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产业技术含量提高、产品和知识更新周期缩短的条件下,必须改变仅仅依靠学校系统包揽所有教育的局面,逐步形成就业前学校教育、上岗前企业培训和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连贯性的教育培训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同时,要充分发挥社会教育系统(例如大众传播媒介、文化服务机构等)的作用,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协调发展,满足不同年龄的公民对教育多样化的需求。要通过学校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并制定实现终身教育(学习)的政策法规,为广大社会成员的终身学习和实现学习化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3.网络教育将成为21世纪我国教育结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一个空前巨大的超越时空的新的大学校。我们一方面要加强计算机教学,使广大青少年普遍掌握必要的信息知识和操作技术,扫除进入网络社会的知识技术障碍,并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和增强理解、判断、筛选和创造性运用信息的能力;同时,通过加快远距离教育的发展,积极发展卫星电视教育、计算机网络教育等,为满足不同社会成员的教育需求和提高教育质量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三章)市场经济与办学模式
(第一节)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办学环境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它自身的起点和归宿,教育也是如此。在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学校为人类走向文明迈向现代化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所担负的历史使命也必将因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拓展,学校的角色和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发生变化。今日,经济全球化、教育全球化的背景为学校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搭建了一个更加宽阔的舞台和生存空间,中国教育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经济正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完善时期,基于学校自身的需要和制度变迁带来的制度供给以及中国、世界教育市场的初步形成,我们有必要从学校微观层面重新审视学校的定位,并构建办学的理念。
学校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办学存在一定的条件约束,它既要受自身条件的制约,也要受外部客观环境的影响。学校办学环境是学校内、外部的不可控制的因素和力量,这些因素和力量是与办学有关的影响学校生存发展获取利益最大化的内外部条件。任何学校都离不开一定的生存环境,而学校要实现自己的办学理念,不仅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而且必须在一定环境条件约束下进行。因此,在探索办学模式时,要考虑社会是否提供了一个环境即学校能否进行经营。从目前中国和世界范围来看,办学的环境是客观存在的。这些环境因素如经济环境、教育市场环境、教育自身环境和教育政策法律环境等为学校经营活动提供了物质、制度等保障。
一、社会经济环境分析
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主要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西方主流经济学认为市场经济是基于“理性人假设”的“选择科学”的,即人人不仅有自己的目标,而且还会主动选择正确的方式实现这些目标。“理性人”在选择时通常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个人,也就是亚当·斯密所说的经济人或交易者,他们从自己的偏好和效用函数出发,从交易活动中寻求创造使自己获利的机会。布坎南认为使用经济人范式有助于解释市场规律,实现人最有效的选择自由。因此市场经济是资源合理配置,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最有效手段。
