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叫丽莎的小女孩。她身患重疾,病情十分罕见,唯一能挽回她性命的机会,便是接受她5岁幼弟的输血,因为她弟弟也曾罹患此病,后来奇迹般地被救活,现在体内产生出了能对抗病毒的抗体。
医生向这个小男生解释了情况,问他是否愿意输血给姐姐。他只迟疑了半秒钟,便深深地吸口气说:“如果能救活丽莎,我愿意。”
进行输血时,他静静躺在姐姐身旁,见到姐姐双颊恢复红润,他不禁面露微笑。但是,接着他就收起了笑容,脸色苍白地望着医生,用颤抖的声音问道:“我会马上死掉吗?”
——原来他年纪太小,误解了医生的意思,以为要将全身的血都输给姐姐。
“是的,什么叫勇气,”医生感叹道,“这就是一个榜样。”
酷评 生命在于奉献
小男孩能够无畏给予出自己的生命,这就是爱的奉献。
什么是“给予”?
最易产生的一种误解是:给予意味着放弃某物,丧失某物,牺牲某物。
对于“给予”,人们有各种理解:
凡是人格发展尚未超出获取、剥夺或贮藏阶段的人,只可能把“给予”理解为亏损、丧失和牺牲,因而这类人多半都拒绝给予。
凡是交易人格的人,倒是乐于给予,但其条件是交换。对他们来说,无所获取的给予等于上当受骗。
也有人承认给予是一种富于自我牺牲的德行,他们以为:正因为给予是一种痛苦,所以人应该为之,给予即道德,因为它意味着担当牺牲。
爱是给予。
爱的本质是给予,而非获取。
罗曼·罗兰曾说过:“只要能生死与共,便是痛苦也成为欢乐了。”