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的家乡在湖南省浏阳河畔一个叫马跪桥的小村庄,13岁那年,他来到长沙,经人介绍到铁路上做事,当了铁路上的一名勤杂工,平常都是干些杂事,像打扫站台、搬运行李、接送电报等。
1923年京汉铁路大罢工时,王震奉命去散发传单,他亲眼目睹了工人运动的巨大力量。次年,他被任命为工人纠察队队长,后又被选为长沙职工分会执行委员,这年他才16岁。王震与毛泽东第一次接触还是在他入党之前,那是在1925年8月的一天,毛泽东来长沙给工人讲演,工人纠察队担负护送任务。王震和毛泽东一路走着,随随便便地谈着。
“你小小年纪就做革命工作了,了不起呀。”毛泽东说。
“我要为劳苦大众的解放而奋斗终生!”王震回答说。
“是呀,工人阶级就像你们铁路上的火车头。”毛泽东继续说,“不过,不仅拉着长长的列车前进,工人阶级要拉着中国劳苦大众,拉着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拉着伟大的祖国前进!”
听了毛泽东的一席话,王震心头一亮,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在他看来,眼前的这位先生讲演的内容更新,也更具有深刻含义。
毛泽东接着说:“干革命就得准备牺牲,包括自己的生命。”
王震发誓般地说:“为了劳苦大众的解放,我愿意牺牲生命!”
“是啊,革命者,就是要敢于并且乐于付出,这个付出,有时是巨大的。”
毛泽东说:“这也是我们革命者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所以革命是伟大的,革命者是伟大的。我们既然想做革命者,就是要付出,而不是索取!”
毛泽东坚定地说,“这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原则,也是做人的起码标准,包括对革命、对国家、对人民、对同志、对战友……”
这次护送,不仅是王震与毛泽东建立深厚友谊的开始,而且使他懂得了怎样做人,认清了做人的道理和准则:要付出,而不是索取。
1926年王震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跟随毛泽东走上了革命道路,在一次一次的战斗实践中,王震更加深刻感受到,毛泽东不但善于讲演和鼓动,而且具有高超的指挥艺术和领导才能,对毛泽东更加钦佩和崇拜。
1930年10月,红军湘东独立师正式成立,刘沛云任湘东独立师师长,王震任独立师政治部主任。湘东独立师成立后不久,湘东特委书记张启龙便奉命被调走,接替他的是湘东特委原组织部部长石青。
石青上任第一天,便急匆匆召开总行动委员会会议。会上,石青大谈一通世界形势与中国形势之后说:“全中国的革命热流滚滚向前不可阻挡,我们现在的中心任务就是向着主要城市与交通要道发展。毛泽东的‘武装割据’、‘以乡村包围城市’那是土包子的办法,是小孩子做游戏,根本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
王震一听到有人说毛泽东是“土包子”,气就不打一处来。他霍地站了起来,义正词严地反对石青的盲目冒进主张。
虽然王震的主张未能成为会议的最后决议,但王震仍然坚持认为:“将在外,不由帅,古已有之。我们完全可以不按石青的主张,而是采用毛泽东和朱德的办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战斗。”
几天之后,进攻攸县的战斗打响,王震作为独立师政治部主任兼第3团政委,率领部队灵活机动地与敌人作战,他用自己创造发明的一些上不了兵书的土办法,搅得国民党正规军鸡犬不宁。王震的部队连连得手,缴获了一大批武器弹药和食品。
正如王震所预料的那样,其他几路进攻攸县的部队进攻不断受阻,因攸县县城驻有敌19师55旅一个多营以及攸县保安团,并有坚固的防守工事,加之又有攸水河阻隔,部队强攻一天未果,死伤300余人。石青亲督的攻打茶陵的一支部队,攻来攻去,损失干部战士及赤卫队员近200人不说,还险些让敌人包了“饺子”。
王震再一次用事实证明,毛泽东作战思想符合红军部队实际,具有无比正确性。
作为湘东独立师政治部主任,王震还善于从毛泽东身上学习军队宣传鼓动的方式方法。
湘东独立师刚刚组建时,绝大多数人不愿离开家乡,其中有151人写了请假条,除王震外,只有两人自愿离开家乡参加湘东独立师。
这么多人不愿离开家乡,无疑给血气方刚、壮志满怀的王震当头浇了一盆凉水。但是,王震没有退却,他组织了几名得力干将分头去各家各户做工作。仅用2天的时间,这些同志均表示:“尽管思想不完全通,但坚决服从领导安排。”
队伍出发的时候,王震发现昂首挺胸的没几个,几乎全是耷拉着脑袋,走路无精打采的。王震站到路边,正了正帽子,突然对着队伍大声一喊:“立正!”一声突如其来的口令令整个队伍为之一振。
队伍很快集合并整齐站在王震面前,王震用威严的目光从排头扫到排尾,又从排尾扫到排头,足足停了1分钟:“同志们,看看我们这个样子,哪像红军战士,和国民党军有什么两样?就这个熊样,丢死人啊!娘娘们咋能打仗!我们都是红军战士,总不能把家别在裤腰带上吧?谁都知道红军的战士是飞毛腿、铁脚板,可今天大半晌,大家看看,才走了20多里路。现在离杨溪皂山还有10里路!大家鼓起劲,来个急行军,到山顶再休息怎么样?”
王震一批二激三扬,三两句话就把战士们一股热情激了起来,刚才还是疲疲沓沓的,现在个个变成了小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