(一)经济发展提高教育供给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稳定的发展提高了国家对教育的支付能力,增加了预算内教育事业经费财政性拨款,教育供给能力增强,为办学打下了物质基础。1978~2001年期间,中国GDP年平均增长率为9.3%,人均GDP年平均增长率为8.1%,中国GDP增长率依然属高增长型。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1980~2000年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4%,仅次于美国(20.7%)排名第二。据估计在2001~2010年期间,中国GDP年平均增长率为7.3%~8.3%,人均GDP年平均增长率为6.6%~7.6%,2011~2020年期间GDP年平均增长率为6.3%~7.3%,人均GDP年平均增长率为5.8%~6.8%,根据这一估计,2020年中国GDP将达到2000年的3.7~4.5倍之间,基本上能实现GDP翻两番的目标。中国的GDP和人均GDP增长率明显地高于世界,它意味着中国GDP占世界总量比重在不断提高,中国人均GDP与世界人均GDP水平差距在不断缩小。根据胡鞍钢对1965~1999年期间世界和中美等国的长期经济增长潜力估计,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体。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正在经历由同时依靠劳动力数量与质量型向主要依靠质量型的转变,这种转变对学校教育和人力资本积累提出了要求,随着我国经济总量不断增大,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必然会提高社会对教育的供给能力,到2020年,经济总量翻两番,如果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由2000年4.83%提高到7%的话,中国公共教育总支出将是2000年的5.8倍,这将为学校经营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
(二)经济增长拉动教育消费需求
消费需求结构升级,或称消费革命”,是一个社会的消费需求由代表低一级消费时代的主流商品到代表较高一级消费时代的主流商品的变革过程。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增加,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居民用于设备、用品、服务、交通通信、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消费支出增长幅度已经大于收入增长幅度。特别是经济增长带来我国公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教育投资意愿和消费需求。
据统计,2000年上海市年收入超过5万元的家庭已经多于20%,其中48%的家庭愿意把子女送入费用支出较高、同时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学校就读。原国家计委的一项调查表明,公民为子女教育准备的储蓄已经占储蓄总额的44%。1999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854元,人均消费支出4615.91元,户均人口3.14人,户均就业人口177人,按三口之家,就业两人计算,全国居民家庭年平均子女教育消费占年平均日常消费支出的一半以上。而分析各阶段教育消费的结构,在教育消费构成中,基本教育支出占主体,达到70%以上。选择性支出有时候甚至超过正常的人均教育费用。同时我国家庭结构转型带来家庭教育需求的变动,一是家庭支出结构转型,突出的表现是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金额/总支出金额,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不断降低,教育消费支出持续提高。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20年以后我国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恩格尔系数可能全部降到40%以下。因此,家庭消费支出的这种转变意味着家庭可以将更多的资源用于家庭成员的人力资本投资,即扩大对教育产品的消费。二是家庭人口年龄结构转型,突出的特点是家庭中学龄人口减少。因此,家庭对人力资本的支出成为一种市场导向和发展取向的理性投资行为,家庭的教育需求由义务型、标准化、单一性转向自主型、个性化、多元性。这种家庭的教育需求转型,为我国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来源,教育将不再是单一的政府行为,而是家庭(个人)、社会、政府、市场多方联动的良好局面。
由此可见,教育消费在城镇居民家庭生活消费中所占的比重使教育成为未来家庭的消费重点,这种教育消费行为和消费需求有利于学校和教育的开展。
二、教育市场环境分析
在教育这块神圣的土地上,我们能否引入市场经济的某些规则或者用市场经济的“理性人”思维模式来配置比较“稀缺”的教育资源?抑或在我国教育需求旺盛的情势下怎样保证教育资源量的供给和教育制度供给?学校这一层面的组织采取什么样的运行方式才最有效?无论如何,市场经济给我们带来了无限机遇和挑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实现资源配置最有效的方式,尽管提供具体教育的学校有它的特殊性,同样可以用市场规则进行教育资源的配置,事实上,我国以及西方教育市场化理论与实践说明学校进入市场已经成为可能,因此,建立、开发和完善教育市场,会给教育改革产生深远影响并从根本上实现学校制度创新。
(一)教育市场的构成要素
从我国和西方教育市场化程度来看,对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教育结构的重组和改善,以及教师积极性的提高,国家大力推进了教育的市场化进程,实现了从单一办学到多元办学,从无偿服务到有偿服务,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办学格局的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教育市场逐步形成。
