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开国第一任省委书记
29462200000017

第17章 (2)冀中推广地道战

程子华是从红军时代就开始担任师一级领导职务的军政双才,他在开创和完善冀中根据地建设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抗日战争中,他转战冀中大地。几十年来那些耳熟能详的地道战、地雷战等冀中平原抗日的生动事迹都曾经在程子华的领导下发生过,为后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大举进攻华北,迅速占领保定,接着又攻占沧州、石家庄等地。仅仅3个多月的时间,冀中境内的铁路沿线及主要城市皆沦于敌手。随着国内正面战场的大规模溃败,我国大片河山沦为日军占领地。抗日战争从1938年10月起进入相持阶段,日军对于冀中占领区的“治安肃正作战”逐步展开。

由于日军在冀中平原构筑大量碉堡,修建网状公路,反复对冀中平原扫荡,形势非常严峻,为加强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建设,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八路军总部决定派遣程子华担任冀中军区政委,统一领导八路军第3纵队和冀中军区。

1939年1月,程子华奉命到达河北抗战腹地冀中抗日根据地,到达冀中后,与程子华搭档担任冀中军区司令员兼八路军第3纵队司令员的是东北军名将吕正操,两人为冀中军区的军政主官,在风风雨雨的抗战岁月建起立了非常亲密而友好的合作关系。多年以后,吕正操专门写下一首《怀子华》的诗,开头第一句即“风雨飘摇日,我怀子华兄。”

来到冀中,程子华按照毛泽东关于“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指示,很快建立了人民武装委员会,组建了青年抗日先锋队、游击小组、基干民兵和自卫队等武装组织。而这些武装组织在对日作战中运用自如的主要战术就是“地道战”。程子华在冀中根据地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最为人称道的就是他率领抗日军民利用地道战同日本侵略者开展斗争的故事。

地道战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战争故事了,特别是冀中平原地道战不仅由于它的实用能战,也因为它的良好效果直到多年以后还被写到了新中国的学生教科书里,并且被拍成了电影教学片,令子孙后代都牢记先辈为反抗外来侵略所作出的杰出创举。

所谓地道,其实最早是由地洞发展起来的,冀中地区属平原地带,具备开展地道斗争的条件,最初的地道虽然比较简陋,但在作战中确实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这种地下掩体式的结构,在实战中也确实受到过损失。对于这样的一个新生事物,有的人反对,认为它不方便,不灵活,有时往往陷自己于被动;有的人赞成,认为它能攻善守,且符合冀中的地形特点。面对各种争议,程子华亲自到地道发展较早的蠡县进行实地考察,听取各方面不同意见,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深入实际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写成了《冀中平原上的民兵斗争》一书,全面介绍了冀中人民武装斗争的历程,总结了冀中人民创造的在平原地区建设根据地和开展游击战的经验,肯定了地道战的可行性,并且马上决定将这一经验向整个根据地推广。

1942年“五一大扫荡”后,冀中根据地的抗战形势空前严峻,地道战便在各个抗日村镇广泛展开,清苑县冉庄村的地道战就是在这次扫荡中打出名的。地道战人自为战、村自为战、户户相连、村村相接的特殊形式使得冀中平原成为敌后抗战的一面大旗,始终屹立不倒,冀中军民所挖掘的地道也成了中国抗日史上著名的“地下长城”。

从1943年开始,地道战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冀中平原和冀南一些地方,逐渐形成了房连房、街连街、村连村的地道网,形成了内外联防、互相配合的态势,这种进可攻、防可守的地道网,已经成为打击敌人的重要阵地。

在程子华积极倡导和大力推动下,冀中地区因地制宜、实用性很强的地道战,促进了冀中平原民兵队伍的快速发展,有力配合了当时的抗日战争,就连日本华北派遣军也不得不承认,由于冀中平原民兵组织的不断壮大,并广泛使用地道战这种作战样式,导致“军与民混成一片,将一望千里的冀中平原由农地变成阵地。”由冀中人民自己创造、由程子华总结推广的“地道战”,终于将侵冀日军埋葬在了冀中平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