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复乐园
29503400000024

第24章 无原则的生活(3)

甚至在我们的科学,我们的哲学中,通常也没有对事物的真实绝对的描述。宗派和偏执精神的足迹遍及各个星球。你只需要讨论这个问题,星星是否有人居住,就可以发现。为什么我们涂抹了地球还不够,还要去涂抹天体呢?很不幸,我们发现凯恩博士是个兄弟会成员,而约翰·富兰克林爵士又是一位。但是更为残酷的提法是那可能正是前者找寻后者的原因。这个国家没有一本通俗杂志敢于不加评论地刊印孩子在重大问题上的看法。孩子的看法必须要提交给神学博士们审阅,我倒情愿是送到山雀们那边去审阅。

从参加人类的葬礼,你可以关注到这一自然现象。些许思考对于整个世界来说相当于是有了教堂司事。

我认识的知识分子中,很少有心胸开阔,真正知无不言,以至你可以在他的社会中畅所欲言的。大多数人,如果你跟他们聊天,很快就会停下来,捍卫看来事关他们既得利益的惯例。也就是说,是某种看待事物的方式,而不是普遍的看待事物的方式。他们会时不时地猛推自己低矮的屋顶,屋顶带着窄窄的天窗,挡在你和天空之间,而那一刻你要看的,是毫无遮拦的天体。我说,带上你的蜘蛛网滚开,把你的窗户擦亮!在有的学术演讲会堂,他们告诉我他们已经投票,要将宗教的话题排除在外。但是我怎么知道他们的宗教是什么,我什么时候接近这个话题,什么时候又远离了这个话题呢?我走进了这样的场所,尽我所能将我所经历的宗教和盘托出,而听众对我所讲的话题并无异议。讲座听来就像是月光一样,于他们没有伤害。但是,如果我把史上最臭名昭著的几个流氓的传记读给他们听,他们可能还会以为我写的是他们教堂的几位执事呢。一般来说,提问都是这样的,你从哪儿来?或者是,你要去哪儿?还有一个更相关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我有一次无意间听一个听众问另外一位的——“他为什么要做讲座呢?”这个问题让我不寒而栗。

公正地说,我认识的最优秀的人不是并不宁静,他们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多数情况下,他们的灵魂住在躯壳里,对效果的夸奖和研究较他人更加细致入微。建造屋舍谷仓,我们选择花岗石作为支撑,用石头筑成围墙,但是我们自己并不在花岗石一般坚固的真理上,尽管这是最低级的原始的石头。我们的基石已经腐烂。如果有人和我们观念不同,把握了最纯粹的、最微妙的真理,那这人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呢?我常常指责我的几个外表最为俊朗的熟识,说他们过于轻佻;因为,尽管有我们没遇到过的行为和赞誉,我们彼此没有传授牲畜们之间的诚实与真挚,或者像岩石之间的那般稳定团结。但是,过错通常是相互的,因为我们习惯上已经不再对彼此提要求。

对于科苏特的激动,想想是多么典型,但又是多么肤浅!不过是另外一种政治或者是舞蹈而已。举国上下都在对他做演讲,但是所有的演讲都表达了众人的思想,或者是众人的缺乏思想。没有人以真理为依据。他们不过是纠集在一起,和平素一样,倚靠着其他人,而所有人并没有什么可倚靠的。印度教徒让世界倚靠着一头大象,大象在乌龟背上,乌龟又在蛇上,而蛇身下空无一物。尽管这场骚动乏善可陈,我们毕竟还有科苏特的帽子。

大多数时候,我们平常的谈话就只这般空洞无益。肤浅地问,肤浅地答。当我们的生活不再指向内心不再有隐私时,谈话也就退变成了闲话。我们遇到的绝大多数人,给我们讲述的新闻,要不就是他从报纸上读来的,要不就是从邻居那儿听来的,鲜有例外。大多数时候,我们与我们同伴之间的区别就是他看了报纸,或者是出了海,而我们没有。随着内心生活的失败,邮局我们去得更加频繁,更加急迫了。你可以相信,取回最多信件并且以自己交友之广为傲的那个可怜的家伙,已经很久没有倾听自己的心声了。

我不知道,但是一周的时间读完一份报纸太过分了,我最近试过一次,那么长时间,我好像不是住在我们当地。太阳、云彩、雪花、树木好像对我不再那般热情,不像先前那般诉说。你不能同时为两位主人效命。要了解并拥有一天的财富,需要的不只是一天的付出。

我们不妨为我们自己感到羞愧,我们应该羞于讲述我们所读所闻。

我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新闻要如此琐碎。考虑到人的梦想和期待,为什么事情要发展得这般无足轻重。我们所听到的新闻,大多数,对我们的天才来说都不是新闻。那不过是在重复一些最陈旧的往事。你经常会问,为什么你的某次经历那么重要,二十五年后,你会再次在人行道上遇到行为记录官霍宾斯。那时,你心里有没有一点触动呢?这就是每日新闻。它所表述的事实看来弥漫在空气中,跟真菌的孢子一般无足轻重,对一些为世人所遗忘的叶状体有重大影响,或者说对我们心灵的表面有很大的影响,而这就给它们提供了一个基础,让它们可以开始寄生生长。我们应该彻底远离这样的新闻。即使我们的星球爆炸了,如果爆炸中没有涉及品质,那又将产生怎样的后果呢?身体健康时,对这样的事情,我们没有丝毫好奇心。我们不是为了无所事事的娱乐。我不会专门跑过拐角处去看世界爆炸。