那么,如何界定教育市场呢?教育市场是指以教育劳动产品交换和人力资本投入为基础,实现教育劳动价值的社会交换关系的总称,是教育服务、教育资源、教育产品和教育机会等教育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教育市场包括教育商品在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作用下与国家集体个人以及受教育者进行多元公平交换的关系。
教育市场与经济市场有许多相同之处,生产资料市场、技术市场、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也都是教育市场体系的构成要件,但是除此外教育市场的构成还包括以下几个因素:(1)教育资源:用于生产教育产品的要素。教育是一种特殊资源,是一种公共性的专门用于开发智力的特殊的基础性资源。主要包括科学技术知识、教师人力资本、教育设施、教育技术等,其中,教师人力资本是教育资源的灵魂,是生产教育产品的生产者。知识是教育资源的核心。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资源配置以市场为主,教育资源流向办学质量好、效益高的教育机构,办学质量低、效益差的教育机构在竞争中会失去生源、师资、设备而被淘汰。(2)教育产品:是学校等教育机构向消费者提供的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学习服务商品。教育产品是教育设施、设备、教育技术和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3)教育生产:即进行知识、技能的转移和传播,生产出不同类型的教育产品,包括教学设计、教学管理、教学活动等。教学设计是一种生产设计,是教育机构根据教育产品的定位、要求及现有教育资源进行符合教育技术、教育规律的教学计划和准备,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秩序、教学制度等规章制度,它的生产有别于企业的生产,流程具有自身的生产特点。(4)教育消费:是指人们对教育产品的使用,教育消费是由教育需求推动的,对教育的需求容量与强度主要取决于人口规模、支付能力与支付意愿、家庭对下一代成员重视程度、教育收益率的实现程度等。
由于教育市场是一个以知识为载体的“无形”市场,相对于一般的市场而言,教育市场在市场的交换、供需和市场信息获取与传递等方面都是间接和无形的。因为,在教育市场中交换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学生都需要在教育的长期过程中提供和消费教育产品。同时,教育市场又是一个非完全竞争的市场,教育市场竞争的完全性取决于教育的边际成本是否等于价格,价格又是否等于平均成本。但是,在教育市场的各个分市场中,确实存在着要素、服务等方面的竞争。另外,从总体上说,由于教育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个人消费并不妨碍他人消费,即教育具有溢出效应”——教育投资在学校获得经济收益时还带来个人收益和社会效益,由此也决定了教育在国家中的基础性和极端重要性。所以国家往往必须既充当教育市场中的卖方,又充当买方。教育市场的进入成本高,办学一般都设有准入制度,教育单位(学校)提供的产品具有专用性,教育产品具有的不可替代性以及政府管制(理)形成的市场壁垒等决定了教育市场实际是一个垄断市场。
在我国,教育市场还处于一种非均衡状态,因为,教育劳动价格受市场供求关系和国家统一价格双重制约,教育市场实质上是一个“双轨调节”的市场。从经济学角度考察,投资主体不同的政府教育市场和民办教育市场,由于(学费)价格(前低后高)不同,我国又人口众多,政府教育市场面临着较大压力需求,由于供给有限,不得不实行考试这种严格的配额制。在民办教育市场,由于价格太高,消费者购买力有限,意愿需求难以转化成现实需求。因此,教育市场成为既受到政府教育配额的数量制约,又受到市场内高价制约的非均衡市场。这样,教育的边际成本既不等于价格,又偏离平均成本,教育供求始终未达到充分均衡。
(二)教育市场环境的国际比较
随着多边贸易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逐步降低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已是不争的事实。我国在市场化进程中也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了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这意味着,资源配置的舞台已超越国界而延伸到了世界各地,教育资源配置也是如此。教育全球化实际上就是实现全球教育资源共享”,实现教育资源的跨国流动,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增加,相互依赖性增强,一国教育体系的预设功能已经可以部分借助于其他国家的相关资源来实现,包括资金、师资、教学设备等。特别是WTO的开放贸易核心规则,即实现贸易尽可能的自由运行的要求,作为服务业之一的教育,要想与国际教育接轨,充分享受自己所拥有的权利,自然也要承担义务,尽管WTO所规定的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规则不尽相同,如各国有权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决定某些服务领域暂时不适用最惠国待遇原则,然而,通过对教育服务提供方式的实质性规定,实际上也在不同程度地开放教育市场,也就是说,即使国家不承诺开放教育服务,实际上入世就意味着教育已经开放,中国教育必须面对教育全球化,从西方教育改革中吸取经验,积蓄力量,迅速抢占世界教育市场的制高点。
1.中国教育市场的环境变化:教育市场化趋向
(1)教育市场化的理论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