息,吹来了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吹来了先进的教学方法。
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的开通,解决了贫困地区学校因经费紧张和交通不便造成的教师培训困难的问题。各项目学校充分利用卫星宽带多媒体资源,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师资培训活动:冯家、石会、白土、新华等学校通过组织教师收看计算机课程讲座或下载视频资料培训教师;冯家镇中心校、舟白镇中心校等学校组织教师网上观摩优秀教师课堂教学,学习课件制作等知识;濯水、沙坝等学校把远程教育与学校闭路电视有机结合,使教师生在各班教室和家中就可看到视频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