整个夏天,或许进入秋天后很久也是这样,你不经意的从报纸从新闻旁走过。现在,你发现那是因为早晨和傍晚对你来说满是新闻。你走过的小路边满是新鲜事。你关注的,不是欧洲事务,而是马萨诸塞州田地里的你自己的事情。如果你刚好就生活在新闻事件发生的那个薄薄的层面——比刊印新闻的报纸还薄的一个层面——刚好站于新闻蒸发的源头,那么这些事情将充斥着你的世界。但是如果你翱翔于那个层面上空或者是潜到那个层面之下,你断然不会记起这些事情,也不会有人提醒你要想起它们来。每日里真正地留心日出日落,从而把我们自己和世间的普遍事实联系起来,会让我们永远保持心智健全。国家!什么是国家?鞑靼人,匈奴人,中国人!像昆虫,成群结队。历史学家试图让人们记住他们,但徒劳无益。因为缺少人所以才有那么多人。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是些个体。任何一个思想者或许可以带着洛丁的精神说——

身在高处,俯视各国,

于我眼前,各国皆殁;

吾居云端,云定神闲;

栖息之所,田地之乐。

祈祷吧,让我们不用像爱斯基摩人一样生活,坐着狗拉雪橇,翻山越谷,聊着闲天。

我经常发现自己差点又将一些琐事(街头巷尾的新闻)的细节吸纳到我的思维中,每当此时,我都会为眼见的危险而有些战栗;而看到人们那般甘心情愿地把这样的垃圾堆在自己心头,我很震惊,因为他们让闲谈谣言,让最不起眼的小事侵扰了思维的圣洁之地。难道心灵应该是个公共场所,应该主要用来谈街头巷尾的琐事,议茶余饭后的流言?或者,心灵应该是天堂的一部分—— 一座无顶的神殿,专门用于祭祀神灵。我发现自己要处理为数不多的几件于我来说重要的事情已然不易,故而犹豫,不愿让自己再去关注那些无足轻重的琐事,这些只有神灵才能说明。大多数时候,报纸和谈话中的新闻属于此类。在这方面,守住心灵的贞洁至关重要。

想想,让刑事法庭的单独一个案子的细节进入我们的心灵,高视阔步地穿行在我们的至圣所,像是在亵渎神灵,走上一个小时,是的,或者几个小时。把心灵最深处的寓所变成一个酒吧间,恍若街头的尘埃一直占据着我们的心灵——人来车往,忙忙碌碌,尘土飞扬的街道穿过了我们的心灵圣地!难道这不是我们在智力、在道德方面自杀吗?当我不得已在法庭里坐上几个小时,做观众、听众的时候,我看到了我的邻居,他们时不时溜进来,明明手与脸都已经洗过,还蹑手蹑脚的四处走动,这时,在我的想象中,他们摘下帽子时,耳朵突然变得硕大无比,成了巨大的存储声音的料斗,而他们的脑袋则被挤在两耳之间,被夹得厉害。他们就像风车上的风向标,捕捉到了宽却浅的声波,而这种声波,在他们脑子里撩拨性地转了几圈之后,就从另外一侧出去了。我思忖着,他们回家后,是否会像先前洗脸洗手那样仔细地洗洗他们的耳朵。那一刻,在我看到,听者与证人,陪审员与辩护人,法官与受审的罪犯,——如果我可以在他被定罪之前就可以认为他有罪的话,——所有人都同样有罪,或许最好雷电劈下,将他们尽数劈死。

借助各种陷阱和告示牌,威胁着神圣法律的极端惩罚,请不要让这些非法侵入者进入对你来说唯一神圣的领地。要忘记比那些记下来比没用更没用的东西真的很难!如果我会成为一条大道,我宁愿身上流淌的是山间小溪,希腊帕纳塞斯山的溪流,而不是城市的臭水污水。天国的法庭传来的闲话,只要注意倾听,也会带来灵感。而酒吧间与治安法庭上有的,不过是亵渎神灵的陈腐的揭露。同样的耳朵可以用来接收两种讯息。只有听者的性格可以决定耳朵会对哪种讯息开启,对哪种讯息封闭。我以为如果习惯于关注琐事,心灵可能受到永远的亵渎,果如此,则我们的所有思想都会烙上琐碎的印记。可以说,我们的智力会是碎石铺成的——它的基础裂成了碎片以便让车轮碾过。如果你要知道什么材料比滚下的石头更好,比漂亮的石块更强,胜过沥青,可以筑就最耐用的路面,你只需要看看我们一些人的心灵就可以了,很长时间以来,这些心灵一直遭受碾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