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促使农业劳动者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大体分为4种类型:(1)企业型农民。其大部分人是中专和大专毕业生。现在为数还很少,仅占农户总数的10%左右。(2)技术经营型农民。一般具有初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并具有一定的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和技术操作及经营能力。这类农民的数量正在迅速增加,1998年约占20.2%。(3)初级技术农民。具有初中毕业文化程度,并经过一定的农业推广培训和应用技术的学习与实践。此类农民在相当一段时期仍是多数。(4)普通农民。他们的文化程度一般是小学毕业或文盲。其数量将逐年减少,到2010年都应达到初级技术农民水平。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人才结构,则大体分为高级农艺师、农艺师、助理农艺师、技术员、农民高级技师、农民技师、农民助理技师、农民技术员等等,他们的职责任务、知识结构以及基本学历的要求都很不相同。
不同行业人才结构的调查表明,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不同类型人才的要求,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以广大农村为例,我国农业劳动力在全社会劳动力中的比重,已由1952年的83.58%降为1998年的49.8%。2000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增至1.5亿左右。今后一个时期每年还将新增100多万。据有关专家测算,“十五”期间每年将有1000万左右的农民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城市不同产业不同行业之间的流动也逐步增大。从我国8个行业企业职工问卷调查的情况可以看出,参加工作后岗位有过变动的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58%,变换过1—2次岗位的人占总人数的33.1%,变换过3—4次岗位的人占总人数的18.7%,岗位变换过5次以上的人占总人数的6.1%,而且这种趋势还在进一步发展。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我国不少行业正在大幅度地实施减员增效措施,并通过实行择优聘用、竞争上岗等改革机制,提高本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因此,要大力发展在职职工的岗位培训、转岗培训和继续教育。
(三)不同劳动者间的可替代性
构建教育结构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但是教育结构与社会人才结构的需求并不是单纯的直接对应关系。这是由于教育结构体系是相对稳定的,而社会对人才资源的需求是复杂多样和不断变化的。同时,不同劳动者之间具有一定程度的可替代性以及知识的可迁移性,对教育结构体系也有重要的影响。教育结构体系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性只能是相对的、弹性的和动态的。
1.教育结构与人才类型的划分并非一一对应
学校教育大体可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等层次。社会成员接受学校教育的学历状况,可以反映个人所受的教育水平。而社会人才的类型层次和要求是十分复杂的。学历只能作为从事某种工作的一般的、基本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多种因素,同一学历层次的毕业生可能从事多种不同层次工作,同样,有些领域同一层次工作人员的学历分布也可能比较广泛。不同的教育层次结构只能大体适应社会各类人才对学历的基本要求。
2.教育结构与职业类型的划分不是直接对应
实践表明,学校教育中专业划分过细,将大大降低毕业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近年来,不同行业的岗位规范正在逐步完善,新的特点是岗位需求与人才规格要求之间呈现出一定的弹性关系,某一种类型人才规格不必为某一岗位的要求而设,可以为某一产业岗位群或不同产业的同类层次的岗位而设。
3.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可替代性
不同劳动力和专门人才之间的可替代性,包括不同层次劳动力之间的替代和不同层次类型人员之间的混合替代以及劳动力数量与质量之间的替代。劳动力的可替代性决定了教育结构与人力需求结构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和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21世纪,教育结构体系的构建应当有利于培养知识可迁移性较强的人才。为了提高教育结构体系的适应性,除了增强教育结构的弹性外,也应加强劳动力市场及相关制度环境的建设,以期尽可能地促进各类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毕业生资源的合理配置。
五、我国教育结构体系发展的趋势与特点
(一)高中和高等教育的规模将扩展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广大青少年对进入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将会急剧增长。按照原定的发展指标,虽然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数将有很大增长。为了提高国民素质,并推迟高中学龄段青少年的就业,政府和全社会都应当采取各种措施,努力扩大高中阶段教育的规模。这是调整和发展21世纪初我国教育结构体系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
高等教育在结构调整、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上,数量规模将会有较大的发展。我国“十五”教育发展规划提出,在2005年我国高等学校的毛入学率从1999年10.5%提高到了15%,也即进入通称高等教育发展“大众化”的阶段。这是21世纪初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广大青少年的迫切愿望。由于我国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学龄人口总量过大,而且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这些因素都将使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从总体上说,只会是逐步发展而不是迅速膨胀的。高等教育的发展在培养目标、办学层次和办学模式上,应注意多样化。同时还应大力发展高中后的非学历非正规教育。
(二)教育的类型、层次和形式将更加多样化
1.随着教育的发展,我国学校教育将会出现更加多样化的形态
(1)初级中等学校将具有多种类型。初中阶段的学校可分为普通初中、综合初中、职业初中三种类型。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职业初中将逐步减少以至消亡。
(2)高中阶段教育分为普通高中、综合高中和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仍将存在巨大需求。高中阶段(包括普通高中)的毕业生不可能都进入高等学校,有一部分普通高中毕业生需要经过短期培训后就业,还有一部分准备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职业学校毕业生,也有文化补习的要求。适应这种要求,许多国家在高中后设立了学习期限半年至二年的教育机构。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修订教育分类标准时,将这个层次列为第四级。我们进行教育结构体系调整,可以研究和借鉴这个经验。
(3)高等学校的类型将呈现更加多样化的格局。
第一,高等专科(职业)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培养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学制一般为二至三年,要求学生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比较强的实践能力。另一种是专科性质的学校,如培养小学和初中师资的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培养农村医生的高等医学专科学校等,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培养方式,应与前类学校有所区别,基本上是学科型的,相当长时期带有过渡性。另外是否还有可能发展类似美国社区学院中准备转入大学本科三四年级的大学一二年级基础教育,以及拓展高等专科(职业)学校为本地区社会成员接受各种类型的教育培训和继续教育服务的功能,也是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在发展中需要认真研究探索的问题。
第二,高等本科学校是高等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高等本科学校的类型也是多样化的,例如研究性大学和一般以培养本科生为主的大学等等。从培养人才类型来分,应用学科为主的高等学校和专业主要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这些学校和专业的培养模式,应和以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为主的高等学校和专业有所区别。目前这类学校除医科大学外,与研究性大学在办学模式上有趋同的倾向。这是我们应当加强注意的。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和专业,应当根据世界经济与科技发展趋势及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进一步调整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努力办出各自的特色和水平,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多种类型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需要。
第三,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渠道,培养模式也不完全相同。研究生教育不仅培养能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学术性人才,还应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各个重要领域要求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会同中央有关业务部门、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就应用学科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途径多样化的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应用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的6种途径,并对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提出了建议。国家教育领导部门高度重视这项研究成果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陆续设置了以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人才为目标的专业学位,如工程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法学硕士等。据有关部门统计,2000年,社会对这类专业硕士的需求,已达到对整个研究生教育需求的70%。
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对高层次人才的要求,我国研究生教育,应在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和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同时,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和地区合作,加强和发展一批紧跟高科技前沿的学科、学院和科研机构,扩大高新技术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模,并把人才培养和高科技产业的科研开发紧密结合起来。由于高新技术创新的主体在高新技术企业,高级经营管理部门管理创新的主体在有关高级管理部门,对这些类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还可采取与校内外高新技术企业以及有关涉外业务部门联合办学的方式合作培养,运用学习研修、顶岗学习、实行双导师制、论文题目紧密结合科技开发以及经营管理部门的重大问题等多种方式进行;也可实行高等学校和国外某些大学和学科甚至某些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办学,或根据需要,选送到国外某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研究机构、著名大学以及有关业务部门,进行学习研修等方式进行培养。
2.我国的非学历非正规教育将会有很大的发展
(1)我国人口众多,每年有相当数量的初高中毕业生不能升入更高一级的学校。例如2000年,全国约有830万初中毕业生和近90万普通高中毕业生未能升入高中阶段各类学校和高等学校。他们在进入劳动力市场前,需要接受一定的就业准备教育。
(2)根据我国新的职业分类标准,全国职业共有1838个细类,每一细类中还包括若干职业岗位。在这些不同的岗位中,有相当多的岗位对专业培训的要求是在一年或半年以下。这些都对发展非学历的职业教育提出了要求。
(3)在加强学历教育的同时,对于经济和地理环境特别贫困和艰苦地区,可以通过非学历教育,促进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通过非学历教育,还可以对处境和发展不利人群和智力超常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机会和适应他们特殊需要的某些教育。
(4)对社会成员的转岗培训、在岗培训和继续教育以及终身教育(学习),更多的是要通过非学历非正规教育的形式进行。值得提出的是许多类型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都需要依靠大学(包括研究生教育)后的工作实践和继续教育。
(三)构建社会化的、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
构建社会化的终身教育体系,是21世纪我国教育结构体系的主要内容。我们要努力构建和形成包括学校教育系统、行业(企业)教育系统、社会教育系统、网络教育系统在内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化的现代教育结构体系。
1.学校教育系统功能的扩大和改革
(1)深化学校的教育改革。加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沟通、融合和衔接。学校教育要从单纯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转变为把重点放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存和发展打好基础,这是学校教育的历史性转变,也是建立终身教育(学习)结构体系的基础。同时,要加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沟通、融合和衔接。各类普通学校特别是普通中等学校,要根据本地区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的需求,开设职业指导课和职业选修课;职业学校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不断更新自己知识的能力。目前对于构建相互衔接、相互沟通的教育结构体系也即“立交桥”,往往把思路仅仅集中在高校的扩大招生方面,这是不够全面的。因此还必须积极发展各种层次和形式的补偿教育,使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有经过中间教育机构的文化补习,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的机会;使普通高中的毕业生也有通过相应教育机构的培训进入社会就业的机会。此外,还应为学生在不同类型学校之间进行学习选择提供机会。
(2)实行弹性的教育教学制度。为了使更多的人有学习的机会,并为离开学校的人再返校继续学习开辟途径,包括为初中、高中、大学阶段辍学的学生重新返回学校学习提供机会,建议从非义务教育阶段入手,积极创造条件,实行普遍的学分考核制度,建立允许阶段性就业和分阶段学习相结合的制度,学生既可以按学制规定集中时间修完学业,也可以分阶段完成学业。高等学校本专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阶段,应逐步放宽入学的年龄限制,进一步健全在职申请攻读学位的制度。
(3)进一步增强学校教育的开放性,为社会成员的各种学习要求提供多种机会。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学校同社会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成为本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力量。各类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的各种教育资源包括实验室、图书馆、体育设施等等,应最大限度地向本地区社会成员开放;进一步加强与企业和社会各部门的合作,为本地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服务;要大力加强各种形式的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主动为广大社会成员特别是各类专业人员的进修和提高,提供多种学习机会。
2.大力发展和加强灵活多样的企业职工教育和社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